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史记》读书报告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遍览群书,《左传》里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泰戈尔则下笔壮阔:生于夏花之灿烂,死于秋叶之静美。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展现出的生死观却是: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用之所趋异也。
择生还是择死,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津津乐道。司马迁笔下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深有所感:择死,是义无反顾,舍生取义。虽然人类命运的终点本就是死亡,但为了坚守心中的大义轰轰烈烈赴死尤其令人动容。
西楚霸王项羽,可谓一代枭雄,哪曾想也会有一日兵败无颜面对父老江东,死亦有道,于是他在滚滚江水面前自刎而亡,千余年过去,只留下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项羽,不敢过江东”,令人唏嘘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尊严的执着。
侯嬴北向自刎、程婴之死,则是对知己,对君主的忠贞不渝,是使命达成后的自我升华。有时生存比死亡要难得多。正如程婴所说的“死易,立孤难耳。”活着的人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苦痛,即便如此内心也依然空虚。舍生取义,为义而死,对他们而言,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道德理想。
《人民日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句话: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心中藏着天下,这样的人叫英雄。心有勇气,提刀慷慨赴秦,箕踞骂而被诛,荆轲作为一名刺客,他或许早知选择了一条必死的道路,但他没有退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他的战歌,也是他毕生的信念。
人类对于死亡、消灭这一类的字眼有一种出乎本能的恐惧,它天然带着悲剧感,在讲究“花好月圆”的中国,更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抵触情绪。因此敢于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者更值得倾佩与尊敬。
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士可杀不可辱”,汉代士大夫崇尚“死节”,也就是说,宁可死亡也要保持操守。然而,在司马迁的笔下除了感受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义凛然之外,还展现出他们不死小义,成就大义的气节。司马迁的一生,可谓是忍辱求生,能屈能伸的生死观的真实写照。
讥评堪过耳,心本勇绝何惧人言。纵入火海,仍抱怀垂怜。司马迁继承其父遗志专心创作之际,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于是天降横祸,虽免一死,却被判以“宫刑”,引起轩然大波。他痛心疾首道: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自古而耻之。在那时,阉割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也意味着对他人格上的侮辱。此时,我似乎能透过《报任安书》感受到司马迁深深的煎熬。生,意味着他必须一辈子背负着天大的耻辱,忍受着世人对他的指指点点,从此名誉扫地;死,看似一了百了,但父亲遗愿未成,大志未报,着实意难平……
择生还是择死,在这种极致的两难中,司马迁选择了前者,“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对后人来说,应该庆幸司马迁的选择,才能让我们今时今日有机会触摸历史长河里那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应该庆幸他忍辱负重,用笔杆书写历史,著述历史,让后来者以史为鉴;应该敬佩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像这样忍辱求生以成其志的人物形象在《史记》中并不罕见,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而幽囚受辱终建大功的自白;伍子胥饱受命运摧残,辗转流离,隐忍复仇的故事;韩信为远大目标甘受胯下之辱……无不彰显出司马迁不因一时之辱而轻生的生命态度。
忍辱求生者想要在险境中求一方天地,或著书立说,或建功立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绝不是提倡碌碌无为地苟活,而是在绝境中开辟新的道路,创造人生的价值,不一味盲从于传统“死节”的道义约束,更是传递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人要看淡死,灾难来临时才能坦然面对死亡,让其重于泰山;更要珍惜生,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此甚好。
中国的社会是人情社会,是面子的社会。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人情世故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人情关系体现在金钱与权势上,无论是官员还是底层的百姓,观察事情的方向就只有一个,往的是权势看齐。书里官场也有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三年敛财十万白银的官员竟已经算得上为官清廉,纵小说文学有着夸张传奇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是充满着人情世故的社会。所以《儒林外史》一书,能从侧面上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并加以作者自身的讽刺。
之所以提及《儒林外史》一书,是因为在宪法与行政法这一门课程上,毛老师提到过自然法的概念以及儒家处世的观念看法,当时我就想到了人情世故这一层面。在我眼里,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儒家思想的集体无意识,它让中国人学会了谦逊、宽容,但是有个观点要明确:知善恶与知是非是不一样的看法。善恶之分与是非之分不可能完全的划上等号,可惜的是,在中国社会中,善恶往往和是非相提并论。善良的一定是正确的,邪恶的一定是错误的,正确的一定是善良的,错误的一定是邪恶的。在客观的层面上并不能完全正确,需要就事论事的分析,但当这种观念放在了中国式的处事情境里,放在了中国式人情世故中,是非的抉择往往就是善恶的抉择。
举个简单的例子,半夜和朋友外出宵夜,在一家烧烤店被偷了钱包,通过查看店家的私人监控,我们在附近找到了那个小偷,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面对监控,他无处抵赖,把钱包还给了我们。可能是怕挨打,他可怜巴巴地告诉我们:父母双亡,和年老的奶奶一起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出于无奈才偷东西的。考虑再三后,我们还是报了警。警察了解情况之后,甩了一句“钱包找到了,那就没事儿了嘛”后就准备离开。我们不答应。警察很不耐烦地教育我们:“大家都不容易。你们又没什么损失,就算了嘛。半夜三更的,你们早点去休息,明天好好出去玩;我们也要回去休息。他虽然是个小偷,但是情况我了解,家里穷。都不容易的。”警察走了,小偷也走了。是啊,都不容易。但这能成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大街上堂而皇之行窃的理由吗?
