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热门22篇)

作者:edditor12023-07-22 20:41:04280

作为一个新来的老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而写教学反思能够迅速地提高我们的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写出好的教学反思?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案,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理发师》的学习,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用理发店内的声音进行节奏训练,渗透音乐要素。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劳动是高兴的。并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高兴。

重、难点:

1、歌曲《理发师》愉快情绪的体验,并能用愉快的、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歌曲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用事先录好的在理发店内的声音为切口,请生聆听在哪里?都有哪些声音?并请生边做动作边模仿。

2、师用歌曲音乐做背景,请生随着音乐学做理发师。(先全班进行同一种节奏,然后分声部进行。)

3、教师出示理发过程影片,请生看看理发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并请生随着音乐进行理发。

二、 新歌教学:

1、教师语言导出新歌,请生听听歌曲的内容讲了个什么故事?并用语言描述一下,同时请生按节奏念歌词。

2、请生找出歌词中的声音,教师与学生分歌词与声音进行歌词对讲。(请生边念边用动作表演声音。师:我做理发师,你们来当剪刀和摩丝好吗?)

3、请生复听音乐,并请生随音乐表演声音部分的动作。

4、分小组与男女进行歌词与声音的对唱。

5、请生复听音乐,随音乐轻轻的演唱,教师纠正演唱不正确的地方。

6、请生随琴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 音乐剧表演:

1、教师请一生上来当理发师,一生当顾客。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2、两组同学进行表演,再请一些同学进行节奏伴奏。(边看影片边唱歌边进举动作表演。老师请来了真正的理发师,我们和他们来一次比赛,看谁最出色,好吗?)

四、 小结本课: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当了一回理发师,大家玩得开心吗?确实,我们的理发师傅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高兴,他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来向他们表示感谢。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反映动物特点的词句。

2、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

3、根据情景展开想象,用旅游者的口吻写一段话。

4、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游览前、中、后的结构和地点转换顺序,略讲或不讲)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说说去过什么动物园,有什么有趣的见闻或感受。

2、出示课题: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猜一猜:今天学的课文里写的内容,可能和以往我们在动物园的见闻有什么异同?(相同:涉及很多动物;不同:是写在野外的动物。理解:“天然”的意思,天然:在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人工、人造相对。)

二、 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自学课文

要求:

(1) 轻声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 边读边想象作者游览时的情景,同审题时的猜测(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是不是一样,在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1) 读词语,并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坦桑尼亚 达累斯萨拉姆 鲁伏河 米库米

(2) 出示第3小节,读正确。如果坦桑尼亚的朋友到上海动物园会怎么说?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说几句话。

说话:跟我们的天然动物园相比,这里的动物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3) 读句子,边读边想象:读正确后,说说想到了什么。

当我们从他们中间穿过时,顽皮的基马猴竟围着车子奔前跑后,周旋了好一阵子。

(从“围”“奔前跑后”“周旋”等词,想象基马猴奔跑的样子,神情,与坐在汽车里的人的关系。)

(4)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要有边读边想象的感觉,读后正音。

(5) 交流小组讨论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深究文章的话,学生可能会提出“天然”和“动物园”是不是矛盾,从本质上讲是矛盾的,但是作者把这一矛盾的词语用在这里,更突出了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如果换成:动物保护区漫游记,感觉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三、深究语言、了解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

(1) 作者见到了哪几种动物?(羚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水牛、大象、犀牛、野狗、黄牛、狮子)

(2) 请用不同的词句形容天然动物园中的动物(选择5种以上,可以用文中的词句)。

例如:(泰然自若)的斑马

(3) 用一个词概括天然动物园动物的特点。(自由自在等)

2、再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课文写的是“天然动物园”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和同桌交流。

四、总结课文、写话练习

1、课文的题目是“天然动物园漫游记”能不能改成“天然动物园”?

