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好一篇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来说起到关键一步,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 小格 大格 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
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工具
刻度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2。
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0,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到7呢?
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例3。
(量一量)(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5、实践应用。
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课后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2、图钉的长大约是(
)。3、曲别针的长是3(
)。4、1米=(
)厘米。5、操场跑道长400(
)。二、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4厘米的线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出示26页“摘西瓜”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28+34+23=
(3)学生讨论: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本上算出来。
(4)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
(5)指名学生板书:
28 62
+34 +23
------ --------
62 85
(6)师:为了写起来方便,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边说边板书:
28
+34
------
62
+23
------
85
(7)引导学生写明答案和单位,让学生分析一下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8)课件出示:练习:让学生完成26页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
2、教学例2。
(1)测试课本27页“运西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让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板书:85-40-26=
(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4)师: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请写在练习本上
(引导学生根据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连减的竖式写法)
(5)展示学生的连减竖式
师:除了这个竖式写法,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引导学生看书本27页小男孩的算法和写法:
第一步:85-40=45可以口算,不用写算式。
第二步: 45-26 (要求学生能口算的尽量要口算,口算有困难的可以用笔算)(6)学生讨论:除了用85-40-26这种方法进行计算,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吗?
(7)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
(8)师板书:40+26=66(个)85-66=19(个) 课件出示。
(9)把例1例2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算式的特点(连加连减),并板书课题。
(10)练习:27页做一做第1题
54+20+16=
90-58-24=
三、实践运用、拓展思维。
练习五第1题,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多少人?
试一试
56+34-20=
78-24+39=
练一练:星星合唱队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填一填,跳绳比赛,
(1)前两次比赛结束时,小聪共跳 下,小明共跳
下,小亮共跳 下。
(2)第三次比赛,小聪跳 下,小明跳 下。
(3)小亮获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多少?
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畅谈,师小结。
知识应用:把每一横行、每一竖行和每一斜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口答。
2、出示加法,指名说说怎样算的?(可以多种算法)
3、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指名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样解决问题?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6-23,
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棒、圆片演示算法,学生回答其它算法,如:口算,笔算。
(合理即可)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汇报结果及算法。
2、思考交流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异同。
学生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3、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4、完成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及算法。5、完成练习三第1、2题。
五、课堂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竖式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2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观参博物馆啊?
生:想。
师:就让我们和这些同学一起出发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二)学习例1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3、学习竖式
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是5+2=7,7应该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学习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因为博物馆比较远,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
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2、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
3、合作解决竖式
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由范文网的会员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以下3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
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
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盘(游乐场),00:50暂停。让学生先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02:00播放光盘,02:20暂停,
你认识哪些角?学生回答。
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请学生用三角板验证。
4.生活中还有很多角。我们再到桥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盘,06:10暂停,你从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电视机里的小朋友还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盘。
5.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09:35播放光盘,10:25暂停。小组合作,先分清每个人干什么。分类时可以请三角板来帮忙。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6.小组汇报分类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盘10:53,展示机内学生分类情况。
7.小结分类情况。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1.我们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三类,直角已经有了名称,你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们来听听电视机里的同学取了什么样的名字。14:08播放光盘。
小朋友说得真形象!数学上我们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2.谁能再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指名说。
3.闭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锐角和钝角。
4.生活中还有很多锐角和钝角,你能找出来吗?
16:03播放光盘
课前游乐场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盘,19:15暂停。让学生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锐角和钝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5.你会做一个角吗?请你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选择纸张、小棒、剪刀等材料)。
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展示。
还有不同的吗?
6.你能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汇报。
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画的是什么角。
7.接下来新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24:05播放光盘,猜角,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机内外互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都收获不少,下课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说给家长听。
机动活动: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组合作。
第2篇: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希望你能喜欢这篇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授课日期__年__月__日星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第3篇: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范文,送一篇给你。
小学二年级数学钝角和锐角的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战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摆、画、互问、互答、互评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活动角。学具:活动角、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找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
出示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漂亮房子。
第1页/共5页 师:这座漂亮房子是角的家。今天我们去角的家里作客。你们看!话外音:嘿!小朋友,我是直角娃娃。你们还认识我吗? A:你能在房子的平面中找出直角吗?根据学生说电脑操作演示。
说说生活中哪里有直角。(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新知做好充分准备)
B:看,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热情地迎接我们来了。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姐姐,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妹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直角娃娃的生活情境,在感情上贴近儿童,并让学生的在想和说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有两种角,一种比直角大,一种比直角小)
C:集体汇报。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姐姐,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姐姐?