再举个例子,1935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无数的人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纽约一个区的法庭上也正在审理一起盗窃的案子。一名老太太偷窃了面包,被面包店老板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老太陈述说:“偷面包,是因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更重要的是,我有三个孙子,他们的父母都死了。我得找点东西养活他们。”最后,法官对此案作出判决:“要么罚款10美元,要么拘役10天。”听完宣判,老太太哭了:“偷窃是我的错,我应该接受惩罚。但是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如果我被拘役10天,那谁去照顾我的孙子?”法官说:“对不起,我必须要公正执法。”这时候,陪审团中一个人站了起来。他让老太太接受罚款10美元的处罚。同时,他摘下帽子,放了10美元进去,并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是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在我生活的纽约,还有一位老祖母需要通过偷窃面包去养活自己的孙子,这是我的耻辱,也是各位的耻辱。请各位每人掏50美分,为自己的冷漠买单。”、在场的所有人都向帽子了投了50美分,也包括了那位法官大人。
对比起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善恶与是非其实是应该分隔开的两个概念,因为善恶是主观的概念,而是非却是客观的概念,如果硬是要将主观的感受和客观的事实混为一谈,模糊了事实,社会秩序以及社会价值框架就会崩塌。这种情况在国外很少见,因为国外有一种精神,是儒家精神要求不曾拥有的,就是契约精神。何为契约精神,它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价值,在民主法治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法治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根据个人的契约精神上升到公法领域的控制公权力,在实现人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契约精神可以很好的区分善恶与是非的界限,契约条约上的内容包含着是与非的描写,而不受制于契约内容的则是善恶的界定。放到社会上来讲,最能直面体会的契约就是法律,法律只判定是非,而不判定善恶。所以上文提到的老婆婆盗窃是违反了法律,是错误的行为,不管处于什么理由都应该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至于纽约市长接下来的行为才是主观影响的,关于善恶判定的举动。但是那一个偷盗钱包的年青人,他偷盗的理由和老婆婆的如出一撤,但是,执法者却因为产生了恻隐之心,武断地放过了这个年青人,丝毫没有照顾到受害者的感想,单凭年青人的一面之词,就同情心泛滥,将是非判断置于善恶判断之后,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了。这就是中国式宽容的其中一种体现,其本质就是缺乏法制精神,在国外体现为契约精神。
要知道,中国社会内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在案发现场在增添几名围观群众,围观群众的同情心泛滥的程度更为严重:违法者卖弄同情,将自身弱小化,将自身推升了道德的制高点;受害者追求说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却被看成了咄咄逼人、仗势凌人,这就是中国式宽容的表现形式。更有人精辟的总结出中国式宽容的口头禅,比如说,来都来了、都不容易、吃亏是福、习惯就好、还是孩子等等等等。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子不分是非的同情心理呢?这种心理让我看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看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便自己占据道理,也本能的或者被迫的息事宁人,因为想着息事宁人,所以总是会被不占理的一方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就劝和的一方,强迫你必须宽容,你不懂得宽容,你才是真正做错的一方。