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在我们没有时间的时候,时间已经飞快的过去了,在这几天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技巧和经验都得到了提高,所以一定要把教学心得写出来,并且把这几天的教学经验都记录下来。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六年级科学下册总结,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小学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我校自然科组的老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然科教学从知识性改变为教育性,特点是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科学素质,注重动手操作和参与研究、实验,使学生从小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以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自然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现有的自然科教学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挑战,让现代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自然科教育的特点。
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自然教学室”的作用,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校使用沿海版教材,现有的电子光盘、录像等课件很多是不适用的,必须进行改编、自制。学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寒、暑假期和休息日,认真研究教学设计、写教案、写脚本、收集资料、素材进行电子编辑,改编、自制课件,全册自然课本的课件在假期全部做好,方便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电子化、形声化和容量大的特点,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把一些相关的课文合并为一课,既节约了教时又可以加进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改变照本宣科,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程式化、就范式的弊端,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宽松的环境。我们在使用现有教材的同时,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把新科技、新信息、新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增强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现代化。我们认识到在信息社会,在接受信息上,教师与学生经常会在同一起跑线上。国际上已明确提出:“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因此,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资讯科技教育时,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也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自然实验基地,强化实践操作环境
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设立自然科实验基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是现代自然科教育改革的方向。我校除了设立两个多媒体自然教学室外,还想方设法在教学楼的天面建起了生物园、种植园地、空中花圃、无土栽培实验室、菌类培植室,并结合美化校园,设立了小花园、养鱼池等实验基地,为教学、实验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结合教学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然课外活动。例如成立“无土栽培活动小组”,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如种瓜类、菜类,结合农时、温差,经多次的因地制宜的试验,找出了种瓜类、菜类的16种化学溶液成分的增减配方分量,并研究无土栽培的植物是否可以留种,收获的种子可否发芽和正常生长等。“食用菌培植活动小组”进行培植平菇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天早、午、晚密切注意平菇的生长情况,掌握和调节平菇生长的温度、湿度,使平菇顺利生长。经过努力,每星期收获不少优质平菇。自然科组的老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校外的无土栽培基地和食用菌培植基地,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实践证明,建立实验基地,引导学生开展课余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观察、监测、种植、饲养等实践操作,既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以操作性的创新考试模式,改革自然科考试
旧有的考试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枯燥乏味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98年以来,我们在深入开展自然科的教学改革的同时,锐意对考试的方法进行改革。改革的第一步是在98年度上学期,我们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实物标本”作为考试,提早在三周前把考试内容布置给学生,制作的标本是以该年级自然课的内容为题材,可制作植物标本或动物标本。例如五年级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人制作一份岩石标本。学生们对这样的考试改革都非常高兴,制作的热情很高,在课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三三两两的商量到那里找岩石的标本,学生们还把家长也动员起来,不少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郊外采集石头。交上来的“考卷”真是精彩纷呈,制作精美,品种丰富,比书上介绍的还多还全。学校从中挑选了一部分作为永久性的保存,以作为鼓励。
99学年度上学期,我们总结了98年考试的经验,认为指定全体学生制作同一样标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长。为此,我们把考试范围扩大到年级的全册教材,由学生自选课题,以制作“手抄科技小报”为考试内容。学生们制作的“手抄科技小报”选题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编辑排版,绘画打印,学习了科学知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
99学年度下学期,我们根据计算机大量进入学生家庭,许多家庭已率先进入信息高速公路,上了国内外互联网的情况,在自然科的考试中,鼓励学生用计算机制作“科技小报”。使学生制作的“科技小报”无论在选题、内容、资料的新颖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制作质量上都有较高水平。交上来的“考卷”令人赞赏,学生通过上网收集的内容和资料,其科技知识的新颖性使人耳目一新。用计算机电子编辑、制作的“科技小报”,其排版、图案、文字说明既有童真又接近专业水准,使人爱不释手。有的学生不但交来用彩色打印的“科技小报”,还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把“科技小报”传送到学校。这样的考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热情。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谈一谈我在科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在课内探究。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有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育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2)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要鼓励全体学生猜想,不能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结论。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二、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操作课的,除了氛围的活泼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的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计划顺利实验: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之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任课教师要填写好《器材使用登记表》、《演示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记录》、《分组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实验室使用情况记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三、课外延伸,课内反馈,抓好探究活动落实。
