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长江之歌课件(集合13篇)

作者:edditor12023-08-23 17:40:07186

《长江之歌》的主旨就是讲长江、唱长江、赞长江。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长江之歌课件,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长江之歌课件 第1篇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

长江之歌)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教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讨论:

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

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1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

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学唱歌曲、作业布置:

P6 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

豪迈     雄壮

长江之歌课件 第2篇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 播放录像 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 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 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 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 中间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 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

7、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

知识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音乐:时间的艺术。 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

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变化)。 对比例:第二段(B) 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

课堂提问:音乐素材发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 重复统一 加深印象,对比变化新的感觉(动力) 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

长江之歌课件 第3篇

一、问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音乐组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江之歌》,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二、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几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们参与尝试与讨论,拓展思维,因此本节课力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试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发现式的学习,为此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三、教材分析

良好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程的关键,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先谈一谈我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歌唱课,这首歌曲主要是对于长江的歌唱,赞颂长江的波涛汹涌赞颂长江不育各族儿女赞颂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四、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要学会像长江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逐步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连音线怎么去歌唱,并且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规律,以及大附点音符的节奏规律。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材重难点:

重点:掌握弱起节奏以及连音线的歌唱方法方法。

难点:区分小附点节奏和大附点节奏。

五、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八年级学生他们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形象的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并且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弱起节奏过儿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六、教学教法

伟大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并独立地掌握他们,因此我设计了讲授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为主的教法和学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一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导入新授小结和作业

导入:人好的导入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同学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仅是同学们对于本节课产生了兴趣,而且对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欲望,故而本节课将采用兴趣激发引导式的学习,激发同学们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在本节课开始之前,我会带着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律动,然后开始本节课的音乐课程,在音乐课程开始之后,我会向同学们请问说起我们的母亲河,他是哪一条河?那我们中国的第二长河有是哪一条河?此时同学们会回答长江。接着我会引导同学们走入今天的课题,长江之歌的学习,由于我们的学生都是八年级的学生,所以他们对于基本地理知识的掌握是非常的牢固,所以由他们熟悉的知识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求知欲和兴趣。

新授:首先我会播放音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长江之歌的节奏,速度和情感,在第一遍铃听完音乐之后,我会向同学们提问,我们听到这首歌,他的节奏是几几拍它的速度是什么样子?那所有表达的情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其实同学们不难回答是四四拍的节奏,是稍微中速的速度,想要表达的情感,一种亲切的歌颂式的情感。在同学们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会带着同学们去感受一下四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并让同学们带着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由于同学们之前都是学习过四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再次带着同学们去感受一下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又一次她们巩固了之前学习的知识,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律动魅力,以及体会歌词之美,在第二次聆听之后,我会向同学们提问你们最喜欢的歌词是哪句歌词?然后同学们向我分享出他最喜欢的歌词是哪一句?接着我会带着同学们把歌词串着节奏进行朗读,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引出本杰克的两个知识点,大附点音节奏和小附点节奏,在进行朗读完之后,我会对同学们进行一个趣味性的发声练习,练习完之后我会播放音乐,让同学们用啦代替歌词进行跟唱,同学们,进行完一遍更唱之后,我会让同学们带着节奏,带着歌词去歌唱歌曲,同学们,完整的歌唱完一首歌曲之后,我会以游戏的模式对同学们展开一个课堂小活动,因校园好声音PK大赛的模式,让同学们分为两队,分别是男生队和女生队,分别对唱歌曲结束之后,两队之间互相平分,在此过程中,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且还体现了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过程。

在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掌握之后,我会为同学们策划一场音乐会,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投身于本次音乐课程的兴趣之中,我会以分组的形式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他们所代表的组需要表演项目。在此阶段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

最后我会请音乐课代表来带领着全班同学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最后留一个开放式的作业让同学们回家之后,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去听。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长江之歌课件 第4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吗?同学回答(略)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到过或是在电视上见过呢?同学回答(略)

3.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第一句中:“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二、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幻灯片)

三、由教师范读来训练学生“正确、清楚”的朗读能力。

1.教师范读前四句,请同学说说老师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2.教师总结如何朗读,然后让学生全班齐读前四句,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

3.运用齐读,散读等朗读全文。

四、听录音朗读

1.先听录音,然后跟读。

2.对比同学们自己所读的语气语调,请同学们作一些评价。

3.以个别、分组、全班的形式来朗读。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解释

2.练习册P1/一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抒发的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重点难点:

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3.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整体感知,分析要适度,不宜琐细。

教学过程:

一、全班齐声朗读全文,看看和没上之前有何不同?