的确,中国人都是善良的,从每个人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经历的教育,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善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电影,无论主角受到过多少苦难,在最后可以选择了结恶人的瞬间,他总是会犹豫,往往大部分都会留下恶人的性命,这才能彰显英雄本色、英雄气概。原谅是结局的主旋律,这样子带来的观念就是,原谅做错事的人是应该的。但是国外的电影,往往快意恩仇,看畅淋漓,能让你血脉膨胀。这宣扬的就两种明显不一样的价值观。很明显,国内的想让观众接受的价值观是后者,善良更可贵一些。因此,中国人将善良看得比是非更重要。
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指出,比起规则制度,似乎人情面子才是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比起较真冲突,更多人选择的是息事宁人,并且美其名曰为中庸。他人有错,你不要与人过不去。你要反思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收到伤害,要以德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宽容了好。这种无理的道德要求,就像是一锅毒药,旁观者们满心热切的劝你喝了它,它看上去是那么的滋润大补,其实内在早已变了质。比起诚恳的道歉,解决问题、寻求谅解,这种宽容更倾向于简单粗暴的将过失转嫁到受害者身上,利用道德绑架,逼迫受害者做出谅解的姿态。
中国式宽容本质是内在的冷漠。旁观者们的态度无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他们所要求的的宽容,完全是站在一旁的说风凉话。当涉及自身利益,牵涉到自己头上的过失,无论是谁都无法轻易原谅吧。更何况就凭宽容二字,就可以忽视对错,忽视责任了吗?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所谓宽容并非纵容,在蛮横的善良面前,我们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宽容一词一旦出现,万马齐喑,无人敢言,所到之处如沐春风,风月无边。胡适曾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最后说一句,自以为是的善,比无可救药的恶更可怕。要知道,道德这个词,虚无缥缈,从来只能用来约束自己。如果想用道德来约束其他人,谋取自己的利益,无疑是中国式宽容的做法,也会是最大的不道德的做法。
书籍基本情况
书名:《最佳写作要领》
著者:罗伯特·M·奈特:《最佳写作要领》
翻译:方辉盛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7-5011-4484-2
《最佳写作要领》读书报告
托马斯说过“要使每一个时刻神圣不可侵犯。要赋予每个时刻以鲜明和重要意义。”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肩负着这样的重任。而这本书主要通过讲述新闻写作基本规律,指导我们摸索出优良写作的门径,因而对于每一位想要从事新闻事业或想要拥有新闻写作技巧的人都能从阅读中获益。
按照这本书的布局,作者在第一二章探讨构成优良写作的要素以及导语的重要性。除了要有“好”的好开头外他提倡初学者要树立朴实、坦诚、直面读者的文风。此外他还主张新闻写作要力求做到简介、简介有作用;以表现代替叙述。“每个字词都得起到应起的作用,否则就该删掉它。”这是新闻稿中要求的,这与我们日常的文章颇具差别,如果说我们的作文就是要细节用词语鉴于描述的话,新闻则要求语言做到准确、精炼。在用词上用主动语态、行为动词等形容词要尽量少用。至于一个好的开头自然首先要提高的是导语。在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简单的将单语等同于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精炼的总结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古语模式化。新闻的导语也可以有神秘感、戏剧性、使人着迷,能达到不仅仅只是告知读者,还能引逗读者、激怒读者、挑战读者、逗乐读者,乃至做好铺垫让读者过度到下文。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观点——“倒金字塔”的导语耶并非一定就是真理,一方面作者肯定这种写法便于编辑删改,但倒金字塔导语挤挤插插不易阅读,从而导致读者昏昏欲睡。对于这点我是很赞同的,翻开报纸经常看到这样的导语:
一名15岁的万载县的少年驾驶一辆“三无”农用三轮车,在湖南省浏阳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五伤。
4月30日下午,一男子在建行北京分行洋桥支行内,手持仿真枪劫持一名女保洁员实施抢劫。
6月24日下午5点左右,资阳市雁江区东门大桥处发生一起车祸,一对骑电瓶车的母女,被一辆在东门大桥拉土石的大货车撞倒,卷入车轮下丧生。
事实上这种概括性的导语也不是就不好,但如果滥用感觉就要读者觉得不慎厌烦。书中介绍了几种能让导语获起来的方法:导语的内容可以分散两三段里,它们可以为概括,可以有吸引力,而不必把每一件事都写进稿子。还有一种与概括性导语恰好对立的一批导语,归于“创造性导语”的范畴,因为它们没有系统的定义,也不给予读者信息,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效果。如书中的例子:他不知道,当他走下人行道旁的边栏的时刻,他的一生都将改变了。这样的导语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性的信息,但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究竟是何人?何事?何地?何时?如何?为何?的好奇。然而,尽管导语非常重要,但如果过分的雕饰就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导语的撰写还存在一些其他要注意的地方:避免枯燥无味、避免一般化、以问话开头要相当的谨慎、不能用材料去从带导语、不要不找边际、不要恐惧导语的撰写。当然如果所有的方法都不灵的时候,著者建议我们写点什么——任何东西——只是让新闻开头,接着写下去,回过头来再写导语。
第三、四章主要探讨的是新闻写作技巧,研究如何达到精炼、平易、准确、直截了当的技巧。包括遣词用字、语法错位、主动语态、行为动词等等。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技巧就是修剪、修剪、再修剪,如果自此没有分量的话,哪怕是删去一两个字都是小小的胜利。我曾经对为什么要简练这一问题心存疑虑,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答案有两个,一是避免过于冗长而导致读者的厌倦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过的信息,二是经济效益,为了节约金钱、时间、油墨和纸张等。很多时候很多看起来已经相当简短的句子同样也是可以删减的,例如:警察没有发现任何见证人,这句话看起来并没有需要删的地方,而事实是它可以编辑为警察没有发现见证人。因而在稿件的撰写和编辑的过程中我们都要谨慎。另一种避免多余字词的方法用一个词(名词或动词)去代替形容词或副词。作者提出多余在语言里可以打的哦两个目的。他可以为谈写作的书提供材料,而且还可提供一些笑料。就如:被打者现在可以自己穿衣服和刷他自己的牙,这样的话语让人不禁要问难道他被打之前都早刷别人的牙?此外书中还提到语言的通俗性的重要性书中的观点我觉得与威廉·新泽尔《论优良写作》一书中的观点异曲同工,书中指出“为什么要用‘帮助’就很好的地方,人们非要用‘援助’呢。同样,
不用‘使容易’,而用‘容易化’;不哟合格‘许多’而用‘众多’;不用‘其余’而用‘余者’??”写作语言的精确性也是一个需要新闻工作者投入心思的问题,就如“父亲的步态是异乎寻常的大”但就我们所知道的步态是马术中的术语,而此处用来描述老人的“步子”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我觉得书中提出的这个问题仅仅通过书中几个例子和数页的讲解就让我们马上掌握精确的技巧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书中所诉只能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在我们日常中做到以谨慎的态度去积累各类词语的用法,这样才是达到写作准确的必要途径。
主动语态的运用,很可能是人恩理解最差的基础知识,尽管许多人认为他们已经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主动的语态不但是理解更加容易还能使句子更为简短,就如“人咬狗”和“狗被人咬”加上了被字的句子比原句拉长了三分之一!
