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古代10大禁书

作者:2022-06-15 10:14:090

古代10大禁书1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王朝仅存二世历时15年就灭亡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声名显赫的秦王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设计意图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一.秦的暴政

请学生浏览课本,阅读材料,思考归纳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之一:沉重的赋税;

秦的暴政之二: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秦的暴政之三:残酷的刑法;

秦的暴政之四: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如此残暴的统治,老百姓苦不堪言。秦朝的统治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所以必然导致农民起来反抗,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官逼民反  陈胜、吴广起义

视频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走到大泽乡是遇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被处死。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反抗,在他们的号召下,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斩木为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1.结合课本和《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经过和结果。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合作学习:如果陈胜、吴广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上大雨,秦末农民起义会爆发吗?为什么?会。因为秦朝的暴政是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即使陈胜、吴广不起义,肯定也会有他人起义。遇雨误期只是一个诱发因素,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快速发展,攻占了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秦二世紧急调集大军进行反击,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 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声势浩大,但由于力量分散,再加上秦军十分强大,起义很快就失败了。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作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展开激战,史称巨鹿之战。这场战役里包含了哪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吗?你怎样看待项羽的这种做法?

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在项羽和秦军巨鹿之战的同时,由文臣萧何张良和武将韩信辅佐的刘邦直捣黄龙,进军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以此为标志,秦朝灭亡。所以说,是谁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刘邦。

秦朝灭亡之后,天下并没有太平,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战争呢?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三.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之争”。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

不是,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蜕变为新的封建统治者。双方为争夺帝位而战,因而战争性质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2.讨论:

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

(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

质疑导学:学完了第9、10课,请试着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绩:他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秦始皇的过失: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修建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等)、陵墓(秦始皇陵)和万里长城,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他以刑杀为威(如:“焚书坑儒”),极其残暴。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总的来说,秦始皇的功大于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课堂小结】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得民心而得天下。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复兴!

 


古代10大禁书2


成语故事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更需要我们现如今的传承下去,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初中,请您阅读。

古代成语故事初中1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古代成语故事初中2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古代成语故事初中3

秦朝末年,继陈胜、吴广揭杆而起以后,不少英雄豪杰和诸侯也都纷纷起兵抗秦。其中势力的要算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队伍。陈胜、吴广死后,原来六国的一些贵族各抢各的地盘,秦将章邯、李由等则趁机打击起义军,予以各个击破,这时,项羽的叔父项梁召开了会议,让大伙推选一位楚王,以便统一领导抗秦的力量。找来找去,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13岁的孙子,于秦二世二年(公元208年),立为楚王,也称为楚怀王。当时,包括项羽、刘邦在内,各路反秦军队的将领在表面上服从楚王的领导,楚王也和大家约好,谁先进秦都咸阳谁就为王。后来,刘邦先进了咸阳,项羽对此不甘心,想借楚王的命令改变原来的盟约,谁知一请示楚王,得到的回答是“照前约,谁先进关谁做王。”项羽一听火了,就夺了楚王的实权,尊他为义帝。后来,干脆指使人把楚王杀了。

不久,刘邦兴兵攻打项羽。当时,有一个被人称为董公的三老(县或乡中管理教化的老年人)对刘邦说,打项羽得找个名目,并给刘邦出主意说,可借义帝被杀这件事做点文章。刘邦一听有道理,于是就大举为义帝发丧,并且派人告诉各路诸侯说:“义帝是大家立的,现在项羽指使人谋杀了义帝,真是大逆不道,我愿意和你们一道去征伐杀害义帝的人。”

在以上这个故事中,“大逆不道”这句成语是指严重违背某种封建道德。后来,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专制者对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

古代成语故事初中4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古代成语故事初中5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他小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孟子小时候的故事。

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过三次家。

起初,孟母为给孟子的父亲守墓,就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后来,她发现孟子老玩一些丧葬、痛哭的游戏。孟母很是担心,觉得这个地方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就带着孟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一条街上住下。可过了段时间,孟母发现新搬的家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给孟子解释了几次搬家的原因后,孟子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从此,他走上了勤学苦读的道路。尽管如此,他也跟别的小孩子一样,有贪玩的天性。