二、比一比谁朗读的好?(比赛)

三、听《长江之歌》歌曲,感觉其中所要抒发的感情。

1.文章写了长江哪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江雄浑壮美的巨人般的气概。二是长江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建树的不朽伟绩。

2.解决课后练习三

第一题: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讴歌长江。

第二题:长江以其丰富的资源,灌溉祖国大地,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以其宽广的流域,将西部巍巍群山和东部浩瀚的大海连成一片;在新的时代,长江之水把祖国大地灌溉得更加肥沃,并以崭新的姿态为推动四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可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第三题:全诗表达了亿万人民对长江的热情赞颂和对祖国无比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3.时间允许的话,学唱歌曲《长江之歌》

四、作业:

1.练习册P13/二、三

2.复习《长江之歌》

3.预习《生活是多么广阔》

附:在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怎么“母亲河”是“敌人”?你或许要问。她曾安静地流淌着。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忽然她却勃然大怒,掀起骇人的滔天巨浪。冲走了房舍与家畜,无情地卷走了亲爱的家人,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长江之歌课件 第5篇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音乐鉴赏《长江之歌》,这是第二单元影视音乐中的一首欣赏曲目。

一、说教材

教学目的:

1.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2、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学唱《长江之歌》

教学难点:

1、《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由王世光作曲,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长江比作为一位伟人,这样的比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它不止是在歌颂长江,更是献给祖国母亲的颂歌。

二、说教法

本单元以鉴赏活动为主,结合聆听音乐作品的分析认识活动,学习探究音乐要素的内涵及其所发挥的艺术作用,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鼓励学生自主性得探究性地参与学习,采用比较法,练习法,启发联想,分段教学法。

三、说学法

要鼓励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得参与学习,许多文字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怎样欣赏音乐的相关知识,可在学生认识实践活动中加以提高,在前后对比中认识,在学习名人格言和本课导言中认识。并大胆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和体验下歌颂祖国的爱国豪情。

四.教学程序

1、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一段音乐片段《龙的传人》(老师演唱),你们知道歌曲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对了,这首歌曲主要是在赞美咱们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感受另外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页《长江之歌》。

2、教学过程

(1)(初听)首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去聆听这首《长江之歌》吧。(提示:听完以后,请你们谈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介绍《长江之歌》背景: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歌曲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的介绍)

(3)让学生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

(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流经九省二市,最后流到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4)作品欣赏

①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②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③复听歌曲,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5)知识点:

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的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6)作品分析:

①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对比变化给人一种新鲜感,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

②此曲为大调式,单三部曲式。A+B+A`+尾声的结构。A段是对长江丰采的描绘,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细腻、柔和,力度;波澜壮阔(高潮)具有推动力。A`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A段的重复。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3 4 5”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歌的进一步抒发。

(7)学唱歌曲,本课的重点。曲中长音有二拍、三拍、四拍,要求划拍视唱,严格唱准各音符时值。根据结构分段练习。

(8)接下来我们完整的聆听全曲(提示:在听的过程中,用“亲切、热情地”声音演唱主要声部,感受歌词的大意。鼓励同学大胆的演唱)。

3、课堂小结:

在九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我的说课完了,由于时间仓促,有不足的地方请评委老师指出,

并加以改进,谢谢!

长江之歌课件 第6篇

一、说教材

《长江之歌》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二、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说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目标二:能朗读和背诵课文。结合有关长江概况的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句的意思。

目标三:知道课文通过对长江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长江被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主导思想,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上,以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力求使课堂体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学、独立学、创造性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去做发现者,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理解诗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了解学生的心理体验,不做统一的讲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做到让孩子有自己的收获。

六、说教学流程

(一)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营造激情氛围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长江都有哪些了解?

2你们见过长江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的美丽风光。(播放画片)

是啊,长江它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赞美她,作曲家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歌,想听吗?

