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本文为大家分享预习报告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率,而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现就本校五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普及度、预习的质量和预习的价值性认识;从侧面了解教师布置预习的质量。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二.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从本校五年级选了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0 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结合本校学生的预习情况自编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调查内容如下。
1、你觉得语文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
A有必要 B没必要 C不清楚
2、你经常进行语文的课前预习吗?( )
A经常 B偶尔 C从来没有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课前总会预习的;约 17%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的语文预习时间一般是:( )
A15分钟以内 B15-30分钟 C30至60分钟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2%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
4、你的语文预习的主要内容是( )。(可多选)
A读通、读熟课文 B自学生字词 C了解课文大意
D查阅资料 E质疑问难 F根据课后题,尝试探究
G其它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二).预习的主动性
1、你之所以进行课前预习是因为:( )
A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必须完成
B为了课堂更好地学习,我必须完成
C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D不知道
2、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的作用主要是( )。
A提高听课效果 B得到老师表扬 C提高自学能力
D上课可以不听
分析:有30%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有20 %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预习的独立性
1、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
A自己主动预习 B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 C不预习
分析:35%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30%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2、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指导吗?( )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四).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如下:
1、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 )
A直接跳过 B做好记号,上课认真听
C请教别人 D查阅资料
分析:20%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45%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30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2、预习中你使用过《教材全解》之类的参考书籍吗?( )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分析:在课前预习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也就是说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
3、使用参考书籍是为了:( )
A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好回答老师的问题
B仅作参考,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分析:34%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38%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一、前言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收益的。
为了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就本校6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从本校6年级选了 2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27 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①有必要
②没必要
③说不清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 6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①总会预习
②有时会
③不会预习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约 10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
①有
②没有
③不清楚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 8 %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
2.预习的主动性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①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必须完成。
②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
我必须完成。
③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④不知道
分析:有 80 %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有 10 %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预习的独立性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①自己主动预习
②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
③不预习
分析: 60 %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
40 %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
①经常指导
②偶尔会指导
③从不指导
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①直接跳过去
②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
③请教别人
④查阅资料
分析: 40 %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 30%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 30%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
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时会使用
分析:在课前预习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也就是说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
①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②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分析: 30 %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 30 %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
①. 有
②.较多
③.适中
④.太少
分析: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
①、认识字词
②、读通、读熟课文
③、理解重点词句
④、了解作者或课文大意
⑤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①自学生字词
②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了解课文大意
④查阅资料
⑤质疑问难
⑥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上表中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六、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特别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预习意识。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
2、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对待预习作业,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
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
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6、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
一、前言
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预习、思考、质疑的习惯。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研究。
为了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研究》,就本校四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从本校四年级选了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10份,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四年级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
1、 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
①有必要 ②没必要 ③说不清
分析:所有的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
①总会预习 ②有时会 ③不会预习
分析:30%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70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
①有 ②没有 ③不清楚
分析:所有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
(二)预习的主动性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 )
① 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
② 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 我必须完成。
③ 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④不知道
分析:有 80 %的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有20 %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 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 预习的独立性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 )
①自己主动预习
②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
③不预习
分析:70 %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30 %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 ( )
①经常指导 ②偶尔会指导 ③从不指导
分析:大多数学生在预习时偶尔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不是十分重视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①直接跳过去 ②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
③请教别人 ④查阅资料
分析: 30 %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60%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 10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 ( )
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时会使用
分析:在课前预习中,3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也就是说有多少部分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
①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②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分析: 20 %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 80 %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 )
① 有 ②较多 ③适中 ④太少
分析:所有的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多项选择)( )
①、认识字词 ②、读通、读熟课文
③、理解重点词句 ④、了解作者或课文大意 ⑤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
①自学生字词 ②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了解课文大意 ④查阅资料 ⑤质疑问难
⑥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分析: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从以上调查题中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六、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特别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预习意识。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
2、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对待预习作业,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
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
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6、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
(一)预习使课堂笔记更能抓住重点
课程的提前预习使我们对教材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和板书缩写的内容,哪些是教材上的,哪些是老师补充的一清二楚。记笔记,重点记教材上没有的或自己不清楚的,以及老师反复提示的关键内容。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事件和精力用于听讲和思考问题上。
(二)预习为我们节省了大量事件
经过预习扫清了知识的障碍,提高了课堂吸收率。对当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可以避免上课似懂非懂,下课再重新学习而浪费时间。对新知识的当堂消化和吸收,降低了复习和作业时的难度,可以节省课后复习、作业的时间。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降低作业的错误率从而节省改错题的时间。可见,课前拿出少量的时间进行预习,不仅使我们的课堂听课轻松舒畅、效率高,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的无效劳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预习能理清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我们对于上课将要学习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了,容易跟上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有时预习得比较好,对所讲的知识比较熟悉,不妨想一想下一步老师会怎样讲,然后在继续听讲中加以对照。由于思路理清得好,提高了听课效率,老师布置的作业能顺利地完成,这样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增加了,学习就主动了。
(四)预习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
在预习中,为了理解新知识就要积极地追忆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追忆不出来,再去翻阅旧教材。通过预习再把这些知识重新回忆起来,那么就有利于对已学过知识的巩固。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预习报告(合集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 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 4班班级口号, 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 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 暑假作息表, 拜年祝福语猪年, 医师个人简历, 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 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