有一天,逃学的孟子背着书包假装从学堂回家。母亲叫他过来,问:“娘织的布好不好?”“好啊。”孟子正在奇怪母亲为什么问这个,却见母亲一声不吭地拿出一把锋利的剪刀,将织成的一段布“咔嚓,咔嚓”剪成两段。

孟子更是奇怪了,便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匹?”孟母解释说:“一个人的求学就如同织布,现在只学一半便停下来不学,与在织布机上剪断布匹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又惧的鲜明印象,从此他日夜勤学不息,再也不贪玩了。

孟子十五岁时,孔子的孙子孔极,在曲阜(fù)教书,孟母便鼓励孟子到曲阜求学。从此,他开始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在孔极门下埋头读书。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成了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有《孟子》七篇流传下来,是儒家经典之一。

古代成语故事初中6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古代10大禁书3


古代爱情故事初中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情是甜蜜的爱情也是苦涩的,我们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同的,可是我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却是相同的也是通用的,不仅承载着满满的情和爱,还记录着人们的年华。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爱情故事初中,请您阅读。

古代爱情故事初中1

关于杭州,关于西湖,历来就有很多很美好的传说。这其中美动人的当属于“白蛇传”,以致于长久以来,雷峰塔与断桥,一直都是游人们最为诗意的去处。但其实关于西湖的来历,也有个广为人知的传说。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古代爱情故事初中2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这是一段令人艳羡的姻缘,纵使经过了千难万阻,最后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看来普救寺是一块遇到绝美爱情的风水宝地!

古代爱情故事初中3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关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大部分的文化人都知晓,但是也许大部分人却不知道他们私奔到的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城,而是四川中部的这座小城,开了一个酒家,开始他们平凡的小日子,当然才子佳人总是不甘于这样的小日子……

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大为恼怒,不忍爱女抛头露面为人取笑,只好分一部分财产给她。司马相如后来到京城向皇帝献赋,为汉武帝赏识,给他官做。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了这首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古代爱情故事初中4

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这时一个禅师正好撑着伞走过。这个人就说:\\\"禅师,请你普度一下众生,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打量一下,说道,\\\"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所以你不需要我度。\\\"那人有意为难一下禅师,便立刻从檐下走到雨里,说,\\\"现在我也在雨里,你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不为所动,说到:\\\"你我同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有伞,你被淋雨是因为你没有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近来常听到的故事是,换一个人我的婚姻问题就解决了吧。。。可是真要在婚姻的围城里被度,不是求人,而是求己。

最亲密的人也是你最公开的敌人,他们/她们就象一面镜子,把你的最隐私之处照得一览无余。你说对方的话,其实也是在说你自己,只是不自知而已。你在下意识里寻找这面镜子,但有一天又不敢直面自己的丑陋。

你心里想的是什麽,你看外面的世界就是什麽,想鬼见鬼,想神见神。你骂对方丑恶时,其实就是骂自己。

当你换一面镜子(那些问婚姻问题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把镜子换成你的配偶来看)来照照,发现看到的还是你自己。要么和以前的镜子样式不同,但功用却是一样的。

就算你把镜子打碎了,每一个镜子的碎片照见的也还是你。不信你现在就找把镜子扔在地上试试。

所以阿,不用来问你的婚姻如何或者该不该离婚,不是我度你,是你自己要找到度你的伞。

那把伞,在你心中,如镜子一般明。

古代爱情故事初中5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陈国为隋所灭,陈后主叔宝的嫔妃、亲戚都被虏掠进宫,其中有陈叔宝的妹妹枣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陈国的乐昌公主。

由于杨素破陈有功,加之乐昌公主才色绝代,隋文帝就乱点鸳鸯,将乐昌公主送进杨素中,赐为杨素小妾。杨素,字处道,在辅佐隋文帝杨坚结束割据,统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足智多谋,才华横溢,而且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在朝野上下都声势显赫,颇著声名。杨素既仰慕乐昌公主的才华,又贪图乐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宠爱,还为乐昌公主专门营造了宅院。然而乐昌公主却终日郁郁寡欢,默无一语。

原来,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两心相知,情义深厚。陈国将亡之际,徐德言曾流着泪对妻子说:“国已危如累卵,家安岂能保全,你我分离已成必然。以你这般容貌与才华,国亡后必然会被掠入豪宅之家,我们夫妻长久离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梦中神会。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断我们今世的这段情缘,你我今后定会有相见之日。所以我们应当有个信物,以求日后相认重逢。”说完,徐德言把一枚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徐德言又说:“如果你真的被掠进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将你的半片铜镜拿到街市去卖,假若我也幸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会赶到都市,通过铜镜去打问你的消息。”

