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秋天,不管在哪里,都是美好的;然而,北方的秋天,尤其是清冷、宁静、凄美。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能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通过早读的自读与齐读课文后,学生大多反映喜欢郁达夫细腻的文字,喜欢他笔下的秋的独特的韵味。但同时,由于对于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陌生,他们普遍反映不大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生大多喜欢散文,同时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之中。所以 ,课堂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让学生鉴赏课文,又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对作者与背景予以详细介绍,可让学生逐步学会品味课文并逐步走入作者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由景入情,品味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三、文章细读,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
四、布置课后作业:鉴赏佳句并仿写
(导入)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和学生一起举例并指出秋的不同特点)
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提问引导并点拨:1.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有着怎样的特点?(文眼)
2.为了展现这些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概括)
3.除了直接描写,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示故都秋的独特韵味?(对比衬托)
1.感知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情(眷恋、向往、赞美)
2.承上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
3..研习五幅画面,品味语言,把握以情驭景、以景驭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引导讨论)几幅画面,生动精彩,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诵读你喜欢的文句。
(找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然后问他喜欢的原因,从而引领学生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有重要的表现手法时,点拨一下。多找同学读,通过品评来把握。)
4.联系背景及作者深入剖析作者的内心。
1. 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壮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爽朗、明媚)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萧瑟)
学生于文中进行勾画、概括,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文中勾画、分析讨论并回答)
学生课后在作业本上完成
导入新课
在逐步引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郁达夫笔下的秋色、秋味,明晰文章结构。理解对比衬托手法。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并走入作者内心,领悟“清、静、悲凉”的秋景背后作者的心境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并强化仿句能力
板书设计
总起:思秋 (1—2)
分写:绘秋(3—11):1、秋日清晨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4、秋雨淅沥 5、秋日佳果
议秋 (12)
总结:恋秋(13—14)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的诵读,从音准、语调、停顿、轻重读及情感等角度评价。
评价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及表达能力,从问题回答中及时反馈。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还相对较为传统,但是通过巧妙的设问,激起了学生探究作者情感的意识;再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料提供,又与学生进行了互补协作。学生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了较深的品味。
在对语言的品味上,学生还只能停留在感性的`感觉上,不能深入地品味剖析并恰当地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教学创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连年内战的中国,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
因此,本设计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激发学生探寻作者附着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体验,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散文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诵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本设计主要采取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由相关的三个环节组成:
1、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2、感同身受,渐入佳境;
3、纵观全局,探索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争辩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预习要求
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层次,体会课文大意,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2分钟)
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12分钟左右)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请大家看课文,听老师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问题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问题3、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问题4、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问题5、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
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二、感同身受,渐入佳境(20分钟左右)
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
问题6、请全体同学听课文录音,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作者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
第一组意象——萦绕着皇家气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显的是“气息”。如果剔除特指的“故都”,北方秋的意蕴、气息、味道还会是作者心中所思、所梦、所念的吗?虽然全篇没有着意进行酣畅淋漓、泼墨重彩的描绘,只是在不经意间有所流露,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萦绕着、暗含着这股故都的气息、皇家的气息、文化的气息。
画面上的景——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日光能细数吗?(神态动作)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下作为参照:
第二组意象——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的意象。这里面,作者是在拿南方的秋的纤细柔弱与北方的秋的雄迈豪放、悲壮苍凉作对比,凸现的是北方的秋的“雄”气、“雄”味、“雄”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江南的秋,“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天空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所以作者“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三组意象——秋声、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现的是“秋味”。
①号镜头——北国的秋槐。粗犷中见细腻,极尽其柔软的感觉。
②号镜头——秋蝉的残声。是否是秋的残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隐在“秋日胜春朝”当中的一丝哀怨呢?