课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的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内容。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六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
小学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我校自然科组的老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然科教学从知识性改变为教育性,特点是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科学素质,注重动手操作和参与研究、实验,使学生从小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以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自然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现有的自然科教学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挑战,让现代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自然科教育的特点。
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自然教学室”的作用,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校使用沿海版教材,现有的电子光盘、录像等课件很多是不适用的,必须进行改编、自制。学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寒、暑假期和休息日,认真研究教学设计、写教案、写脚本、收集资料、素材进行电子编辑,改编、自制课件,全册自然课本的课件在假期全部做好,方便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电子化、形声化和容量大的特点,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把一些相关的课文合并为一课,既节约了教时又可以加进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改变照本宣科,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程式化、就范式的弊端,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宽松的环境。我们在使用现有教材的同时,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把新科技、新信息、新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增强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现代化。我们认识到在信息社会,在接受信息上,教师与学生经常会在同一起跑线上。国际上已明确提出:“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因此,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资讯科技教育时,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也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自然实验基地,强化实践操作环境
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设立自然科实验基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是现代自然科教育改革的方向。我校除了设立两个多媒体自然教学室外,还想方设法在教学楼的天面建起了生物园、种植园地、空中花圃、无土栽培实验室、菌类培植室,并结合美化校园,设立了小花园、养鱼池等实验基地,为教学、实验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结合教学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然课外活动。例如成立“无土栽培活动小组”,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如种瓜类、菜类,结合农时、温差,经多次的因地制宜的试验,找出了种瓜类、菜类的16种化学溶液成分的增减配方分量,并研究无土栽培的植物是否可以留种,收获的种子可否发芽和正常生长等。“食用菌培植活动小组”进行培植平菇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天早、午、晚密切注意平菇的生长情况,掌握和调节平菇生长的温度、湿度,使平菇顺利生长。经过努力,每星期收获不少优质平菇。自然科组的老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校外的无土栽培基地和食用菌培植基地,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实践证明,建立实验基地,引导学生开展课余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观察、监测、种植、饲养等实践操作,既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以操作性的创新考试模式,改革自然科考试
旧有的考试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枯燥乏味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98年以来,我们在深入开展自然科的教学改革的同时,锐意对考试的方法进行改革。改革的第一步是在98年度上学期,我们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实物标本”作为考试,提早在三周前把考试内容布置给学生,制作的标本是以该年级自然课的内容为题材,可制作植物标本或动物标本。例如五年级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人制作一份岩石标本。学生们对这样的考试改革都非常高兴,制作的热情很高,在课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三三两两的商量到那里找岩石的标本,学生们还把家长也动员起来,不少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郊外采集石头。交上来的“考卷”真是精彩纷呈,制作精美,品种丰富,比书上介绍的还多还全。学校从中挑选了一部分作为永久性的保存,以作为鼓励。
xx学年度上学期,我们总结了xx年考试的经验,认为指定全体学生制作同一样标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长。为此,我们把考试范围扩大到年级的全册教材,由学生自选课题,以制作“手抄科技小报”为考试内容。学生们制作的“手抄科技小报”选题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编辑排版,绘画打印,学习了科学知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
xx学年度下学期,我们根据计算机大量进入学生家庭,许多家庭已率先进入信息高速公路,上了国内外互联网的情况,在自然科的考试中,鼓励学生用计算机制作“科技小报”。使学生制作的“科技小报”无论在选题、内容、资料的新颖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制作质量上都有较高水平。交上来的“考卷”令人赞赏,学生通过上网收集的内容和资料,其科技知识的新颖性使人耳目一新。用计算机电子编辑、制作的“科技小报”,其排版、图案、文字说明既有童真又接近专业水准,使人爱不释手。有的学生不但交来用彩色打印的“科技小报”,还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把“科技小报”传送到学校。这样的考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热情。
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一学期悄然溜走,细细梳理,感觉工作不尽如人意,似乎自己没有发全力却已经抵达终点。现就工作总结如下:
学生学习情况:
六年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心理的想法也在悄然发生很多变化。学生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逐渐产生了逆反的心理。通过学习,60%的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40%的学生愿意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在学习方面,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有一定的自尊心,大多数学生对待学习有端正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有惰性,有厌学情绪,对这部分学生我本着能领一步算一步,进可能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之融入到班级学活中来。
教学措施:
1、提升专业素养促教学实效
