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江南说课稿(热门16篇)

作者:edditor12023-08-18 22:00:09313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经常要准备课堂讲稿,通过讲稿的帮助,可以使教学更加科学。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江南说课稿,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江南说课稿 第1篇

1、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的教学,是第十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

这首词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2、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42人,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几乎没有家庭辅导。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似乎都是在完成任务。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级分化距离较大。

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或者不专心,喜欢开小差。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

3、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体会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5.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动机,并逐步掌握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5、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丰城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6、板书设计

《忆江南》

白居易

景美情更浓

7、教学反思

《忆江南》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之后怀念杭州时所写的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回忆了诗人曾经观光游览时江南那无限的风光。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最后以反问句收尾,意味无穷。

本课的教学以“忆”字为主线,以“好”字做提升。在本节课中,我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内心感受,扎实有效地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整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洋溢着诗意的艺术氛围中读出了意境,读出了情感,也读出了韵味。

江南说课稿 第2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忆江南》这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

二、说目标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说教学法:

本首词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意境,解题入情

1、同学们,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今天,就先让我们一块走近江南,去领略它的美景。(课件播放配乐江南风景图,)。

2、欣赏完江南美景,学生畅谈感受,并交流赞美江南美景的古诗词。

3、歌咏江南的诗词颇多,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书课题:忆江南。引导学生理解“忆”,了解“词”与“词牌”。教师配乐范读这首词。

[设计理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释义,感知促情

学生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指导读出词的节奏,并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注意“蓝”的理解)

[设计理念]:初读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础,本首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首词,因此要指导读准节奏,并初步感知词的大意,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品读一、二句。

这首词中的哪个词点出了诗人忆江南的原因?(板书:好)

(1) 读着这个“好”字,你们会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小桥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却只用一个“好”字来赞美!这个“好”字,用得多妙啊!我们细细品读1、2句吧!

(3)重点理解“风景旧曾谙”的“谙”字。

感受古典诗词语言精妙,并朗读品味这两句话。

2、品读三、四句。

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课件出示3、4句)引导学生发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并品读体会这两句写的好在哪?(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助比喻“红胜火”和“绿如蓝”,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

(1)品读想象画面。读着读着,这些美丽的景物和艳丽的色彩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是啊,多美啊!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配乐朗读。

(3)这两句词啊,我们越读越有味!这味道,其实不仅仅来自风景,还来自词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与江花争艳,江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风景啊!(板书:景)江南如此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

3、品读第五句——反问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忆江南?(板书:忆)学生品读反问句。

[设计理念]:以“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并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最后,以反问句为归宿点,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思念之情。

(四)结合资料,深入悟情

诗人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

1、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写作背景资料。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在那里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满,公元824年,他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他又从杭州带走了什么呢?“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区区小石片,却着实地叫他安不了心呢。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们为白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几次动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难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一组《忆江南》。 诗人死于8年后的公元846年,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2、师:读了这几段文字,你对这首词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书:情)

3、教师引读:是啊——

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的爱戴,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的眷恋之情,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诗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结,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难忘的江南美景图!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请大家回读全词!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接着读全词) 江南好,那儿还凝聚着一帮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再读全词)

4、小结升华:是啊,这红胜火的江花上,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藏着诗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诗人忆的就是这份“好”啊!(完善板书:将“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

[设计理念]:“情到深处方知浓。”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之后,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会有更深的体会。诗人忆的不仅是江南景,还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复几次的感情回读中,那份情将更深,那份意将更浓。

(五)拓展赏词,浓情延续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能不忆江南?”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大家请看:请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词,你又读到了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师带来了《忆江南》的歌曲,同学们请用心来听。(播放江南曲听吟唱)你从这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听出了什么?

2、融入你们的这些感受,请大家再次朗读这三首词。(配上悠扬的音乐)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值得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将这组千古绝唱《忆江南》背一背吧。

六、说板书

附:板书设计:

忆江南

好 忆

“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使本首词内容的精华所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

江南说课稿 第3篇

一、说教材

《江南》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说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 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 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 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 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 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结课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 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江南说课稿 第4篇

一、说教材

《哀江南》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古戏曲单元的自读课文,安排两课时。

本文是著名的传奇剧作《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它由七支曲子组成,前六曲铺写景物,寓情于景;最后一曲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发,动人心魄。

整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二、教学目的与重难点

1、通过诵读品味曲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3、体会作品表现的兴亡之感

品味语言和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朗读曲词,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

2、选取重点曲子作深入分析,并以此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赏。

3、通过与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戏曲和诗歌中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剧情

三、介绍传奇与杂剧的区别

四、整体感知

1、字词正音

2、指导学生集体朗读和自由诵读

3、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主体内容

(1)七支曲子可分几部分,各写什么内容?

