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中考历史复习

作者:2022-04-23 10:16:150

中考历史复习1


历史是中考的一个科目_大家对于历史知识点掌握得怎么样呢_是否掌握了历史科目的答题技巧和知道该注意的事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的内容_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

1.北京人、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到约二十万年_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_但能够直立行走_手发展较快_变得灵活_脑也在缓慢进化。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人用手使用工具劳动_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_叫做旧石器时代。他们还把树枝砍成木棒。石器和木棒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用火烧烤食物_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火的使用_提高了原始人类

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_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步_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_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_生活很艰苦。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2) 半坡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_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_距今约 6000万年。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_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还种植白菜等_兼有饲养猪狗、渔猎等经济活动。②已经会建造房屋_过着定居的生活。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_称为新石器时代。④制作和使用陶器。⑤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半坡人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3)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_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_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②能建造房屋_建筑结构比较复杂_技术要求很高的干栏式房屋_过定居生活。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_称为新石器时代。④制作和使用陶器。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_饮水比以前方便。⑤河姆渡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4)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位于大将大海流域;②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④都 已会建房;⑤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不同点: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_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_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②房屋的样式不同_半坡聚落房屋时半池穴式_河姆渡聚房屋时干栏式;③种植物不同_半坡聚落种植粟_河姆渡聚落种 植水稻。

(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候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_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_受到尊敬。这一时期_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_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6)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意义: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_改善了生存的环境_扩大了生活环境_提高了生活质量。

2.黄帝的传说:大约

4000多年前_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_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_取得了最后胜利。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_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_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始祖”。

(1) 尊黄帝为“人文始祖”的原因:我们尊黄帝为“人文始祖”是因为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_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

(2)全球化时代中华儿女如何认识黄帝:今天_在全球化的时代_中国正走向世界_黄帝则是中华民族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精神旗帜_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力量源泉_是中华儿女认同的文化标志。

(3) 大禹治水的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3.夏朝建立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夏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_由禹于约公元前 2070 年建立_从此_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_“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_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_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_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 17 世纪初——公元前 11 世纪)。

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_周武王得到姜尚等人的辅佐_强大起来。前 1046年_在牧野之战中_取得胜利。商纣自焚_商朝灭亡。武王伐纣_是我国古代的一次著名战争。商纣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暴君_曾炮制“炮烙之刑”。

4.西周分封制:周朝建立后_分封了大大小小

71 个小国_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1) 目的: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_称为“授民授疆土”_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3) 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_治理诸侯国_保卫周王;定期朝觐、纳贡和服役。

(4) 影响/意义/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_巩固了统治_扩大了西周的影响_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_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5.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1) 春秋争霸: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前 476年_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_被称为“春秋五霸”。管仲改革_是齐桓首霸的基础_以“尊王攘夷”为号召_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晋楚城濮大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_使得晋文公成为霸主。

(2)战国七雄: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三家分晋(指赵、魏、韩三国)和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并立的局面。著名战例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_其中前260 年的长平之战空前激烈_最为有名。

(3) 战国时期政治、外交政策:“合纵连横”

①合纵:齐、楚、燕、赵、魏、韩等六国之间联合抗秦_代表人物:魏国的公孙衍

②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_远交近攻_各个击破_代表人物:秦国的张仪

6.商鞅变法

(1) 目的:战国时期_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_发展封建经济_在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秦国 的商鞅变法是其中比较彻底的。

(2) 主要内容:(公元前 356 年_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

①编制户口_加强刑罚。(五家为一“伍”_十家为一“什”)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⑥统一度量衡。

(3)历史作用:(商鞅:治世不一道_便国不法古)经过商鞅变法_①秦国废除了奴隶制_发展了封建经济_②军队战斗力加强_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_③为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影响/结果:商鞅变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_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5)对今天改革的启示:①衡量改革是否成功不能以个人得失为标准_而应以改革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所以_商鞅虽然被处死_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_改革还是成功的。②在今天的改革中_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_但是我们也应该像先人们一样_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③个人的命运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在一起_才能体现个人自身价值。