以往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而新的教育理念则要求“教师要成为活水源头”。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学习。我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在本学期我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注重时间的学习。在教学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各种各样的能量》等单元,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必须不断学习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通过学习科学知识,结合从网络上听优质示范课,提升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挖掘生活中的问题引领学生的积极思维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变化有的关注的较多,有的则没有太多的注意,所以多从学生身上切实的问题入手,学生会多一些关注,继而积极思考。对于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则由教师有意识的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能量》单元时,有意识的与学生交谈“家里爸爸、妈妈是怎样做饭的那?”“热水器是哪一种的?”让学生从身边的问题去思考,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习真正发挥作用。
3、通过新颖实用的课件和丰富的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遗传与变异”这一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不仅通过人的个体与母体的比较同异,也通过课件使学生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比较生物的个体与母体的比较同异,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认识。“我长大了”这一单元采用视频介绍、资料的对比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班级特征活动大调查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产生自信。通过预测自己的身高、找寻遗传与变异、食物链的谚语、俗语、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等活动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4、通过精炼的作业促进学生的理解
首先本册教学内容较多,课容量大,作业时间教少,在课前就将作业预先设计并保存在电脑中。其次,作业要抓重点设计,并且类型灵活多样。最后,在批改作业时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学生改正,并及时批阅;对作业拖沓的学生给予较多关注,让每一个学生懂得教师对作业的重视。通过作业的'练习使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巩固及理解。
尽管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但也留有一些遗憾:对学生心理关注较少,与学生课下交流少,自己在教学中语言还要精炼,尽可能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并尝试去解决。同时要加强与同事的合作,尽可能将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小学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我校自然科组的老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然科教学从知识性改变为教育性,特点是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科学素质,注重动手操作和参与研究、实验,使学生从小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以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自然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现有的自然科教学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挑战,让现代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自然科教育的特点。
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自然教学室”的作用,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校使用沿海版教材,现有的电子光盘、录像等课件很多是不适用的,必须进行改编、自制。学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寒、暑假期和休息日,认真研究教学设计、写教案、写脚本、收集资料、素材进行电子编辑,改编、自制课件,全册自然课本的课件在假期全部做好,方便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电子化、形声化和容量大的特点,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把一些相关的课文合并为一课,既节约了教时又可以加进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改变照本宣科,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程式化、就范式的弊端,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宽松的环境。我们在使用现有教材的同时,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把新科技、新信息、新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增强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现代化。我们认识到在信息社会,在接受信息上,教师与学生经常会在同一起跑线上。国际上已明确提出:“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因此,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资讯科技教育时,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也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自然实验基地,强化实践操作环境
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设立自然科实验基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是现代自然科教育改革的方向。我校除了设立两个多媒体自然教学室外,还想方设法在教学楼的天面建起了生物园、种植园地、空中花圃、无土栽培实验室、菌类培植室,并结合美化校园,设立了小花园、养鱼池等实验基地,为教学、实验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结合教学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然课外活动。例如成立“无土栽培活动小组”,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如种瓜类、菜类,结合农时、温差,经多次的因地制宜的试验,找出了种瓜类、菜类的16种化学溶液成分的增减配方分量,并研究无土栽培的植物是否可以留种,收获的种子可否发芽和正常生长等。“食用菌培植活动小组”进行培植平菇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天早、午、晚密切注意平菇的生长情况,掌握和调节平菇生长的温度、湿度,使平菇顺利生长。经过努力,每星期收获不少优质平菇。自然科组的老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校外的无土栽培基地和食用菌培植基地,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实践证明,建立实验基地,引导学生开展课余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观察、监测、种植、饲养等实践操作,既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以操作性的创新考试模式,改革自然科考试
旧有的考试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枯燥乏味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98年以来,我们在深入开展自然科的教学改革的同时,锐意对考试的方法进行改革。改革的第一步是在98年度上学期,我们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实物标本”作为考试,提早在三周前把考试内容布置给学生,制作的标本是以该年级自然课的内容为题材,可制作植物标本或动物标本。例如五年级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人制作一份岩石标本。学生们对这样的考试改革都非常高兴,制作的热情很高,在课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三三两两的商量到那里找岩石的标本,学生们还把家长也动员起来,不少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郊外采集石头。交上来的“考卷”真是精彩纷呈,制作精美,品种丰富,比书上介绍的还多还全。学校从中挑选了一部分作为永久性的保存,以作为鼓励。