明确:三部分。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浓郁、悲怆的基调。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抒发亡国之痛。第七支曲子是尾声,为写苏昆生总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之痛。

(2)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明确:重点突出了明孝陵、明故宫、秦淮河畔、长板桥和旧院。苏昆生是按自己览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3)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全篇的主旨?

明确:“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第二课时

一、选取第一、第七支曲子作精讲

1、读第一支曲子,思考:前两句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中“残”“废”“瘦”“空”四个词有何修饰作用。

参考:“山松野草带花挑”,描写苏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来的形象,点出他在南明灭亡后隐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头”三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昆生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转,表现了他的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的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写的是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这里一连用“残”“废”“瘦”“空”四个词作修饰语。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在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马,更显凄凉。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2、读第七支曲子,思考:里面用了哪些对偶句、排比句?有何表达效果?

①对偶句

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②排比句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作用:这段曲词大量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使曲词具有声情并茂的强烈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读,品味语言(学生有可能提到词句评析参考)

(1)“横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个“横”字,一个“倒”字,写出了景象的凄凉。“横倒”是无顺序地乱倒,可见是遭受战争创伤的见证。又加上“倒”的是白玉柱,又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由眼前景联想到当年景,自不免悲从中来,亡国之恨顿生。

(2)“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今日却极端衰败的景象。

(3)“剩一树柳弯腰”一个“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如将“剩”改为“留”或“见”都不好。“剩”与“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留”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今昔对比的变迁感。用“剩”字比用“留”字或“见”字更贴切地表达了唱曲人的故国情怀。

三、比较:刘禹锡的《乌衣巷》与课文的写景抒情有何异同?

参考:同为描写南京现在的凄凉景象,借以抒发兴亡之感,但《哀》与《乌》写景抒情有所不同。

《哀》写整个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等各处的景象,是全景式的描写;《乌》只写乌衣巷一带的景象,以小见大。《哀》与《乌》两者都描写了现在的凄凉景象,但《哀》比《乌》的今昔对比更显露,更鲜明。《哀》在主要描写现在的凄凉景象的同时,也有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描述(“俺曾见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眼见他起高楼”);《乌》只描写现在的凄凉景象,对过去的繁华景象仅以“旧时”二字略加暗示。

抒情也不一样。《哀》伤古怀旧,悲叹南明王朝的衰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乌》咏史怀古,以煊赫世族的没落表现六朝的兴亡,抒发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的感慨,寄寓了应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的深意。《哀》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乌》“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寄寓于景物描写之中。

江南说课稿 第5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忆江南》这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

二、说目标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说教学法:

本首词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意境,解题入情

1、同学们,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今天,就先让我们一块走近江南,去领略它的美景。(课件播放配乐江南风景图)。

2、欣赏完江南美景,学生畅谈感受,并交流赞美江南美景的古诗词。

3、歌咏江南的诗词颇多,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书课题:忆江南。引导学生理解“忆”,了解“词”与“词牌”。教师配乐范读这首词。

[设计理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释义,感知促情

学生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指导读出词的节奏,并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注意“蓝”的理解。)

[设计理念]:初读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础,本首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首词,因此要指导读准节奏,并初步感知词的大意,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品读一、二句。

这首词中的哪个词点出了诗人忆江南的原因?(板书:好)

(1)读着这个“好”字,你们会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小桥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却只用一个“好”字来赞美!这个“好”字,用得多妙啊!我们细细品读1、2句吧!

(3)重点理解“风景旧曾谙”的“谙”字。

感受古典诗词语言精妙,并朗读品味这两句话。

2、品读三、四句。

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课件出示3、4句)引导学生发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并品读体会这两句写的好在哪?(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助比喻“红胜火”和“绿如蓝”,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

(1)品读想象画面。读着读着,这些美丽的景物和艳丽的色彩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是啊,多美啊!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配乐朗读。

(3)这两句词啊,我们越读越有味!这味道,其实不仅仅来自风景,还来自词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与江花争艳,江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风景啊!(板书:景)江南如此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

3、品读第五句——反问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忆江南?(板书:忆)学生品读反问句。

[设计理念]:以“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并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最后,以反问句为归宿点,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思念之情。

(四)结合资料,深入悟情

诗人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

1、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写作背景资料。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在那里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满,公元824年,他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他又从杭州带走了什么呢?“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区区小石片,却着实地叫他安不了心呢。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们为白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几次动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难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一组《忆江南》。

诗人死于8年后的公元846年,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2、师:读了这几段文字,你对这首词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书:情)

3、教师引读:是啊……

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的爱戴,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的眷恋之情,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诗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结,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难忘的江南美景图!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请大家回读全词!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接着读全词。)

江南好,那儿还凝聚着一帮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再读全词)

4、小结升华:是啊,这红胜火的江花上,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藏着诗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诗人忆的就是这份“好”啊!(完善板书:将“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

[设计理念]:“情到深处方知浓。”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之后,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会有更深的体会。诗人忆的不仅是江南景,还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复几次的感情回读中,那份情将更深,那份意将更浓。

(五)拓展赏词,浓情延续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能不忆江南?”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大家请看:请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词,你又读到了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师带来了《忆江南》的歌曲,同学们请用心来听。(播放江南曲听吟唱)你从这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听出了什么?

