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温度教学设计(推荐9篇)

作者:edditor12023-05-16 20:00:44458

作为优秀的教师,经常要做好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因为教学设计是联系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温度教学设计,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温度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P87~88的内容及练一练

2、(1.《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温度》教学设计。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

2借助温度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体会相反意义的量。温度的变化是学生能体验到的事情,以温度为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温度作为负数引入的"原型"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记录前一天各地气温,课上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零下"。在学生有了自己对"零下"的思考后,再让学生在温度计的模型上找对应的温度,并对不同的温度进行观察、比较,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

二、设计理念:

1.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呈现教学素材。

"教学是艺术",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为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设计教学活动时,科学选用教材中"天气预报、、比赛记录表、"等教学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巧妙地创设了智力问答的教学情境引导同学们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兴致勃勃地感受、了解正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灵活、趣味性强,同时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尝试游戏性学习。

游戏性学习是小学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指定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反馈方式,采用播报天气、拨温度游戏性反馈教学方式,引导同学们愉快、兴趣盎然地汇报自己的认识、体会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兼顾每位学生,公平、合理,趣味性强。

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生活中除了课本所讲的,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正数和负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似乎打开了"话匣子",热烈地交流起来,他们的视角扩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说:"家庭的收入可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还有的说"比赛时得分可以用正数、失分用负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思维能力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兴趣。

四、教学重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五、教学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3.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活动的过程中,从中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教案《《温度》教学设计》。

六、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为"数学的志趣"。"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

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归纳、总结、方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敢于创新。让学生自己探索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意义。另外,教给学生养成愿意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①教学准备:课件,温度计

②学具准备:调查的各大城市的温度

七、媒体说明:恰当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图的配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诗一般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使学生乐学,爱学。

八、教学时间:40分钟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数,例如: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产生了1、2、3、4…,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这些都是自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生活中的负数。当然有关负数的很多知识留待我们以后慢慢学,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温度。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全国各大城市的温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温度"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谁能说一说你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2、学生汇报收集的温度情况。(可以从看天气预报,看报纸,上网查询,发现各城市的气温有高有低…

3、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一些城市的温度。那么零下12℃还可以写成-12℃。谁还有类似的发现?

4、学生自由发言,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5、谁能说一说-12℃代表什么意思?

6、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12℃表示零下12度,或者表示比0度还低12度。-12℃是一个负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负数,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三)学习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分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试一试:

指导学生完成第84页的"试一试"。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请会看温度计的同学介绍怎样从温度计上看温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示0℃的刻度线,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零度以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来表示。组织大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写出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明确:本题的每个图中"℃"这一竖列的数表示的是摄氏气温,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五)练一练:

1、第1题,比较温度的高低时,引导学生先从零上温度开始,逐步过渡到零下温度的比较。如:2℃和5℃的比较,1℃和0℃的比较,0℃和零下2℃的比较,零下2℃和零下5℃的比较等。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本题答案如下:(1)上海与天津,上海的温度高。即:5℃-2℃

2)天津与青岛,青岛的温度高。即:0℃-2℃

3)长春与天津,长春的温度低。即:-8℃-2℃

45℃0℃-2℃-8℃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小题是怎么比较的。

(六)小调查:

首先鼓励学生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从数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在地图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十、板书设计:

温度

-12℃表示:零下12℃。或:比0℃还要低12℃

读作:零下12摄氏度。或:负12摄氏度

十一、课后评议:存在问题:1、在看温度计的刻度时应点评是从向上或向下看。2、区分零下、0、零上。3、坐在后面的个别学生看不清电视屏幕。

十二、教学反思: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设计,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温度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87-88页有关温度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里?(出示幻灯)如果去这些城市旅游,我们去之前要先了解这个城市的什么呢?(温度、天气。)看来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板书:温度)

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大胆说一说,我们今天将学习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呢?