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妹妹。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妹妹?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其实,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有自己非常好听的名字。直角的姐姐叫钝角,直角的妹妹叫锐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标出拼音并齐读)。 操作实践,综合内化 做角
1、老师用活动角做一个角,请学生判断。
第2页/共5页 2、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或你身边的任何东西做出三种角。
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向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多。 小组展示汇报。 全班展示。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判断角:我会认!P39练习第二题。
抢答。并问学生是怎么看出来的?强调*开的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或者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最后一个角是什么角呢?究竟谁说的对呢?像这个角,不能
第3页/共5页 用眼睛很快看出来,我们可以怎么办?这是什么角?为什么?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操作,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探究出量角的方法。) 教学反思: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
第4页/共5页 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第5页/共5页
范文网的小编希望以上3篇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范文能够帮到你,当然,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更多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范文。
每到临近期中考或期末考,相信二年级的同学们都会上网搜一些相关的试卷来参考,在大部分的同学心里,相信一定有自己觉得比较难的一个科目,而在小编看来,大部分学生的弱项都跟数学有关,所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试卷,希望大家会喜欢。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1一、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20分)
2×8=
55+10=
6×4=
40-30=
25+40=
60-0=
7×9=
22+38=
70-9=
65-56=
9×6?=
40+28=
74-4+8=??
8×9-7=??
80-8-50=
5×8+6=????
80-20=??
20+52=
5×4-13=??
7×4-8=?
二、用竖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48+35=????
92-64=
75-(26+35)=
28+34+26=
2.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大树高约6(?????);
(2)数学书长约21(?????);?
(3)小灵身高约1(????)35(?????)。
3.在(?)里填上“>”、“<”或“=”。?
7×8(???)54????
46-7(??)394米+6米(??)10厘米??
2×9(???)9+940(??)35+6+2??
1米(??)36厘米+62厘米??
4.用1、5、7可以组成(???)个两位数,这些两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四、对的“√”,错的“×”或选择正确答案序号。(每题2分,共12分)
1.计算6×5和5×6这两个算式时,所用乘法口诀相同。
(??)2.黑板上的直角比同学们用的三角板上的直角大多了。
?(???)3.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4.不计算计下面算式的结果最接近80的是(??)A.47+34????B.26+35??????C.98-8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201填空题。
1、100厘米=( )米 半小时=( )分
2、左图中有( )条线段,有( )个直角。
3、8个5相加的和是(
),两个乘数都是9,积是( )。4、计算4×9和9×4用的乘法口诀是(
)。5、54比39多(
),比37多26的数是( )。6、纸条长( )厘米
7、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6<27 ( )<3×7 4×( )<15 35>7×( )
8、在○里填上“>”“<”或“=”。
81-19○41+27 1米81厘米○2米 一刻○20分 5+8○5×8
9、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要握(
)次手。10、用3、0、7三个数字能摆成(
)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11、按规律填数。
7,14,21,( ),35,( )。
62,56,( ),44,( ),32。
02选一选。(5分)
1、线段是:(
)2、与8×7+8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8×8 B、8×6+8 C、8×8-8
3、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①有关 ②无关 ③不能确定
4、6+6+6+6+5可以改写成:(
)A 6×4+5 B 6×6+5 C、 4+6+5
5、钟面
上的时间读作( )A、7时45分 B、8时45分 C、8时15分
03算一算。(36分)
1、口算(16分)。
6×7=
17-9=
4×8=
2×6=
8×3+4=
36+4=
4×9=
2×2=
9+57=
3×4+9=
5×6=
18+60=
9×3=
5×5=
38-18+25=
41-2=
6×9=
8×5=
7×4=
7×5-3=
2、用竖式计算。
(20分)67+32=
96-54=
78-29=
61+15-37=
48+(39-26)=
82-53-19=
05用数学。(35分)
1、欢欢和她的4位同学做红花,每人做6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2、教育大楼高38米,文化大楼比教育大楼高13米。
文化大楼高多少米?科技大楼比文化大楼还要高5米,科技大楼高多少米?3、
(1)买一个茶壶比一个杯子贵多少元?