7、百家争鸣、都江堰

(1) 春秋战国时期_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墨家: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_希望人们互助互爱_反对不义战争_支持正义战争。

儒家: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_儒家的创始人_主要思想是“仁”、“礼”两个部分_提倡“为政从德”_主张以“德”教化人民_以“礼”治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①认为“民贵君轻”_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_实行“仁政”。②还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_要按时令进山伐树_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主张环境保护)③提出“春秋无义战”_笼统反对一切战争。

法家: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_著有《韩非子》一书。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_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_反对儒家的仁政_认为历史是进步的_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他著的《孙子兵法》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_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_就出于此书。

(2)都江堰:春秋战国时期_各国都兴修了水利工程。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_灌溉了大片田地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_变得“水旱从人_不知饥馑”_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_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_它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_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8.秦兼并六国

(1) 背景:战国以来_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_政治上的分裂阻碍了社会发展_统一成为大 势所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公元前260 年_秦在长平大破六国中实力最

强的赵国军队_坑杀赵军 40 万人_长平之战后_六国已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 经过:公元前 230-前 221 年_秦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意义/影响、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战争的局面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9.陈胜吴广起义:

(1) 时间:公元前 209 年_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_攻下陈后_建立张楚政权。陈胜“王侯将相_宁有种乎?”_“斩木为兵_揭竿为旗”。

(2) 原因:①农民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②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成的三分之二以上;

③秦朝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一人犯罪_亲戚、邻里也要被“族诛”、“连坐”)④秦二世重用宦官赵高_统治更加残暴_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3)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_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_ 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206 年_秦朝被刘邦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

10、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_采用“皇帝”称号_自称“始皇帝”_定都咸阳。

废分封_立郡县;车同轨_书同文;焚书坑儒

(1) 政治: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_总揽一切军政大权。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_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意义: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_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2) 经济:①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②统一度量衡。

(3) 文化:统一文字_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_以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统一文字的意义:巩固了秦的统一_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4) 思想:“焚书坑儒”。危害:钳制人们的思想_摧残了文化_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了莫大的 损失。

秦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1.汉武帝的“大一统”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

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国制度。

(1) 政治上:①重视人才。汉武帝鼓励推荐人才_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_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经济上:①统一铸钱。取消地方的铸币权_改由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②盐铁官营。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_改由中央实行专卖。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_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_ 排斥其他各家思想。

(4)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_在长安兴办太学_在地方兴办郡国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孔子的儒家学说_从汉武帝开始_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_中央集权空前加强_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西汉经济繁荣_国力雄厚_西 汉进入鼎盛时期。

(5)评价汉武帝:①功: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_他雄才大略_开拓创新_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_在位期间能够顺应历史潮流_变革图新_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_使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_进入鼎盛时期。②过:汉武帝晚年好大喜 功_连年用兵_国力耗损。

12.张骞通西域

(1) 西域地理位置:两汉时期_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_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_ 称为西域。

(2) 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年)。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_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_促进了西域的发展。

(3) 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意义:张骞出使西域_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_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此后_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_互通商旅。

(4)张骞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忠于祖国_百折不挠_永不言败_开拓进取_好男儿志在四方_不贪图安逸生活的精神_强烈的责任心_坚定的信念_吃苦耐劳的精神。

(5) 西汉对西域的统治:公元前 60年_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_管理西域事务_保护往来商旅。这是西域各国(即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从此_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 东汉与欧洲的交往:公元 166 年_大秦安敦王朝(罗马帝国)的使臣来东汉_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13.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西汉和西域沟通以后_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_从长安往西_经河西走廊_今新疆境内_运到西亚_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_这就是横穿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_故称丝绸之路_简称丝路。

(2) 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渠道。

(3) 海上丝绸之路: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_即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出发_沿海岸线_从中南半岛南下_绕过马来半岛_穿过马六甲海峡_通往孟加拉湾_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

(4) 评价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_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_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5) 当今的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贯通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

14.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_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纸的发明_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了西汉前期的纸_上面绘有地图。