2、融入你们的这些感受,请大家再次朗读这三首词。(配上悠扬的音乐)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值得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将这组千古绝唱《忆江南》背一背吧。

六、说板书

附:板书设计:

忆江南

好 忆

“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使本首词内容的精华所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

江南说课稿 第6篇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抒情性强。因而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感受和欣赏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学习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体味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总体安排以发现美、感受美、表述美为线索,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江南说课稿 第7篇

一、说教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二、说设计思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字;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力求营造一种"简约而不简单,随意却不随便"的和谐语文课堂。

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1、(师生问好后,教师板书"忆"字)

①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能给"忆"字组几个词吗?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创造这个字的呢?

(课件一:演示"忆"的演变过程)

②师:由此,你想到了"忆"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回想、思念)。

③师:古往今来,有人思念家乡,有人思念亲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们将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书:江南,学生齐读课题)

2、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二:江南风光视频:小桥、流水、垂柳、凉亭……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录音伴奏)。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配上乐曲可以唱。词不同于诗,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为长短句。《忆江南》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诗人白居易50多岁时曾在江南的苏州、杭州任职做官,江南的秀丽风光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旧魂牵梦萦,67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

(教师配着古乐范读)

[设计理念:教师巧妙地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与江南美景融为一体,在这种无意注意之下,教师细腻、传神、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心中荡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种渴望要了解,朗读这首诗的心情,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二)"胖"读全词,古诗新谈。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教师刚才的范读已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胖"读全词,不在于质好,只在于量大,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字、读词、读句的训练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

这一环节分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学生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读通顺,争取熟读成诵。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出示课件三:重要词的注解。

要求:

①根据注释读懂词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质疑提问并作上记号。

②书写"谙"字两个,在自己与同伴都认为美观的字下画"☆".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设计理念: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包罗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只因"好"字之甚,方能"忆"之不休,"好"和"忆"二字在词中相互验证,相得益彰,实为绝妙之笔]

江南说课稿 第8篇

I 《梦江南》、

《梦江南》(梳流罢)与《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两首词。我将安排一课时来完成对这两首词的教学。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方面谈谈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梦江南》与《渔家傲》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的讲读篇目。《梦江南》写了一女子登楼远望,盼望归人而未得的惆怅悲伤的情怀。《渔家傲》写了边塞苍凉而沉郁的景象,抒发了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报国之心。两词分别安排在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讲,是因为它们有着值得比较的地方。这两单元对诗词的学习要求都是以“了解体会诗词的情志与意趣并能背诵”为主。根据这个学习要求以及“诗词是讲究形象与意境的”这个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如何体会词的意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提高审美水平。

2、朗读背诵古词。

3、通过对比、了解两首词的异同。

重点是:目标1.2

难点是:目标1

二、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与我的学生的能力水平,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主要的教法:

1、以读代讲法:这两首词都描绘了色彩鲜明的图景,抒发了强烈的感情,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读,加深理解和记忆,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情的感染。这也适应《大纲》里“诵读古代诗词”的要求。

2、提问法: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可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在本课,我设计了一些思考题,以让学生更深地领会词的意境。

3、迁移法:一位学者说: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遵循教学理论中由“扶”到“放”的途径,在教学第一首词时,我教给学生“领会词的意境的方法”,之后,让他们用学到的方法来分析第二首词。

4、幻灯演示法:声像演示能突破认识对象的时空限制。本课中的主要内容及问题,我都将用幻灯演示。

此外,我还用了“讲授法”、“练习法”等作为辅助。

三、说学法,主要的学习方法有:

1、读悟法,通过多读,领悟词的内涵意趣;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迁移法:学习第二首词时,可用此法。

4、问题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第二首词时,让学生独立探究,质疑、析疑、解疑。这样可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使他们有效地获取知识。

此外,还有对比法。

四、说教学过程。

基本思路:①初读两词、整体感知(会文)

②细读词一、领会意境(探路)

③自学词二、领会意境(运用)

④两词比较、求同寻异(概识)

⑤总结归纳、领悟方法(悟理)

(一)揭题、简介作者、作品、背景;

(二)字、词积累;

(三)初步指导朗诵。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教师范读词一。

2、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判定重读音(技巧指导:按词义划分节奏,勿读破句;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可重读)。

3、自由有节奏地朗诵一遍。

4、请一生有节奏地朗诵。

5、全班一起有节奏地朗诵。

6、以同样的方法、形式朗诵词二。

设想意图:多种朗诵形式,既激活课堂气氛,培养正确的朗诵习惯,又可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领悟词的意境。落实了教学目标2。

