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合集18篇)

作者:edditor12023-02-11 19:02:03509

作为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编制中,应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考虑到“教什么”。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著名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权威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地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

2、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板书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咱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课题)正音、标调。

2、理解“着地”。 “着地”就是落地。“着”是个多音字,你会用它另外的读音组词吗?(请2—3位同学说)

3、师:课题都理解了,那赶紧去读读课文吧,在读课文时,如果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4、师:你们有不认识、不会读的生词吗?(生答:没有)你们真棒!

师: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发生在伽利略身上的一个故事。(板书:伽利略),这个“略”是我们要写的字,写这个左右结构的字时,左右宽窄大致相同,应注意左边的“田”部要占“各”字的中间。

请同学们在书上练写一个。

5、师:课文讲的是在伽利略身上发生的什么事呢?(请2位同学说:伽利略做试验的事)

6、师:(指着课题)课题就是试验的结果。

7、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这个故事的,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生答,板书:疑问、试验、公开试验)

二、学习1、2自然段。

1、师:(学习课文第一段)课前的交流,让大家初步了解了伽利略,那文中又是怎样介绍的呢?(生答,找出第一段)

师: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答:他是个辩论家。

师:辩论家就是说他的口才、辩论能力很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提问不寻常,老师很难解答。

师:“寻常”就是(生:“平常”),“不寻常”就是(生:“不一般、很独特”)。

师小结:是啊,伽利略就是一个善于思考、见解独特的人。

2、理解“信奉”。

师:就在伽利略的那个年代,人们都很信奉亚里士多德。你们家里有谁信奉什么吗?【生自由说】

生:我外婆信奉佛,我常常看到我外婆带庙里去烧香拜佛。

师:你知道她去拜佛是为了什么吗?

生:求佛祖保佑子孙健康、幸福。

生:保佑大家平安。

生:我奶奶去拜佛,求佛祖让我姐姐能考上大学。

师:奶奶、外婆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她们觉得佛祖是能让她们实现这些美好的心愿的,对吗?那你们说说,奶奶外婆对佛祖,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崇敬的。

生:是敬仰。

生:很虔诚的。

师:说的好。怀着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诚的,这就是信奉。课文中,人们是怎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找出句子,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就像信奉神佛一样,当别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会(生答:非常愤怒的)。(带着那份愤怒之情说说那些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人吧!朗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仅仅是愤怒对述说吗?【生答:不是】那是什么?【生答:是责备】带着我们进一步的体会再来读读。朗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指名答:信奉——怀疑)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就当人们都信奉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时,年青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谁知道是哪句话吗?(多媒体出示句子:“亚里士多德曾经……产生了疑问。”,全班齐读)

2、从伽利略的这一举动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伽利略是个不迷信权威的人。)

3、小结:正是其他研究科学的人的迷信与伽利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伽利略那不迷信权威的可贵品质。(板书:对比)

4、师: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地第三自然段,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笔划下来。(学生自读课文划句子)

3、交流句子。师:徐老师也找到了这句话,但老师将它改变了一下,你们明白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吗?

【课件出示: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生答:(先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再根据他的话做出两个假设,最后发现一个事实中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4、咱们来看看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做出的推断吧!(大屏幕演示铁球伽利略的疑问)师:从刚才的大屏幕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5、指导朗读(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是啊,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伽利略对此充满了(生答:疑惑)。你是伽利略,你会怎么说?(指名读)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师:老师想问问你们,在生活、学习中,如果你对某件事情产生了疑问,你会怎么做?(生自由回答)那有疑问时,伽利略是怎么做的呢?自由地朗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找出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学生自学划句子)

2、全班交流句子。(多媒体出示句子:“伽利略带着……没有关系”,感悟“反复”、“多次”、“的确”,体会伽利略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伽利略有了疑惑反复试验。

师:伽利略做了两、三次试验就认定自己想法是正确的?

生:不是,是许多次,而且每次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错的。

3、师:为了证明自己想法是正确的,伽利略还决定在比萨城的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听到消息,人们有哪些反映?