(2)买6个勺子一共要用多少钱?
(3)买3把剪刀和一个勺子,30元钱够吗?
4、王老师买了2种不同的图画本,一种5本,一种8本。
还买了3种不同的故事书,每种6本。(1)王老师买了多少本图画本?
(2)王老师买了多少本故事书?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3一、开心填一填。(23×2=46分)
1.28÷7=(
),读作:( ) ,想口诀:( )。其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2.30里面有(
)个5;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3.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平移 ②旋转汽车行驶中,车轮的运动是( )现象,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4.请在□里填上“+”“-”“×”或“÷”。
5 □7= 12
8□8 = 0
35□5=
728□2= 38
6□3 = 18
36□6= 65
5.计算24÷4×5时,先算(
)法,再算( )法。6.11+14=25,25÷5=5
,把这两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二、细心算一算。(26分)
1.口算。
(10×2=20分)2 × 9 =
9 ÷ 9 =
36 ÷6 =
47 - 18 =
21 ÷ 3 =
72 ÷ 8 =
24 + 47 =
42 ÷ 7 =
16 ÷ 4 =
9 × 5 =
2.脱式计算下列各题。
(3×2=6分)(14+35)÷ 7= 24 + 18 ÷ 9
三、解决问题。(共28分,1、2题每题6分,第3题8分,第4题8分)
1.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2、冰激凌5元一盒,雪糕2元一根。
30元钱一共可以买多少盒冰激凌?3、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4个36元。
(1)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元?(2)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4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5×4=(
),读作( )。2.6的3倍是(
),8个9相加的和是( )。3.25与45的和是(
),61比21多( )。4.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九二十七 ( ) 四六二十四( )
( ) ( )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8<57 40>6×( )
6.1支钢笔5元钱,3支钢笔(
)元;1只小动物六条腿,5只小动物( )条腿。
7.用可以摆成(
)个两位数。8.右图是正方形,它有(
)条对称轴。9.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直角。10.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
),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二、我能辨对错。(12分)
( )1.一张课桌的高约70米。
( )2.23+40>82-20
( )3.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4.两个9相乘的积是18。
( )5.5×8+5=5×9
( )6.买这两件商品大约要用60元。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鱼缸里有7条大鱼,小鱼的条数是大鱼的2倍,小鱼有多少条?正确算式是(
)A.7+2 B.7×2 C.7-2
2.7○5=35,○里应该填的运算符号是(
)A.+ B.- C.×
3.先估一估,再量一量,下面的线段中最长的是(
)A.
B.
C.
4.下面(
)图是小丽看到的。5.下面各算式中,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A.2+3×4
B.4+4+4+5
C.6+6+6+6+6
6.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A.3×9-8 B.36-14 C.5×5
四、我会算。(20分)
1.直接写得数。
6×9= 2×2= 2×8= 7×4-7=
8×6= 1×9= 7×5= 9×2-6=
3×7= 9×4= 56-8-8= 40+6×2=
2.用竖式计算。
(8分)48+36 72-25 80-33+45
五、我会看图写算式。(8分)
六、我能解决问题。(第5小题8分,其余各5分,共28分)
1.二(1)班有男生18人。
女生有多少人?2.10年后母亲比女儿大多少岁?
3.
花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4.⑴买6听饮料要多少元?
⑵30元钱够买8听吗?
