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十一五总结(精选5篇)

作者:2022-04-15 10:07:530

十一五总结1


 

红土地上的辉煌

——阳新财政“十一五”回眸

 阳新,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20万烈士的鲜血铸成了“烈士县”的英名;是一片山川秀美、风物宜人的黑色沃土,长江之滨、富河两岸洋溢着勃勃生机,阳新百万人民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现代文明之城……“十一五”的五年,阳新财政见证了阳新的发展,五年来,财政收入翻番,公共财政阳光普洒,民生福祉较大改善,改革管理不断创新……

生财聚财,奏响发展旋律

“十一五”,阳新县奏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城东新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建设”号角,阳新财政工作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一方面大力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重点税源建设,一方面加快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税源分析和税收监控机制,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

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3.0亿元, 2006完成3.8亿元、增长26.7%,2007年完成5.1亿元、增长34.0%,2008年完成6.3亿元、增长23.0%,2009年完成7.0亿元、增长11.7%,2010年完成7.2亿元、增长3.0%,五年年均增长19.7%;提前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5.3亿元的目标,2010年是“十五”时期末的2.4倍。“十一五”时期,不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力度,上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级各项补助收入大幅增加。2006年到2010年,上级补助收入分别为:5.4亿元、7.4亿元、10.5亿元、15亿元、15.7亿元,分别增长27.8%、36.3%、42.3%、42.1%、4.9%,年均增长30.7%,2010年是“十五”时期末的3.7倍。

五年来,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350个,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宝加鞋业、华新骨料、安达汽车零部件、劲牌枫林小曲酒、中粮集团健康猪养殖、瑞新化工、天源特钢、连永锰业、富池牛磺酸、弛顺化工、天源化工、亿利碳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1%,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建材、冶金、化工、轻纺、能源产业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这五大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2.5亿元,占全县GDP的59%,年均增长2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达到134家,新增亿元企业5家,达到8家。以远东麻业、富川油脂、长丰米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产值达到5亿元;优质水稻、湖蒿生产、优质油菜、马铃薯、双孢菇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形成,2010年末,农业总产值37.15亿元,年均增长6%。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仙岛湖等景区和景观建设趋显特色,五年来,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商贸等产业快速增长,服务业绝对值达44亿元。

在财税收入征管上,连续多年开展税源普查工作,对重点税源企业以及主体税源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年度生产、销售、纳税形势进行分析预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进一步加强税务、金库等部门的协作与联系,逐步建立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情况交流的工作机制。加大了对主体税种和县级税收入库的督查、监控和催缴力度,坚持“大”“小”税源并重,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深入开展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完善收支计划和统计报表编制制度,全面加强非税收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运行。

分财用财,普洒公共阳光

五年来,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着力体现“保发展、保民生”重点,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和投入力度,不断保障和满足公共需求,民生福祉有了较大改善,公共财政的阳光普洒城乡。

2005年,全县实际财政支出5.4亿元。2006年支出7.0亿元、增长29.8%,2007年支出9.4亿元、增长33.1%、2008年支出12.9亿元、增长38.4%,2009年支出19.2亿元、增长48.0%,2010年支出22.4亿元、增长17.0%,年均增长33.3%。2010年财政支出是“十五”时期末的4.14倍。

十一五时期,财政支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吃饭财政”开始向“民生财政”转变。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到2010年,教育支出分别为1.7亿元、2.6亿元、3.8亿元、3.6亿元、4.5亿元,年平均增长25%,五年教育支出累计达到16.3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2.8倍。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济和抚恤支出不断增加,就业保障力度加大,住房保障不断改善。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为5441万元、7018万元、1.3亿元、2.3亿元、2.9亿元,年平均增长61.2%,五年累计8.13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9.4倍。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和基层卫生保障机制不断完善。2006年到2010年,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5822万元、7543万元、8048万元、2.2亿元、2.0亿元,年平均增长62.6%,五年累计支出6.4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7.2倍。科技和文化有了较快发展。2006年到2010年,科技和文化体育支出分别为1170万元、1559万元、1795万元、3047万元、2619万元,年平均增长14.3%,五年累计支出1.02亿元,2010年支出是2005年的1.5倍。

在国家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带动下,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投入不断加大,进一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也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财政保障。十一五期间,全县发放粮食直补资金5005万元,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17905万元,良种补贴436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687万元。2006年到2010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为:9165万元、1.53亿元、1.82亿元、2.99亿元、4.41亿元,年平均增长61.9%,五年累计支出11.67亿元,2010年是2005年的10.2倍;五年来,共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47万元。五年来,共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939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资金3798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141万元。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加大了农村三资监管力度,稳步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五年来,共计投入农村综合改革“以钱养事”资金2.93亿元。

管财理财,彰显科学精细

在推进财政改革与管理上,更加注重科学化和精细化,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改进预算编制方式,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增强预算支出定员、定额设计科学性,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完善预算编制体系,建立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政府债务预算整体预算体系,推进和完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及国有资产管理的协调机制,构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整体。加强预算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推行预算公开,增强预算执行透明度,提高财政办事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用好用活“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对内使劲,对外搞活,挖掘收入潜力,努力增加本级可用财力。加大财政收入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加强财政收支情况分析,为财政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积极完善“乡财县管”,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农村三资监管工作,提高农村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改革,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推行农村公益性事业“以钱养事”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摸清了全县国有资产家底。建立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加强了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动态管理,科学运作。加大了国有资产收益征管力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规范了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机制,有效保证了国有资产安全,防止流失。

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干部职工经常性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和财政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廉洁行政意识和依法理财水平。加大调研力度,加强调研队伍建设,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深入开展灵活多样的财政文化和政策宣传活动,加强财政干部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教育,加大财政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全面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阳新县财政局  柯拥军)