4、指答,多媒体出示句子。

(1)人们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胆大妄为”并且“固执”的年轻人呢?(相机指导朗读)

理解“胆大妄为”。 “妄”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①荒谬不合理;②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从“妄”字可以看出,这是个贬义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批评,说他在胡作非为。

理解“固执”。“固执”是说人很顽固,不听别人的建议,不懂变通。在这也是个贬义词。

你认为伽利略是个“胆大妄为”、“固执”的年轻人吗?(生答:不是)那是怎样的人呢?(体会伽利略对科学的执著。) 师:伽利略对科学执著追求,对真理执著追求,他就是一个执著求实的人。(板书:执著求实)

(3)(指导朗读句子。)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人们的伽利略的冷嘲热讽吧!

5、师:读到此处,徐老师有个疑问,本文的主人公是伽利略,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插入一段写人们对他的议论呢?你明白作者的用意吗?

6、师小结:在我们的习作中,为了凸出人物的特点,不仅可以描写其本人的动作、神态等,还可以通过对周围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从侧面衬托出主人公的特点。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师:在大家的议论声中,伽利略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比萨斜塔进行公开试验,试验的结果怎样?人们又有什么反映呢?

2、指答,并指导朗读。

3、师:试验成功了,伽利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此时站在铁塔下的人们惊讶地呼喊着,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如果你就是铁塔下的群众,你想说些什么?【注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学生自由表达,请2—3位同学说)当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着地的那一刻,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

4、(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师: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话的体会?

六、总结全文。

1、师:学了课文,此时的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待知识能象伽利略一样有执著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写作上,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和反衬的写作手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

七、拓展阅读《世界名人传》等。

板书设计:

疑问 不迷信权威 对比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试验 (语言、动作)

(伽利略) 执著求实 衬托

公开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3篇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简介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强调伟大、著名)

2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的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质疑: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3出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提出读书要求:正确,流利。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学生字词。

三、初读感知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

3引导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在青年时代敢于质疑权威,大胆进行(),以()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

伽利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了解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研读课文

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1读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2读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50秒钟)

3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疑问中的

“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4把两个不同的结论展示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

5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认真求实的态度。)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是后者)

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也会有错的”)

4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2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板书设计:

29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勇敢质疑 博学

认真求证 权威

公开试验 信奉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4篇

【备课思路】

本文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和试验,学生较难理解,特设计cai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目的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授课方法】

1、采取自主、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

2、运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25课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主读书。(读书的形式不限)

2、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讲授新课

1、同学们,如果条件许可,你们谁有勇气像伽利略那样站在比萨斜塔上为我们做一做这项试验呢?

2、同学们,光有勇气是不够的,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吧!

⑴ 谁愿意读一读。

⑵ 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态度如何?

⑶ 当时意大利的年轻数学家伽利略也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话吗?

3、后来伽利略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看思考题,讨论。

4、当人们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人们会怎么说?

5、现在让我们去亲身体验一下,当年伽利略做公开试验时的情景吧!谁愿意当伽利略?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呢?

6、出示cai课件,演示公开试验:

⑴ 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 听到了什么?

⑶ 这时人们会怎么说?

7、从这件事中,人们明白了什么?

8、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教师小结

谁能用“先写……接着写……最后写……”说说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

五、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俐略 大胆怀疑 勇于实践

亚里士多德 先后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地的着是接触到的意思,不要读成zh2o、zh8等音;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著名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权威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6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由于受年龄及生活经历的限制,对亚里斯多德的话及伽利略分析了亚里斯多德的话后,推出的两个结论不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课文的内容,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要从关键词语着手,弄懂了关键词语的意思,学生对句子的意思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本节教学开始,要求学生先读文章,然后填空,最后理解。

1、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_________,速度是__________。”

2、伽利略却怀疑这句话: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___落得快,落下的速度应当比_______的铁球____;但是,如果把拴在一同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______,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____的____铁球。

二、从逻辑上着手,帮助学生理清层次

课文第三段逻辑性很强,抓住这一特点结合课后问题第三题,可以这样设计提问。

1、“伽利略却怀疑这句话”中的“这句话”是指哪句话?

2、伽利略怎样分析“这句话”的?

3、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两个结论后,他是怎么想的?