5.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⑴每格代表( )人。
⑵喜欢( )的人数最多。
⑶喜欢的比喜欢的多( )人。
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附加题:(10分)
大雨伞的价格是小雨伞的3倍,大雨伞比小雨伞贵16元,大雨伞和小雨伞各多少元?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5一、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20分)
45+32=77 6+73=79 18+6=24 30+29=59 36+22+4= 62
25-4=21 46-30=16 49-9=40 39-39=0 8×3+6=30
37-0=37 0×3=0 4×7=28 5×3=15 53-3+9=59
8×8=64 66+35=101 70-8=62 9×3-7= 20 37-32-5=0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数学课本的宽大约是15厘米,(答案多元,10至20的数,均对)
100条1厘米长的线段一条接一条,接成一条长线段,这条长线段是 1 米。(1厘米×100=100厘米=1米)
2、小明有两件颜色不同的上衣和两条颜色不同的裤子,他可以有
4 种不同的穿法。(2×2=4)3、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
3 次比赛。在草稿纸上画示意图:
4、小明、小红、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
35 下。5、把“8+8+8+8+8”写成乘法算式是
5×8 或 8×5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
② )。分两种情况思考:
用一枝假想的笔在图形的中间,划一条竖直线,翻转右边的图形到左边,左右两部分图案能完全重合的为轴对称图形。
用一枝假想的笔在图形的中间,划一条水平直线,翻转下边的图形到上边,上下两部分图案能完全重合的为轴对称图形。
2、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
② )。长方形有4个直角
3、下列线中,线段是(
③ )。4、下列口诀中,只能用来计算一个乘法算式的是(
)。①二三得六 ②四三十二
二三得六可以用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
2×3=6,3×2=6。
②四三十二
七七四十九。7×7=49,由于两因数相同,前后位置互换,结果不变。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① )。四、在 里填上+、-、×、<、>、=。(共8分)
73-25 >45 54+4 < 60 4 + 4=8 5×7 > 32
48 58 35
90 =19+71 5 × 6=30 4 × 4=16 34-20 < 15
90 14
五、自己评价自己,一至九的乘法口诀,背得熟得8分,背得但不熟得6分,背得一部分得4分,背不得得2分,你认为你自己该得几分。(共8分)
答:我认为我该得_________分。
六、统计。(1、2、3小题每题4分,4小题1分,5小题2分,共15分)
1、数一数,把数的结果填在(
)内。2、在方格内涂一涂。
3、哪样东西最多,在○内画√;
哪样东西最少,在○内画×;哪两样东西一样多,在○内画△。4、比
少( 4 )。5、你还能想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请列式计算。
(答案多元)电脑比铅笔多几个?
6-4=2
七、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9分)
1、5个7相加,和是多少?
7+7+7+7+7=35 或:5×7=35
2、8和9相乘,积是多少?
8×9=72 或:9×8=72
3、一个因数6,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
6×4=24 或:4×6=24
八、用数学。(共16分,1、2小题每小题4分,3题8分)
1、小明有7张图片,小刚的图片张数是小明的5倍。
小刚有几张图片?7×5=35(张)
答:小刚有35张图片。
2、二年级2班上体育课,老师让23名同学打蓝球,19名同学做操。
① 全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②打蓝球的同学比做操的多几人?
(1)23+19=42(人)
(2)23-19=4(人)
答: 全班共有42个同学。打蓝球的同学比做操的多4人。
说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个独特的见解会为学生带来长久的收益。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电脑演示)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四、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五、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巩固旧知进行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和几个一中去掉几个一剩多少]
2、数的组成的练习。
6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达到对新知识进行铺垫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1.利用进行动画演示:小明要过生日,请了好多同学,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
(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学生观察要买的酸奶,怎样放的,引导学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还放了两瓶]
2.解决30+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师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板书:30+2=32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求30和2合起来用加法,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3.还可以怎样列式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独立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30+3= 6+20= 70+8= 9+40=
4.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仔细看图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还剩多少瓶?请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指出: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巩固练习63-3= 57-7= 48-8= 29-9=
[请多个学生说说怎样算的,新知的强化。让学生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三、运用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其他同学一起按要求摆小棒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问题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一共有多少根?)
50+6=56 6+50=56
先摆44根,再拿走4根。(还剩下多少根?)