(温度是怎么读的,写的,单位是什么呢?温度高低的比较,怎么看温度计。)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温度。

二、探求新知

(一)游戏情境,学习负数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做个记录温度的游戏,先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请听游戏规则: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边听边记,把这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写在表格里,看谁记得又对又快又清楚。

2、师读天气预报,学生记录

3、反馈记录情况

师:全记下来的请举手,也有同学没下来,别着急,我们来看看记下来的同学是怎么记录的(展示一名全记下来的同学的表格)

师:这位同学真棒,用的是符号与数结合的办法。老师也是这样记的。

(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温度除了数字外,还有什么?(减号、负号)

师小结:这里的“—”不是减号,而是符号,表示什么呢?(零下温度)

“℃”这个是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

4、请同学们找一找表格里还有哪些是零下的温度,找出来读一读,同桌互读,表示什么?(反馈)

5、同学们,在写这些零下的温度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前面要写上负号)如果忘了负号会怎么样?

6、小结:像这样前面加负号的数就是负数。

(二)学习正数

1、零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零上的温度我们可以直接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在每个正数的前面加个“+”,真聪明,读作表示,一般情况下,正号可以省略,也可以不读。)

2、师:但是什么时候必须加负号。(零下温度)

3、刚才表格填错的同学现在会修改了吗?动手改一改吧。

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而且学习得非常认真。

(三)讨论:以前我们学的0表示什么也没有,那么这里的0℃是不是没有温度?

(科学家把水结冰的温度称为0℃)

(四)认识温度计,初步体会

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观察温度计,并做了实验,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2、学生汇报

(①有温度的单位0℃②红色液柱,会升高下降③中间有个0刻度,上面是0上温度,下面是0下温度④1小格就是1℃)

3、练一练

同学们会看温度计了吗?(出示幻灯片)

(五)体验温度的高低

1、温度有高低之分,那怎样比较温度的高低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幻灯片P88-1)

哪个温度低?为什么?相差多少度?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练习

3、小结:红色液柱越高,温度就越高,红色液柱越低,温度就越低。

三、巩固练习(P88-2)

四、总结:今天同学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课后小调查P88)

板书设计:

温度

5℃-2℃

0℃

零上温度分界线零下温度

正号负号

+-

温度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

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 具

玻璃杯、热水、冷水、实验用、体温计、寒暑表、冰块。

知识内容

一、复习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

二、引入新课

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感觉的不可靠。

三、实验用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察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四、摄氏温度

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

五、热力学温度

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六、体温计

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殊结构及用法。

七、小结

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

八、作业

P461、2、3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教师出示实验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出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

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总结得出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观察细节,并提问。

探究活动。

【课题】

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索和利用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热力学发展的历史。

2、我国古代对热的认识。

3、的类型和发展。

4、生活中的热现象。

【评价】

1、所查阅的资料。

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

3、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绝对零度的理解。

温度教学设计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温度的概念;②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②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具准备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开水、冷水若干。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列举生活中水的几种形态变化,引导学生指出它们都属于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由此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温度

①、 问:当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或低温物体时,你都有什么感觉?

归纳得到温度的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是不是我们感觉热的物体,它温度一定高,感觉冷的物体它温度一定低,请1个同学上来动手操作。

2)、温度计

①、展示自制温度计。

②.引入温度计原理:

让学生观察把自己做好的温度计先放入放有热水的烧杯中,再放入放有冷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看到的现象。

得出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③.温度的规定及单位

进一步提出问题:自制的温度计能不能测出具体的温度?为什么不能?然后引入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单位。

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

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 符号:℃ 读法: 37℃ 读37摄氏度 -5℃就读作负5摄氏度(或读作零下5摄氏度)

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37℃ 我国最低气温:-52.3℃ 最高气温:49.6℃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沸水温度:100℃ 。

3)、温度计的使用

①、教师展示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温度计、体温计,请学生观察他们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温度计的构造: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刻度、液体(一般是水银,也有酒精、煤油) ②、回忆使用刻度尺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然后概括出温度计使用前的注意事项: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③、 让学生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那些事项,并测出凉水的温度,教师进行巡视指导,然后总结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4)、体温计

问:体温计的结构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体温计有缩口,而试验用温度计没有。

问:细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防止水银倒流。

问:体温计每次使用前都应怎么处理?