第五章是“写作必须有城市的面貌”,作者认为,新闻撰稿人自身的坦诚意识固然重要,而写作必须要有坦诚的面貌,甚至坦诚的面貌比坦诚的意识更为重要。训练人们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使人感到坦诚的艺术,与教导人们如何坦诚并不是一回事。令人感到真诚的字词和表达方式,可以用来为善,同样也可以为恶。接着在第六章中他探讨了应避免空话套话、陈词滥调、术语行话、隐语方言等等。
对于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最让人为难的莫过于——准确。准确性的构成要素诚实、具体以及质疑调查深入就与要求我们避免虚假、夸张、以偏概全、轻信貌似真是的东西。在关于意见和道德方面沃恩新闻工作者往往过于看重自己,常常讨论我们传播真理的使命,谈论客观报道的责任。然而真理是难以捕捉的,指引我们每一个人对什么是真理什么不是真理有着不同的想法。因而我们要时刻记得:新闻的职责是提供事实、概念、思想和感情——按我们的感知——而不是提供结论。结论应该由读者通过阅读后得出。一家报纸中能出现的诚实言论的地方一种是出版者、编辑或编辑部的意见,变成社论,典型的是有四五段声明文字,申述本报的意见,或者是刊登有意见的读者的来信,再或者是在社论相对的版面上的专栏。
另外使新闻写作不同于大部分其他形式写作的一件事是,新闻中有较多的直接引语的引用,它们使记者免除责任——“那不是我说的,那是我的采访对象说的。”通常,第一个办法是采用“据”或“说”,加上被引用着的姓名和头衔称谓。其次,第二个办法是先写姓名,在写“说”。这种署名多半在引语句之后或者卸
载一段第一个引语句之后。而且直接引语通常另起一段。我在撰写采访稿的时候,有时觉得总是千篇一律的说有点恼人,因而有时会用一些“声明”、“断言”、“认为”、“指明”、“回忆说”、“笑着说”等的词语,不过书中却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他举出了《新闻业务》一书中的例子:“我从事医疗工作,因为我热爱人民。”她声称。用声称来代替说,这动词就给所引用的笼罩了怀疑的阴影。这句话让读者读起来就像她是为了某些其他的因素才选择当医生的。
在最后两章,主要研究慎用词和非用词。书中列举了一些在写作中一想到就该推敲是否才用的词语和一些原本不适合于新闻而只能在直接引语中使用的词语。以及不同媒体处理新闻的差别和广播、电视、杂志、通讯社、因特网等媒体写作的特点与技巧。
一本书看下来真的觉得受益良多,发现书中指出的很多新闻写作的误区都是自己存在的,耶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新闻写作的技巧。当然我不认为只是看一两本书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就能突飞猛长,书本更多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的是理论的知识,要想真正的提高新闻写作除了要多看优秀的稿件外(借鉴),还必须多写、多练笔。
一、巴赞关于电影现实主义的必然性的论证
安德烈·巴赞是电影现实主义大师,而他探讨电影时既不脱离影片作品空谈理论,也不仅仅拘泥于几部影片。巴赞首先从哲学层面入手,从电影本体论的高度进行了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证——他从心理角度探讨艺术发展史,追溯到15世纪,发现绘画艺术自透视画法产生后有了两种追求:其一,在纯美学范畴,绘画追求表现精神实在,形式的象征含义超越实体;其二,在心理情结上,绘画艺术符合木乃伊情结,追求用逼真模拟品代替外部心理世界,追求幻象。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论争就源自美学和心理学的混淆:前者既具体又本质地表现客观世界(真正的现实主义);后者追求迷惑视觉的几可乱真的幻象。而摄影由于其能打破时间局限的特点比绘画艺术更好地达成了拟真效果,因此摄影的出现使绘画、造型艺术摆脱了艺术的现实主义与追求拟真幻象的纠缠,从此人们可以通过摄影欣赏大自然的拟真、再现,也可以欣赏完全不同于自然的绘画。至此,巴赞得以切入他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证——摄影的形似范畴使摄影的美学潜在特征在于揭示真实。
同时,巴赞通过梳理电影科技发展史,也同样证明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列举推动电影技术形成、成熟的人物,可以发现真正促进电影形成、发展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带有热切幻想预设的一群人;通过梳理摄影形成之处的那些试验,可以看到摄影在技术材料等条件极其不完备的情况下已经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有了高目标的预设。因此巴赞推论: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决定关系实际上在艺术层面应该颠倒——电影在起源时已经确立了要建立完整世界的目标幻想,只是一直受到物质技术的限制而已。这也就是说电影产生之处已经天然有了其目标:建立一个完整世界,一个与现实并行而可供观众进入的世界。
既然已经论证电影现实主义的必然性,我们就不得不落到实际操作的层面看巴赞是如何实现电影的现实主义的。时至今日,人们提到电影不由自主会联想到的一个名词必然是蒙太奇。在苏联的爱森斯坦大力推崇蒙太奇手法时,巴赞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己对蒙太奇的反对。
二、关于实现电影的现实主义的具体操作讨论——蒙太奇的使用与限制
译者崔君衍先生总结道:“本体论现实主义是巴赞电影理论的原点”[1]。在评论探险类电影时,巴赞高度赞扬真实拍摄的《永恒的寂静》和镜头零散的《康-蒂基号历险记》,而对运用特效、模型的《未归的冒险》予以批判,认为后者只是玩弄了一些小把戏,“重新搬演本质上不能复生的情景”[2]。在评价海底冒险电影《寂静世界》时,巴赞也同样表现出自己对“真”的追求,在他看来,通过电影导演刻意安排组织的镜头显然不如意外拍到的抹香鲸动人心魄。巴赞之所以这样评价上述电影镜头,正是出于他一贯的电影理念——影片的真实感是电影最大魅力之所在。“忠实体现被测事物的原貌和意义[3]”而非以拍摄技巧欺骗观众才是探险纪录类影片所应承担的责任。
而在评论《白鬃野马》《红气球》《异鸟》等不同程度带有稚气的故事影片时,巴赞同样提出了使用蒙太奇的种种限制——在他看来,导演应该追求的是“故事的影像”而非“影像讲述的故事”[4]。无论电影讲述的内容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故事,导演都应力求让观众感到真实。如果观众面对影片必须和文学作品的读者一样,大力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才能在脑海中自行补足一个完整的故事,就体现不出摄影与文学的不同了,摄影独具的给人真实性美感的优越性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巴赞强调:在几个元素同时存在的时候,蒙太奇应该被禁止。与之相对的,摇拍技术则能够更好地让观众相信这个场景的真实性,从而更将自己置身于影片中的世界。