十一五总结2


载着“十一五”,开创“十二五”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好!我是**。今天公司在这里举行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演讲比赛,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在这里参加演讲。我演讲的主要内容有:一,回眸“十一五”的辉煌成果;二,展望“十二五”的发展前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公司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广大干部职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战略发展为重点,推进了矿区的快速发展,为集团公司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煤焦化电基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建设和谐矿区做了思想准备。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了机遇。2008年,我们公司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在全国各大矿业集团所属施工企业综合排名第一,矿建、土建、安装产值分别跻身第四、第十、第七名。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公司施工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井巷进尺节节上升,在岗职工收入每年增长15个百分点。尤其是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锻炼了一支庞大且特别能战斗的施工队伍,无论是在地面还是井下,我们的队伍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多次刷新了全国纪录,公司的品牌效应逐渐体现,工程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形象大幅提升。  2009年,袭空而来的金融危机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而它不仅没有给我们带来损失,相反的是,我们广大干部和职工凭毅力战胜了困难,用改革赢得了主动,靠发展成就了事业。在2010年公布的全国矿建工程公司综合实力中排名第四,并先后获得了全国煤炭系统“太阳杯”和省“黄山杯”、“安全文明工地”、建设厅“用户满意工程”等荣誉称号。今日,辉煌的“十一五”已经过去,对于即将迎来的“十二五”,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实现全年的工作目标,同时也是为“十二五”计划做个前期的规划。工程建设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集团公司“66641”发展战略部署,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主攻方向,立足矿区,紧贴煤业,以专业化和机械化施工为方向,发挥综合施工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公司安全、和谐发展。在当今这个以“科技和速度”为主要竞争力的社会中,在面对全国同类企业竞争的压力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发展,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促进矿区和谐发展;认清我们产业自身的发展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要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注重改革,以改革的新突破推动企业新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重点,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回眸“十一五”繁花似锦,展望“十二五”更加辉煌,如今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相信,我们工程建设公司全体职工一定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以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工作质量,为建设淮北矿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十一五总结3


“十一五”期间温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及巨大冲击,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发展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求真务实,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1、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街道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2007年至2010年9月份,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5亿元;工业指标累计完成7.79亿元;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累计达80.35亿元;固定资产总额累计达78.47亿元;外资实际到资累计达7149万美元;出口总额累计达10.09亿美元;合同外资累计完成1.05亿美元;内资到资累计完成183.5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明显,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区前列。2006年在福州市开展的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中位于鼓楼区街、镇组的前茅,2007至2009年,获得鼓楼区绩效考评优胜单位。

截止2010年9月份,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9亿元,占年计划的75.17%,比增12.45%;工业指标累计完成6061万元,占年计划76.87%,比增25.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22.65亿元,占年计划80.8%,比增27.09%;固定资产总额累计达21.7亿元,占年计划的65.65%,比增37.71%;外资实际到资113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75.33%,比增-0.09%;出口总额累计2.95亿美元,占年计划的86.56%,比增197.58%;合同外资累计完成14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7.72%,比增31.54%;内资到资累计完成41.03亿元,占年计划的78.35%,比增16.21%。

2、产业项目发展成效显著。街道辖区写字楼多且档次较高、配套设施较好、交通方便,五年来,街道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楼宇经济,创出了特色,取得了显著效果。近三年来,我们共盘活了10万㎡闲置的楼宇,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245个,引进内资额116亿元,楼宇项目932个,入盘率平均99%,对接面积13275㎡,代办企业共54家,地方财政收入目前已达2.3亿元。通过努力,现有入住楼宇的企业共2280家,其中世界五百强、国内百强企业在我辖区设立公司、办事处的有17家。在42幢楼宇中经济总量达亿元的楼宇有19幢,其中有6幢超十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楼宇共15幢,其中税收上五千万的有1幢、税收上亿元的有2幢。

(二)与时俱进,城市管理扎实有效,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1、城市管理扎实有效。一是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建立: 2009年2月3日在区数字办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数字网格化管理的试点活动,并率先将数字网格化管理推进到社区,将违法建设纳入数字网格化管理。中队全体执法队员配备了5部PDA手机,在辖区温泉支路与温泉路交接处、东大路与东水路交接处安装了2个市容管理监控探头,并安装了车载GPS定位系统,初步建立了PDA手机、监控探头、车载定位“三位一体”的数字网格化管理系统,至今共办结各类市容管理案件9467件,其中社区办结2629件,通过数字网格化管理,市容案件逐月下降,辖区市容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市民的满意度提高了不少。二是将温泉四条街打造成市容卫生严管街,开展垃圾桶装车载工作,实现分钟保洁制。先进经验得到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落实环卫道路全日制分钟保洁制,目前已在温泉路、温泉支路、永安街、金泉路、五一路、五四路等6条重点路段开展垃圾桶装车载试点工作,配备了63个垃圾桶,同时取缔了垃圾板车10部,改善了垃圾板车上路影响市容、影响交通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户外广告、违章建筑等专项治理有效开展。到目前为止,已拆除东水路、湖东路、温泉支路、六一路等地的违法建设23处,拆除面积为2039平方米。

2、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先后开展了琼河旧屋区改造项目、温泉公园改扩建项目、东水北路(灰炉村)危旧房改造和过洋垱旧屋区改造等拆迁项目,配合完成公正二村的拆迁工作。现东水北路(灰炉村)危旧房改造已实现全部搬迁,搬迁率达100%,村财部分赔偿协议也已签订完毕。工程进度比计划提前两个月转入项目建设阶段,灰炉村拆迁工程打造成为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在2009年鼓楼区重点项目建设评比中获得优胜。

3、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街道前后三次对五一五四路、六一路、东大路、福新西路、金泉路与温泉澡堂周边等主要路段进行景观改造。在鼓楼区“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金泉路景观改造项目中,街道专门成立6个工作小组,挨家挨户深入到金泉路周边的居民、商户、企业中,做好动员协调工作,金泉路上网龙公司的80米围墙实现了拆墙透绿改造,绿意从围墙内探出,道路在视觉上显得更宽敞。而金泉路上的多栋建筑物立面改造也全面完成。