这三个问题展现了人物的整个思维过程。即:怀疑→分析→用事实证明。利用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板书:

怀疑──分析并推出两个结论──想用事实证明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懂得一点逻辑知识,又要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正确解决问题。

三、实物演示,提高认识

实物演示就是用具体的动作和语言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表达出来,进一步提高认识。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老师指名个别学生用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上台表演。第二步,四人为一小组,轮换表演。

四、画图,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画图,就是依照句子的描述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即再造想象。利用再造想象,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具体、更生动,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7篇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 胆大妄为 固执 惊讶 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

(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

(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伽利略能这样说,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不如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

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 (zháo))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带着种种的疑问,赶快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立即查字典求证。(教师巡回指导,特别留意学生的多音字朗读情况。)

2.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不妨请3个孩子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 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 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 伽利略

就请讲故事的孩子自主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认真聆听,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 更改 的确 着地 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哦!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们的眼睛善于辨析吗?

(3)形近字辨析:辩 辨 辫(鼓励学生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辨别、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 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师:目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好几遍故事了,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寻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各指什么?(教师巡回)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亚里士多德的简单介绍: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学生释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伽利略则认为:“( )。”

(2)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渡: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俐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二段,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词语,能够正确听写。

2.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复习巩固,引渡新课。

1.教师复述第1课时重点学习的内容,边复述边组织学生听写词语:(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合作听写,形成下面的板书。其余学生听写在本子上。)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信 奉 胆大妄为 固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畅谈感受,教师随即引渡:是啊,伽利略在人们如此的责备与漫骂中,在当时那么多的人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读)

课件出示名言:

“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

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

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

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划句,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主的阅读理解情况。

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指名学生读句,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伴所读的句子概括板书。)

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试验

公开试验

3.品读经典,扣问心灵。

(1)质疑中感悟心灵

A、(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我觉得不错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问题吗?

B、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xxx

(2)xxx

C、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D、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2)试验中感悟心灵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决这个疑问?(试验)

哪位同学读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B.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 ),还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 ),也许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1)公开试验中感悟心灵

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候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

B.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落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并展开想象表演)

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实验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

出示课件: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A)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

(“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2.朗读练习

3.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4.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8篇

一、谈话导入

1、名言引入。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屏幕出示句子:“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

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简介“亚里士多德”。[板书]

3.屏幕出示伽利略头像。

4.简介“伽利略”。[板书]

5.生疑:一位是公元前古希腊的哲学家、科学家,一位是十七世纪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两者相隔两千多年,他们怎么会

联系到一起的呢?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找到

答案的同学自由站起来说。

2、学生说,师小结:两个铁球着地[板书]

四、质疑讨论,精读研究

过渡:准确地说,应该是十七世纪的伽利略对两千年前的亚里士

多德说的话产生了怀疑,并作出自己的论断。他的论断是怎样的?

能在题目中加两个字吗?

㈠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屏幕出示亚里示多德的话。

⑴指名读,齐读。

⑵提问:在当时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的话人们敢怀疑吗?

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明:为什么不敢?

⑷在这些语句中,哪些词突出了“不敢”意思?

⑸能读出这种语气吗?(学生试读)

2、质疑: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你有什么想法或有什么疑问?

⑴学生相互讨论、研究。

⑵学生质疑。(自由站起来说)一快一慢[板书]

⑶伽利略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敢提出疑问?

3.小结。从伽利略想的,概括出两种结果:点击屏幕出示两种结果。

4.过渡。

㈡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1.问题诱导。

2.提问:他做了怎样的试验?文中哪几自然段写到了他试验?试验

分几步?结果如何?(a.自己做试验;b.公开试验)[板书]

3.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⑴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

试验的?结果如何?你还知道什么?

⑵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边汇报边填空。

⑶提问: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的认真、科学的态度的?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词可见什么?针对这种情况,伽利略慎重地作出结论。

⑷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⑸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啊,因为这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4.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公开试验部分。

⑴屏幕出示比萨斜塔的照片。

⑵师述: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看!试验的这一天。

⑶屏幕出示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公开试验的场面。

⑷图文对照,讨论,研究,概括:

这些人在试验前后的态度怎样?为什么?

a.指名读写试验前部分的段落。

b怎样的态度?概括地说。

c.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相机理解词语)

过渡:面对众人的奚落、嘲讽、责骂,当时只有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早已成竹在胸,带着必胜的信心,毅然坚定地登上比萨侨斜塔,出现在斜塔顶上。看!

a.谁能找出课文中描述伽利略试验的句子读一读。愿读的一块儿读。

b.铁球落下,结果怎样?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9篇

一、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本课是篇精读课文。主要讲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试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两个铁球着地,与他们的重量有关(重的先着地,轻的后着地),这个论断是错误的。通过伽利略的亲身试验,证明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试验,才会有重大发现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对做试验也很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于文中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那个论断所提出的质疑,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因此老师要做好点拨,让学生有深入的理解,对于本文主要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提供帮助。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本课生词。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理解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白不能迷信权威。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理解,理解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引导学生弄明白:只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才会有重大发现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诵读法、电教法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师组织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伽利略会有所发现?他是怎么发现的?