(四)指导学生领会《梦江南》的意境,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复习什么叫做意境(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2、方法指导:“情”与“景”是古词意境的主要要素,根据这点,鉴赏古词可从两方面入手;

①景:是作者在诗词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②情:诗词中带感情色彩的词句。

例:

给这样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明确方向,避免理解词境时的盲目性。

3、以上面所讲的方法为指导,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领会词的意境。

我设计的问题如下:

①把这首词的景语与情语找出来。

(景语:千帆、斜晖、水、白蘋洲)

(情语:独、肠断)

②“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这句动作描写暗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孤独落寞而又充满希望的思妇形象)

③请分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些场面景色描写中融合了思妇怎样的情感。(失望、惆怅、思念)

④请归纳思妇的心情从始至终是怎样变化的。(充满希望 失望惆怅 悲伤至极)

这些思考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都是针对词的“景”与“情”来问的。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就领会了词的意境。

4、让学生在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此词的意境。我可根据回答作如下板书:

在茫茫的江水让矗立着一座望江楼,一思妇独倚其上等待亲人的归来。可是她望穿秋水,千帆过尽,却不见亲人。她不禁惆怅万分。思念正如那脉脉的斜阳、悠悠的江水,浓烈而绵长,这时都偏又见到当年分别之所,更是肝肠寸断。

5、请一学生背诵此词(要求:有节奏、有感情)

6、齐诵(要求:同上)

(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分组共同讨论、分析《渔家傲》的意境。

步骤: 1、出示前词

2、学生运用学《梦江南》时学到的方法,先找出词的情语、景语,然后小组成员设计问题、互相提问、共同解决,以更深地领会那情景交融的图画。

3、让若干组学生派一代表把他们找出的景语、情语读出来,并归纳词的意境。(这样可使学生得到更广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4、学生有领会不到或领会不深的地方,我将作点拨、补充,最后总结归纳:

景语: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

浊酒、羌管、霜、白发

情语:无留意、归无计、不寐、泪

意境:秋天的边塞上,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层峦叠里,落日余晖中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下,紧闭城门。战功未立,不欲回乡。将士们的思乡之苦只能借酒排遣。寒月如霜,那撩人思乡的羌笛声,又让人无法成眠。那守边守得头发都变白了的将士,只有把思乡之泪往肚里咽。

(六)思考:比较这两词的内容有何异同、风格有何不同(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求同寻异,达至全面,深刻的认识)

学生思考、讨论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内容之同:都以“思亲”为题材

异:《梦》——盼人归

《渔》——人盼归,报国心

风格之异:《梦》——清新倚丽(婉约)

《渔》——苍凉悲壮(豪放)

(七)练习:找出下面这首词的情语、景语,领略那情境交融的图画。(设计这个练习,目的是为了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审美水平)。

(八)作业:课后收集课外古词若干首,与同学交流你从中领会到的意境。(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拓展阅读、巩固知识)

(九)小结:指名学生作课堂小结。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一是,

斜晕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边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南说课稿 第9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忆江南》这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

二、说目标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说教学法:

本首词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意境,解题入情

1、同学们,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今天,就先让我们一块走近江南,去领略它的美景。(课件播放配乐江南风景图,)。

2、欣赏完江南美景,学生畅谈感受,并交流赞美江南美景的古诗词。

3、歌咏江南的诗词颇多,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书课题:忆江南。引导学生理解“忆”,了解“词”与“词牌”。教师配乐范读这首词。

[设计理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释义,感知促情

学生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指导读出词的节奏,并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注意“蓝”的理解)

[设计理念]:初读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础,本首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首词,因此要指导读准节奏,并初步感知词的大意,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品读一、二句。

这首词中的哪个词点出了诗人忆江南的原因?(板书:好)

(1)读着这个“好”字,你们会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小桥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却只用一个“好”字来赞美!这个“好”字,用得多妙啊!我们细细品读1、2句吧!

(3)重点理解“风景旧曾谙”的“谙”字。

感受古典诗词语言精妙,并朗读品味这两句话。

2、品读三、四句。

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课件出示3、4句)引导学生发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并品读体会这两句写的好在哪?(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助比喻“红胜火”和“绿如蓝”,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

(1)品读想象画面。读着读着,这些美丽的景物和艳丽的色彩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是啊,多美啊!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配乐朗读。

(3)这两句词啊,我们越读越有味!这味道,其实不仅仅来自风景,还来自词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与江花争艳,江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风景啊!(板书:景)江南如此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

3、品读第五句——反问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忆江南?(板书:忆)学生品读反问句。

[设计理念]:以“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并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最后,以反问句为归宿点,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思念之情。

(四)结合资料,深入悟情

诗人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

1、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写作背景资料。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在那里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满,公元824年,他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他又从杭州带走了什么呢?“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区区小石片,却着实地叫他安不了心呢。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们为白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几次动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难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一组《忆江南》。