44-4=40
2.填一填连一连
课本做一做第一题填空,个别同学在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第二题数学游戏:在课本上连线,在展示台展示正确者奖励玉米图片
3.我当小法官
4+60=46 4+60=64
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4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46
65-5=60 65-5=6
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57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75
74-4=? 90+6=?
[出示小兔和小猫他们那分别对应同一道题,结果不同,学生用手势比划小兔对还是小猫对,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出的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学生在明白算理及仔细观察对比下选出正确的。最后一组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进一步巩固]
四、解决问题(第43页的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进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0+3=4343<45所以够﹚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什么知识?我们学的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几十几减几这样的减法,下课以后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回到家里,和家长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试卷分析可以检测试题能否真正达到考核目的,同时对试卷命题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试卷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1一、试卷的特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它握住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命脉,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期末试卷中可以感受得到,但是,我们也不难看九十分以上的人数还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下限的孩子也还是存在的,这说明,这份试卷还是注重了出卷的比重,既考虑到了大多数孩子,也照顾到了两头。题目有了一定的拔高,这本身也是符合知识规律的。
这张试卷含盖了我们二年级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点也比较分明。就知识点而言,它在不同的题型中都体现了计算、认识方位、认识图形和统计等。就计算而言,出卷者的意图就是想以平时的练习为基础,检验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计算以及利用乘法口诀求积的能力,适当的穿插了乘加、乘减的运用,同时也不忘记检验一下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道题,出卷者安排了一道与统计相结合的一题多解的综合性题目。既可以用乘加的方法,也可以用乘减的方法,还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总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这也是这张试卷在出卷时的一个重要的意图。
二、试卷的题型
这张试卷的题目类型属于常规型试卷,共分为七大项:口算、填空、选择、用竖式计算、画图、动脑筋和解决问题。这些题型是传统中有突破。因此在这张试卷中出卷者采用了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了描述: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这样的语言也同样渗透了选择的意图。第五大项虽然只有5分,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先考察了学生画线段的能力,同时还考察了学生是不是能认真审题的能力。还考察了学生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能力。下面,我们来逐项和大家分析。
(一) 口算。
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中都是基础题型。在大家的试卷分析来看5×8-20这道题目错误率比较高,看来还不能将原因归结于粗心,实际上就是口诀不熟悉造成的错误,而这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这就告诉我们乘法口诀一定要人人过关。
(二) 填空。
这部分可以说是常规题目,它包括的内容是整张试卷中知识点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填空部分包括10小题,其中第1、2、3、5、9题都是考察学生的基础概念,包括时分秒、认识米和厘米、乘法概念以及可能性等知识的应用。在填空知识里,1、4、6、9题的错误率比较高。第1题错在对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混交上,所以有学生就认为在校时间是6米,实际上,以后的考卷也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除了文字以外,会在文字旁注明相应的图形,我想那样的话,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错误率会减少一些。第6题有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上有失误,2个5的和与2个5的积学生都得10,这主要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误。因此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对概念的掌握还得要学生扎实的掌握的。至于第9题,我想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多加以对这种题目类型的训练,也就不难了。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个题目的意图,我在上面的试卷特点中已经加以陈述,在这就不赘言了。
(四) 用竖式计算。
这部分内容兼顾到了二年级以来所学的所有运算。从整体来看,学生已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出卷者的意图也就达到了。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因粗心,不认真,导致出现了很多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多加关心。
(五) 我会画。
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教会学生审题的能力。知道题目要我们做什么?看清楚题目的意思之后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答题。题目分量不大,但对能力的考察却用心良苦。
(六) 我会动脑。
对于这样的题目,一要教会学生审题的能力,二还要教会学生观察图形,认真思考的能力。看清楚题目的意思之后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答题。题目分量不大,但对能力的考察却用心良苦。
(七) 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图文并茂,但也能看出逐渐向文字过渡的特点。第5题更是注重了比较,将学生作业中容易出现错误的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罗列出来,进一步明确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而加法就是两个数合并起来的一种运算。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晰加法和乘法的含义。第4题给出每人3个饭碗,2根筷子,同样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题目提出:9人需要几个饭碗,几根筷子?那么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就必须先找到1需要几个饭碗,几根筷子,还要这是两个问题才可以进行解答。第3和2题是加减计算中最常见的多和少的解答。这个只要学生读懂题意,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做出来,而且能做的很好。第1题主要考察乘加,乘减的知识点,另外还考察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这个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体现,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的很好!