(不行,是游记,而且是“漫游”。前者主要是介绍,强调准确、比较全面【比如:要讲清楚多大】;后者是按游览顺序记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另外课文中地点转换顺序不清楚,而时间顺序相对清晰,原因就是“漫游”——随意游玩,这也是天然动物园的特点。)

2、写话练习

导游阿里在返回的路上,讲了几个趣闻,可惜文章没具体写。请你选一个(也可以自己选材,展开想象,用旅游者的身份写得具体些。)

3、布置作业

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描写动物的词句。

板书设计:

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自由自在 乐趣无穷

羚羊 长颈鹿

犀牛 斑马

狗 基马猴

黄牛 大象

狮子

(略写) (详写)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3篇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来了》,那么在那里么呢?柳树的嫩芽了;流动的小溪里;布谷鸟的叫声里;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春天的脚步。

首先音乐倒入,活跃气氛。《春天在哪里》是篇欢快、活泼的课文。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一开始我没有按照常规先学课文,而是播放了学生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春天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欲望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学生在对音乐的欣赏与演唱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动画吸引。动画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它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我把课文的难点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学生们一问一答的朗读中,学生兴趣高涨、精神专注,不知不觉中课文中的难点就解决了。

再次,为了更好的熟练歌曲,分组对比更显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仅仅学会课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的东西。这篇课文中四段内容用类比性的写法,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创编,加之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不少,我把精心搜集到的关于春天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声、画并茂,强烈的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当了回小诗人,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在哪里,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也从中体会到了创作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4篇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具准备:

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要求:

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若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进行

二、寓教于乐

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三、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用听唱法学习。

(1)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板书。

(4)师生练习演唱。

(5)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

出示卡片“小话筒、小耳机、小书本、对拍手、小电脑、小孔雀、小乐器”:

(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

1、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习标志?”

2、老师拿起卡片:“下面我们一起来”——(生)听音乐(导入下一个环节。

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那首乐曲吗?请你再听一次,听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1、听乐曲,感受情绪,取名字。

2、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乐曲的情绪。

3、提示下次听时,请注意乐曲中出现的大喇叭与小喇叭的声音,讨论一下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复听乐曲,每组发一个玩具兵的头饰(激发兴趣)。随音乐进行律动(必要时教师可拍手提示节奏与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布置作业:回家准备下节课的才艺展示(唱、跳、演、讲、诵。。。。。。)

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的才艺展示是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才艺展示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背唱歌曲

2、通过才艺展示,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今后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自信。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玩具兵进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采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围面一个圈,请5名学生在内边唱边表演,然后找1名同学进行问答。

三、才艺展示

1、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分类:(属于一类的学生坐在一起)

唱歌跳舞

朗诵演奏

讲故事

其他……

2、了解具体的表演内容,如有相同的内容可一起进行,有的孩子胆子小,可以请大家帮助他们进行表演,每一组内选一个小主持人(教师出参与进来)。

3、提示要求,节目之前自己报名字及展示的内容。

4、展示开始,不指定,由孩子自告奋勇地上场。(老师帮助组织一下,但不要过多的干预)。

四、教学小结:

小结今天的才艺展示,鼓励孩子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技能。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展示,教师要及时地把孩子的特长及特点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在活动中也可让孩子们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再有也可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2、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1、歌曲《拉勾勾》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它用传统的拉勾游戏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节奏平稳、舒展的儿童歌曲,亲切天真、喻意深刻。

2、《口哨与小狗》又名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作于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单三部曲式(大调、2/4拍、描绘了小主人与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唱好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头饰(小男孩、小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口哨与小狗——片断)

要求:

1、听音乐结合情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2、注意节奏感

二、表演《拉勾勾》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律动,感受一下这首歌与《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分析拍号的变化,老师可带学生做律动进行对比

2/4●○欢快、活泼

3/4●○○优美、抒情

3、随音乐做三拍子律动(动作自由)

4、用图形卡片提示歌词及音乐

5、边学边唱,边唱边背。要求学生整齐的背唱歌曲,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三拍子的优美、抒情。

6,边唱边表演(自由结合小组),动作自己创作(应鼓励学生自己编动作)。

三、聆听《口哨与小狗》(管弦乐合奏)

1、初听乐曲:在听的过程中自由地想象乐曲中所能描绘的情节,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2、谈一谈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练习语言表达)。

3、复听乐曲,请学生听辩乐曲,注意听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几次?为什么这样设计?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小狗的叫声上色——书中。

提示:学生可自选图形,还可根据声音的大小变换大小。

4、分析这首乐曲的情绪,并与歌曲拉勾勾对比,学生用线条表示情绪(启发学生想象出更多样的线条)。

板书:优美、抒情活泼、欢快

5、再听乐曲(出示头饰)随音乐边听边跳,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课后反思:

本课我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本节课安排的才艺展示是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xx”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6篇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7篇

教学内容:

1、聆听和演出《春晓》。

2、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歌曲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并能根据《春晓》的意境配伴奏。

3、对比感受两首《春晓》的不同(合唱版、齐唱版),学会演唱,在演唱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三角铁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意境编配伴奏,并能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方法:演唱法、编创法、聆听法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会背诵很多古诗,其中有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说看,是哪什么题目?——《春晓》。

2、学生填词:让我们跟着诗人孟浩然来到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的早晨。春天天气非常暖和,他睡得可香了,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于是他写道:(春眠不觉晓)朦朦胧胧中,他听见到处都是欢乐的鸟鸣,他欣喜地吟诵道:(处处闻啼鸟)当看到满地的花瓣,他不由地感叹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有节奏的朗诵《春晓》。

4、小朋友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很多音乐家、作曲家也喜欢这首古诗,他们给这首古诗编创了很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古诗变成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春晓》,给这个冬天带来一点春天的气息。

二、聆听《春晓》(合唱版)

1、初听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歌声充满热情、活泼流畅)

2、复听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诗的演唱还有“啦”,让我们跟着歌曲来进行表演。古诗演唱的地方请你轻轻地跟着音乐哼唱,“啦”的'地方请你跟着音乐来拍一拍手。

三、学唱《春晓》(齐唱版)

1、导入:

刚才我们听的《春晓》是很活泼欢快的,现在请你再来听听这首《春晓》,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初听歌曲

《春晓》快速度唱起来和慢速度唱起来有什么不一样?(速度平稳,抒情优美)

(1)学唱第一、二乐句

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你来唱第一、二句,我来唱第三、四句。

(2)学唱第三、四乐句

我们换一换,我来唱第一、二句,你来唱第三、四句。注意“来”,它特别长。

3、复听歌曲

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你觉得要怎么演唱歌曲更好听呢?

4、演唱歌曲

(1)模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歌曲。

(3)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大声喊唱,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四、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1、认识三角铁的声音特点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3、用三角铁为《春晓》伴奏(在歌曲的长音处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五、完整演唱歌曲(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音乐是一首诗,音乐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又有着诗情画意。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此刻没有诗也没有画,但是我希望你们用歌声唱出你们心中的画卷,唱出你们心中的诗篇,我就是你们的知音,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们歌声中的诗情画意!

六、课堂小结:

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每一串音符又是一首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音乐家用一串串音符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8篇

教学目标:

1、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反映动物特点的词句。

2、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

3、根据情景展开想象,用旅游者的口吻写一段话。

4、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说说去过什么动物园,有什么有趣的见闻或感受。

2、出示课题: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猜一猜:今天学的课文里写的内容,可能和以往我们在动物园的见闻有什么异同?(相同:涉及很多动物;不同:是写在野外的动物。理解:“天然”的意思,天然:在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人工、人造相对。)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自学课文

要求:

(1)轻声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边读边想象作者游览时的情景,同审题时的猜测(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是不是一样,在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1)读词语,并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

(2)出示第3小节,读正确。如果坦桑尼亚的朋友到上海动物园会怎么说?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说几句话。

说话:跟我们的天然动物园相比,这里的动物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3)读句子,边读边想象:读正确后,说说想到了什么。

当我们从他们中间穿过时,顽皮的基马猴竟围着车子奔前跑后,周旋了好一阵子。

(从“围”“奔前跑后”“周旋”等词,想象基马猴奔跑的样子,神情,与坐在汽车里的人的关系。)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要有边读边想象的感觉,读后正音。

(5)交流小组讨论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深究文章的话,学生可能会提出“天然”和“动物园”是不是矛盾,从本质上讲是矛盾的,但是作者把这一矛盾的词语用在这里,更突出了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如果换成:动物保护区漫游记,感觉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三、深究语言、了解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见到了哪几种动物?(羚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水牛、大象、犀牛、野狗、黄牛、狮子)

(2)请用不同的词句形容天然动物园中的动物(选择5种以上,可以用文中的词句)。

例如:(泰然自若)的斑马

(3)用一个词概括天然动物园动物的特点。(自由自在等)

2、再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课文写的是“天然动物园”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和同桌交流。

四、总结课文、写话练习

1、课文的题目是“天然动物园漫游记”能不能改成“天然动物园”?