2、研读课文

教师导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1、为什么伽利略会有所发现?

了解伽利略。

(1)他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上学时善于提问质疑……

设计意图:为下文学习他敢于质疑,做好铺垫。

(2)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因为他不迷信权威,所以他敢于质疑。

因为他善于质疑,所以有所发现。

设计意图:有意引导学生理解彼此之间的因果联系,下文学习理清思路。

2、他是怎么发现的?

引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

伽利略由此推出两个矛盾的结论:

(1)十磅重的铁球是一磅重下落速度的十倍,并且先落地。

(2)两个铁球系在一起,十磅重的会拽着一磅重的,因此速度比11磅重的铁球速度慢,为什么呢?为了证明,伽利略反复试验。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伽利略的缜密思考力,勇于实践,不迷信权威的伟大精神。

3、为什么在塔上做公开试验?

(1)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刚开始人们对亚里士多德评价及反思,想象做公开试验,石塔下人们的反应。

(2)教师点拨:事实胜于雄辩,有理不在声高。

(3)思想提升:通过此类事件,让民众要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让那些敢于质疑的科学家有更多发现。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敢于质疑的精神,勇于实践,坚持真理。

3、讨论交流

你认为伽利略是怎样的人,从文中哪里看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4、小结

老师希望大家能像伽里略学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有自己的重大发现。

5、拓展

推荐大家看《名人传》,向更多伟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激励自己,让自己更优秀!

6、作业

小练笔:给课文编后续。如试验成功,你想对伽利略说什么,对那些盲目崇拜权威的人说些什么?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0篇

学习目标

①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④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②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①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准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②(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①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②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

③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①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②小组内初步交流。

●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①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学生自主读书)

②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自1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

(二)小组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①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②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③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①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示插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②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一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③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④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⑤随文练笔(出示插图幻灯片):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思路。

2、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3、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通过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准确地概括中心思想。

2、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领悟中心。

3、关键:将领悟表达的方法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运用归并法练习分段,理清课文条理

1、回忆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打开书迅速浏览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2、哪些自然段的内容相近?将它们归并在一起,然后划分段落。

3、交流讨论分段情况。

4、小结:

课文先讲伽利略是一位善于动脑,敢于探索的人,再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接着讲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最后讲伽利略经过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错了。

三、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1、投影:

课文最后一句话。

⑴指名读一读。

⑵原先大家是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

⑶伽利略在将要做公开试验时,大家是怎样看待他的?(有表情地读)

⑷当伽利略站在高54.5米的比萨斜塔上,让大家惊讶地发现亚里士多德这句让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话竟是错误的;使大家明白权威的话也不一定全都对的时候,我们也对伽利略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敬佩伽利略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4、投影中心思想,齐读。

四、领悟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的

1、请同学们思考:

围绕中心,课文重点写了哪几段?(三、四段)

引导理解:重点写第三段,突出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重点写第四段,突出了伽利略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2、课文第二、五自然段与中心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自然段突出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更加衬托出伽利略的勇敢,坚持真理。)

3、小结: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中心来写,使我们对伽利略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也深深的被他的勇敢无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打动了。正因为他善于思考,勇于追求真理,他才能成为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第一人,他才能发现月球的秘密、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的黑子,他才能证明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我们怀着对伽利略深深的敬意,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2篇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胆大妄为固执惊讶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

(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

(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伽利略能这样说,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不如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

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zháo))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带着种种的疑问,赶快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立即查字典求证。(教师巡回指导,特别留意学生的多音字朗读情况。)

2.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不妨请3个孩子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伽利略

就请讲故事的孩子自主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认真聆听,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更改的确着地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哦!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们的眼睛善于辨析吗?

