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人生十论读后感(汇编3篇)

作者:edditor12023-04-13 18:00:10319

本文为大家分享人生十论读后感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人生十论读后感 第1篇

教育在儒家的学说中式占有很高的地位的。《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讲的就是学习。那么为何学习在儒家之中有那么高的地位,最近也是正好看了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就此来谈谈学习之于我们之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一门有用的学说往往是很贴近与生活实际的,是切身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在这一点上就算是极其强调出世 的老庄也是不能够免除的。而儒家的这一套理论体系,是极其重视个人的,从个人出发、从人性出发,最后实在人伦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一生,因而对我们人生很有帮助,而教育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教育在整个儒家学说体系之中也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儒家从人开始,带着人向外走,之后在从人回到了人。这三个阶段就像是释家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到最后的看山还是山。但是我之前的人和之后的人之间是有了一个很大的差距的,我是人但又不是原先的那个人。

释家讲出离生死,道家讲长生久视。你如果想遵从佛家的那一套,那么就需要剃度出家来实现,你如果想要遵从道家的那一套,那么就要做到寻个清净场来做你的修炼,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而儒家的则更加适合实际,关注现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生活方式的抽象概括与具体表现结合在一起。

古往今来不管是东方、西方都是对人的层次有了很相似的认识。大体上可以将人生分成自然我、社会我和精神我这三个层次。这也是一个时代发的结果。最早的时候人的生存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为了生存人必须非常努力地和周围的生活展开搏斗,防止受到猛兽的侵害,同时由要猎捕动物采集瓜果来求果腹,这一个阶段是人的最低的层次,也没有自由可言,人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最低限度的求生。然后开始有初级的政治机构出现到后来发展出国家,有了一个成型的社会,这个时候人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社会我的阶段,在这一个阶段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发现自我,寻找制度上的自由。再到最后一个精神我的阶段,在 这一个阶段实现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也是我们要追求的最高的自由。但是人世间有一种悲哀,那就是较高级的事物忠恕不得不依赖与较低级的事物而存在,并且为较低级的事物所限制。就像是搭房子我们要用的就是一块又一块不起眼的砖块,但是最后我们搭建出来的建筑确实那么美丽,我们看中的是那么美丽多样的建筑最后的样子,到那时这些有不得不依赖与不起眼的砖块而存在。同样的自然我作为一种低级的我而存在,是没有多少的意义,人如果只是满足与那样的存在那么无疑就是是把自己当做禽兽一样了,只是在乎于生死,我们在乎的是一个精神我,那才是真正的让我之为我的存在,但是这个精神我如果没有自然我那么一刻也保留不下去。

在钱穆的观点中,一切善恶的标准只是自由的多少,善恶之间也是相对,恶的存在只是因为有具有更高的自由的存在而成为了恶。发展到最高的自由,那就是一个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的存在,能够供你自由的挑选。相比这个如果用政治来实现你的自由,那就是次一等的自由,相对于上一级的自由,这一种自由就是一种恶,再下一级中,国家制定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犯罪避免你的暴死,保护你的生命,并给予有一定程度上的言论思想自由,这虽然也是保护了你的自由但是相对于上一级也是一种恶。在下面这是战争,但是就算是战争的话,那么也比人吃人的社会要好,因为回到自然状态的时候人只有最低限度的自由那就是求生还是死。所以佛家有一句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字啊这里就可以解释了,放下屠刀不是说你砍了人之后,放下刀你的罪恶就一切都被赦免了,这句话其实在讲你放下屠刀听从佛家说,你就是接受了更高一个层次的价值观,相对于之前的价值观你这一个阶段有更多的自由,这就是善。一切宗教的最高精神都是如此,宗教不是替你免除罪恶,而是给了你一个更高的自由的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世间除了宗教人还有很多的别的自由的选择。比如文学、哲学、科技等等,历年历代都有大量的这样的作品出来,同时为了维护自由我们又要允许这些都有存在的权力,因为只有保护这些创作的存在,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去真正实现我们的自由。那么有多么多的东西能够让我们选择,我们就需要一样东西来帮助我们在这繁弦急管的大千世界找到真正适合我们每一个个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儒家非常重视的教育。由此,就可以看到教育在儒家的学说中为何有那么高的地位。