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通过蒙太奇等手段诠释它所再现的内容,蒙太奇暗示时间、空间的转换,暗示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甚至引导着观众的心理变化。而巴赞认为,这样的手法有时会抹去现实的多义性。现实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它的多义与模糊,如果用蒙太奇去引导观众,就使影片失去了其魅力。因此巴赞盛赞景深镜头,因为观众有了自行选择关注焦点的权利,他们在观影时需要动用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潜在的技术手法诱导,这样一来,同一部影片展现给观众的内涵也就变得多样起来。
巴赞并不完全反对蒙太奇的运用,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电影做到完全避免蒙太奇的使用。巴赞反对的是改变了客观事实的蒙太奇手法。以库里肖夫的著名实验为例,当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分别和婴儿、汤盘与丧礼联系在一起时,观众会对表情产生不同的判断。巴赞认同的是另一种蒙太奇——在全景镜头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已经交代清楚,这时再切入特写,以反映人物的心理。这样的蒙太奇首先客观描述了现实,再突出一部分内容,在巴赞看来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总而言之,巴赞对蒙太奇的种种反对和限制,都出于他对电影的定位——给观众以真实感,创造一个观众能够进入的世界。在蒙太奇和景深镜头、长镜头之间,巴赞强调了后两者以期达成他完整世界的神话。
三、小结
在论证电影现实主义的必然性时,巴赞从心理角度和科技角度梳理了电影艺术发展史,从本体论的高度提出了电影应该为观众创造完整世界的论证,兼顾理论与电影发展的事实;在讨论实现电影真实感的具体操作时,巴赞认为,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都不应该运用蒙太奇欺骗观众,而应让观众联想并进入另一个现实的世界。因此他强调镜头要忠实记录被测事物的原貌和意义,要呈现故事的影像而非影像讲述的故事。同时,由于现实的迷人在于其多义性,巴赞提出不应该用蒙太奇抹去现实的模糊性,而应更加提倡景深镜头,让观众更积极地观影。
【参考文献】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2008年11月第1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1]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译者前言第5页,2008年11月第1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2]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第24页。
[3]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第30页。
[4]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第50页。
一. 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种种式式,沒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詳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見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來。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來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現几个重点可以发揮的。把这几個重点列出來,有时间的話,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資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來补充你的論点。这样,你閱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徹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來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別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緯的《干校十记》、严家其的《文革十年史》等)。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來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 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誇獎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見地,
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內容丰富,描写細膩,刻劃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養往往遜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並非易事。但不容易並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變成一種公式,四平八稳的結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 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結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來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 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見为主要內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牘的抄。否則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別人的唾餘。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英语读书报告》,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学生期末评语, 班主任工作计划, 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 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 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 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 环保作文1500字, 玫瑰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