3.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二、交流释疑。

(一)大家知道吗,刚才那美妙的歌曲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长江之歌》

本诗是《长江之歌》的歌词,歌颂了滔滔不绝、气势磅礴的母亲河──长江。在引入时,播放长江江水奔腾入海的录像,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被这幅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折服,并利用地图,加深学生对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整个中国的印象,进而油然而生豪迈情怀,利于诗歌学习。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学难点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又两小节,通过朗读,你发现这两小节在结构上又什么相同的地方?

2. .屏幕出示后四行:读一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作者运用反复的写作方法,更能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3.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4.分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

江有母亲的情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静心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将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并做批注。

5、交流:(第1节)(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4)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交流。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6)指导朗读“

6、精读第2节。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

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3)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4)师引读。

(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升华爱国情感

(四)拓展延伸:

1.播放并让学生学唱《长江之歌》;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赞美长江的诗句?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长江之歌

雪山----东海 哺育----挽起

赞美依恋

远古----未来 灌溉----推动

长江之歌课件 第7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长江之歌课件 第8篇

一、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长江之歌》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节的第三首歌,是一节鉴赏课;采用的是领唱与合唱的方式进行演唱;旋律出现琶音、大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与歌颂,体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长江”风貌简单的了解,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二、学情

其次,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仅仅对教材了如指掌还是不够的,只有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理念,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长江之歌》的学习,感受自然的美好壮观,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歌曲背后隐含的故事,以及表达的深刻情感。

知识与技能: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并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对教材与学情的整合,我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教学难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本堂课我主要采用讲解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与交流。

六、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环节,我将从新课导入、新课教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我采用视频导入方法,我会先播放“母亲河”黄河的视频,并提问学生:视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到什么场景?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与日常经验的总结,可以回答出:给人一种雄伟、壮丽、澎湃的感觉;想象到中华英雄儿女不畏艰险、勇敢与恶势力斗争的场面。

由此,引入到我国另一条历史长河“长江”的学习,感受一下“长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内容,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

第二部分:探究学习,新课教授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进行学习。

活动一:聆听音乐

初次聆听,我会设置问题: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行自由回答;之后我会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为热情、激动、亲切地;给人一种壮阔、震撼的感觉。

再次聆听,我会顺势接着设置问题:歌曲的演唱形式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方式?学生思考回答;我总结为:采用领唱合唱的方式,“一领众合”的方式进行演唱;这样设置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以及人物的情感。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对歌曲的整体风格特点初步了解,捕捉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活动二:学习歌曲

首先,我会进行弹琴,组织学生发声练习,并提醒学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进行发声。

其次,我会与学生一起演唱歌谱,在演唱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歌曲中有哪些音乐元素?又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回答;我总结为:旋律中出现琶音、大跳等;琶音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坚定、跳跃的感觉,间接描绘长江水流的特点、以及感觉;旋律中出现大跳,主要是通过旋律的起伏突出人物的情感。

最后,我会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思考:歌曲表达人物怎样的情感?学生听过对歌词的研究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回答出:歌曲通过对长江雄伟、壮丽的赞美与歌颂,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与爱国之情。

通过这样具体、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的学习歌曲,了解欣赏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活动三:演唱歌曲

首先,我会请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并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通过将歌曲与情感的结合,可以回答出:用坚定有力、稍显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然后,我会请学生推荐代表进行领唱,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循序渐进的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音乐知识的学习,发散思维与想象力,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聆听歌曲《黄河颂》,与《长江之歌》进行对比欣赏。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我会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学生针对歌曲,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我会进行总结,并呼吁学生热爱生活与大自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生活。

对于本节课作业的设置上,我会请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关于“长江”的有关内容,下节课进行交流学习。

长江之歌课件 第9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 哺 挽 涤 埃 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7 .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

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

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

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长江之歌课件 第10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

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

正确、流利、有感情;

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

词语:

灌溉 哺育 尘埃 荡涤 气概 春潮

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2、讨论交流: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指名朗读。

讨论评议

3、细读第二段

学生齐读

讨论评议

小结:

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起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长江之歌课件 第11篇

教材简析:

《长江之歌》是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这是一首抒情诗,歌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教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能在这里熟悉你们这么多小朋友,我非常高兴。我叫贾淑华,是繁荣中学的六年级语文教师。今天我也替你们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摇头)因为全县的六年级语文教师都来听我们这节课了,我们将把我们的逸夫精神带给全县,把我们的风采传递给全县的六年级小朋友们,你们高兴吗?(高兴)这节课我们以饱满的激情、精湛的学法再现我们逸夫的风采,好不好?(好!)声音太小,好不好?(好!)