(不行,是游记,而且是“漫游”。前者主要是介绍,强调准确、比较全面【比如:要讲清楚多大】;后者是按游览顺序记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另外课文中地点转换顺序不清楚,而时间顺序相对清晰,原因就是“漫游”——随意游玩,这也是天然动物园的特点。)

2、写话练习

导游阿里在返回的路上,讲了几个趣闻,可惜文章没具体写。请你选一个(也可以自己选材,展开想象,用旅游者的身份写得具体些。)

3、布置作业

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描写动物的词句。

板书设计:

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自由自在乐趣无穷

羚羊长颈鹿

犀牛斑马

狗基马猴

黄牛大象

狮子

(略写)(详写)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寓教于乐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X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⑴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⑵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⑶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⑷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教学反思:《牧童》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放牧”中的一个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丽,从而热爱生活。

本首歌曲,在教师充满幸福感的教学氛围的熏染下,使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虽然他们是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歌曲意境的体会和情感的抒发却很到位,使我不得不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尤其在探究打击乐器“三角铁”如何能敲击出长音和短音的过程中,更是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探究的学习气氛里,踊跃的尝试不同的敲击方法,课堂场面异常火爆、热烈,几近失控。不过,幸好有老师课前准备的小粘贴作为奖励使这节课圆满地完成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这种“热烈”进行到底,让他们真正的成为

音乐课堂上的小主人,成为一个个快乐的小天使。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流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通过“听雨——戏雨——看雨——踩雨”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

“听雨”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中雷、点的音乐形象,“戏雨”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看雨”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形象,“踩雨”环节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便刚好的学唱歌曲《踩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雨——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唱《春雨蒙蒙》

导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雨也似乎是禁不住绿色的呼唤,“沙—沙—沙”的飘了下来,小草们把双手举得老高,迎接他的洗礼。听《春雨蒙蒙》

2、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导入: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样的呢?你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3)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4)介绍作品。

(5)欣赏录象带。

3、说雨中趣事

你愿意告诉大家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吗?

二、戏雨——音乐游戏

1、导入

下雨了,一把小阳伞撑了起来,红、黄、蓝……哪一把和“小红是好朋友呢,大家帮忙来找一找。

2、音乐游戏《找邻居》

唱一唱,听一听伞上的旋律,你觉得“小红伞“上的旋律与哪一句连起来唱最流畅。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同时熟悉歌曲《踩雨》的旋律。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1篇

教学目标:

1、从“海顿的故事”和“音乐家小档案”入手,能简要地说出奥地利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在听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和《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义响乐的表现力。

2、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通过聆听作品选段,能体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

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强弱的特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故事导入:

(一)听赏《告别》交响曲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说一个故事:在几百年前的奥地利,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长期担任了一个埃斯台哈奇公爵的的宫廷乐长。有一次,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每年夏天都带着家人和仆人来此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进。天长日久,乐手们思乡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亲朋在大厅听赏他们演奏的音乐。奏到最后,没想到那些乐师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只留下了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善解人意的公爵领会到他们的意思,第二天便宣布:全体人员返回宫廷。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为《告别交响曲》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有趣的乐曲?

1、播放《告别》交响曲选段,全班同学闭眼聆听

师:你有没有听出乐曲中乐师一个个离开的情境啊?为什么?

2、请同学们交流

师:没错,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乐曲的主题。

3、哼唱主题。

4、画旋律线: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演唱表现(学生反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渐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二)听赏《惊愕》交响曲

师:后来这位音乐家跨海到了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名流慕名而至,将音乐会当成了社交场所,热闹非凡。而且还有很多的外表高贵的贵妇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却常常打起了瞌睡来。这让乐队的乐师们都很不高兴。于是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又谱出了一首很有趣的乐曲。第一乐章轻快的第一乐章奏完时,又有贵妇人睡着了,这时,柔美的第二乐章开始了,音乐格外安详、平和,贵妇人们都昏昏欲睡了,突然,整个乐队都爆发出强烈的合奏,加上定音鼓的猛击,似惊雷响起,那些入睡的贵妇人被这一击都惊愕地跳了起来,于是这首乐曲就取名为《惊愕交响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吧!