诗人死于8年后的公元846年,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2、师:读了这几段文字,你对这首词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书:情)

3、教师引读:是啊——

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的爱戴,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的眷恋之情,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诗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结,让诗人“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难忘的江南美景图!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请大家回读全词!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接着读全词)

江南好,那儿还凝聚着一帮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再读全词)

4、小结升华:是啊,这红胜火的江花上,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藏着诗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诗人忆的就是这份“好”啊!(完善板书:将“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

[设计理念]:“情到深处方知浓。”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之后,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会有更深的体会。诗人忆的不仅是江南景,还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复几次的感情回读中,那份情将更深,那份意将更浓。

(五)拓展赏词,浓情延续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能不忆江南?”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大家请看:请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词,你又读到了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师带来了《忆江南》的歌曲,同学们请用心来听。(播放江南曲听吟唱)你从这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听出了什么?

2、融入你们的这些感受,请大家再次朗读这三首词。(配上悠扬的音乐)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值得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将这组千古绝唱《忆江南》背一背吧。

江南说课稿 第10篇

一、说教材

《江南》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说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 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 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 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 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 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结课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 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江南说课稿 第11篇

一、说教材

1、单元目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悟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2、教材分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3、学情: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三、说重点、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说教法、学法

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互动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过程

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第一环节: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1、教师由“忆”的本意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忆”在这里是:回想、思念的意思,然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带领学生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

2、课件出示江南风光图片及写作背景。

《忆江南》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诗人白居易50多岁时曾在江南的苏州、杭州任职做官,江南的秀丽风光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旧魂牵梦萦,67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播放朗读视频或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理念:教师巧妙地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与江南美景融为一体,在这种无意注意之下,细腻、传神、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心中荡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种渴望要了解,朗读这首诗的心情,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第二环节:“胖”读全词,古诗新谈。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1、学生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读通顺,争取熟读成诵。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词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质疑提问,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前面的范读已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胖”读全词,不在于质好,只在于量大,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字、读词、读句的训练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

第三环节:“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品析佳句,引导想象。

(1)江南好,好在何处?(景美)

(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太阳、花、水、春天)

(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写?(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充:

()的花儿()的江水

()的太阳()的春天

顺势引出句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对这个句子的品析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①轻读句子。

②说说这个句子写得怎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③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

④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江花为什么会绿如蓝呢?

(太阳很红,花儿在太阳的照射下,更红了,胜地过了火焰。美丽的江水绿得很纯净,如同蓝草一般)

⑤心诵词句。(提示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

课件出示:江南美景视频

①让学生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时的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②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

2、搜寻词眼,品读“江南好”。

教师引导:解释词意,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不知不觉就把词读“胖”了。但是这首词只有27个字,这就是词的优美、简洁、凝练、含蓄的魅力所在。要想把这首诗读“瘦”,就要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找找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语来写的?(明确:江南好)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人好、天气好、人杰地灵、美食多?)

教师引导朗读:一个“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此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叹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设计理念: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包罗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只因“好”字之甚,方能“忆”之不休,“好”和“忆”二字在词中相互验证,相得益彰,实为绝妙之笔。品析佳句、搜寻词眼,体会人物心情可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从而实现感悟语言、熏陶感情的目标。

第四环节: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教师导语:对比洛阳,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

1、课件出示:能不忆江南?要求学生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应该忆江南。

对“忆”线的牵引,将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从忆人、读诗、悟情三方面进行:

2、创设情境

(1)忆人

资料链接: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辞官离开苏杭那一天,苏杭人民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自离开之后,诗人的思念之情一直未断,但是直到离开人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没有能够旧地重游。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

(2)读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一遍,课件更换一种字体。)

①师引导: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白居易,你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色我如此地眷恋你:学生接读全词—

江南的人民我深深地思念你:学生接读全词—

②师继续引导: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诗人白居易,江南这份情哪,我抹不了,也忘不掉,学生齐读全词—步步深入的导读使学生更深的体会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3)悟情

抓住时机课件出示(朗诵视频)诗人忆江南的另外两首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这首词。

3、总结全课,浓情延续

(1)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以声传情,借景抒情。最后播放歌曲《忆江南》,让学生从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再次感受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爱与思念。回首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感到甜蜜和幸福,因为他庆幸,庆幸自己曾去过江南,并为江南的人做过许多的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分每秒。

教育学生要学会珍惜,珍惜与同学、朋友、亲人的相识,相知,相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让幸福永随回忆!

(2)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留下意犹未尽的诗意美!