③号镜头——秋雨。其实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层平平仄仄的韵律……
④号镜头——北方的果树。使灰冷、肃杀、苍凉、清寂的北国之秋拥有了金黄色的、绝好的时日,也使故都的秋笼罩了一层皇家气派而更加显得浑厚、深沉、磅礴、生机无限……
第四组意象——以“天”作为大的背景。秋风秋雨,秋树秋花,秋情秋怨,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可以尽情地在这个背景中描摹挥洒,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中,才更能表现出故都的秋的意境和作者对故都的秋所特有的钟情、怀恋、寄寓。
第四种意象,作者是以“秋味”为魂,以皇都“气韵”为魄,以南北方秋色的对比为体,以“天空”为背景,勾勒、营造、组接成故都的秋的格调、秋的意蕴、秋的味道——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深情。
小结: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问题7、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明确: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三、纵观全局,探索主题(6分钟左右)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问题8、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问题9、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问题10、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明确: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小结:
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秋的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都之秋的。(幻灯1)(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5分钟)(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幻灯2)
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幻灯2)。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幻灯3)
明确: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请两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幻灯4)
明确: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枣树。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幻灯5)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第三段)
3、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详细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幻灯6)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互相交流)
明确:(1)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幻灯6)
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2)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幻灯6)
(3)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幻灯6)所以虽然这些景物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四、深入探究“秋味”
(一)清
1、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3、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4、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美丽扶疏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幻灯8)
5、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幻灯8)
明确: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蓝色比较清静(幻灯8),而紫黑色太低沉、太压抑(幻灯8),红色热闹、温暖(幻灯8)。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远洁净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这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北山》(幻灯9)。“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体特点。
自主鉴赏文章的抒情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析文章重点段落,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以景显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自己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提高自我语言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对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提高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难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主体,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反复朗读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老舍先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生活经验上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给这些景图拟小标题。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文本,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的漏下来的日光”中的“数”字写出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明确了使学生明确了“数”字写出了作者悠闲、清闲、惬意,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来赏析文中各幅景图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的?同时注意作者的语言和用词。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明确作者在每一幅景图中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雨后寻常北京人的对话显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这句诗表达的孤独寂寞之感与文中郁达夫所表达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来明确在结尾处写到南国的秋是为了与文中北国的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悲凉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一起赏析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这北国的秋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画中还带着丝丝悲凉,是郁达夫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画中有情,情中有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作业:
描绘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或一个你喜欢的季节,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静
悲凉
叶落知秋图
秋蝉啼叫图
秋雨洗城图
佳日果树图
庭院秋景图
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
(2)用两个段落作为例子,引领学生欣赏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4)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
1、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理解作者的悲凉。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形式上散文有四个特点: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阅读散文时,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故都的秋》。
学习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二、第一个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全文共14个段落。
1、请同学们阅读第1段至第2段,回答问题:
(1)抓住关键词,请概括北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1段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想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为什么写江南的秋?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对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这个段落运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赞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领略品味。
2、阅读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写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点?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树(3)秋蝉(4)秋雨(5)秋天的果树。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3、阅读12、13、14段。
(1)请问,这个段落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请分析作者的观点。议论,抒情。作者的观点: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对北方的秋的赞美。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2)阅读13段,作者把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天进行对比,请问: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3)阅读14段,请问:这个段落直接抒情,点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眷恋。
总结:本文第1、2段总领全文,点题,写了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比南国的秋要饱满。第3段至第11段,选择描写5种典型的景物,表现北国的秋天的特点。第12段至14段是结尾点题,通过议论抒情表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赞美和眷恋。
三、第二个任务: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例1:请阅读下面一段话: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表现的景物“静”的特点。“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表现了景物清、静特点。“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静,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的描写“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落寞,凄清的景,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例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这个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见。“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出了秋天的静、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组句子既表现了秋的清、静,更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悲凉。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对明艳之色繁华景物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写景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四、第三个任务: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例1: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写景状物,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表现秋天北国槐树的特点。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还加入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抒发了作者落寞悲凉的感情。我们写景状物,应该调动我们的丰富感觉,从所见,所听,所触,所想等方面写作,学习运用审美的语言表
现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2: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齐若冰《秋天的花》
这个例子是我2014年秋天写的一段文字。先写的是花香,是嗅觉。然后写的是视觉“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最后写的是所想,“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五、第四个任务: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
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例1:秋天的花齐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风景。其实,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情趣。九月,阴郁的雨缠绵不休,地面湿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着一把蓝色的伞,雨水还是打湿裙子。街道边是古老的国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着亮晶晶的雨滴,浓密的深绿色的叶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脚底下落着米粒小黄色的花,纤细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国槐,像一个冷清的女子,令人疼爱。姹紫嫣红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国槐自有一种淡然寂寞的气质。
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秋天,在公园游玩,看见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泛黄,曾经婷婷的干也变褐。想起夏天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欣喜这片荷塘美丽的荷花,如何惊喜的拍着特写。面对这些,我能够想到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时光的流转中,原来的美好已了无痕迹,如同红颜、青春、爱情。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当清冷的雨滴敲响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洁净的花和短暂的夏季。盛开,凋谢,我看到生命的执着、孤寂。秋天的回忆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
我遇见一个女人,那时我们的文章发在一本杂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种冷清的气质。后来,在网上我们相遇,探讨文字。后来,我看见她的照片,眉眼间有着单纯与冷清。她同样喜欢我的样子,我们似乎看见相似的自己。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静的读书,把每一段思绪用文字写出来,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着饱满的内心和优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红砖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红开的红红火火,在清冷中显得吉祥如意。母亲说,这种花生命里很旺盛,原来只栽种了一株,居然繁殖了这么多,去年的种子自己落下来,春天发芽,秋天开花,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不用浇灌,淋着雨就生机勃勃。母亲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花,时光静静的流过。感谢这些花,给母亲生活带来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静的心灵厌倦了喧嚣,洗尽铅华,会领悟其中的味道。
2、仿写,请同学们自己写一段秋天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生当堂完成,展示。
六、作业: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写一篇赏析。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 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资料共享平台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 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 (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 (对比、博喻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整体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 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资料共享平台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 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故都的秋教案(集合1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 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 4班班级口号, 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 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 暑假作息表, 拜年祝福语猪年, 医师个人简历, 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 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