1、聆听全曲

2、讨论音乐特点:通过乐曲的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

3、哼唱主题

4、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非常规音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5、了解力度术语

三、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了这么有趣的两个乐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写这两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谁呢?让我们翻到书来看一看。

1、了解作曲家海顿。

师:原来这个有趣的作曲家名字叫海顿。好的,今天回家,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一下海顿的生平。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下课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2篇

教学形式: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学生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田野的美景。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3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1、聆听歌曲。

2、讨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较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新衣服、新书包……)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

3、学习歌词。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优美即可奖励。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

五、表演。

1、自信独唱。

2、集体评议。

六、结束。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4篇

教育艺术的真谛在快乐。当孩子们感到快乐时,他会自己走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置身于音乐的海洋,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气氛活跃。

一、理解教材,挖掘快乐因素

《小小雨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儿童情趣。歌曲的节奏密集,旋律欢快,充满活动,描绘了小小雨点从天空上落下来时,小花朵与小麦苗高兴异常的情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小花朵和小麦苗的快乐,我将教材的配套课件和自制课件进行了融合,加入了雷公公的歌声和创编等环节,努力挖掘音乐的内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设计了“云妈妈和小雨点的故事(导入)——和雷公公唱歌(练声)——和小雨点去旅行(听赏)——感受小雨点的快乐(学唱歌、编身势动作)——带小雨点去旅行(创编)——请小雨点歇一歇(展示、评价)——做快乐的小雨点(结束)”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化身为小雨点,感受小雨点活泼跳跃的音乐形象,设计了律动、创编等教学环节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技能。让孩子们不仅学会唱歌,而且能在唱歌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演唱歌曲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二、视听结合,留住快乐心情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接触任何一个音乐作品“感受歌曲”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小雨点要去旅行”的教学情境后,让孩子们听赏歌曲《小雨点》的动画视频,在欢快的音乐中孩子们跟着小雨点去旅行,来到花园中花儿绽放出可爱的笑脸,来到田野里,苗儿慢慢往上爬……可爱的动画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乐呵呵的模仿着小花、小苗的形象。这时,不仅让孩子们走入了音乐,而且也为学唱后的身势动作创编做好了铺垫。

在随后的学唱中,教师让孩子们多听感知歌曲。第一遍视听了解歌曲内容;第二遍边听歌曲边做二拍子的身势伴奏,感受歌曲节奏;第三遍听,用小雨点快乐的声音“la”模唱歌曲;第四遍听感受演唱者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多次的聆听让孩子对乐曲更加熟悉,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多种教学形式,让快乐保鲜

快乐也是需要保鲜的。孩子们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整堂课保持,学习兴趣也会随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而随之转移。因此,教师要多选用适合孩子们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孩子们的兴趣。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读谱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但为孩子们创设“帮小雨点找伙伴”的情境后,孩子们参与读谱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在多次聆听后,孩子们已经发现了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旋律基本相同,教师再与学生进行乐谱接龙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读谱,模唱旋律。让孩子们不因为有知识技能的学习影响快乐的学习心情。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双早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小雨点》这首歌曲的歌词短小、富有童趣,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再创作。在孩子们学唱后,教师先提出了“小雨点还会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让孩子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再按照填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填空创编歌词,并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节奏。当孩子们创编的非常合适时,教师除了语言上的鼓励,还请全班学生演唱新创编的歌词,让孩子们感受的成功的喜悦,激发其他孩子的再创作。

四、自信展示,快乐参与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课的歌表演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表演,我让孩子们再次听赏《小小雨点》的动画,画面上动感的的花儿开放、小苗成长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当教师要求孩子们自行创编时很多学生都能动起来,但再请学生表现时,孩子们却缺乏自信,不敢独立表演。于是,教师就请全班学生一起来表现,教师从中发现创编的比较有新意的学生。再请这些孩子上台展示,先给他们奖励,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再让“小观众”评一评他们的表现好在哪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有了之前的表扬和示范后,孩子们参与的兴致更高了。

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为了鼓励孩子们的表现,教师自己也参与展示,让孩子们体会到表情、身势与歌声的配合,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快乐。当我在展示时,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表情也随着我的表情变化,教室里充盈着快乐。课后,有孩子对我说:“老师,你的样子真可爱,说话的语气和我们一个样!”只有和孩子处在平等的关系上,孩子们才会主动与你交流。当孩子们爱老师时,自然也会爱这位老师教的课,她的学习过程也是快乐的。