(三)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1、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社区建设面貌新。围绕“五在社区”工程,以构建“一、二级社区”和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社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至今,我们创建了一级社区两个即河东社区、汤边社区,创建了二级社区一个即汤门社区,大部分社区都步入省、市级绿色社区和特色社区的行列。同时抓住市、区扶持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的有利契机,2008年以来先后采取市、区两级财政拨款380.74万元、街道办事处出资五十余万元的方式,已先期解决了汤门、东大、琼河社区的办公会址问题。至今为止,街道7个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平均已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每个社区都设有服务大厅、社区图书室、警务室、市民学校、党员活动室、老人活动室等。2006年、2009年社区换届的二次社区选举,居民参选率都在93%以上。目前新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10人、中专15人、高中33人,党员35人。平均年龄33.6岁,充分体现和符合社区自治组织的人选条件,达到了年青化、素质化。同时,落实街居企业的医保工作,为街道全体的社区工作人员办理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解决了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二是综治维稳保平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台阶。十一五期间,我们在每年3月份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区综治委举办的综治宣传月活动。认真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成立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队和维稳工作信息员队伍,落实信访包案领导捆绑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强对辖区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今年街道向温泉派出所拨付技防建设经费3万元,配齐探头监控设备值班人员,全力降压盗窃警情,共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人,破获案件37起,利用视频监控打击违法犯罪的成效居鼓楼公安分局前茅。街道7个社区全部被评为“平安社区”, 2008年街道被区综治委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河东社区还被省综治委、省妇联评为创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制定了考核制度以及工作制度职责,目前,街道社区协管员共48名,协助参加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市容管理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做好“法轮功”人员的教育转化和监控工作,社区戒毒“康复”和社区矫正工作。2009年3月11日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福州日报、东南快报、法制日报、省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曾先后5次报道街道司法所矫正工作,我们的基础建设也成为全区司法所基建的样板。安全生产责任重落实。“十一五”期间,我们周密部署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及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制订了安全生产检查方案。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包会领导深入旧屋区、公共聚集场所、建筑工地、居民小区等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推动防事故、除隐患、保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依法依规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街道安监站会同区消防大队和温泉派出所联合对多次督促安全隐患整改未果的东大路117号五号楼一层日昇文印社等6家存在“三合一”现象文印工场进行查封,并在期限内督促这些工场全部搬离了所在大楼。由于做到了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从而确保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三是计划生育创模范。探索了社区计生“社区主管、部门配合、物业参与”的综合改革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封闭式住宅小区计生管理难题,全街道封闭式小区共有56个,进管面达100%。2009年起,陆续在汤边、东大、汤门、琼河、东湖社区成立了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服务站,整合公安、计生、教育、房管、民政等有关部门人员和资源,其它相关成员单位作为联动协作单位,对流动人口实行“一站式”服务管理。7个社区计生协全部达到合格社区计生协会,达标率为100%,7个社区计生协会达到一流社区计生协会标准,达标率为100%,161个协会小组达到“五好协会小组”标准,达标率为80.05%,其中7个“五好协会小组”达到示范点的标准。2008年获得鼓楼区计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4月获得福建省第二批新型生育文化创建基地先进单位。

四是社会保障促和谐。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落实社会救助,不断完善社保工作,社会事务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来,街道登记下岗失业人员累计1783人,就业再就业1751人,就业率98% ,其中“4050”失业人员1582人,就业1558人,就业率达98% 。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创业指导、项目开发、税费减免、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政策。五年来,共为42名自主创业人员成功办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计162万元,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472本,办理居民医保6050人,接收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4931人。目前我街道已有5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5个社区评为省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达标社区”。

五是社区养老模式新。自2002年启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在全街道建起7个融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星光老年之家”,改善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条件。2008年,积极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开始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目前在5个社区初步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对家庭生活困难、无人照料的退休老人,给予进入街道日托服务或上门服务,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提升辖区为老服务的水平,成为社区社会化养老的一大特色品牌。

2、文明创建亮点凸显。一是认真制定文明创建工作方案。根据我区的部署要求,街道制定了《温泉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整治总体方案》及《温泉街道福建省公共文明指数实地测评指标分解表》等,统一认识,整合资源,保证了文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街道先后在2008年至2010年先后三次迎接中央、省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指数测评的检查。二是举办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专题讲座。为了更好的做好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提升辖区文明创建的水平。街道先后邀请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郑新清队长、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综合处杨军处长等为街道、社区干部作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专题辅导讲座。三是大力营造文明创建宣传氛围。为了更好的做好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升辖区文明创建的水平。街道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利用小喇叭宣传、宣传专刊等多种形式,深入辖区新村楼院、居民小区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文明知识,使老百姓知晓文明,自觉地实践文明。在入户宣传过程中,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街居干部都当即给予认真的沟通解决,形成了全民动员、家喻户晓、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促使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由政府推动型向社会参与型、群众自发型转变。

(四)团结奋进,群策群力共促发展,党建群团亮点纷呈。

1、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整改落实,巩固提高。街道学习实践活动自去年9月17日启动以来,采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创新实践载体,在提升学习特色方面下功夫,得到了中央第五巡查组与省委第一巡查组及省委、市委非公经济组织指导组的好评,初步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活动满意度测评率达100%。

二是夯实基础,不断深化。进一步推进社区党组织整合党建资源,深化“大小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和“共建联建”机制,探索实施“大工委制”或“兼职委员制”,把辖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驻街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聘或委任为社区党组织委员会的成员。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吸纳高校毕业到社区工作,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招聘生、社区工作者等实行分类管理,今年有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进入全民事业编制,1名全民事业编制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公推公选担任街道副科级领导职务(党工委委员)。

三是健全制度,有效推进。健全制度。成立了温泉街道党工委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温泉街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温泉党工委[2010]6号)。不断完善各项学习制度。积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建立“考学”、“评学”机制。多线并举。坚持理论教育线,扎实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普及;坚持素质教育线,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的多方面需求;坚持党风教育线,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今年以来,在做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广泛征求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充实学习内容,开展经济、政治、民俗、文化等专题学习十余次,都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和喜爱。勇于创新。街道党工委首创“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学习新模式。“请进来”就是请进一些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专家学者,为广大党员干部传道、授业、解惑。“走出去”就是把课堂搬出报告厅,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展览馆、博物馆、重点企业、先进单位等不同领域,实地了解好做法、吸收好经验、解决新问题。“沉下去”就是要坚持学习主体下沉,领导干部下基层上党课、作辅导,帮助基层党组织理顺思路,解决问题。成效显著。街道党工委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乐意、群众满意、群众受益的民心工程,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问题,特别是优先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性问题。我们还积极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研究工作,共征集论文十余篇,街道党工委评出三篇优秀论文选送区委参加征文评选,《市场经济下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获得一等奖,《积极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获三等奖。今年还有两篇文章在《福州宣传》刊登。