(3)形近字辨析:辩辨辫(鼓励学生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辨别、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师:目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好几遍故事了,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寻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各指什么?(教师巡回)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亚里士多德的简单介绍: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学生释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伽利略则认为:“()。”

(2)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渡: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俐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二段,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词语,能够正确听写。

2.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复习巩固,引渡新课。

1.教师复述第1课时重点学习的内容,边复述边组织学生听写词语:(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合作听写,形成下面的板书。其余学生听写在本子上。)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信奉胆大妄为固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畅谈感受,教师随即引渡:是啊,伽利略在人们如此的责备与漫骂中,在当时那么多的人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读)

课件出示名言:

“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

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

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

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划句,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主的阅读理解情况。

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指名学生读句,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伴所读的句子概括板书。)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信奉质疑胆大妄为固执

试验

公开试验

3.品读经典,扣问心灵。

(1)质疑中感悟心灵

A、(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我觉得不错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问题吗?

B、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C、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D、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2)试验中感悟心灵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决这个疑问?(试验)

哪位同学读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B.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还是()?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也许是()?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肯定是()!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1)公开试验中感悟心灵

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候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

B.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落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并展开想象表演)

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实验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

出示课件: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A)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

(“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2.朗读练习

3.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4.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信奉质疑胆大妄为固执

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3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读写11个生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和人们的态度,体会伽利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3.学习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80分钟(两课时连上)

四、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明确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3.能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主要成就。(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题。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着”字在“着地”中读“zháo”;在“着陆”中读“zhu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屏幕出示,指名认读。

(2)交流易读错、写错的字。(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固执”一次中“执”的读音——单读时读“zhí”,连起来读时,读“zhi”)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理解的词语。

(4)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可以叫简练的概括,也可以简单复述的方式讲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这件事情的结果。

(5)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从生平和伟大贡献两方面用自己的话介绍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出示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头像)

(二)结合课文,深入了解两位科学家。

过渡:同学们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对两位科学家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文中是如何介绍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学生通读全文,了解两位科学家。

2.重点检查学生读课文前两自然段,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介绍的关键词发现:

伽利略:25岁年轻教授 辩论家(讨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辩论家?):

(1)能言善辩

(2)善于质疑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寻常的问题)

(3)说话有理有据……

引导学生揣摩人们的心理,朗读“责备的话”。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此处不作深究,只简单体会)

(三)细读文,体会伽利略的精神。

1.从故事发生,到结束,伽利略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按顺序概括出来(小标题形式)。指名到黑板上板书,其他人自己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发现:

(1)产生疑问(起因)

(2)反复试验

(3)宣布结果 (经过)

(4)公开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结果)

3.以读文本,揣摩人物心理。

(1)指名读文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思考伽利略产生并提出疑问,容易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引读(重点是心理活动):(体会伽利略提出问题不易,体会伽利略勇气和献身精神)

a.对一个大家认为真理的观点产生疑问,如何来读?

b.对于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个权威产生疑问,如何来读?

c.一个时年仅25岁的年轻教授,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被奉若神明的大哲学家,如何来读?

d.面对人们的“责备”,如何来读?

e.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活活烧死,而伽利略也可能会面连这样的压力和危险,如何来读?

……

总之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伽利略的科学精神,读人物心理活动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引导学生抓住“如果”,明确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写法。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反复试验)——得出结论,这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同学们也可以仿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尤其是对观点产生疑问的内容)。强调这部分属于心理活动描写。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只用用一句话“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的确说错了”,而不写伽利略是如何反复做实验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1)避免与后面公开试验时的内容重复。

(2)试验过程不是重点,只要能点明伽利略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即可——这样既既节约了笔墨,有能表明伽利略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5.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伽利略选择公开试验有何妙处?(事实胜于雄辩)

(四)品读“人们反应”,体会侧面描写。

1.在公开试验前后两次描写到人们的反应,仔细读一读,人们的反应有何不同,应该如何来读这两部分内容?(揣摩围观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不同的感受。)

2.写人们反应的目的是什么?——侧面描写,衬托出伽利略面对压力依然执着的精神。(举例《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心理活动及侧面描写的作用。)

3.当试验成功时,人们围着从比萨斜塔上走下来的伽利略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课件出示)

人们围着从比萨斜塔上走下来的伽利略。

4.学生交流自己的内容。

5.理解最后一句话,举例说明。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材简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学课件等。

【课前激励】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玩个名字叫做《反义词》的游戏。要求是a同学读屏幕上的a句,b同学则要根据提示的括号填出反义词并朗读句子或模仿做相应的动作。(课件出示三组句子)

第一组: a:我很(聪明)。

b:我很( )。

教师辅助:

a:看看你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就知道你肯定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b:这么快你就把聪明的反义词找出来的,还读得这么好,你怎么可能会愚蠢呢?