课堂中的快乐无时不在,但要每个老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本节课我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通过听、说、唱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课堂,快乐的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5篇

一、课题分析

《猫虎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教材音乐第四册《兽王》中的一个教学主题,教材内容取材于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狡黠的猫的形象,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3、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束句的节奏掌握。

2、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多种形式编创表现猫和虎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媒体展示大森林场景,小动物们在林中嬉戏。教师用语言描绘画面场景。

2、提问:谁是森林之王?(媒体出示老虎画面)

3、用多种方式表现老虎的形象。

(1)教师提出要求:你能唱唱关于老虎的歌吗?

(2)教师提出要求:用声音、动作或打击乐器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

(通过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这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老虎是强大的这一概念,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4、表现小猫的形象。

师:有一种动物和老虎长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出小猫)

师:你能用声音、动作或打击乐器模仿小猫的神态和表情。

(二)、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关于小猫和老虎的故事。(媒体展示猫和老虎的图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就神气活现专门欺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得小动物们都很害怕,此时老虎就更加威风凛凛了。这时候狡猾的狐狸给老虎出了个主意说: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猫,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森林里玩的热闹,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都瑟瑟发抖,一个个都逃走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想: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呢?

(提示:师要边说边表现出猫的聪明和老虎的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形象)

(通过老师讲故事这一实践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会下面的表演做好铺垫。)

2、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示:在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发散的多种思维,进行巧妙的评价,并能把这种思维很好的收集回来)

(三)、寓教于乐

设疑导入,学唱歌曲

师:过渡语:哇,大家都很能干!帮猫师傅想了好多办法!这猫师傅到底用了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感受。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带着疑问学习歌曲。)

2、师生讨论歌词内容。

方法一,说:"狮子豹子都是猫,把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学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样子。

B、指名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老师按节奏范读"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体按节奏朗读该句歌词。要求有犹豫,疑惑的口气。

方法二、我是你的师傅"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师:过渡语: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发愣的时候,小猫迅速爬上了大树,大声地问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学生学一学小猫说"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这句话的语气。

B、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学生按节奏齐读该句歌词

D、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王"字的时值。

(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猫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了歌词的节奏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用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真是一只聪明机智的小猫,让我们再来把小猫智斗大老虎的过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录音)。

(1)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2)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学唱。

(3)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4)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5)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全曲。

(7)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评议。要求掌握两个结束句的节奏难点,以及唱出猫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

(8)集体歌表演《猫虎歌》。

(四)、创造表现

师:过渡语:歌中的小猫遇到老虎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猫再遇到老虎时,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分组来编一编,讲一讲,演一演。

A、讲故事

1、学生分组创编故事

2、分组讲一讲所编故事,师生随机评议

B、演故事

师: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精彩,让大家知道了许多发生在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你能通过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吗?(打击乐器、情境剧、小品、哑剧等)

3、生自由选择节目形式,分组排练,教师分发锣、鼓、镲、三角铁、碰铃、沙球和自制的打击乐器,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五、完美结课

同学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猫虎歌》,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幽默风趣诙谐,极富童趣。

六、教学反思

《猫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强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编的,于是我设计的导入就是“老虎拜师”的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把表情做到位,有时也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大概把握住猫与老虎的个性特征。在学唱结束后,我让学生上来表演歌曲,以便来巩固。因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铺垫,学生们对猫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较好。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各种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且安排了打击乐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编创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引起感情的升华。但整节课下来也有一定的遗憾,比如在歌曲教学中安排时间较少,拓展和导入部分过多;在对声音要求上没做到细致到位。

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厚兴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6篇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其基本内涵就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与文本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教材特点,特拟订本课的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描写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

2、以学定教,顺势引导,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利用媒体课件与网络,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媒体之间对话的过程。

3、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生收集、加工、分析、整理信息等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维也纳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特点。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制作网络课件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维也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音乐的旋律、精彩的画面是美妙的,它给人以精神的美的享受,它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维也纳的关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 为此,我利用网络这广阔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采用活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感受音乐之美。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欣赏美乐,走进文本。

