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作为教师,经常要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教学目的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滑稽(ji1)陛下(bi4)头衔(xian2)骇人听闻(hai4)钦差大臣(qin1)随声附和(he4)炫耀(xuan4)勋章(xun1)称职(chen4)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3.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导语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下面请看课文《皇帝的新装》。
三、正课
1.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从开头到“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二段:从“有一天”到“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三段:从“第二天早上”到“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策四段:从“这样”到完。
2.提问: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讨论并归纳: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3.提问: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爱穿着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4.提问:请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准备复述。
讨论并归纳:“为了”、“不惜”、“既不”、“也不”、“也不”、‘滁非”、“炫耀”、“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等词。
5.请二、三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7.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8.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9.提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10.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11.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12.根据板书,复述“做新装”部分。其他同学评价。
四、小结
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五、板书
皇帝的新装治装费用:“为了”、“不惜”、“所有”爱新装心思兴趣.“也不”、“也不"、“除非”、“炫耀"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
(骗子的手段:”任何不称职……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上当:“马上”、“马上”。
做新装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
皇帝派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看织布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看织布。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1、2、3题。
2.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阅读课文,准备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段。
二、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复述了“爱新装”、“做新装”两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段。
三、正课
1.提问:两个骗子为什么要装模做样赶夜工?
讨论并归纳:因为他们要赶制新衣,让皇帝穿着参加游行大典。
2.提问:课文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讨论并归纳: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衣的优点。
3.提问:皇帝穿衣时,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自欺欺人。
4.提问: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
讨论并归纳:写出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5.请几个学生复述“穿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7.提问: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8.提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讨论并归纳: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9.请几个学生复述“展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10.提问: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11.提问: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12.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访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讽刺了封建统治阶段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课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极其荒唐可笑的。皇帝光着身子试穿新衣,赤身露体的在大街上游行都是极度夸张的,你认为现实中有没有这种情况?
讨论并归纳:童话是生活的反映。是有其真实基础的,在封建时代,什么荒唐可笑的现象都有。昏君确是穷奢极欲,荒唐可笑;大臣们也都明哲保身,自欺欺人,阿谀逢承,被愚弄被压迫的老百姓也总是胆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骗子们总是善于投机钻营,欺骗有术,而敢说真话的人往往反而倒霉。因此,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现象也就有可能发生。
1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也可以表演课本剧)
四、小结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文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五、板书
穿新装骗子加班骗子献衣皇帝穿衣大家吹捧展新装老自姓不敢说真话一个小孩说了真话所有的百姓都说真话皇帝心里很恐慌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4、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1、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进入中学虽然才三个星期,但已经有如春天的小树一般在慢慢长大,你们的思想在变化、个性在崭露。你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便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三、指导自读。
1、读方法:写人记叙文,写人要写事—何时、何地、何事,写事可写完整故事,也可写片段生活,写人要写人物形象,在故事之中展现(外在形象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指人物性格特征)要从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形象。
2、情节
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
经过:要收回(木雕贵重)。
结束:收回(不好)。
3、人物:态度(语言、神态、动作)。
各人持什么态度,这样做好不好,表现各人如何处事?
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4、“这样做,不好”(学生在书中找出,并且讨论)。
—影响孩子心理,孩子之间的感情,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
5、“反悔,能不能全怪我”?
—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之间的感情。只知木雕贵重,不知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
6、应怎样处理?
——不收回,或向万芳母亲婉转说明。
7、汲取什么教训?
—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
—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要珍藏好。
——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
8、课文倾向
——不要伤害孩子的心,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幼稚行为。
四、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2、掌握文言言阅读方法,学会疏通文意;
3、理解文章内涵,把握父对子的殷殷深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言阅读方法,学会疏通文意;
2、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同学们知道杜甫笔下写到的是古代哪位精英吗?对就是诸葛亮。今天,我们来学他的一篇家训,解读那蕴含“慈父情,谆谆教子意”的《诫子书》,领悟名人的教育风范,品味出先贤的修身之道。
二、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介绍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划分节奏。
2、小组内翻译课文,老师抽查补充。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文章层次划分
文体:议论文
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二层:阐述“静”与“学”的辩证关系。
第三层:告诫儿子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找出句子品读;
2、请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对你的启示;
3、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词类现象。
4、试背诵课文。
一、导入:《诫子书》全文86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但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这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是如何对儿子进行教导的。
二、研讨课文:
1、读课文,分析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2、请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对你的启示;
3、完成课本P86第三题。
三、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词类现象。
四、写作特点分析
学习反面(或否定的角度)论述观点。