四是迅速行动,创先争优。街道党工委以“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为主题,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开辟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园地,将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的学习心得和承诺书上墙,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讨论热潮。大力实施和推进党建创新工程,开展“一居一项目、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汤边社区打造“党员诚信一条街”;汤门社区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琼河社区创建“关心学堂”;河东社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打响“书香河东”品牌;金汤社区创立楼宇党员之家;东湖社区创建共联共建型党建品牌;东大社区编织“三张网”,强化流动党员管理。重点抓好民生项目,挂牌成立河东社区“四点钟服务站”、“艺能展示台”。设立“关心大学堂”,建设“老幼乐书屋”。贯彻落实省市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找准群团组织发挥优势与服务发展的结合点,成立了贞远(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突出党建带团建特色,创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拓展劳动就业渠道,并发挥青年志愿者队伍扶老助老作用,有力搭建了党群共建基础平台。开展公开承诺活动,街道、社区、经合社、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公示栏、网站、承诺书、学习园地等多种渠道向群众作出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七个社区全面推行社区党建 “五诺”承诺制活动,通过与驻街单位谈诺、签诺、亮诺、履诺、评诺,沟通思想,整合辖区资源,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已累计签订承诺书70余份,作出公开承诺70余个,涉及承诺事项70余项。坚持把每月点评作为推进活动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领导点评、个人自评、群众测评、党员互评等多种形式,进行点评。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已累计开展自评、互评106人次,领导点评、讲评25余场次。

2、群团文化蓬勃发展。

一是品牌文化活动深入人心。依托“我们的节日”这一平台,大力开展纪念庆祝活动。拗九节期间举办了“传统拗九节,居家敬老情”的大型敬老助老活动,被多家媒体的报道。清明节期间积极号召广大居民群众以健康、文明、进步的现代祭祀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端午节期间,温泉公园激情广场四支合唱队也通过广场合唱这一宣传阵地,着重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品质及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优秀事迹。中秋节期间街道、社区举办了“走进阳光假日公寓,中秋国庆同乐会”、“迎中秋·庆国庆”文体健身活动等,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都会开展一系列适合各阶层、各年龄阶段人群的文体活动。

二是活动阵地建设不断加强。今年街道继续抓好文化站(室)建设,在东水路121号高工小区建设街道文化站,与省读书援助协会、省图书馆在河东、汤边、汤门三个社区共建文明图书室和流动图书点 。2010年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福州市一级综合文化站。

三是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倾力打造“温泉公园激情广场”这个文化品牌,经常组织引导温泉公园激情广场4支歌咏队及社区群众性业余文艺爱好者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展示活动,培育做大地域特色文化。温泉公园激情广场大家唱创建自2004年,是福建省最早的激情广场合唱群体。六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温泉公园激情广场大家唱迅速发展壮大,歌友遍布榕城的每个激情广场,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了60万人,创造了全国独特和谐的广场文化品牌以及2300多天放歌激情广场的奇迹。六年来,温泉公园激情广场逐渐发展成为福州的 文化名片,中央及省市各大媒体二十余家先后500多次进行了报道。六年来,温泉公园激情广场先后四十多次获得中央及省市各类比赛金、银奖,被中央授予第二届“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称号。

二、主要经验启示: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对加快全街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

——把握发展局势、抢占发展先机是关键。我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工作,主动积极作为,抢占发展先机,坚持用项目检验成效、用项目推动发展,从街道党政领导到一般干部,从机关到社区,一心一意谋划项目,全心全意抓好项目,真心实意服务项目,做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为实现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持转变作风、提高发展效能是手段。扎实的作风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对干部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真正让干部“把身扎进基层、把心贴近基层、把情洒在基层”,全街干部勇于负重奋进、连续作战、真抓实干,进一步浓厚了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率先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民生至上、凝聚发展合力是保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来考虑、来保障,以阳光、公平、亲民的作风,共谋发展与稳定,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真心实意地为民谋福利,把改善民生工作作为促进和谐的基础工作来落实,致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和谐温泉,从而赢得民心、汇聚民智、焕发民力。这是我们攻坚克难、推进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力量之源。

“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街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围绕“经济强街、文化兴街和环境优街”三大战略,以产业项目建设为主体,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建设宜业宜居街道为目标,抓好重点、打造亮点、突破难点,全面促进街道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一、繁荣壮大区域经济。

1、大力夯实经济基础,做好新楼宇的策划工作。

一是下大力气夯实经济基础,努力打造集楼宇数据库、企业数据库、招商数据库、财税数据库及租赁税数据库的“五库合一”系统,实现高度集成、查阅方便、互相验证、多办共享的效果,共同推进街道经济不断向好发展。二是继续做好培育信和广场这座新建总部楼宇,并做好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Andrew公司及集友投资、利农农业、闽信投资等大企业的引进落地工作。三是做好前田金融中心、恒宇国际大厦、海峡出版大楼和邮政广场等几座重点楼宇的策划工作。与前诚置业公司、恒宇房地产、新闻出版局及省邮政公司等开发单位紧密合作,共同策划这几座大楼的功能与定位,做好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2、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街道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盘活楼宇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与各企业及工商部门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外,我们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寻求招商方式的新突破,力争引进效益好,体量大的企业,提高辖区内企业的质量与能级。一是做好信和广场等闲置楼宇的招商工作。并做好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Andrew公司以及集友投资等大企业的引进落地工作。二是重点关注辖区内的企业并购及改制情况,及时了解企业动态。三是做好“五一八”、“六一八”、“九八”等招商月的招商工作。

3、改善投资软环境,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对重点工业企业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对思源物质再生公司、福建力得自动化、天虹彩印厂等进行定期走访和服务,了解这些重点企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将省、市、区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主动传递至相关企业手中,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值稳步增长。二是抓好内、外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引导其尽快在我辖区落地。如:星巴克咖啡、利农农业、集友投资、闽信投资等项目,我们都将积极跟进,全力协助企业尽快到资。

4、充份挖掘辖区资源,确保完成全年指标任务。

我们拟对经普资料进行再梳理,从中筛选出五大类企业:从事租赁业务的企业、央属企业、总部企业、船务公司及物流企业等共二百三十余家,以找准切入点,加强走访,做到应统尽统。

5、抓好辖区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配合有关拆迁单位做好温泉公园改扩建、过洋垱、灰炉村及琼河旧改等拆迁扫尾工作,及时关注土地拍卖进展情况,与开发商加强沟通,力争前期介入,打造新商务楼宇,破解辖区楼宇资源少的难题。二是配合区直有关部门,做好程厝里、秘书巷、东水北路等旧城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动迁安排工作。三是做好海峡出版大楼和邮政广场的策划工作。与新闻出版局和省邮政公司紧密合作,共同策划这两座大楼的功能与定位,做好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四是做好原凯歌广场地块的策划工作。与前诚置业公司共同策划包装一座金融总部楼宇,配合湖东路金融一条街的延伸。