东汉时_宦官蔡伦于 105 年_改进了造纸术_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造纸原料。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_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纸的发明的意义: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_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_对世界文化传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_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_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15.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当时连年战乱_疾病流行_为使人民解除病痛_挽救病人的生命_他“勤求古训_博采众方”_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_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_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以其卓越的成就_受到后人的尊敬_被称为“医圣”。

(2)华佗: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民间“神医”_他勤奋好学_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科_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麻醉剂“麻沸散”做手术的外科医生_欧洲则是在华佗死后1700年才学会使用麻醉药的。他还创制了一套“五禽戏”_模仿虎、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来锻炼人身体各部位的医疗体操_至今还有许多人学习它_受益良多。

16.《史记》:秦汉时期_史学有很大发展。

(1) 作者:司马迁_是汉武帝时的史官。《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巨著。

(2) 主要内容:《史记》全书 130 篇_52 万多字_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主要史事。

(3)意义(历史定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它体例完备_史料翔实_叙事简洁_文笔生动。《史记》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_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_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_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_无韵之离骚”。

17.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①在军阀混战中_曹操控制了汉献帝_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②他招贤纳士_重用人才;③实行屯田_实力日益增强。(曹操屯田分“民屯”、“军屯”)

(2) 官渡之战:公元 200 年_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在官渡大战。曹军以少胜多_大败袁军_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 赤壁之战:公元 208年_曹操率领大军南下_想消灭刘备、孙权_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_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_用火攻大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4) 三国鼎立:公元 220 年_曹操病死_他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_国号魏_史称曹魏。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_国号汉_史称蜀或蜀汉。222年_孙权也称王(229 年_孙权正式称帝)_国号吴_史称孙吴或东吴_后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注意: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_而是东汉末年的。

18.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①自然条件好_江南温暖湿润_土地肥沃。②北方人民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_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最主要的原因)③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_开垦出大量良田。④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_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①农业:a.修建许多水利工程_开垦出大量良田。b.水稻栽培技术提高_稻米产量大幅度增加。c.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d.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水碓和水磨广泛应用。

②手工业:a.养蚕缫丝技术提高_丝织业水平提高并得到普及。b.冶铸水平很高_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冶铸作坊。③商业:江南交通网形成_商业活跃_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3)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_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们的启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建设者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_具有不畏辛劳的奉献精神;青年学生需要发愤学__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19.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1) 目的/原因: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_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北魏孝文帝于 494 年_迁都洛阳。

(2) 措施/内容:他要求鲜卑贵族采用汉姓_学说汉话_改穿汉服_提倡同汉族人通婚。

(3) 意义/作用/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_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_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_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4) 评价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治改革家。

(5)结果:从西晋末年开始_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先后入主中原_建立政权。各族人民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_互相往来_各族差异逐渐模糊_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20.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作者: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

(2) 内容:《齐民要术》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_以及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_内容极其丰富_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_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3) 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_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中考历史题型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的重要基本题型。它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教材准确而全面的理解。特

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性的各种测试中,它集中体现着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水平

【例题】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制定五年计划

D.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这是一道最佳型选择题。此题意在考査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我国首创

的赎买政策。因此答案选D

【例题】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局面,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

关键一步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C.欧洲文艺复兴

D.新航路的开辟

这是一道判断型选择题。此题意在考査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分析各选项ABC都与世界

一体化无关,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增多了,因此答案

例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此题可用直选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

响,因此答案选A

【例题】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

学知识,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是

A.瑞金一遵义一吴起镇一安顺场

B.瑞金一安顺场一遵义一吴起镇

C.瑞金一遵义一安顺场一吴起镇

D.瑞金一吴起镇一安顺场一遵义

这是一道排序型选择题。此题可用首尾结合法,先排除AD.遵义会议在强渡大渡河之前,因

此答案只能选C

二、辨别正误题

辨别正误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史实和历史认识作出判断。从类别看,包括史实陈述和历

史评论两类。这类题型答案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非正即反。

【例题】《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这道题属历史评论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两个条约给中国带来影响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

论。很显然在程度上只说“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是不正确的,因为少了“大大”两个字,所以

是错误的,答案应选B

三、图说历史

图说历史题是考察学生技能的一种题型,考察的是学生识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观察问