第二组: a:小狗(大)声地叫着:“旺、旺旺……”

b:绵羊( )声地叫着:“咩、咩咩……”

教师辅助:

a、b:抓住大、小声,引导学生读。学生在模仿朗诵中其乐融融,俨然没有了紧张情绪。

第三组: a:我很(矮小 )。(老师读)

b:我很( )。

教师辅助:

a、b:呵呵,你高大吗?结果好像反了哦!你该读a句,我读了b句

哈哈,老师这也叫高大?看来若按老师的意思还得请来蓝球明星姚明来读这话了!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课

师:其实反义词随处可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就包含了许多反义词。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读读文章,找一找文中的反义词,看谁能找到隐藏最深的那组!

生:自由读文章,找反义词。

(大——小 多——少 重——轻 信奉——怀疑……)

二、扣“信奉”,确定亚里士多德“神”的权威。

师:板书“信奉——怀疑”

师:你眼光够犀利的,隐藏最深的一组反义词被你拎出来了,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请你读出来。(课件出示)

师:“信奉”是什么意思?

生汇报:尊敬 相信与崇拜

师:人们相信与崇拜亚里士多德到什么程度?

生汇报:不容更改

生汇报: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是呀,亚里士多德这位哲学家的话就是不容更改的真理。如若我就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怀疑者,你会如何指责我?

师:你能加上动作来指责我吗?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责备声中我感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总之,人们就是不能违背亚里士多德。他就好比是我们爷爷奶奶常常顶礼膜拜的?

生:神、祖宗、观音菩萨……

师:的确,亚里士多德就被当时的人们尊奉为神灵,他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

师:课件(亚里士多德简介及图像)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竟统治了整个欧洲。)

生:读简介

师:他被马克思誉为哲学界最博学的人,他的思想统治了整个欧洲近两千年之久。如果你是当时的人们之一,你会信奉他吗?

师:我就是亚里士多德,我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你是当时的人们,你怎样认为?你赞同吗?

师:瞧瞧!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把他尊为神灵的,他的认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信奉”。

师:我就是亚里士多德,我还这样说过——(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生:齐读

师:“我”告诉了你们什么?

生:重的物体落的'快,轻的则慢。

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忠实的你们,他说得对吗?(随便问几名学生,统统相信)

二、扣“怀疑”,一疑激起千层浪。

师:几百年前,人们都绝对相信亚里士多德。可就在这时,伽利略出来了,他第一个公然怀疑亚里士多德。他受尽了人们对他的责骂,就像刚才你们指责“我”一样……

师:伽利略不单单是个人观点的怀疑,他还要站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公然挑衅亚里士多德的权威。

师:我就是年轻的伽利略,我就要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啦。(教师表演立即站上凳子上俯视大家)同学们,你们都是前来看热闹的人们,你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1: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2: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课件出示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生:个性朗诵

师:难道这么多的人们就这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把他写在这段话的后面。比一比看谁写得好,说得又好,谁就有资格与老师一起参加表演。(课件出示)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还有的人( )地说:“___________。”

生:汇报(精彩的出列参与表演)

师:(站在凳子上俯视大家)我就是伽利略,我站在比萨斜塔上正在做试验。我左手拿着1磅重的铁球……

生:(议论纷纷)参与表演的同学则尽情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合理安排好扩音器)。

师:从刚才的议论声中,你听出了什么?(猜疑、指责、唾骂、怀疑、鼓励……)

师:伽利略顶着人们的种种猜疑,甚至是唾骂,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他是不是平白无故,只是年轻人为了出出风头而故弄玄虚呢?他是怎么怀疑推理的?

三、明理,丰实伽利略形象

师:课件出示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生:自由诵读,谈自己的收获。

师:课件分别演示伽利略的两种推理。谁愿意做小小解说员,老师一边演示,你就一边帮伽利略解说?

师:是的,从同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的确让人难以质信。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权威人士——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师: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同时演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师:这怎么解释呢?

师:是的,从同一句话中就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无疑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存在问题!难道伽利略就单通过文字推理推测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吗?他还怎样做了?