1、复习导入。

播放乐曲《蓝色多瑙河》,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教师顺势引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即在多瑙河畔,有一个城市叫维也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它怎样成为“音乐之都”的呢?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把学生带进课文,具体地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

2、设疑引导。

学生对“音乐之都”维也纳和它怎么会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了解甚少。正因为如此,就更能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关注,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教师就点击归类的学生在班级网站交流平台上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朗读课文。

二、探究文本,感悟人文。

1、初步感知,了解背景。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或借助网络图片,用上“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或更多的词语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初步建立对维也纳的文化背景的感受。

2、自主学习,体会感受。 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根据复习环节中提出的疑惑,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

3、集体交流,以说促读。 接着,以小组的形式,解决问题,共同探究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小组交流、发言、补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相关词句作为自己的根据。教师以学定教,顺势引导,借助媒体相机出示相关句段,指导朗读,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主要分四大部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它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它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有关学习网站的运用如下;

第二自然段:可以请学生点击链接,听听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家的作品片段,感受乐章的优美。

第三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浏览维也纳的城市建筑。

第四自然段:第三句的理解可以借助网站的音乐和图片,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感受通感手法的巧妙运用。

第五——第七自然段: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点击相关的链接:阅读文本资料、

播放音像资料等,再选择有关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复述: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情况。

4、情感升华,指导朗读。 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升华对音乐的喜爱,对“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向往。请学生交流:你从走进维也纳后,有那些感受?如果你现在就在维也纳,你想做什么?说什么?此时播放动人的乐曲,学生再进行感情朗读,就能充分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悟体现出来。

5、自主作业,课外延伸。 在学完课文,学生在体悟到维也纳成为世界音乐之都的原因之后,必然会对维也纳和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想有更多的了解。 我就请学生为自己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老师给学生一个建议: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想为自己布置一个什么作业呢?教师为学生的交流提供机会或帮助,如朗读的练习,教师提供一些优美的音乐,可以配乐朗读;画画的练习,提供给学生画图板;写话的练习,提供给学生留言板;查找信息资料的,提供给学生具体的网址让学生进行网络搜索等,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7篇

教学目 标:

学习课文二、三、四段,了解扬科怎样爱音乐,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感受作者对剥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理 念:

以学法引路 ,多读多悟,通过多元互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看、想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杨科对音乐的喜爱和当时现实的残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1、检查对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内容的了解。

2、强调单元训练目标——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课堂学习任务。

二、深入学习第二段,着重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个别朗读,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圈出扬科听到的乐声。

2、为什么扬科把这些听到的响声说成是乐声呢?出示“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①指导学习:“凡是”提出条件,“都”表示结果。

②联系课文,说说扬科是怎样“注意听着”的。

3、理解“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说说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①根据对“注意听着”的理解说说这句话包含着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体现扬科“沉浸在美妙的音响中”。

③回归学习提示进一步领会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业题四(1)。

4、集体朗读这一段填空:凡是扬科有空的时候,他都——。

5、小结:对扬科来说自然界的响声都是美妙的音乐,扬科爱音乐真是如痴如醉。

三、学习第三段,尝试运用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独立操作。

1、自由朗读思考:扬科爱听乐声,当他听到真正的音乐和歌声,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划出扬科感受的语句。

①反馈出示: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写这句话,说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范读。学生体会扬科的'感受,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③指导感情朗读,比较“兴奋”和“陶醉”的不同读法。

2、找出最能看出扬科爱音乐的语句读一读。自由讨论并反馈。说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的含义。

3、配乐朗读出示幻灯(扬科拉提琴)想象画面及扬科的感受。

4、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扬科听音乐爱提琴,通过句子含义的理解,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爱提琴已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他愿意为音乐献出一切甚至于生命。

四、独立学习第四段,运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1、自学、提出要求:

a默读第四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b运用“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完成作业四。

c想想扬科是怎样爱音乐的,寻找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从第四段中你学懂了什么?