99学年度上学期,我们总结了98年考试的经验,认为指定全体学生制作同一样标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长。为此,我们把考试范围扩大到年级的全册教材,由学生自选课题,以制作“手抄科技小报”为考试内容。学生们制作的“手抄科技小报”选题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编辑排版,绘画打印,学习了科学知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
99学年度下学期,我们根据计算机大量进入学生家庭,许多家庭已率先进入信息高速公路,上了国内外互联网的情况,在自然科的考试中,鼓励学生用计算机制作“科技小报”。使学生制作的“科技小报”无论在选题、内容、资料的新颖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制作质量上都有较高水平。交上来的“考卷”令人赞赏,学生通过上网收集的内容和资料,其科技知识的新颖性使人耳目一新。用计算机电子编辑、制作的“科技小报”,其排版、图案、文字说明既有童真又接近专业水准,使人爱不释手。有的学生不但交来用彩色打印的“科技小报”,还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把“科技小报”传送到学校。这样的考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热情。
本学期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当我细细回顾这一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为了促进今后的教学,使之更加完善,对自己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作以总结。
一、认真备课上课,作好计划,全面把握教材,按计划认真完成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受到各界的重视。开学初,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实际,认真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确定了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并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这为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基本完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
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实验习惯,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为了上好实验课,每节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使用都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能力,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因此,课堂中,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操作、讨论中,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科学学习其实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动动手,在实验中就可以学到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难。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实验,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实验中学习,大大降低了科学课的难度。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一学期的指导下,学生养成了动手动脑,仔细观察,从而获得新的科学理念的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动的,六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让学生在实验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以上是我本学期教学中的总结,有了些许的成就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学生的一些习惯养成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研水平也还需要不断地再提高,在总结中反思自己,在努力中提高自己。
本学期,我担任六(1)班科学教学任务,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一学期的教学中,我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校实际,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加强学科质量意识,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读教材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科学学科的内容,它综合自然、科技与人文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对人体自身的认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样做更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
(二)科学课程集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于一体,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一)根据文本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很强,在备课时,我不仅考虑到文本的内容,还考虑到文本的延伸,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最大限度地通过实验和多媒体的直观趣味的手段,既使科学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有在教学中注入了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我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交流汇报,从中获取知识。这样突显了学生主体和自主的特点。
(三)让科学课走进社会生活实际。科学课的很多内容,如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都是与社会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学教学中,我突破了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阅读相关的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我已经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还存在一些困惑,一方面由于学生基础差,在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另一方面,由于条件有限很多实验因缺乏器材而不能开展,因而影响教学效果。以待于在以后在教学中能够解决。
本学期已经结束,我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与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学生在综合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科学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综合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科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5、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上完课后能与听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6、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科学教学的合格率,最后取得较好的优秀率。
通过和学生共同努力,本学期科学教学取得了现有的成绩,下学期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六年级科学下册总结(集锦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竞聘实施方案, 前台文员工作总结范文, 校园食品安全倡议书, 托班班主任学期总结, 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银行交流心得体会, 意外事故证明, 小学师德师风承诺书,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发言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