二、着力改善两个环境。

1、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以树城市形象为突破口,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根本治理,进一步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以城市绿化、灯饰亮化、垃圾袋装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科学化为目标,继续加强市容、加大环保的综合整治;以管理模式法制化、机制市场化和手段信息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工作体制,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2、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认真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进一步规范项目全程代理服务体系的运作,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努力形成吸引投资的区域磁场。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建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抓、人人管、重点抓的新格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和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使辖区社会政治更加稳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平安创建”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完善社会保障三个体系。

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扶贫帮困、帮残助残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辖区困难居民救助档案数字系统,完善对困难群体的生活、医疗救助制度,做好困难家庭子女的助学工作,抓好经常性捐助救济工作,建立社会捐赠机制,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

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推进外来务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以建立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以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达标社区为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落实好居民医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做好居民医保的宣传、登记、申报等工作,力争做到全覆盖,切实做好残疾人、低保户的参保工作,让医保政策惠及每一位居民。

二是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以统筹城乡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认真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等专项活动;认真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着力援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巩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六个到位”成果,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更新信息,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完善“福州市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加大对全区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企业的录入工作,力争做到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两头清”。

三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这一载体,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为目标,积极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服务新特色。

发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围绕防、治、保、康、健、计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需求,把辖区内的孤寡老人、低保边缘户纳入到街道医疗救助范畴,为他们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医疗优惠就诊卡,使老人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诊得到免费或优惠的服务。继续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做好量化、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建设,提升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水平,保障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正常进行,更人性化地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四、创新推进四项工作。

1、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认真执行“服务一条龙”承诺,不断完善奖勤惩懒工作机制,完善通报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增强干部的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水平。

2、加强文明创建。充分发挥居民群众作为城市主人、服务主体、创建主力的作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改善硬环境,提升软实力,做到全方位参与、大合力推进、多层次受益,努力实现文明创建工作上有新跨越,形象上有新突破,整体上有面貌。

3、加强社区建设。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生等各项事业。切实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换届,对社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推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配优配强社区班子。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

4、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目标,继续深化各类精品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夯实和完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加强文化、体育、档案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机制,整合力量,推动辖区群众文艺团队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