生:(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课件出示)

师:“反复”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重复

师:能把“反复”换成“重复”吗?一、二组读“反复”句,三、四组读“重复”句;个人比较读。(课件出示)

a、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b、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生:不能,重复只是单调的机械的再次做;而反复就不同,反复不但是做的次数多,而且每做一次都会在上次的基础上改变试验因素或者是改进试验方法。

师:那么伽利略反复做这些试验时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同几个铁球,同样的高度……做吗?他可能改变了什么?

生:可能用了20磅重的铁球和5磅重的铁球;可能用了大理石球;可能是在100米高处自由下落;可能是……

师:是呀,伽利略通过改变高度、球的材料、大小……通过自己严谨的试验来求证的态度,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因为伽利略大胆推测,反复试验,他凭借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勇敢的舍弃盲目的信奉,通过反复多次科学严谨的试验,在比萨斜塔上向世人公开试验,向权威发起挑战。(板书:大胆推测,反复试验)终于让人们明白了——(课件出示)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难道就只有亚里士多德会犯错误吗?比较句子,比较读。

a、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b、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能换吗?

生:不能,b句只告诉我们只有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不全都对。其实除了他,还有很多科学家、著名人士也会说错话。

师:那你觉得谁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生:毛泽东、郭沫若、孔子、老师、同学……

师: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批判的去接受一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盲从,要具有怀疑的精神。

师:伽利略就是质疑的典型代表,他不迷信权威,他不怕别人嘲笑,不顾别人的责骂,甚至于不畏惧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教会组织。他一生执著的追求真理,贡献卓著。(课件出示)

(伽利略·伽利雷 (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后人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称为伽利略卫星。…… )

四、运用,质疑教材。

师: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那现在同学们你仔细读读伽利略得出的结论这几句话。(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你觉得它表达没有出入吗?(引:同样重的铁球一个从10米高处落下,一个从100米高处落下,也同时着地?)

师:(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作者、教材编者也有失误的时候呀!

板书:信奉——怀疑 大胆推测

反复试验

作业:

一、 识记关于“真理”的名言警句:

1、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 周恩来

2、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绝对追求真理的人。

3、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 牛顿(英国)

4、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波兰)

5、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意大利)

6、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 ——赫胥黎(英国)

二、搜集像伽利略这样的科学家,阅读他们的个人资料。比如布鲁诺……

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心说,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正因为如此,布鲁诺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处以火刑。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地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英勇就义!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罗马鲜花广场上,人们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以永远纪念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家。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考虑,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和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示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同学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掌握“违、妄、执”三个字的读音

2、重点字的书写提示

让同学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的汉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并让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写自身容易写错的字。

3、同学快速默读课文。

4、考虑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并说明理由。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2、指名朗读能体现伽利略善于考虑的品质的语句。并让同学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

“信奉”一词的意思。

3、齐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伽利略考虑过程的句子划出来。

4、四人小组讨论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发生的,并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考虑过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5、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假如……那么”“……但是”“假如……就……”这样的关联词语。

四、升华情感,小结课堂内容

五、安排作业:

1、誊写课后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考虑:伽利略为了证明自身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他人有哪些反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考虑: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

4、他打算怎么做?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考虑: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

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词语,说说它的意思。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

4、齐读这段话。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考虑: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4、这说明什么?

小结: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6篇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 胆大妄为 固执 惊讶 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

(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

(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伽利略能这样说,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不如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

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 (zháo))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带着种种的疑问,赶快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立即查字典求证。(教师巡回指导,特别留意学生的多音字朗读情况。)

2.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不妨请3个孩子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 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 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 伽利略

就请讲故事的孩子自主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认真聆听,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 更改 的确 着地 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哦!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们的眼睛善于辨析吗?

(3)形近字辨析:辩 辨 辫(鼓励学生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辨别、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 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师:目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好几遍故事了,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寻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各指什么?(教师巡回)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亚里士多德的简单介绍: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学生释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伽利略则认为:“( )。”

(2)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渡: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俐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二段,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词语,能够正确听写。

2.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复习巩固,引渡新课。

1.教师复述第1课时重点学习的内容,边复述边组织学生听写词语:(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合作听写,形成下面的板书。其余学生听写在本子上。)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信 奉 胆大妄为 固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畅谈感受,教师随即引渡:是啊,伽利略在人们如此的责备与漫骂中,在当时那么多的人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读)

课件出示名言:

“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

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

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

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划句,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主的阅读理解情况。

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指名学生读句,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伴所读的句子概括板书。)

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试验

公开试验

3.品读经典,扣问心灵。

(1)质疑中感悟心灵

A、(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我觉得不错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问题吗?