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图,分析图的类型,图包括战争形式图、重

要事件示意图、人物图、实物图等。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找出相关信息,其次要把图放在历史的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注意事项

首先是审题。在审题中_要审“求答项”、“限制项”、“中心项”、“提示项”各是什么?还要审每小问后面的_比如是5分,_考生已知道了四点,_么很可能还有第五点。

其次_根据审题的结果_也就是题目的要求_从头脑中_从书本中找到相应的 。

第三步是打草稿_打草稿并不是要求写出答案的全部_只要求写出几点_每点用几个字概述_点明即可。

第四步是正式答卷。

第五步是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审题是否正确?(即答案是否合题意)有无错漏之处?有无错别字等。

审题时_首先要注意问题的基本结构、要求范围_包括时间、空间等因素;其次_分析提示语_如试述、简述、概述、阐述、指出、简答等等_围绕设问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史实、知识点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_每点点到为止_按题目要求不必展开的可省略:又如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评析、你认为等提示语的题目_可依据史实_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对某些观点进行分析、论证_对有比较、对比、区别、、有何异同等提示语的题目_可运用类比法或对比法_通过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比较_得出正确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2


浅谈中考英语复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中考英语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复习。复习阶段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中考英语的成绩。因此,如何完成中考英语复习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此,今天本人只是结合我校实际和自身体会, 向各位同仁谈谈我对中考英语复习的一些设想和做法。

第一轮是对课文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根据一轮复习的特点,以基础知识和课本中出现的语言点为线索,以课本中出现的主要词汇、短语和句型为框架,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启发学生多方位进行思维。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常用句型和课本对话等知识,并通过一些配套练习(优化设计及剑指中考)、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知识能力。在复习过程中,采取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做到如下几点:(一)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做到精讲多练;(二)循环自我检测考试,阶段性测试。分单元或分册、分类。通过这种方式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从而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词汇及基本语法,并能从中掌握较高级的词汇以及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形成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第二轮是对考点进行专项训练复习阶段。因为有了第一轮的复习,所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记忆的能力和答题的技巧,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类似题型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轮的复习重要是专项复习。这几年的试题逐渐加强了对词、句型、语法、时态、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都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大意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几类题型很有必要进行专门性的操练。使学生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书面表达是学生最怕的试题,因此在第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做不仅能训练语感,还能为应试作文提供一定的语言积累,从而提高作文质量。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单项选择、词填空、交际用语作专项的训练。同样做到\\\\\\\"讲--练--评\\\\\\\",\\\\\\\"评--练--讲\\\\\\\"。

第三轮是对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复习。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两轮的复习,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教师(一)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指导中,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二)对以前考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再做和再练。(三)在后阶段对考生进行心理培训和调节,以及在答题时应注意的细节。

总之,针对课标对中考提出的原则就是应该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通过上述三轮复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反复的复习和强化练习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知识系统化,使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同时在心理上也得到相应的调节,使学生能从容自信地面对中考。

以上是本人针对中考对学生进行的复习计划,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迎战中考。


中考历史复习3


中考数学复习提纲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在中考备考阶段,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数学这门学科的复习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数学复习提纲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

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科学记数法:设N>0,则N= a×10(其中1≤a<10,n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特殊方法:换元法。

(2)检验方法:一般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根;使得最简公分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增根,增根必须舍去,也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四、方程组

1、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般形式:?a1x?b1y?c1(a1,a2,b1,b2,c1,c2不全为0) 解法:代入消远法和加减消元法a2x?b2y?c2

解的个数:有唯一的解,或无解,当两个方程相同时有无数的解。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1)用直接开方法解;(2)用公式法;(3)用因式分解法2、(1);先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公式法解;(2)直接可以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后可求解。 二、分式方程的解法:分析:(1)用去分母的方法;(2)用换元法 解:略三、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四、方程组 1分析:(1)用加减消元法消x较简单;(2)应该先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变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较易求解。[规律总结]加减消元法是最常用的消元方法,消元时那个未知数的系数最简单就先消那个未知数。 1.在解方程2A.2xC.2x