之前也是提到了儒家带着人在世间向外走,最后仍旧走回到原点,那么为何能够这样,就在于儒家重视德性,我认为的儒家所谓的德性是指人的天性,而儒家所谓的修身所谓的教育也都是为了能够让人成为人而努力。能够让人的人性真正得到体现。同时修身是为了齐家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所以教育又和我们的人生相关系在一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解决了吃穿用度之后我们就会开始考虑一些更高层次的问题,而之所考虑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高于动物的地方。我们不能够只像动物那样只有自然人生而没有文化人生。钱穆先生提到的几个关于人生的问题我也是思考了很久的。那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的自由以及如何安放我们的内心。

人生的目的,人活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讲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人的两大限制。一个是人我之限,一个是死生之限,如果没有这两者就来谈论人的目的是没有意义的。同时这两者也是我们人生最痛苦的事。同时也就是因为人的能力有限,生命长度有限所以我们会去想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看待人的问题上,西方人是把每一个人都当做平等的个人来看,那么人与人之间都是一样平等的关系,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那么你之于他人要不就是服务,要么就是争利,但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做不到这些。西方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置的太过于简单,反而导致的是问题的复杂化,我们难以处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中国人,却在这一个问题上讲人伦。我不用去服务其他人,也不用去与其他人争利,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我在那里,我和别人是什么关系,儒家讲这个叫做安身立命。儒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区分为君臣、夫妻、父子、兄弟。那么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我要做的就是按照我与其他那个人之间的关系做我该做的事。那么就不存在人我之限了,因为我要做的只是我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

人的另一个痛苦则是生死之限。人终有一死,人都会怕死,我所以为怕死的原因就在人从有走向无。关于这一点释家、耶稣、老庄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释家和道家的方法大体相似,就是希望人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就是已经达到一种无的状态,那么从无到无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而耶稣的办法应该是保持人一直是一种有的状态,从有到有,百年之后我能够进天堂那么我还是一种有,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但是儒家却另辟蹊径,还是区分了身我与自然我。在事实上身我是死了,那是很可怜的,但是心我却是能够流传的。人的一死是一种圆满,没有时间的期限那么就不会有完成,什么叫盖棺定论那就是得有一死。人活一辈子,求的是名。真是这个名,才让我们一生一死不像是禽兽一般。那么怎么来成就名呢?我们成就的名不是事业,事业是属于人类的,是需要一代一代人薪火相传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的。我们要成就的是职责。这是我们每个人所能够做的,所能够实现的名。实现事业需要靠命,实现职责,则是需要志愿。那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呢?那就是人伦,我处在我的位置做我该做的事,君君父父臣臣子子各安其位。我做君主我就要为天下苍生考虑,我做臣子就要尽心竭力的为君主出谋划策赴汤蹈火而不辞,尽忠;我做父亲就要慈,我做儿子就要孝。那么人人可以为尧舜。人人可为尧舜的意思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够面南为王,而是说都有尧舜的德性。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境遇不同,但是假如我做到我该做的,即使尧舜在我这个位置上所能够做的也不过就是如此的话,那么我就是成就了自己的名。而成了名我觉得就是达到了人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其实就是成为人,不同于猫不同于狗,也不同于薰衣草而是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我。而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也就是实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讲到人伦,避不开的就是人伦与自由的关系。西方人只看个人不看人伦,因为人伦是会阻碍他们的自由的。但是他们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依旧可以从人生的三个等级来讲,在自然我那个层次我们是不会有自由,生来病死没有一个是能够有我们决定的。到第二个阶层也就是社会我这个阶段,也不是我们能够决定,我们生在哪个国家那个家庭我们改变不了,所以我们真正能够追求的应当是最高等级的自由就是精神我的自由,不管外界怎么样,只要我还有思考的能力,那么这份自由是谁都不能剥夺的。西人帕斯卡所讲人是可以思考的苇草。讲的也是同一样东西。而且为何说精神我是一种最高的自由,因为当有人达到过这一层次后甚至是会抛弃之前的两种自由的。所以有人会舍生取义,为了最高层次的精神,他们不惜放弃身也要争取。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做到这种自由呢?我们抛弃第一种自由就是不是为了吃而吃,为了穿而穿。牛顿说第一句很好,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没有超过这一个境界,你就是如同禽兽一般。第二个阶段则是社会的自由,这是西方人一直在苦苦追求的,但是其实还是没有达到自由的真正本质。真正的自由是自己精神的自由,而不是外界加于你的自由,不是因为你有言论自由权了你就真正的自由了,相反有时候甚至是别人的思想淹没你了那才是一种不自由。你真正要做的就是体悟自己的本心,最后做到我追随己心,那才是真正的自由。也就是儒家所说的由仁义行,而不是行仁义。我做这些是是我自己认为这是仁义的,而不是因为社会告诉我是仁义的,所以我去做这些事。那样的人生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生,才能够泳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最后一个则是安放我们内心的问题。如何安放内心。现在很明显的就是有两种向外探索的方向,一个是宗教,这是心得以发泄,一个是科学,这是心得以展现其理性。但是如果把心放在宗教上,在这条路上走的太远就离开城市太多了,所以就出现了西欧黑暗的中世纪。而在科技上技术上走太远也是对人有害的,几千年前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的之货,令人行妨。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是很明显的,人们被裹挟在物欲之中难以自拔。儒家很有创造性的提出把心放在心里面,怎么放,就需要人伦。在人伦之中我们把心与心相互交融,父慈子孝,那么父亲的心就在儿子心中了,儿子的心也能够放在父亲的心,那么把心在同类之中人就不会迷失。而且这也不是鄙狭的,心放在儿子上就是一家,放在君主上就是一国,那么心就可以推之己而之家之国之天下。所以儒家心有天下而不迷失,不忽视个人而有推至可及世间万物,这样的安心观点是那么自由而富有人文精神。