答:甩几下,目的是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5)、温度计拓展部分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6)、课堂小结:

①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符号是什么

②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7)、作业:

板书设计:

温度

一、温度

1、定义: 2、摄氏温度的规定:3单位: 4、读法:

二、温度计

1、工作原理: 2、种类: 3、结构: 4、使用:

温度教学设计 第5篇

课程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

授课人

王晓燕

学校名称

石嘴山市第九中学

教学对象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材、学情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温度计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中学生们接触的第一测量仪器,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具有基础作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是学生物理上学习的第一个测量工具,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常见温度计,说出它的构造、量程和分度值。

(2)通过使用制作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原理。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4)了解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估计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使用制作的温度计,理解它的测温原理,体会放大和转换思想的应用。

(2)经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过程,体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并能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摄氏温度的表示。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学生而言,对温度进行探究学习,如果仅凭感性印象和传统的实验设备,很难对其整个变化过程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与探究实验结合应用,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深刻、系统的掌握知识,并让学生体系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体现“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冰水、平板

教师准备:自制温度计(小药瓶、红墨水、吸管制作)、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凉水、热水、等

教学资源: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引导

(3分钟)

1、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2、提问: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3、指出学生提出的都属于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由此引入新课。

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入物理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究欲望。

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分类、归纳。

引导学生讨论。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提问。

总结归纳

一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温度的概念进行板书

二、温度计

1、让学生观察温度计。

问: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有什么?

2、给出实验器材:装有红色水的口服液瓶,细塑料吸管。引导学生设计制作温度计。问:口服液瓶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分?

细塑料吸管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分?

红色水相当于温度计的什么?

3、利用自制温度计比较两杯水温度的高低。

问:通过观察自制温度计的什么来判断水温的高低?

得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4、问:用自制温度计能不能测出水的具体温度?

与实验用温度计相比,自制温度计还缺少什么?

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

介绍量程和分度值。

5、比较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实验用温度计的异同点,讨论自制温度计的改进方法。

三、温度计的使用

1、推送微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2、让学生利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那些事项。

四、体温计

学生阅读书上有关体温计的介绍。

问:体温计的结构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细管的作用是什么?体温计每次使用前都应怎么处理?

五、全面回顾,总结质疑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是知识上的,也可以是方法上的,还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同时,在获得新的知识的同时,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

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由小组代表发言。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一张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的表格。

思考举例,并进行归纳。

观察、讨论

提取生活已有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思考

思考、设计。

学生实验并思考总结。

观察,思考,记忆。

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实验,讨论。

阅读,总结,回答问题。

观看,了解。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的常见温度值。

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亲自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和温度计的了解。

让学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同时发祥自己设计上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归纳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解先进的科技,体会物理是“有用的”。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温度

一.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读作: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

二.温度计

1.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2.正确使用

⑴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⑵正确放置温度计

⑶稳定后视线水平进行读数

三.体温计

1.特殊设计

玻璃泡与直玻璃管通过很细的细管相连

2.使用前注意事项

必须把水银全部甩入玻璃泡中

七、课后反思

温度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烧杯、热水、温度计、铁架台、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老师的`讲桌上有一杯热水,在放置的过程中,它会有什么变化?(变凉板书)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可能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充分讨论)

现在我提一个问题:如果每隔2分钟测量一下它的温度,间隔相等的时间,温度下降的规律将是怎样的?(学生充分讨论)

(板书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现在有三种答案,你觉得因该是哪一种呢?