B、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C、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D、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2)试验中感悟心灵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决这个疑问?(试验)

哪位同学读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B.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 ),还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 ),也许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1)公开试验中感悟心灵

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候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

B.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落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并展开想象表演)

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实验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

出示课件: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A)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

(“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2.朗读练习

3.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4.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7篇

【教材简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名言引路,初识“伽俐略”。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名言。

2、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则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

(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

(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二.紧扣“文本”,走近“伽俐略”。

1、名言中导入

师:同学们,要真正认识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课题)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出示试学要求一:

a.思考:伽利略曾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作者为什么在课文开头只介绍“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b.从这段文字的介绍中,你觉得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伽利略。

(2)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不寻常、辩论家”认识到伽利略在读书时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为下文的大胆质疑埋下了伏笔。)

2、对比中品读。

学生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

(1)出示试学要求二:

a.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想想名言中“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指什么?

b.伽利略和当时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试学后,教师引导交流。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①.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②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③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④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过渡: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伽利略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课件出示:“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①.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②.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总结:由一个事实得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是自相矛盾(一慢一快)。板书

③.(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④.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⑤.拓展资料:十六世纪布鲁诺为坚持“日心说”而被教会活活烧死的事例。

小结:从伽利略大胆质疑的想法中,你又感受到他是一个(不迷信权威)的科学家。

过渡:是的,从同一句话中就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无疑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存在问题!难道伽利略就单通过文字推理推测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吗?他还做了些什么?

3、试验中感悟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4、5、6自然段

(1)出示试学要求三:

a.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伽利略都做了些什么?

b.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有什么变化?

(2)试学后检测交流。

*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a.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b.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还是()?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也许是( )?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小结: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过渡: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①.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课件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小结: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来验证,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实验,他真是一位(执着追求)的科学家。

②.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③.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让学生想象此时人们的心理活动:

a.原以为两个铁球____________,但看到的却是___________.

b.原以为胜利者是________,但________才是胜利者。

c.原以为无情的事实会____________,现在无情的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中提升

①.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

*出示课件:

a.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b.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②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

(“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③朗读练习

④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⑤.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总结全文: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课后延伸,缅怀伽利略

活学:

1、伽利略敢于质疑、执着追求,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一个科学道理,更给了人们许多许多的启示。随着两个铁球的同时落地,那些嘲笑伽利略胆大妄为的人,那些责备他固执的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学习本课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的方法,展开想象,试着写一写。

2、课外阅读《伽利略的女儿》

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 第18篇

【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思路。

2、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3、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通过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准确地概括中心思想。

2、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领悟中心。

3、关键:将领悟表达的方法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运用归并法练习分段,理清课文条理

1、回忆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打开书迅速浏览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2、哪些自然段的内容相近?将它们归并在一起,然后划分段落。

3、交流讨论分段情况。

4、小结:

课文先讲伽利略是一位善于动脑,敢于探索的人,再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接着讲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最后讲伽利略经过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错了。

三、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1、投影:

课文最后一句话。

⑴指名读一读。

⑵原先大家是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

⑶伽利略在将要做公开试验时,大家是怎样看待他的?(有表情地读)

⑷当伽利略站在高54.5米的比萨斜塔上,让大家惊讶地发现亚里士多德这句让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话竟是错误的;使大家明白权威的话也不一定全都对的时候,我们也对伽利略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敬佩伽利略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4、投影中心思想,齐读。

四、领悟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的

1、请同学们思考:

围绕中心,课文重点写了哪几段?(三、四段)

引导理解:重点写第三段,突出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重点写第四段,突出了伽利略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2、课文第二、五自然段与中心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自然段突出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更加衬托出伽利略的勇敢,坚持真理。)

3、小结: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中心来写,使我们对伽利略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也深深的被他的勇敢无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打动了。正因为他善于思考,勇于追求真理,他才能成为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第一人,他才能发现月球的秘密、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的黑子,他才能证明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我们怀着对伽利略深深的敬意,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六、课堂练习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两个铁球同时教学设计(合集1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