师:很响亮!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一课吗?

生:长江之歌。

师板书:长江之歌。

师:作者是……

生:胡宏伟

师板书:胡宏伟

师:诗言志。我们学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我有一组读诗歌的方法,(出示小黑板)同学们先记下好吗?其中的奥妙同学们在本节课中细细品味。

师:谁能和老师谈一谈,你见过的长江?见没见过?

生:没有。

师:想不想见一见?

生:想!

师:(播放《长江之歌》)请同学们认真看画面,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师:现在我可要有问题问大家了。……,你都看到什么画面了呢?

生:游人;江水;江上的小船;远眺的人……

师:(对回答好的给予表扬)长江真壮美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上往来,一片繁忙;站在江边,极目远眺,令人神情气爽,心中会涌起无限的激情与豪迈!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到第30页,自由朗读诗歌,要做到:

1、读准安音,读准停顿;

2、遇到生字词前后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写在图板上,我们共同交流。

师:有小组内不能解决问题生字吗?(出示图板,其它同学解决)

师:谁能为同学们读一读?(指名)你认为你能不能读得很棒?(能)能不能?(能!)那同学们拭目以待!

生读。师表扬:不错,读得很流利!

师:谁想再试一试?超过他!

生读。

师:好极了!我也想读一读。想不想让老师读一下?

生:(大声)想!

师:那我有个条件,就是我的读法与他们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师读。

生热烈鼓掌!

生1:老师读得流利。

生2:有抑扬顿挫。

生3:有激情。

……

师:谢谢同学们!想不想借鉴一下老师的读法?

师:请同学们自己体会一下,同桌对读。

指名读(生1

生2

生3)

师;很好!大家想不想把它读得再好一些?有什么决窍呢?请看投影,我们在诗中找到两个字。

师出示投影

生:“走”和“奔”

师:这两个字怎样读才能让我们联想到,才能给我们以动感?

师:“走”是写什么状态的长江水?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奔”呢?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生:“走”要读得柔和;“奔”要读得有气势。

师:大家认为是这样吗?就是说要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板书: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师:谁想读一下第一节呢?

生读

师: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找一名女生读奇句,一名男生读偶数句,可以吗?读时要注意什么呢?(指黑板:情感、画面)

男女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读出了情感,读出了画面,但还不算完美,请看投影。

师伴手势读,学生跟读。

师:老师刚才的手势似乎在打着……节奏?这是一种音乐的美,因此我们读诗的第二个要求是要读出一种音乐美。板书:读出音乐美。

师;我们读一读第二节好不好?

请同学们端起书,我们齐声朗读第二节。

师生齐读。

师:太好了,太漂亮了!

出示投影[试一试,答一答]

师:长江、黄河我们称之为母亲河。(板书:母亲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浩瀚的大海。而这之间,在山中,在平原奔流着的长江多像是母亲的臂膀,你能在这首……

(投影1)作者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这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对母亲河的?

生:歌唱

师板书:歌唱

师:作者用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语言为我们唱响了长江之歌,他的目的只是歌唱吗?那是?

生:歌唱祖国。

师:作者实际是歌唱祖国。那谁能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写祖国。

师:(饱含深情,语速缓慢、低沉的)长江是母亲的化身,长江是祖国的化身,长江是力量的源泉,是人情感的喷涌。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著名播音员虹云奶奶朗读的《长江之歌》同学们认真感悟虹云奶奶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播放mp3

师:虹云奶奶读的动不动情?

生:动情。

师:我们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的第二节好不好?

生:好!

师:准备好了吗?