三、教学建议
1.关注后进生的状况
试卷从总体上讲是不复杂,但每个学校都有处于后置状态的学生,有的可能只有六十几分。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孩子,先分析一下原因,然后找准因材施教的良方,尽量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内给他们以最多的关注。
2.注重教学的细微之处
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得太死,过于僵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借鉴一些练习题的形式自己创新一些题目。让学生会举一反三。
3.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现在的考试和教学都开始走向生活化。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其实离不开数学,数学也是从生活中来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2一、考试概况:这次的数学期中考试内容覆盖面广,试题涉及到全册的重难点,除了计算题外,其余各题目都要深入理解,才能准确地答出来,这也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次卷面计算题占32分,解决问题占25分,选择题占12分,填空题31分,整个年段被选择题与填空题拉下分数,绝大部分都属于能力测试,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但没有提高,题目反而比以往的试题更难了,有些试题中等生都理解不了,本学期时间短,复习仓促,一方面是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时间花得多了,授课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造成复习时间短了。另一方面只复习到表面,没让学生做到巩固练习后再补缺漏。造成考试成绩“三率”不成。
二、考分的情况分析:最高分100分,最低分个位数,其余分布如下:
班 级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二(1) 51人 81.3分 94% 6%
二(2) 54人 79分 91% 11.1.% 二(3) 56人 76.5分 93% 5.4%
二(4) 55人 76.5分 78.2% 11%
三、试题分析:从整体上看,题目都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利于考察数学的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及能力提高,也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这半期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通过计算、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分布为六大题给学生得到巩固。
第一题:口算,大部分同学得满分。
第二题:竖式计算,有抓住练习,不严重失分。
第三题:填空,共9小题,这道题考察的知识面广,其中第1小题严重失分,原因是个位9个一是“9”,都给填上“1”了,前面错了,再添上1也就错了,第7小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是7分,这道题正属于生活中的数学,主要失分原因是受到审题的困惑,把时间单位与长度单位混淆了,没按题目的要求填写,自己瞎填。第8小题,题目要求难,理解不了而失分。
第四题:选择题,其中第2小题是复习时给忽略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有复习,而隔一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没复习,学生几乎没得到分。第3小题,题目灵活,讲过多遍学生掌握不了方法,思考不周密而失分。第4小题题目理解不了失分了。
第五题:认识方向,这个知识点抽象,不容易得分,还好分值小。第六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实际生活的检测,即便题目的类型都复习过,平常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还是得不到巩固。失分原因是两个问题,后面一个问题要应用前面一个求出来的得数进行列式,可算错一步就要受到牵连,步骤多,单位也就多,漏写,错写,经不起积累,因而失分严重。
四、通过这次的检测,今后要改进的措施:
1、继续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2、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3、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爱学习,爱数学的自信心。
4、让学生乐于交流,自主探究,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5、多学习网络的名师课堂,提高自身素质。
6、经过这一次次的试卷所设计的内容提醒,使我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上课节奏太慢了,过分顾及到学困生,进度慢了,心里想要加大题量练习,总是被时间耽搁了,要是新学年有随堂听我课的老师给我多提些看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3一、试题分析
这套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本试卷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趣味性强,贴近生活。本卷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知识,设计的情景、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3.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情发展顺序不清晰。
4.看不懂图导。
( 二)教与学的反思
1.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要有“优化”意识。
2.在计算教学中,缺乏“变式”,忽视题与题之间的沟通联系。
3、忽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自觉判断、选择合适的应用、计算策略的意识与能力。
三、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通过这次的检测反思,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他们认识做题的好习惯。
5、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爱学习,爱数学的自信。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班主任工作计划, 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 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 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 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 环保作文1500字, 玫瑰作文1500字, 我的母亲优秀作文1500字, 我的家乡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