一对恩爱夫妻,在国家山河破碎之时,虽然劫后余生,却受尽了离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经过千辛万苦,颠沛流离,终于赶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见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而且价钱昂贵,令人不敢问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铜镜,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泪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价给了钱,又立即把老者领到自己的住处。吃喝已罢,徐德言向老者讲述一年前破镜的故事,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铜镜。颤索索两半铜镜还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声……卖镜老人被他们的夫妻深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答应徐德言,一定要在他们之间传递消息,让他们夫妻早日团圆。徐德言就着月光题诗一首,托老人带给乐昌公主。诗这样写道: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到丈夫题诗,想到与丈夫咫尺天涯,难以相见,更是大放悲声,终日容颜凄苦,水米不进。杨素再三盘问,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让他夫妻二人团聚。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杨素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在欢庆的感激之情。宴罢,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古代10大禁书4


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个励志的小故事,或许就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启迪,让我们受益匪浅,遇到挫折就放弃就是彻底失败,这样永远不会成功,生活就是需要不断的激励来让自己前行,要获取真正的成功,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艰辛,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请您阅读。

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1

李时珍生于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的父亲李言闻是一位医生,其医术在湖北蕲州以及附近州县,颇有名气,而且还曾经当过“太医吏目”的医官职务。但是,在旧时的社会里,一个医生不管医术多高明,社会地位总是不高,所以,李言闻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通过当时正规的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光宗耀祖。在他的计划里,大儿子李思珍,继承自己的医业;而让较聪明的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完成自己一直没有完成的目标。

《本草纲目》内文李时珍小时候常生病,但又天生好动、好读书,尤其对于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亲收藏的那些有图画的医书、药书更是有兴趣。他也喜欢到田野间采花捕蝶、欣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他的心目中,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的大夫,远比考试做官来的有趣多了。不过在父命难违的情形下,李时珍开始一次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十四岁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后的乡试一直不如意。

明朝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李时珍22岁时,他第三次来到武昌参加乡试,这次比前两次更糟,不久前他才刚得过“骨蒸”病,这种病是因为受了风寒,长期咳嗽造成,皮肤会发热、而且多痰、全身无力,类似肺炎的病症。大病初愈的李时珍不仅难以通过乡试,甚至几乎再度病倒。这样的经验,对李时珍而言是痛苦的。回乡后,他作了人生第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途径,走自己的道路。

这个转变,使得《本草纲目》这本巨着得以诞生,进而改变了整个医药学的发展,影响直到今日。1551年,李时珍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

在此期间,他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摘录了不少医学资料。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但由于他淡于功名利禄,在太医院任职未及一年,就辞职归家,专心着述。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

《本草纲目》全书约有200多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着。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一五九六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风靡全国,医家视为珍品,争相抢购。不久即流传于全世界。

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2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他是唐朝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学者、军事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诗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代乐府。他记忆力特别强,一天能背几首诗。不几年,胸中已装了几百篇诗文。

7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教他背诵古代的赋,其中有“凤凰”之名。杜甫早就听说过有凤凰鸟,但就是没见过,于是抬起头来问父亲:“凤凰鸟是什么样的?”父亲告诉他:“这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它头像鸡,颈如蛇,领似燕,背如龟,尾如鱼。这种鸟不与其它凡鸟为群,是高洁的象征。”杜甫听了深深地印在脑中,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说:“有志的人也应该像凤凰,对不对。”父亲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对,对。”

“那我就作一首凤凰诗吧。”杜甫说。父亲惊喜地睁大眼睛:“好,念出来我听听。”于是杜甫吟诵起来。诗中把他理想中的凤凰尽情讴歌了一番,最后抒发怀抱: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养他了。

到了9岁,杜甫已经能写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当地诗人聚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场,有时人们还是把他从树上叫下来的呢!当时在长安有一个名人汇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诗人、学者、艺术家常常是济济一堂。最使杜甫难忘的是,他承先辈们的介绍,到过歧王的王宫,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名流,有幸欣赏了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20岁离家漫游,他游吴越、登泰山、访燕赵,增长了很多见识。他33岁这一年,在洛阳与另一个诗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40多岁时国家发生动乱,自己也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却用血泪写出千古传诵的诗篇。