2分析:(1)可用代入消远法,也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2)要先把第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再与第二个方程分别组成两个方程组来解。[规律总结]对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般用代入消元法,对于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定要先把其中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和第二个方程组成两个方程组来求解。

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3、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作答;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见类型题及其等量关系)

1、工程问题

(1)基本工作量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常见的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3)注意:工程问题常把总工程看作“1”,水池注水问题属于工程问题 2、行程问题

(1)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常见等量关系:

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 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

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路程 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3、水中航行问题:

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4、增长率问题:

常见等量关系: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增长的量;增长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5、数字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10+百位上的数×100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性质:

(l)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改变,如a> b, c为实数?a+c>b+c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a>b, c>0?ac>bc。(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如a>b,c<0?ac

1、能使一个不等式(组)成立的未知数的一个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一个解。

不等式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2.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三、不等式(组)的类型及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

(l)解法:

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要特别注意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l)概念: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解法: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解集的公共部分。注: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借助数轴求解较方便。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图形与变换)

知识要点

1.轴对称(轴对称、折叠)

(1)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联系:

(a) 它们都延某一直线折叠,图形重合

(b) 如果把两个轴对称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反过来,把轴对称图形的两部分当作两个图形,那

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举例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轴对称的性质:

(a)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线的线段垂直平分线; (b)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线的线段垂直平分线; (c)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d)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他们对应线段或其延长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上。

(4) 轴对称变换

考点:利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做关于坐标轴及原点的对称点)解析: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归纳:关于谁对称谁不变,关于原点对称全改变

(5) 轴对称的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抛物线,双曲线,圆 2.中心对称(中心对称、旋转) (1)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a)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b)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 中心对称图形:线段、相交线、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 (3)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联系

(a) 区别:关于直线对称和关于点对称 (b) 联系:都是旋转180°得到的 (4) 图形的旋转

(a) 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旋转,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旋转角。

(b) 图形在旋转有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决定,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式不动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c)特征: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d) 旋转作图步骤

(i) 根据题意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ii) 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iii)连接关键点与旋转中心,按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将它们旋转,得到这些关键点的 对应点; (iv) 次连接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得到旋转后的图形。 3.位似

4.投影与视图

投影 (1)投影: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

数学中考复习提纲(三视图)

(1)三视图:是指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三视图就是主视

 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认真学习,研究教材,研究考试,把握老师教学的要求,了解老师教学中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另外也要根据当前教改的要求、学生的实际,研究老师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老师教学效率的目的。

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全面、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切忌就事论事,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理解”、“掌握”概念,这种做法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但“记不住”大量的数学概念,而且不会灵活地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例题时,要注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不研究的学习过程,只追求结果的错误学习方法;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废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精髓,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源泉,因此也是中考的重点。在初中阶段要注意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整体待换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历史复习4


中考英语后期复习备考建议

天宝乡中心学校 英语组

今天,距离2018年中考(6月17日)总复习仅剩13天,距离中考英语还有17天(6月21日),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更有效的把握好这最后的13天时间,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英语复习建议,在此抛砖引玉,恳请恳请各位领导和英语同行们批评指正为盼。

一、沉住气、稳扎稳打、切忌心浮气躁

在最后的这段时间,孩子的心理上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很多时候甚至会变得不再那么理性、那么可爱,这时候老师一定要沉住气,即使你自己都“心乱如麻”,在学生面前也一定要有大师的风范,一定要沉住气、稳扎稳打、切忌心浮气躁。还有就是要动员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每天挤出一点时间(6月18日--6月22日早)温习一下英语,科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利用临考前的有限时间进行复习。

二、通过模拟考试,科学训练应试技能

在最后13天,要科学合理用好手头上现有的模拟试题,组织模拟考试,提高答题思维和习惯的规范性,提升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更要注重归纳和反思,提升考生的应试技能。对中考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重在方法指导,系统归纳题目类型特点,提升解题得分能力,提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查漏补缺,提高中考英语得分点