在做到这些之后,我们也就能够成我,也就是达到儒家的最终的目的。从人而出,最后再回到一个人。这也就是达到了儒家的思想。

人生十论读后感 第2篇

最近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人生都过了快一半了,还不太明白要怎么过。

钱穆先生生于1895年,1990年于台北去世。钱老一生,经历了国家、民族的巨大变迁,历史的巨轮滚滚而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变革。身为一位儒者,钱老在治学之外,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儒家的理念与现实的巨变相结合,找到一条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之路。

人生十论,娓娓道来的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长时间的思考和总结。先讲什么是人生追求(人生三路向、适与神、人生目的和自由,物与心),然后讲怎么实现人生追求(如何探究人生真理、完成一个我、解脱人生之苦痛、安放我们的心、获得我们的自由),最后总结了身为一位儒者,最终的归宿是道与命的天人合一。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十论》,当然能看到非常多的历史局限性,毕竟成文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经70年了。但是以此来批评钱老,说他迂腐,跟不上时代,这个恕在下不能苟同。看人看事,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的成长经历,需要看到的是钱老对待剧变时代的态度。文中引用了非常多的西方哲学、宗教和科技的观点和理念,并与儒家观念进行对比,希望能通过儒家的世界观来解释世界,能让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开花结果。

限于个人知识体系比较浅薄,无法总览全局,仅结合书中的一些观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真善美之外

钱老说真善美不足以包括一切人生,需要引入“适”与“神”。这里的适,是指所有的真善美,都有其适应的范围,没有绝对的真善美;这里的神,是指人需要有信仰、有寄托,而这信仰和寄托,必须是建立在真善美之上的。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追求真善美,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可是,当我们有了真善美之后呢?这就需要自行摸索了。当你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时候,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是为了家人幸福美满,还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能多姿多彩?这里没有偏好,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加安心的去追寻世界上的一切美好。并且,所有人都说美,你不一定觉得美;别国认为的善,我们可能认为不善;科学界公认的真,也可能有一天被推翻。那么,个人苦苦追求以上这些东西的时候,是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寄托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才不会跑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追求真理,主张先内而外,尽己之性,可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尽物之性。所以,万事万物,先做人。在古代,不管你有什么特长,是否天生聪慧,智商超群,只要你不会做人,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社会地位,无法调动社会资源,那么也无法做出令人瞩目的一些事情。这可能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所有聪明才智都用于身、家、国、天下了,毕竟,要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度,需要非常高的集体政治智慧。

而欧洲,即使有罗马教廷长达一千多年的教权统治,也从来没有真正融合成一个统一文化的国家;经过近千年,各城邦才以民族为纽带进行融合, 形成了现代欧洲的诸多国家。自文艺复兴以来,由于君权和教权矛盾,话语权慢慢转向财富和生产力,这也是西方能在科技方面日新月异的重要原因。

不过,身家国天下的观念,是深深刻在中国人心中的。最近知乎掀起了一场论战,认为国内媒体大肆诬蔑杨振宁先生,跪舔霍金教授。当然,从学术领域来说,杨振宁先生成就无与伦比,确实是活着的传奇。

我这里有一些针对媒体行为的个人分析:恰恰因为杨是中国人,所以国内很多人会以中国的道德观来评判,所以会先看杨是不是一个完人,是不是在修身齐家上做好了(笑。。。这么评判科学家,确实有点本末倒置)。只有修身齐家做好了,我们再继续说他的学术贡献。而霍金教授,抱歉,不是中国人,那我们不能用中国传统观念来批评他,他私生活怎么样,那是他们社会的事情,我们无法评价。