师生齐读。

师:最后祝我们六年六班的小朋友天天快乐,学业有成!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教学评析:

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教师在课堂上想方设法的把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留给学生去读课文,留给学生去想问题,留给学生去发言,留给学生去品读。

教师挖掘课文的重要内容,突现语言的教学,突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学有所得。课堂教学做到了简化、优化、美化。教师减少讲析,减少提问,而是想方设法用朗读这条线把全课的教学贯穿起来。教师在揣摩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定课文语言信息最丰富的部分,结构层次最需要揣摩的部分,思想内容最需要重点研读的部分,带着学生在重点段落里面品味、欣赏、朗读。课堂结构清晰、课堂教学步骤稳妥。这节课采用了一种板块似的教学结构,试读、悟读、品读、创读,每一个板块里面都有中心教学内容,每一个板块的教学内容都为下一板块的内容服务。同时考虑到了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善模仿性,把各个板块有机的结合起来,合作、探究、欣赏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造型上,在思路的结构上,有很大的突破。

本节课受到全体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长江之歌课件 第12篇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教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学唱歌曲、作业布置:P6 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

豪迈     雄壮

长江之歌课件 第13篇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但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所以本课从长江沿岸的地理和风景名胜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看” “听”、 “诵” 、“唱”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歌曲,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气势宏大、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和抒发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歌曲为4/4拍,A B A三段体结构。

教学目标

1、用缓呼缓吸的方法学唱《长江之歌》,能用赞美地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

2、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初步体会旋律的进行与表现歌曲情感的联系。

3、感受歌曲中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河——长江和对祖国大好河ft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缓呼缓吸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2、教学难点:唱准歌曲的弱起、大跳及附点节奏。教学方法

(1)示范法

(2)欣赏讨论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多媒体准备,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简介影视音乐

1、请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曲。

2、出示影视音乐的概念

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

3、导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影视歌曲——《长江之歌》。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因黄河、长江而诞生,又汲取了这两条母亲河的乳汁,在母亲河的共同哺育下发展壮大、繁荣昌盛,是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亿万的华夏人民。让我们随着今天的音乐课来共同领略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风采。

(二)新授歌曲

1、播放公益视频《美丽长江之歌》,畅谈你知道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初步感知长江的壮美。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ft脉的格拉丹东雪ft河流全长6397km是

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长江,感受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

2、简介歌曲背景沿革及作者、介绍《话说长江》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内容

《话说长江》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向人们展示了长江沿岸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曲作者王世光,词作者胡宏伟

3、初听歌曲(视频播放:殷秀梅演唱《长江之歌》),说说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了亿万年来,长江在祖国大地上奔流不息,灌溉着我们花的国度,也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

4、朗诵歌词,颂出对母亲河的热爱(背景播放《长江之歌》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词的朗诵,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长江的豪迈与壮美。

5、呼吸训练(缓呼缓吸),为有感情的歌唱做好准备、深吸后慢慢呼出、深吸保持住用“wu”模唱音阶

6、聆听并学唱歌曲、复习4/4拍的强弱关系及划拍手势、弱起小节等知识。、师范唱、生跟唱第一段词,讨论:有哪些地方感觉比较难唱?(解决大跳与附点音符)、教师带唱第二段歌词,感受歌曲一浪推一浪奋勇向前般的旋律线。

7、分析总结歌曲结构并完整演唱、给歌曲分段并分析各个乐段的情绪情感。

A乐段:对长江采风的描述(热情的)

B乐段:比喻成母亲阐述长江的力量(亲切抒情)A’乐段:对长江的赞美及歌颂(激昂的)尾声乐段:对长江的依恋与赞美之情进一步抒发、跟伴奏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升华

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几千年来,长江无私地为中华儿女灌溉、排污、取水、运输、发展工业。可是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生病了……(视频播放:《母亲河的哭泣》),说说的你的想法。

我们赞美长江,同时要懂得保护长江。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到环保,对比长江的壮美与受到的破坏,由衷的产生保护长江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1、师小节:《长江之歌》作为《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把长江的风采及人们对它的赞美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影片的内容非常贴切,从而看出影视剧的内容跟影视音乐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我们要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2、在《长江之歌》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旋律特点:弱起进入、波浪式、大跳、附点音曲式结构:A B A +尾声

情感体现:热情亲切抒情激昂无尽赞美作业设计

1、有感情歌唱《长江之歌》

2、搜集影视歌曲并唱一唱,体会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刚踏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因此,我在课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注意到教学切入点的导入,其二,更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和歌曲相结合,做到形象和生动,容易接受。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长江之歌课件(集合1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