在最后13天,教师要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对于语法,提炼常见考点和重点考点,帮助考生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并针对前两轮复习中遗留的易错题,提高准确辨析考点的能力,发现陷阱,做出正确判断。提升听力:至少每两天训练一次、适当进行延时训练。提升阅读,重点指导完形填空和阅读类习题解题技巧。提升写作,切实过好“三关”,(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

四、研究中考试题、归纳整理再强化

最后,教师要再次认真研究近三年的十堰市中考英语试题和2018年二诊调研试题,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对于考点知识逐一进行罗列、归纳,把试题读透,整理成一份精确地资料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后安排的自由复习时间里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人补习”,教师单一辅导,为中考英语成绩提升再添一把力。

五、精心备课,精选材料、精讲精练

最后一阶段的复习,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老师必须自己先做一遍,也可以称作备课,有两个好处,第一知道这个题的难点在哪,学生可能会犯什么样的的错误,这篇文章中的哪个句子不好理解,可以会引起哪种歧义,那么你在评讲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二通过做题,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个人都会有知识的盲点,在做题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学无止境。另外,精选复习课的内容,如果是听力训练,提前听一遍,确定让学生听哪一块的内容,如学生基础较好的,听对话不是问题了,可以训练任务型的听力。要求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文章,必须是难度适中,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的文章。最后就是精讲,不要面面俱到,讲重点、讲难点。

六、要求学生规范答题,考出学生真实水平。

网上答题,更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尤其是英语这个学科,选择题居多,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填写答题卡,主观题字母要写美观,每个句子的标点符号、首字母需要大写,最后一题的初级写作,要求字数在80-100词,字数不够要扣分,字数多了虽然不扣分,但是浪费了时间,我们平时训练时,要求学生写出12-15句话,字数就刚好够,不要写得满满的。

A thousand-li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最后13天,我们天宝乡中心学校英语组一定全力以赴!最后,预祝我们第五协作区在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历史复习5


中考历史压轴题答题技巧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考即将来临,如何应对中考历史压轴题呢?掌握答题技巧可以让你轻松解决中考历史压轴题,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历史压轴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压轴题答题技巧

一:多种评价型

历史是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具有多重性,后人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将这种具有两个及其以上,学生可以任选其一作答的试题,就是多种评价型开放题。这种开放试题,开放的是求答指令,学生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组织自己的答题思路。

[例]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地手中收复台湾,堪称民族英雄;但他不肯归顺清政府,利用台湾抗清,阻碍祖国统一,是民族分裂分子。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思路:观点一:郑成功是民族英雄;观点二:郑成功是民族分裂分子;观点三:前者对后者错。

二:续问题干型

开放性试题中,有种类型叫做"续问题干型"。在这种试题中,只有某个历史概念或历史知识的具体求答指令,即没有具体的问题,是"半截子题",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自我续设,然后自我作答。这种试题,作何学生都有话可说,不交白卷,较之于有既定指令的试题,教师能更具体地了解每位学生。比如,"关于抗日战争你知道哪些问题?请将你所知道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阐释清楚。"对此,学生们续设了诸如"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的基本过程""抗日战争的特点"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两党的关系"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浅议"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问题"抗日战争中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等近20道试题,即使"最差"的学生也续设出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中的四次大会战之类的问题

[例] 19世纪50年代,正值清朝后期,鸦片战起,太平天国、捻军遍及全国。话说两个20岁左右的年轻书生,本是湖北武昌人士,祖业颇丰,但由于太平天国与清军在这里征战不休,家产遭到很大损失,便准备携带剩佘家资离开。

兄长:"我们不如北上,天子脚下,总要安稳些,可以一心一意做学问!"

弟弟:"我们不如沿江而下,去上海闯荡,也许可以发更大的财!"