二、学习新课

刚才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大胆的猜想,要想证明我们的猜想,你觉得因该怎样做呢?(做实验)

下面我们要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实验中,老师对各小组提几点要求:

(1)、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合作。(哪位同学拿温度计,哪位同学看手表,哪位同学看温度计的读数,哪位同学作记录。)

(2)、观察过程不要把温度计拿出水面。

(3)、每两分钟读一次数据。(读五次数据)

(4)、每小组成员做好记录。(15分钟时间)

学生根据老师所提的要求进行实验——每隔两分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教师巡视指导。

(时间到,要求学生坐好,并要求学生把温度计挂在铁架台上,不要从水中拿出来。教师用码表做好第二个10分钟的记时。)

学生汇报测量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数据将其标在统计图上,用尺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

这是一条曲线,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实验记录表做好数据的处理,根据每两分钟之间的温差填写好统计图表。(教师指导怎样填写,待各组画好,教到前面来,教师一一粘贴在黑板上。)

看看各组画的统计图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规律,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各级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水的多少,倒水时间的早晚都不一样,但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不是一样的?对照我刚才画的统计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你发现这13个组的统计图有什么规律?(都是一条曲线都是先快后慢)

(第二个10分钟时间到,教师提醒学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下面请同学们将第一个10分钟的温差与第二个10分钟的温差相比较,你觉得有什么规律?(先快后慢)

最后你觉得会怎样?是不是一直这样下去?(最后达到平衡)

三、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呢?

现在我又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这杯是凉水,可以测出凉水的温度,如果给凉水加热,温度会升高,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

(先快后慢先慢后快)

两种不同的意见。这又是一次假设、估计、猜想,然后再实验,再验证。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1、先快后慢

2、先慢后快

3、均匀下降

最后达到平衡

温度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的概念;

③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③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学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看一看:教师播放与温度有关的图片。

教师根据图片提问:你们是否想了解冰雪是怎么形成的?衣服为什么被晒干?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会变小?

教师板书:第四章物态变化

二、想想做做

1、温度。

想一想①: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想一想③: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温度概念。教师板书:第一节温度计

2、温度计。

想一想,议一议:①如何判断两杯水温度的高低?②哪种方法更准确?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做一做:用手感觉冷、热、温水,得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使用温度计测量较准确。

三、想想议议

1、问一问:你想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2、原理。教师演示自制温度计,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板书)

想一想,议一议: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温度,温度计应怎样改装?(学生讨论回答)

3、看一看、说一说: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观察实物并回答)

4、想一想、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单位、符号、读法,然后练习读数。

5、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三种温度计的不同,同时进行量程、分度值的教学。

6、做一做,议一议。

学生测量热水温度并上台演示,师生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多媒体演示)

正确方法

(1)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

(2)玻璃泡不能位

于容器底及侧壁,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3)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以上各点均配有图片)

错误方法(图片略)。

7、做一做,议一议(体温计的使用):

学生演示游戏(两人),学生评价并说出理由同时进行体温计构造的教学。

四、教师投影与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有关图片并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1页表格。

五、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教师归纳。

六、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课内:课本第741页第2题。

2、课外:第741页第3、4题

温度教学设计 第8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象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这种认识较多地停留在感觉层面,容易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与物体的实际温度产生较大的误差,这便是错觉。科学测量排斥错觉,故而,本课将学生装从感觉上的冷热感受引向测量上的温度,教会学生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使学生懂得精确测量的重要并养成测量的探究习惯。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认识温度计的作用。教材首先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时不能将将温度计拿到杯外,要等到温度计液柱静止时再读取数据。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温度计的用法,教材还安排学生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使学生在测量中练习、巩固,并为下一部分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规律及其蕴涵的科学道理,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 、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降温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实验结束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探讨出这个规律是由温度差比造成的,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1.知道用温度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温度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

2、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

2、提问: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8)师生小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指导学生了解摄氏温度计的发明。

(1)学生看课本阅读部分。

(2)提问: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巩固总结

讨论:

1、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

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温度教学设计(推荐9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