(2)出示“……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动。”说含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而“不顾一切”?“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

(3)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评议、指名读、集体读。

3、质疑问难。学生自由讨论还有什么不懂?教师点拨。

4、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凡是……都……”谈谈感受,说一句话。

五、围绕课堂学习任务总结。

六、作业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书: 11、小音乐家扬科

爱乐声  沉浸

爱乐器  陶醉

摸小提琴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8篇

课时目标:

1.在两首相同主题,不同表现形象的歌乐曲中体会大海的变幻莫测。

2.能用图形表现出自己听到的不一样的海。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具准备:

教学磁带,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聆听《大海摇篮》

1.师课前将歌词板书出来,但留部分空白

2.谈话导入:刚才我们演唱的海是什么样的海?(温柔,宁静的),你们知道生长在海边的小朋友喜欢把海比作什么吗?

3.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4.初听歌曲,仔细听将歌词补充完整。

5.复听歌曲

设问:从歌中你感受到小朋友对大海是什么感情?

6.再次复听,生在“啊,大海摇篮”的地方一起演唱,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7.小结:为什么作者把大海比作摇篮?

四.聆听《海上风暴》

1.设问:你们见过大海的另一种模样吗?是什么样的?

2.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

设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

边听边引导学生想象,感受。

3.复听

你能用线条表示出你此时听到的大海吗?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19篇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20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

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词欧洲生涯装饰金碧辉煌草坪优雅博物馆街头巷尾掺和镂花梁柱阿尔卑斯山北麓华尔兹圆舞曲(指名读,齐读。)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获取这么多资料。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本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2、看,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呢!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学生观看并作简单介绍。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维也纳真不愧是音乐的摇篮,真不愧是音乐之都啊!)

3、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有疑问吗?是呀,装饰一般用物质材料,可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装饰材料却是音乐。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3、生齐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中心句(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从“离不开”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维也纳人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板书:如痴如醉)

3、小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学生自学5、6、7段,然后交流学习收获

1、国家歌剧院世界歌剧中心、美观大方、规模宏大、色彩和谐、艺术品

2、金色大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3、播放课件,欣赏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小结:维也纳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4、听赏歌曲《好日子》。

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同学们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吗?

(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小结: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21篇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2、学唱歌曲《云》

3、表演歌曲《云》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云》,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体验歌曲舒展平稳的节奏、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的旋律。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云》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简单谈谈大海变化无常的习性。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与乐曲一起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大海。

2、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云》,要求自创动作体验进行“蓝天、白云、大海)的联想。并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第22篇

教学目标

一、音乐的情绪。

二、通过唱歌曲《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步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年贺卡的小游戏。

教学内容

一、聆听《平安夜》、《小拜年》,表演《龙咚锵》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并进行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送新年贺卡

教材分析

一、器乐曲《小拜年》

这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四四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合唱《平安夜》

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三、歌曲《龙咚锵》

这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小拜年》感受中国民间过年的气氛,以及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

二、通过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音乐、情绪,并通过红绸带、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龙咚锵》

二、聆听《小拜年》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表现小朋友过年时愉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各组都来了三个小客人,你认识他们吗?

师分别出示锣、鼓、镲,并逐一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势。

2、出示实物节奏谱,探索敲奏的方法

合奏

镲:0  0 | X 0 |

锣:0  0 | X 0 |

鼓:XX XX| X 0 |

念:龙咚龙咚| 锵 0|

3、分小组,探索演奏

龙咚 龙咚| 锵0龙咚 | 锵0锵0 | 锵 0 |

4、分小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几种敲击的方法?

(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

(3)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组发现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声音多。

二、导入新课

1、聆听东北音乐《小拜年》

师:小朋友,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敲锣打鼓?(过年、取亲等)过新年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干些什么?(出示课件)那你知道新年在什么季节吗?在冬天的新年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A、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去过个新年,好吗?喊“过年了”,“过年了”!聆听东北民间音乐《小拜年》

B、师:让我们他小组设计一个过年的情景。(放鞭炮、乖雪橇、打雪仗、提灯笼、粘年画)

C、分组表演

2、表演《龙咚锵》

师:过年真有意思,让我们用歌声一起来赞美新年吧!

A、听范唱

B、朗颂歌词。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C、听歌曲录音,听到锣鼓声龙咚 龙咚 | 锵 0|,徒手敲锣打鼓,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D、用锣鼓为歌曲伴奏,分小组讨论,编创打击乐伴奏。

E、边歌边舞,可以编创动作,也可以拿红绸或手帕扭秧歌,加入打击乐。

三、课堂小结:过年开心吗?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课后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情绪,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音乐教学教案(热门2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