续写下列小故事:做哥哥的可能做出学问;做弟弟的可能发了大财。

要求:至少写出一个小故事。

答题思路:对哥弟的人生可自由设计。做哥哥的可能成为顽固守旧的学者、可能成为严复式的学者、可能成为章太炎式的学者、可能成为王国维式的学者……做弟弟的可能因成为买办而发财……可能因成为民族资本家而发财、可能成为封建地主而发财……(若续写出的小故事中哥哥既未成为学者也未发财而是一无所成,或走上其他道路亦可)

三:同类特性型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相似特征或性质的历史事象、历史人物是很多的,在我们的历史研究中,往往用"类"的概念来划分和概括。如两汉初年的经济政策、隋唐初年的经济政策、明初的经济政策,都属同一性质,都有相似特征,可以归为"封建时代发展经济、与民休息"一"类"。再如华盛顿、拿破仑等历史人物,可以归为"资产阶级革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一"类"。由具有某类相似特性的一组同类型的历史材料或观点作答的试题,就是同类特性型开放题。

这种开放试题,开放的是答案,只要属于同一类型即可,不求"惟一""标准化",因此,比较有利于检测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注意力等。

[例]1958年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当年,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惊天动地的革命史实。

建国以来,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如果今天我们再竖立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话,你认为可以能过一组什么样的浮雕来体现这种时代精神?

要求:不少于6幅。

答题思路:第一类:重大的革命运动,如抗美援朝等;第二类:"人民的好公仆",如焦裕禄等;第三类:科技精英,如钱学森等;第四类:人民英雄,如雷锋等。……

四:角色体验型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以历史人物的对话、言论、行为为内容的材料,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这也为我们进行角色体验式的考试测评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某一则或多则历史材料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充当与之相关的某个或某类历史人物,认识或解决与之相关的某个历史问题,这就是角色体验型开放题。这类开放题,因为求答的前提是"身入其境",要求对所学知识,特别是对当时的宏观背景把握全面、准确。

中考历史问答题的类型

(1)叙述类问答题。这是问答题最基本的题型。它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知识形成完整记忆,对重要历史事件等准确记忆与理解,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知识体系。答题时,可完全照教材抄下来,注意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紧扣题意、逻辑严谨。

(2)归纳概括类问答题。是从数量较多的或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历史事实中,或把时间、空间上较分散的历史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认识、观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归纳、概括、再现、再认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突破、重组教材叙述,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抓住事件性质——进步的,事件时间的限制,对连续几组问题,条理清楚,前后分段,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总结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较完整地解答问题。

(3)评价类问答题。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制度、政策、方针、措施等的进步与否、历史作用积极与否的评价。它考查学生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史论结合地解答问题。解答是要求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注意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首先,确定属于哪一类型的评价。评价政策,要以事实为依据,从特定时代特征出发,客观准确地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要用“事实说话”,既要联系该人物的历史活动,又要客观准确地评价,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评论他们。对比评价历史人物,应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认真思考、推敲,做出正确判断,这是难度较大的评价类型题。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从事件的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去看,其过程或经过可略。其次,确定自己的观点,观点要鲜明正确,判断要准确。再次,依据自己的观点来组织史实,用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解题意义明确、合理,注意不要罗列史料。

(4)综合类问答题。这是具有多种测试功能、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它是集知识比较、识图解答、与现实紧密结合、把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融为一体的、跨学科的、几种题型相结合的考试类型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解答时注意试题的问法、提问方式、角度、答题重点等不同,依据提问顺序做答,问什么答什么,不可离题发挥、节外生枝,要准确表述。这类题要引起重视。

(5)开放类问答题。这是指试题只提供若干材料或理论信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它将锻炼学生提高真正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型题大致可分三种:一是对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的观察,确认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原因、经过、性质、影响等要素,学会用自己的独立见解,采用史论结合的比较法分析问题,如:漫画、地图等与历史现实比较、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的比较、真晶与伪品的比较等等。其二,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评判。对某一历史观点、历史结论或历史理论做出分析评论,应注意:①判断原观点一般存在正确、错误、片面等几种情况,②说理包括事实理由、理论理由等多方面条件,③指出其原观点正确或错误的根源、实质、危害等,由此得出正确理论评判结论。其三、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新问题。现在多学科知识渗透,迁移问题,还有历史经验教训总结以及历史对现实社会影响问题,不断在试题中出现,解答时应注意依据命题意图,灵活取舍已学的历史知识,加以运用,切忌生搬教材、生硬联系。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

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

猜测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中考历史复习》,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学生期末评语班主任工作计划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环保作文1500字玫瑰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