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3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可有一段时间,他放学后经常迟迟不回家。家里人问他缘故,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媭心里仍不踏实。这天,她在放学前先赶到学校,当屈原背完晚书走出校门时,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山洞里。

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笋和石钟乳,在虚无缥缈的雾气中亭亭玉立。晶莹闪亮的水滴顺着石钟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坠落,叮咚之声,犹如珠落银盘。

屈原在泉边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随手掏出一卷竹简,低声吟咏起来。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倾听着。她仿佛跟着弟弟一起,一会儿来到了洞庭湖畔的渔翁、蚕女中间,一会儿又来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猎人中间……直到夜幕降临,洞内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弟弟”。

“谁?”屈原猛一怔。当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亲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

可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它,没办法,我就……”

“那也得对家里说一声啊。”女媭只责备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块儿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他死后,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4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古代励志故事中学生5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号山谷。他出自苏东坡门下,诗与东坡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苏黄”。黄山谷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他不只有文名,也非常的孝顺,也因为这个原因,而遇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山谷中进士后,二十六岁就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知州。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衙府,来到了一户人家前。门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张摆着一碗芹菜面的供桌前。婆婆手上拿着香,一边呼喊着:“某某人!回来吃面了。”山谷不自觉的端起面来就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中去了。

醒来后,梦中之事,历历在目,口中还留有芹菜的香味呢,让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午睡梦中他又来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还留着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惊醒,飞快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循着昨天日梦中所记忆的路走去,最后来到一户人家,主人正是昨天梦中见的婆婆。山谷便问她昨日吃面之事。

婆婆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最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这天,我都会供一碗芹菜面,喊她回来吃。”山谷问她女儿去世多久了,婆婆说:“已经二十六年了。”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岁,而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诧异之余,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儿在世时的种种情形。

婆婆说,她女儿在世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顺,在她二十六岁前还说一定会回来看她的。婆婆并指着屋中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生平所看的书,全都锁在里面,只是不知道钥匙放到哪里去了。奇怪的是,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以前放钥匙的地方,并且找出钥匙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他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他今生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一字不差全在这些文稿中。

至此,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白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亲啊!于是将婆婆接回衙府中,奉养余年,后来他走上了参禅悟道的路。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在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禁叹息道:“书到今生读已迟”。前世今生,牵牵绊绊,看似玄奇,未必子虚。在人生中,一些偶然的相遇,一些隐约的记忆,一些反复的梦境,也许其中就包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因缘呢!


古代10大禁书5


古代爱国诗 汇总150首 由范文网会员“panda猫猫”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古代爱国诗篇2:古代爱国诗篇3:古代爱国诗篇4:古代爱国诗篇5:古代爱国诗【正文】

篇1:古代爱国诗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3、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4、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5、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6、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8、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9、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1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4、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5、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6、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7、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8、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19、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0、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1、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22、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3、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2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25、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6、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2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9、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2、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3、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3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37、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8、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39、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0、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4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42、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4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5、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6、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48、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49、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5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51、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52、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53、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5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5、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56、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5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5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60、悲痛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61、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6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63、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64、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65、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66、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67、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6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69、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70、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7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7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7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4、仅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75、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7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77、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78、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7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8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81、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8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

83、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8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8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6、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8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88、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8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90、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91、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9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9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95、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96、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97、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98、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99、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0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0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2、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一日出京怀古》

103、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0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05、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0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07、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08、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109、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11、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先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12、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113、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1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1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16、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17、无限悲痛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11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12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21、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2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123、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24、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悲痛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125、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2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27、故国悲痛,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28、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2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13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131、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3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篇2:古代爱国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篇3:古代爱国诗

后面还有多篇古代爱国诗!

《鹧鸪天》

清·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清·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破阵子》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示儿》

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篇4:古代爱国诗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杞人忧》

清·秋瑾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

《对酒》

清·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篇5:古代爱国诗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梅岭三章》

现代·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

余日,虑不得脱,

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编简评】

古代爱国诗 汇总150首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古代爱国诗范文。

【网友评价】

文章生动。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古代10大禁书》,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学生期末评语班主任工作计划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环保作文1500字玫瑰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