十一五总结4


残联“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自查报告自治区残联:自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残联指导下,全市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显著增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照“十一五”发展规划任务目标,总结近五年的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代表大会:2009年2月29日,***市第五届残疾人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市政府副市长郭锦铭、人大副主任多健、各区主要领导出席了大会,86名各类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残联理事长郑秀波代表上届主席团所作的《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五届残联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各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推举并通过了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选举并通过了参加呼伦贝尔市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的主席团委员候选人和大会代表。扎区残联第四次残疾人代表大会也于2009年11月26日召开,并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重要民生工程之中,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2006年在市区、2009年在扎区分别建立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用于集中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指导、特殊教育、职业培训、专门协会与文体娱乐活动等。有了大型综合服务场所,不单是我市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飞跃,也标志着残疾人工作者从此有了集中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残疾人有了改善功能、提高素质的基地,***市的残疾人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组织体系构架: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对我市的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截至2010年,全市4个区、11个街道办事处、37个社区都建立了残疾人组织。2007年5月,扎区残联成为独立的二级机构,周悦同志被选为扎区残联首任专职理事长,东湖区、合作区、互贸区的残联理事长由社发局长兼任,各区都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11个街道办事处残联理事长由主管副主任兼职,配备了1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37个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书记兼职,配备了41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不断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开发、组织各类助残志愿者1945人,组成帮扶对子1210对,通过日常生活照顾、临时困难解救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类别化服务,全市由上自下建立了残疾人组织、残疾人组织都有了专兼职残疾人工作者。——组织管理形式:市残联不断完善内部设置,扩大服务范围,规范工作职责,制定考核细则,实行量化管理,对每个区残联、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按照各项业务工作的达标标准从严进行百分制考核,把年度工作、阶段性工作和重点工作考核相结合,以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各街道残联配备电脑,实现了全市残疾人组织联网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不断更新基层残疾人工作记录、统计资料、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模式,使基层软件管理更加规整;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考察、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级分层组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组织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残疾人组织网络。    二、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和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康复服务与指导作用,集中残疾人进行康复评定与训练指导、社区康复工作技术指导与业务培训、咨询转介、用品用具展示等。市残联累计投入资金近56万元用于扩充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为24个基础设施达到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活动场所配备实用康复器械,改善服务场所环境。使全市5/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室,19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康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康复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市基层残疾人工作实际,解决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队伍问题。各级残联协调医疗部门,选配5位热爱残疾人工作、有医师资格的专科医生担任残疾人康复指导医生;选用5位有医务工作经验、热爱残疾人工作的全科医生担任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员;借助社区工作者力量在全市各社区配备了41名康复协调员。在社区医疗机构康复医生的技术支持下,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协调员按照康复指导医生的计划开展社区康复训练工作。2008至2009年,***市残联组织专业服务人员赴北京、常州、包头等地专门学习康复知识和实用技术,组织基层康复服务人员和社区残协委员进行康复工作再学习、再培训;2010年,市残联组织全体街道残联专职委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共56人参加了呼伦贝尔市残联举办的康复工作培训班,完成了社区协调员的上岗培训工作,之后市残联针对实际工作再次举办业务辅导班。连年至少两次的专门培训,有效提高了康复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白内障复明:市残联积极协调市卫生医疗部门和上级残联,为白内障患者创造医治条件。十一五期间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80例,其中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69例。2009年始,***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建立了白内障无障碍运行长效机制,达到白内障发现一例即治疗一例,保证贫困白内障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各类残疾康复培训与训练:十一五期间,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334;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10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71人;救助贫困聋儿6人;新收训聋儿(机构)13人;培训聋儿家长9人。训练贫困智残儿童14人;培训智残儿童家长14人。成人肢体残疾康复训练501人;儿童肢体残疾康复训练6人;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5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3人。——辅助用具配发:按照 “节日集中配发、急需随时即送”的辅具配送原则,五年来累计配发辅助用具506件:安装普及型假肢71例;装配矫形器205例;配发轮椅43台、腋杖8副、手杖4支、助行架10个、安全扶手53副;助听器7个、闪光门铃23个;盲杖5支、助视器6个、盲表3个、音乐钟表10个、放大镜指甲刀58个。——精神病防治与康复:2008年,依托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综合内科成立了精防康复技术指导组,社区残疾人康复室的医务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及病人家属形成了基层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网络。各社区康复站或残疾人协会为辖区内的精神残疾人建档立卡,定期入户,动态掌握他们发病、服药、康复训练等各阶段的情况,对精神残疾人的监护与管理逐年加强。2009年始,结合彩票公益金救助活动,资助8名贫困精神病入院治疗,为救治中的精神残疾人解决生活费和交通费。——创建“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市”:2009年***市被确定为“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市”培育地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及时下发了《***市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实施方案》,为创建工作制订了行动纲领。按照方案要求,市残联继续实施康复助残工程,把康复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社区,努力做到专家骨干与兼职队伍协助,康复普教与入户走访兼顾,医疗康复与社区康复并重,集中指导与跟踪服务同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康复服务模式;市财政按照全市常住人口16.5万人、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批配残疾人康复经费,其中4.5万元拨至街道和社区,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等;结合“十一五”康复工作要求,市残联重新设计了基层康复工作用表,将新任务目标及时纳入到新表中,使工作记录更细致更实际,进一步规范了基层资料管理;街道、社区残疾人组织为有康复需求的功能障碍者建立康复服务档案3566册,为所有持证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2423册,便于基层康复服务人员及时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街道残疾人医疗康复室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和现有条件,为501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与社区康复协调员一起指导各类残疾人居家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区残疾人协会结合社区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培育残疾人康复意识、传播康复知识、培训亲友、提供转介服务、开展娱疗等康复活动,全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范围和能力。2010年***市被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三、就业工作稳中求新——就业服务与指导:依法全面推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为残疾人集中就业寻找机遇,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市残联与部分企业经过长期的就业协作,建立了良好的用工关系。2006年的新兴酒厂、扎区福利木器具加工厂、新华被服加工厂,2007年的盛达实业公司、宏丰木业、英华鞋厂,被市残联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基地”;2008年的英华制鞋有限责任公司、春友建材公司、缘梦圆盲人按摩院及国伦按摩诊所,被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被指定的企业保证提供一定比例、适合的岗位集中安置残疾人,保证残疾人有所学、有所用。各级残联每年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招聘会,在残疾人与招聘单位间搭建用工、就业桥梁。对于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市残联想办法为其家属安排就业,不让残疾人家庭出现“零就业”。自2006年起,贫困残疾人个体就业市残联给予小额无息贷款,盲人王东开办的缘梦圆按摩院、肢体残疾人邓留金兴办的养狐业等9名残疾人创业分别得到了市残联的资金扶持。2010年,市残联还将公益性岗位管理与社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安置了12名适于基层工作的街道残联专职委员。公益性岗位与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有机结合,为探索残疾人就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市残联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做好残疾人就业后的稳定工作,实行跟踪负责制,及时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情况,协调用人单位为残疾人交纳社会保险费。“十一五”期间共安置587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按比例安排147人、集中就业129人、个体从业240人、零散就业59人、公益性岗位12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与管理:2006年,市残联与地税局联合发文《关于征收2005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通知》,实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代缴。市残联工作人员定期到地税征收大厅办公,发放征收通知、统计按比例安排残疾人数、核对征收金额。市财政加强对保障金的监督与管理,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只用于残疾人事业。五年来,保障金收取连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职业技能培训:发掘适合残疾人从事的职业技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2006年,组织残疾人到扎区苇帘厂学习制作苇草工艺品技术;2007年,扎区残联、东湖区残联分别举办的种植、养殖业培训班;2008年,市残联举办肢体残疾人电脑培训班、选送残疾人到英华鞋厂学习缝制串珠鞋花;2009年,市残联举办了盲人计算机培训班、盲人按摩培训班、手语应用培训班。五年内累计培训426人次。通过培训,使残疾人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为残疾人就业奠定了基础。四、教育工作卓有成效——政策性长效救助:2006年7月正式实施的《***市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办法》,为全市贫困残疾人家庭中应届大中专学生带来福音。2009年市政府出台的《***市残疾人优惠扶助补充办法》,进一步强调和规范了教育资助工作,市残联灵活贯彻文件精神,在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院校学生和特殊学校学生的基础上,将受助对象扩充至非贫困残疾学生、院校级优秀大学生、残疾人家庭研究生。五年来,市残联共为贫困残疾人家庭的123名学生支付教育资助金20.25万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市残联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界携手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2006年以来,***检验检疫局、海关、边防七团四连、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单位都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进行过资助,2010年,市残联又促成***市国检局、富豪集团、发达集团、合作公司等9家单位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长期资助12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专生就学,直到完成学业。五年来社会捐资合计5.2万元。——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情况一直受到残联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2009年的抽样调查中,肢体、视力、听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情况良好,就学率能够达到98%,只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就学率趋低在37%左右。这一结果提醒市残联愈发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工作,确定了残疾人教育“尽早介入、正规教育、长期训练”的策略,从小培养残疾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开始,逐渐实现生活自理到自食其力。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市15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随班就读的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那些不能随班就读且有就学能力的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市残联积极协调呼伦贝尔市和呼和浩特市的专业特教学校,将残疾孩子送出去接受正规教育培训。五、社会保障措施得力——走访慰问:多年来,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是残联经常性工作。在各节日来临之际,市政府有关领导都要随同市残联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特别是2008年春节以来的“一分关爱百家暖”活动,使慰问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慰问内容更加贴近残疾人需要。五年间,共给600余户特困残疾人家庭送去了温暖——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送轮椅、拐杖、盲杖等辅助用具,为有教育和医疗负担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送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助残日期间,2006年为全市527名残疾人免费体检;2008年走访慰问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先进典型,鼓励他们起好模范带头作用;2009年慰问贫困残疾青少年家庭,为孩子们买书籍、送学习补助金;2010年慰问残疾人道德模范和先进福利企业,弘扬残健共融、和谐建市的社会风尚。“爱耳日”、“爱眼日”、“肢体残疾人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也都围绕主题,采取社会宣传为基础,座谈、联欢、配发相应的辅助用具、送节日礼物等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政策保障:为贯彻落实《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市政府出台的《***市城镇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办法》(〔2008〕22号)和《***市城镇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分配方案的通知》(〔2009〕1号)中,针对残疾人都给予了特别的照顾。