设计理念: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再次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这种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

江南说课稿 第12篇

一、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中的诗词课,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从春天的声音、美丽的景色、春天的快乐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春天,欣赏春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词能够感知江南春天的美,并且初步具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为以后学习古诗词,鉴赏诗词的意境美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也尚浅,不能够从字理行间中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如果光凭教师的一味讲解,形式比较枯燥,不能焕起学生对江南美的向往,针对这一点,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图片、视频、音乐把学生带进江南美丽的情境当中,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感悟词的词句美、韵律美、意境美,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生字“曾”,我也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淡化识字难点。并以此字进行知识扩展,使学生了解当时写作背景,为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做好铺垫。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我分别从以下三方面拟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忆江南》一诗,认识“谙”、“景”“胜”三个字,识记“忆”字,指导书写“曾”字。

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感悟诗意。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感悟诗意,体会诗词的词句美、意境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通过3个环节完成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初步感知江南的美

我先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欣赏江南的风景图片,因为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没有去过江南,不了解那里的景色,所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了美丽的江南之中,从小桥流水人家、江边绿树红花,感受江南水乡独有的特点,为感悟江南的美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并初步感知这首词所写的内容。

(二)巧学生字,感悟词的词句美

在学生对诗词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我通过读诗句,学生字,感悟诗句意境等形式进行逐句教学,对于本课字形较难记的“曾”字,我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在字形的'记忆上,我设计了识字小儿歌,先让学生掌握了字的结构,再通过课件演示字的笔顺,使学生对这个字的书写顺序记忆非常深刻,另外,学生理解了它在诗句中的意思是“曾经”之后,我播放了白居易曾经在江南修筑白堤的录像片,此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了解到当时白居易当时在那里做官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并与那里的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白居易写这首词不仅是想念那里的景,更想念那里的人,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后,能学生更好地感悟词的意境。

接着学习文中的重点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这句的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促讲,图文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读,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打出图片,看图读,再通过两组对比图片对比读,通过对比鲜明的图片不仅从颜色上给人强烈视觉冲击,还从中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再引导学生在诗句中找到“红”、“绿”两个字恰当地写出了江南春天独特的美,感受诗人用词持准确性,而学生也在理解的逐步深入,朗读水平也逐渐提高。教师要做出适当的评价,我对于朗读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朗读一般的学生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逐步提高朗读能力。

(四)听音品析,感悟词的意境美

二年级的学生对读词的节奏掌握不够准确,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配乐朗读,培养学生的韵律美。之后,我播放了歌曲《忆江南》,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词的一个特点就是当词可以吟唱的特点,通过多媒体的设计打破了课堂中原有的那种只凭借教师的一味讲解,而学生却听的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局面。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使学生从优美的旋律和美丽的画面,再次感受江南那如痴如醉的美景,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也想亲自去畅游一番,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讲完本首词之后,我出示了几张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先出示自己的感受,根据感受自己试着写诗句,虽然学生写出来的诗句很稚嫩,有的甚至也谈不上是诗句,但是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浓了,为今后学习古诗词和鉴赏诗词的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三、教学反思

1、通过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尝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词的意境美,而且当看到图片时有自己的感受。

2、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恰当,课堂上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要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它的辅助下高质高效地完成语文任务。

江南说课稿 第13篇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忆江南》。

一、说教材:

歌曲《忆江南》的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所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曲作者戴于吾先生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更加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通过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

3、创新目标:在欣赏、体验、合作、探究、等音乐活动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认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是:

1、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一字多音,并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如画般的甜甜的江南。

2、了解中国五声调式及民间常用手法:“鱼咬尾”。

四、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舞蹈激趣法、听唱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

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看江南舞——赏江南景——诵江南诗——唱江南曲,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江南的音乐,了解江南文化。

五、说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舞蹈用具油纸伞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音舞激趣

首先我给学生带来一段富有江南特色的古典舞——《梦忆江南》,一下子就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的优美、委婉,清澈与灵动,接着让学生赏江南景,品江南诗,感受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设计意图:民族的舞蹈表演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直接导入本课的学习,点明了蕴含其中的江南文化。】

二、初赏歌曲,借“境”生情

本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走进江南,了解他们的文化特色,完整地欣赏歌曲《忆江南》,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设计意图:用美的意境去初步认知歌曲的美,让学生从歌曲的文化背景中,感受江南浓郁的特色。】

三、学唱歌曲,细“味”感受

1、首先,我通过范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韵味儿。然后采用引导、对比,来解决本课的一字多音,音断气不断等教学难点。

2、在歌曲处理方面通过对歌曲的力度对比、强弱变化,让学生充分体验江南音乐语言的柔美。并把《忆江南》的其他两首词也加上旋律,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有感情的去演唱。

3、通过唱歌谱,了解中国的五声调式及民间常用手法:“鱼咬尾”。这也是我解决本课教学难点的措施之一。

4、教师总结:《忆江南》的词写得太美了,这么美的词让很多的作曲家都为它倾倒,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首不同版本的《忆江南》,听一听,想一想: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曲调,带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引入下一环节

四、欣赏探究,融入艺术

本环节首先我让学生听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接着让学生带着问

题欣赏音乐电视《忆江南》,然后小组讨论:江南音乐如此之美,这与哪些元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欣赏、讨论、探究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总结: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音乐如此之美,这与它们的人物性格、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歌曲的演唱更新颖、更丰富,老师还特别编写了另一段旋律,引入下一个环节

五、二度创编,集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我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创编了简单的二部和声,并与学生合作展示,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挖掘歌曲的内涵,在保留歌曲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让学生有了不同的体验,这也是对学生思想情感和审美上的升华】

六、课堂小结

美丽的江南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一段舞,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让我们对着美丽的江南,赞叹一声:江南,我爱你!