其实这种事情再国内非常常见,我觉得当名人是真的很烦恼,为什么?因为你要修身齐家,只要你德行有亏,那么有的是人用显微镜来看你;你看,你修身有问题!你连小家都顾不好!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来关心你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也没有人来关心你的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

当然,从个人来说,受影响颇重,还是会不自觉的将修身齐家作为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活在彼此心中

钱老很形象的解释了,儒家如何对待死亡,如何成为一个我,如何安放自己的心。中国人,都是活在彼此心中的。我们孝,因为父母慈;我们悌,因为兄弟恭;我们忠,因为朋友恕。所有行为,都是我真心对你,你也真心对我,让我们一起来面对这个险恶的世界吧!

所以,在面对道德的博弈时,中国人都会是先迈出一步的那一位,第一次会选择相信别人的真心。但是一旦有一次假心假意,那么应对也会很决绝,以牙还牙可不是说着玩的。

人生三步骤和自由

钱老关于人生三步骤和自由的观点,收益良多。人生分三个阶段:生活,事业和德性。第一阶段是活着,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第二层是行为和事业,就是说人生在世,需要通过奋斗努力,来达成自己的事业,这个事业是带有社会属性的,例如成立一家公司,参与完成一项工程,参与举办一项赛事,写一系列书等等。第三层是德性,就是人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例如前面说的真善美,例如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例如充满善意地对待这个时间,传播温暖。

所谓地自由,也就是体现这三个阶段上。最简单地自由,就是说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睡觉(盆友圈是人类睡觉的最大敌人)。其次,行为和事业的自由,就是说能在这个社会上,游刃有余的扮演好自己承担的角色,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信息来源。而最重要的,就是德性的自由,就是能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要的,最坚持的东西,并身体力行地去超之努力,去捍卫。如果第三层自由与第二层相违背,那么也能勇敢地坚持第三层自由,即使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钱老举了岳飞十二道金牌地例子,很贴切。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来说,岳飞抗拒皇命,还是十二次,大逆不道,会招致杀身之祸。但是岳飞忠于国家民族,耿直不屈服,个人精神意志超脱了个人生死和社会政治,置个人前途性命于不顾,所以被千古传颂。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物质而浮躁的社会,最重要的莫过于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并为之努力,不畏人言,不以社会通俗观点为约束,才是真正找到了自由。

人生十论读后感 第3篇

一、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步骤

人的生活如衣食住行,它的意义与价值是来维持和保养我们人的生命存在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向往富裕的生活,在满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需求后,还想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买车购房等,但是大鱼大肉与粗茶淡饭、高楼大厦与陋巷平房,双方的意义与价值是相同的,都只限于生命的维持上,其实大可不必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只要快乐就好,以免徒增烦恼,如攀比他人造成心里不平衡,拼命劳作累心伤身,为了物质享受而贪污犯罪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专为吃饭,专为穿衣,专为住房子,专为行路的。我们应除了衣食住行以外,另有我们的人生行为,兼及事业,此始是人生之主体所在。

二、 行为和事业是人生的第二步骤

钱先生对行为和事业的解读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不是一职业,修身是个人的,也是平等的、自由的、独立的。修身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齐家,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好合,这样才是人生中有意义的生活。这需要我们有意义的行为来达成,才能齐家。修身齐家之外还有治国平天下,要治国一定要从修身齐家起。修身齐家是我们的行为,治国平天下可算是我们的事业。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讲修身,修身是基础,只有先修身,后齐家、才有机会达到治国、平天下。修身即道德修养,亦是做人,可是如何修身呢,我想还是自己慢慢感悟,渐渐修养吧。我们为什么要修身?为什么要齐家?这就讲到了人生第三个步骤,即人生的归宿。

三、 归宿是人生的第三步骤

我们如果能圆满我的天性,完成我的天性,自会得到安乐两字做我们人生最后的归宿。只要我们的行为合乎我们的天性,尽可不问境遇,自得安乐。中国人常言德性,德就是性,性就是德,古人谓之性命,我们人生最后的归宿就要归宿在此德性上面,如能做到天人合一,即为圣人。

钱先生利用古人的观念为我们解读了人生三步骤,即一为“生活”(物质文明)、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为“归宿”(德性性命)。钱先生说:“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但我们也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人生十论读后感(汇编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