2009年,***市残联又积极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人事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在原有的残疾人优惠政策基础上,制定了进一步优惠残疾人的新措施,并由市政府批准出台了《***市残疾人优惠扶助补充办法》。该《补充办法》涉及残疾人的康复医疗、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惠及残疾人生活,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结合了当前***市的各方实力,为使部分非制度化的临时救助逐步形成制度化的社会保障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住房保障:2008年,市残联通过对贫困残疾人住房情况摸底调查,了解到全市有58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存在居住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残联向上级残联争取到100户国家专项彩票公益金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得到国家及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50万元,2009年,又申请到该项目50户,收到项目资金25万元。项目资金已经分配到贫困户较多的扎区和东湖区。根据我市住房造价的实情,市残联将项目落实与我市保障性住房分配相结合,将危房改造与扶贫楼、廉租房融合并施。截止2010年10月,共安置了287户贫困残疾人无房户,残疾人居住问题大部分得到了妥善解决。——基本生活保障:民政部门,将无就业能力、无法组成家庭、依靠父母供养生活的成年残疾人,单独认定为低保救助对象;市残联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重大疾病的特困残疾人实施年度基本生活救助,为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拐仗、助听(视)器等辅助用具;市建设部门分配廉租房,着重考虑贫困残疾人家庭,并按照残疾类别和等级提前选择楼层;市广电部门对安装数字电视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减半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教育保障:市残联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考入大学院校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定额助学补贴;市教育局、市工会、市妇联、红十字会等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给予助学补贴。——医疗保障:劳动保障部门将全市残疾人都纳入城镇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市残联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承担住院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医保局将有职工医疗保险的精神病人纳入慢性病范围,医药费用定额报销;医疗部门减免贫困残疾人办证的评残费用,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并定额减免费用,市残联补余差;市残联为符合条件的低视力残疾人验配助视器、为符合条件的听障残疾人验配助听器,为下肢缺失的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并承担80%的费用;市民政局发放 “贫困家庭医疗救助金”为贫困残疾人定额报销医疗费用。——就业保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残疾人个体从业的免收牌匾、广告设置费;市残联对个体从业的贫困残疾人给予5000元—10000元、为时一年的创业无偿借款;各用人单位必须使按比例就业的残疾职工或集中就业的残疾职工全部加入社会保险。六、文体宣传丰富活跃——文艺展演:2007年 “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创办了扶残助残“彩虹”行动。5月18日下午,在***市新闻演播大厅,扶残助残“彩虹”行动启动仪式暨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演出隆重开场!一台汇集了基层优秀残疾人文艺爱好者,内容丰富、乐观进取、感人至深的文艺节目,向全市人民展示了残疾人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市长吴浩峰等四大班子领导与部分残疾人以及关心残疾人事业的各界人士800余人共同观赏了这台演出。——体育活动:2008年助残日,扎区残联、文化体育局及中国移动公司扎区营业部联合举办了“迎奥运、展风采——移动通信杯”残疾人运动会,有6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趣味比赛,他们发扬奥运精神,克服自身障碍,充分展示了残疾人不甘落后、自强向上的精神面貌,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尊重,关心、理解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再一次被渲染。乒乓球运动员肢体残疾人费洪杰、羽毛球运动员听力残疾人赵贺等,也在自治区级的各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社会活动:2008年,在迎宾广场,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市文化局、市广电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爱在天地间”为汶川赈灾义演捐助晚会上,“轮椅歌手”王培兴深情演绎的歌曲《从头再来》、肢体残疾女高音高善平的民歌及聋哑人的手语舞蹈,感动了整个广场的市民观众,人们饱含着热泪,不由自主地纷纷捐款。汶川大地震后,我市广大残疾人踊跃加入到援助的行列中,全市共有104名残疾人自发捐款,累计金额10000元整。2008年春节,5名盲人按摩师到福利院为颐养老人免费保健按摩,2010年助残日,全市盲人按摩师在扎区圆梦缘按摩院前免费为市民诊断、按摩,残疾朋友们正创造机会以善举回馈社会。——文化展示:2008年与2009年间,为了体现我市残疾人对发展口岸经济、推进特色旅游、创建全国文明城的满腔热忱,展示我市残疾人的精神面貌、聪明才智,市残联、扎区残联陆续筹办了“残疾人艺术成果展”。展览在全市范围内共征集了1000多件各类作品,除传统展品外,蛋壳彩绘、牛角雕刻、羊首图腾、菜杆盆景、锡箔工艺、根雕石刻、大幅剪纸等作品,艺术性和独创性分外突出。展览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参观者纷至沓来,无不交口赞誉。展会后,市残联将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冠名为《心灵的交响》,意为作品集是残疾人心中美丽的音符谱化的动人乐章。市残联还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精品,参加了2009年的“***中俄蒙科技展”,通过这个平台向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宣示了残疾人勤勉坚韧的优秀品质和匠心独具的精湛技艺。反复举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展带销的形式,推广残疾人的艺术创意,发掘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渠道,结合本地旅游经济开辟残疾人艺术作品的市场。2010年,自治区残联举办了残疾人艺术展览,***残联选送了10件精品参加了展览。其中我市民间艺术家、听力残疾人郑怀勇的锡箔(易拉罐)工艺画被选定为上海世博会展品。5月22日,身着民族盛装的郑怀勇在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现场展示了他的技艺。郑怀勇作为自治区的代表走近世博会,说明了***市的残疾人文化步上了更高的展台,这是***市残疾人的骄傲,也是***这个魅力城市的荣耀。七、残疾人合法权益充分保障——残疾人维权工作:市残联积极协调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对贫困残疾人进行维权救助,完善信访组织结构、规范工作秩序、开通法制维权热线,把残疾人的大事小情都放在心上,让每个来访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答复。“十一五”期间,未出现残疾人集体上访事件,残疾人越级上访平均每年不足1件,未发生过残疾儿童流浪或残疾人受到遗弃、虐待、侮辱等现象,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投诉率为0.8125,小于国家最低比率1.5,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法制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2009年,换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的过程中,市残联坚持办证标准、严格办证程序、提高办证质量,指定医疗机构市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抽调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技术骨干组成市残疾评定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六类残疾等级评定工作。为有效减轻贫困残疾人经济负担,市残联协调指定医院减免收取贫困残疾人的鉴定费用,指定照相馆免费为其拍照。办理新证业务已与换旧证工作同步进行,按照办理新证要求和标准,同期为残疾人申报、评定,及时核发新证,现已发放新残疾人证2423本。——无障碍建设: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无障碍环境建设被列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市残联作为主要责任单位之一全力配合建设部门狠抓无障碍建设。2008年***市被推荐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市残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多次对我市的道路、建筑物、广场等处的无障碍建设情况展开调研,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调研结果,向市政府提出无障碍需求、管理、监督建议,对有明显障碍且可改造的单位印发了催办函督促整改。近两年,在全市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下,我市的无障碍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设局经过征求市残联意见,对已建道路、所有休闲广场进行了缘石坡道处理,在固定公厕内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在火车站站台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民政、旅游、政法、民航、建设等部门在各自新建的公共场所中,积极落实了无障碍设施;市农行、工商行、工商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及时改造了无障碍坡道;电视台、报社,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无障碍建设的宣传,创造了良好的无障碍舆论环境;市政府、地税、工商、劳动、机场、火车站、口岸等场所都设置了信息电子屏幕,市残联在民航、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中传授、推广了手语,初步实现了信息无障碍;市残联进一步完善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和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发挥示范引导作用。2010年是***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验收之年,为深化创建内容,市残联尝试开展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届8月11日“全国肢残人活动日”为53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卫生间扶手。同时,又积极争取到中残联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10户及匹配资金4.2万元。在深入了解各类残疾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本着“重度残疾、贫困、急需、房屋有改造价值、残疾人自愿”的原则,经过多次筛选,确定了7户重度肢体残疾人和3户盲人残疾人家庭为项目改造户。9月中旬,市残联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到残疾人家中实地勘察,根据每个残疾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设计不同的改造方案;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和市残联维权部工作人员组成施工小组,于9月20日,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实施!9月26日是第53个国际聋人节,为使这个聋人节更加新颖更加有意义,我们为22户双聋哑夫妇家庭安装了闪光振动门铃,从此拜访聋人家庭不再有障碍。今年的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不仅让85户贫困残疾人得到了切实的帮助,也为今后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积累了经验九、工作作风更加扎实:近五年来,市残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为残疾人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针对残疾人关心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廉租住房、就业、房屋拆迁等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提供切实服务。使全市795名贫困残疾人都享受到低保,278户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入住廉租房,828名无业残疾人都加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社区有康复需求的身体功能障碍者得到类别化的康复服务:为贫困残疾人安装维修假肢、配发辅助用具、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精神病患者免费入院医治、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资助、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等等,全面实施了康复、教育、就业救助工程。为将残联政务公开,便于更多的人了解、查询,市残联在***网站设立了残疾人服务窗口,在残疾人服务大厅公开工作职责和服务承诺,设立监督电话,向广大残疾人发放服务卡,想尽办法贴近残疾人,建立良好亲民关系。在2009年的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民评官”活动中,面向全市各界发放了58540份问卷调查表,对181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民意测评,市残联群众满意率位居首位,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授予市残联“2009年度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十佳先进单位”称号。   十、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各项残疾人工作得到扎实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两个体系”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用高标准来衡量,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惠及残疾人的“两个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推进。在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妥善解决残疾人各类需求的综合实力还有限,社会环境和经济资源距残疾人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结合实际,我们只能按残疾人需求的轻重缓急,以保障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居家服务等基本需要为重点,让有限的资金、人力及其他资源最大地发挥作用。2、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兼职情况较为突出,使整个队伍对残疾人工作的认识、对残疾人政策的了解、业务素质等综合能力提高速度缓慢,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我们的残疾人工作队伍需要更多的专职人员,需要更多业务成熟的人,为残疾人主动服务、提供人性化服务。3、残疾人康复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技术力量。残联开展康复指导与训练工作仍然离不开医疗部门的技术支持,应该在医疗康复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残联的康复技术力量,既能与医疗部门通力合作又能自主开展工作,以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技术含量与业务能力。    十一、***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点事项十二五期间,***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实现残疾人事业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措施,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今后一个时期需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一、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着重解决:将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无劳动能力的成年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采取结对子、定期补助等措施保障生活;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落实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补贴,逐步提高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标准,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城市保障性住房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对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实施教育救济政策,保障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    二、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服务、技术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实现残疾人工作体系的网络化,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着重做到:以医疗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场所、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配置、残疾预防、康复转介、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全面巩固建设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市;保障可随班就读残疾人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对适合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做好转介服务,在学习费用上给予适当扶助;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以民政托养机构为骨干、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真正方便残疾人生活;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以各级残联、社区法律工作站为补充,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制和信访工作机制,形成体系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服务。