江南说课稿 第14篇

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忆江南》。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对本课教学思路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单元目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悟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2、教材分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3、学情: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三、说重点、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说教法、学法

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互动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过程

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第一环节: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1、教师由“忆”的本意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忆”在这里是:回想、思念的意思,然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带领学生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

2、课件出示江南风光图片及写作背景。

《忆江南》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诗人白居易50多岁时曾在江南的苏州、杭州任职做官,江南的秀丽风光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旧魂牵梦萦,67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播放朗读视频或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理念:教师巧妙地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与江南美景融为一体,在这种无意注意之下,细腻、传神、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心中荡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种渴望要了解,朗读这首诗的心情,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第二环节:“胖”读全词,古诗新谈。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1、学生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读通顺,争取熟读成诵。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词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质疑提问,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前面的范读已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胖”读全词,不在于质好,只在于量大,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字、读词、读句的训练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

第三环节:“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品析佳句,引导想象。

(1)江南好,好在何处?(景美)

(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太阳、花、水、春天)

(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写?(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充:

( )的花儿 ( )的江水

( )的太阳 ( )的春天

顺势引出句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对这个句子的品析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①轻读句子。

②说说这个句子写得怎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③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 ④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江花为什么会绿如蓝呢?

(太阳很红,花儿在太阳的照射下,更红了,胜地过了火焰。美丽的江水绿得很纯净,如同蓝草一般)

⑤心诵词句。(提示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

课件出示:江南美景视频

①让学生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时的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②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

2、搜寻词眼,品读“江南好”。

教师引导:解释词意,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不知不觉就把词读“胖”了。但是这首词只有27个字,这就是词的优美、简洁、凝练、含蓄的魅力所在。要想把这首诗读“瘦”,就要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找找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语来写的?(明确:江南好)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人好、天气好、人杰地灵、美食多??)

教师引导朗读:一个“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此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叹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设计理念: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包罗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只因“好”字之甚,方能“忆”之不休,“好”和“忆”二字在词中相互验证,相得益彰,实为绝妙之笔。品析佳句、搜寻词眼,体会人物心情可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从而实现感悟语言、熏陶感情的目标。

第四环节: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教师导语:对比洛阳,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

1、课件出示:能不忆江南?要求学生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应该忆江南。

对“忆”线的牵引,将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从忆人、读诗、悟情三方面进行:

2、创设情境

(1)忆人

资料链接: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辞官离开苏杭那一天,苏杭人民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自离开之后,诗人的思念之情一直未断,但是直到离开人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没有能够旧地重游。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

(2)读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一遍,课件更换一种字体。)

①师引导: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白居易,你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色我如此地眷恋你:学生接读全词—

江南的人民我深深地思念你:学生接读全词—

②师继续引导: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诗人白居易,江南这份情哪,我抹不了,也忘不掉,学生齐读全词—

步步深入的导读使学生更深的体会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3)悟情

抓住时机课件出示(朗诵视频)诗人忆江南的另外两首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这首词。

3、总结全课,浓情延续

(1)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以声传情,借景抒情。最后播放歌曲《忆江南》,让学生从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再次感受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爱与思念。回首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感到甜蜜和幸福,因为他庆幸,庆幸自己曾去过江南,并为江南的人做过许多的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分每秒。

教育学生要学会珍惜,珍惜与同学、朋友、亲人的相识,相知,相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让幸福永随回忆!

(2)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留下意犹未尽的诗意美!