十一五总结5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引导乡政府全体干部职工、乡直单位各职工以及全体村民学习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精神,培养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佐龙乡人民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向国旗敬礼”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青春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

“十一”期间,我乡开展了“青春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工作人员精心地筹划,乡政府、乡直单位的职工和村民们踊跃报名参加,积极准备,经过初赛和决赛两轮的竞争,最终决出了获奖者。参赛者们在演讲时尽抒自己的敬业梦、爱国梦,或情真意切,或情绪高昂,引来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比赛的结尾,江书记也用他的梦为比赛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通过这次主题演讲比赛,每位参赛选手和观众都激发了斗志,唤醒了内心深处对岗位的热爱,下定了更好服务群众的决心,坚定了为祖国发展、民族富强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信念。

二、开展调研文章征集评比活动。

“十一”期间,我乡开展了以“进程加快、集聚加速、总量扩张、成效惠民”为主题的调研文章征集评比活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的过程中,我国社会随时都呈现出新面貌,如何引领发展,做到成效惠民使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此次征文征集评比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可以实地调研,发现问题,用心思考,提出对策。这次活动让大家把社会实践和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大家学习、实践和探索的能力。

三、走访慰问困难老干部、老党员。

“十一”期间,我乡根据实际情况走访慰问了18名困难老干部、老党员,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为他们在节日期间带去了最温暖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走访、慰问困难老干部、老党员,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又一次洗涤。他们都是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好干部、好党员,一生为民,退休了之后自己却过得很拮据。我们的走访、慰问不但给他们带去了关怀和帮助,更是带去了我们的尊敬和人民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我们自己也从中学到了要爱岗敬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组织拔河比赛和乒乓球比赛。

“十一”期间,我乡组织了拔河比赛,由乡政府、乡直单位各出一男一女两队,各村组合成队,经过激烈的淘汰赛进入循环赛,最终决出前三名。

这是一次团队合作的比赛,它增强了大家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十一五总结(精选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学生期末评语班主任工作计划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环保作文1500字玫瑰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