设计理念: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再次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这种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

六、说板书

附:板书设计:

忆江南 人 江南好

忆江南,江南好,只因景美、情浓,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对江南深深的怀恋之情。“景、人、情”这三个字是本首词内容的精华所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

七、说教学反思

总之,本节课由“谈忆导入,情境揭题”到“胖读全词,古词新谈”“瘦读全词,搜寻词眼”,最后“牵引忆线,拓展延情”,层层递进,紧紧围绕着“自主探究,自读感悟”这一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历程。

江南说课稿 第15篇

一、说教材:

歌曲《忆江南》的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所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曲作者戴于吾先生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更加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通过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

3、创新目标:在欣赏、体验、合作、探究、等音乐活动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认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是:

1、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一字多音,并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如画般的甜甜的江南。

2、了解中国五声调式及民间常用手法:“鱼咬尾”。

四、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舞蹈激趣法、听唱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看江南舞——赏江南景——诵江南诗——唱江南曲,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江南的音乐,了解江南文化。

五、说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舞蹈用具油纸伞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音舞激趣

首先我给学生带来一段富有江南特色的古典舞——《梦忆江南》,一下子就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的优美、委婉,清澈与灵动,接着让学生赏江南景,品江南诗,感受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设计意图:民族的舞蹈表演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直接导入本课的学习,点明了蕴含其中的江南文化。】

二、初赏歌曲,借“境”生情

本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走进江南,了解他们的文化特色,完整地欣赏歌曲《忆江南》,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设计意图:用美的意境去初步认知歌曲的美,让学生从歌曲的文化背景中,感受江南浓郁的特色。】

三、学唱歌曲,细“味”感受

1、首先,我通过范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韵味儿。然后采用引导、对比,来解决本课的一字多音,音断气不断等教学难点。

2、在歌曲处理方面通过对歌曲的力度对比、强弱变化,让学生充分体验江南音乐语言的柔美。并把《忆江南》的其他两首词也加上旋律,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有感情的去演唱。

3、通过唱歌谱,了解中国的五声调式及民间常用手法:“鱼咬尾”。这也是我解决本课教学难点的措施之一。

4、教师总结:《忆江南》的词写得太美了,这么美的词让很多的作曲家都为它倾倒,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首不同版本的《忆江南》,听一听,想一想: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曲调,带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引入下一环节。

四、欣赏探究,融入艺术

本环节首先我让学生听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电视《忆江南》,然后小组讨论:江南音乐如此之美,这与哪些元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欣赏、讨论、探究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总结: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音乐如此之美,这与它们的人物性格、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歌曲的演唱更新颖、更丰富,老师还特别编写了另一段旋律,引入下一个环节

五、二度创编,集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我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创编了简单的二部和声,并与学生合作展示,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挖掘歌曲的内涵,在保留歌曲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让学生有了不同的体验,这也是对学生思想情感和审美上的升华】

六、课堂小结

美丽的江南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一段舞,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让我们对着美丽的江南,赞叹一声:江南,我爱你!

江南说课稿 第16篇

一、说教材:

歌曲《忆江南》的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所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曲作者戴于吾先生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更加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通过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

3、创新目标:在欣赏、体验、合作、探究、等音乐活动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认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是:

1、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一字多音,并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如画般的甜甜的江南。

2、了解中国五声调式及民间常用手法:“鱼咬尾”。

四、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舞蹈激趣法、听唱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

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看江南舞——赏江南景——诵江南诗——唱江南曲,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江南的音乐,了解江南文化。

五、说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舞蹈用具油纸伞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音舞激趣

首先我给学生带来一段富有江南特色的古典舞——《梦忆江南》,一下子就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的优美、委婉,清澈与灵动,接着让学生赏江南景,品江南诗,感受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设计意图:民族的舞蹈表演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直接导入本课的学习,点明了蕴含其中的江南文化。】

二、初赏歌曲,借“境”生情

本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走进江南,了解他们的文化特色,完整地欣赏歌曲《忆江南》,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设计意图:用美的意境去初步认知歌曲的美,让学生从歌曲的文化背景中,感受江南浓郁的特色。】

三、学唱歌曲,细“味”感受

1、首先,我通过范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韵味儿。然后采用引导、对比,来解决本课的一字多音,音断气不断等教学难点。

2、在歌曲处理方面通过对歌曲的力度对比、强弱变化,让学生充分体验江南音乐语言的柔美。并把《忆江南》的其他两首词也加上旋律,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有感情的去演唱。

3、通过唱歌谱,了解中国的五声调式及民间常用手法:“鱼咬尾”。这也是我解决本课教学难点的措施之一。

4、教师总结:《忆江南》的词写得太美了,这么美的词让很多的'作曲家都为它倾倒,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首不同版本的《忆江南》,听一听,想一想: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曲调,带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引入下一环节

四、欣赏探究,融入艺术

本环节首先我让学生听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接着让学生带着问

题欣赏音乐电视《忆江南》,然后小组讨论:江南音乐如此之美,这与哪些元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欣赏、讨论、探究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总结: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音乐如此之美,这与它们的人物性格、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歌曲的演唱更新颖、更丰富,老师还特别编写了另一段旋律,引入下一个环节

五、二度创编,集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我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创编了简单的二部和声,并与学生合作展示,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挖掘歌曲的内涵,在保留歌曲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让学生有了不同的体验,这也是对学生思想情感和审美上的升华】

六、课堂小结

美丽的江南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一段舞,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让我们对着美丽的江南,赞叹一声:江南,我爱你!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江南说课稿(热门1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