五、朗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完成《阳光学业评价》P68、69;
2、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熟悉作家作品。
2、疏通课文,理解疑难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语。
3、认识文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在设置情景下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解疑难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语。
2、认识文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在设置情景下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设置情景中,进行片段写作,完成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读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积累法,朗读法,写作能力迁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言】
提问:同学们见过狼吗?如果见过,请你描述一下狼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略
提问:请试一下你能说出几个带“狼”的成语?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幻灯片投影一些带“狼”的成语。
教师叙述:同学们这是你们眼中的狼,你们知道蒲松龄笔下的狼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蒲老先生的《狼》。
第三十课狼
1、用幻灯片投影以下内容,并请学生回答。
⑴《狼》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这种体裁的特点是篇幅________,意义________。
⑵《狼》选自清代小说家________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作者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先生”,山东________人。
2、让学生观看张铁林主演的《聊斋先生》中有关蒲松龄收集民间故事的片段,评价他的精神进而欣赏对联: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3、教师叙述:后人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评价颇高,有语为证: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投影展示)
4、朗读课文
⑴齐读生字2次,教师纠正读音。
⑵听磁带中的范读,然后集体朗读课文。
⑶师生共同纠正朗读过程中发音、停顿方面的错误。
5、疏通课文,积累词语
⑴学生分组合作翻译课文,要求学生将经过讨论后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
⑵各组记录员将本组不懂的问题提出,由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
⑶教师从旁点拨悬而未决的问题。
⑷教师通过幻灯片示例典型性疑难语句翻译。
转视积薪后——(屠户)就转身去看柴草堆后面的(另一只狼)教师分析:此句是省略句。翻译前先还原句子的本来面目,然后把句意疏通。
教师归纳:翻译是古文学习的重要环节。翻译的要领是:翻译前先弄清楚句中每个词的含义,注意灵活增字、删字、留字,直译和意译结合。
6、概括故事情节
⑴先由几位学生分别概括故事情节,然后由学生评出概括最好的。
⑵用幻灯片与学生分享教师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⑶提问:你认为本文的情节和形象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情节曲折,形象生动。
7、探讨描写手法
⑴用幻灯片投影以下内容,并请学生回答。
①文中运用到的描写手法有________。
教师归纳: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
②文中对屠户的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有________
教师归纳:投,复投,顾,奔,依,弛,持,起,劈,毙,断
③文中对屠户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教师归纳:屠惧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④文中对狼进行神态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教师归纳:眈眈相向目似瞑,意暇甚。
⑵教师小结:描写生动传神,用词精当,层次清晰,由外及内,有力的凸现了形象。
8、在设置情景下进行片段描写
⑴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办?(投影出设置的情景)
①你正在赶路,发现路中一条大青蛇恶狠狠地用眼睛瞪着你,气势汹汹地向你爬过来,你会……
②你正在回家的路上,这时两只狗一白一黄,如影随行,尾随于你,不肯离去,你将……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任选一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求写出你和大青蛇(或狗)当时的动作、心理和神态,字数不少于80字,力争在7分钟内完成。
⑵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鉴赏,互相学习。
(二)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文言文并不难懂,关键在于我们要多读,多看。请课外阅读《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另外,本节课同学们的片段写作完成的很好,平时要学习把所见的美文的写法运用于自己设置的相似情景中进行写作,把阅读和写作更好的结合起来。
(三)板书设计
写法:情节曲折形象生动用词精当描写传神
内容: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学法:重视翻译立足词汇直译意译灵活理解
感受生活课外阅读开拓视野读写结合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关于本文的读后感,谈一谈你对文中屠户及狼的看法,并说说你对本文主题的认识,字数要求在300字以上,题目自拟。
2、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完成《资源与学案》75页的文言文阅
读题,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另外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新课程教学思想,注意教给学生好的学法。
再者,读写结合也就意味着教材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为语文课程的学习注入了活水。
作业部分,学生通过完成读后感,对狼及屠户的形象、作品的主题,有了个人的独到见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由学生采用课外兴趣活动形式,评出优秀习作,搞一次专题小论文展览,或向文学类报刊投稿。
本节课的缺陷,我认为是学生朗读的形式中缺少了个人朗读,因此一些发音、停顿方面的问题可能暴露仍不充分,同时对朗读时一些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情感仍需揣摩,以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但由于一节课总要有所侧重,所以这方面训练拟安排在学习其他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理解文意。
3.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理解文意。
3.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学们齐声朗诵。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
二、介绍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风景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三大峡”。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称奇于天下。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秀峰岂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万峰”。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三、走近作者
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关于本文作者及代表作品的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
《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郦道元作注时大为扩展,介绍了1252条河流,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参考价值。
2.教师点明《水经》、《水经注》与《水经疏》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听范读,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明确读音。
3.自由朗读。
4.分组齐读。
五、再读课文,理顺文章大意。
(一)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A)三个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B)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C)五个步骤:审、切、连、验、誊
1、审。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圈注。
2、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3、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4、验。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看语义、语气、对象等是否吻合。
5、誊。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D)具体方法:
1、留
保留法。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等,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不必翻译。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这里除了“春、谪守”之外,都要保留。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2、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①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②“夫战,勇气也。”——“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曹刿论战》)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3、补
(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相同、一样)
③祖母刘(氏)(怜)悯臣孤(独)弱(小),躬亲抚养。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口技》)
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阿房宫赋》)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曹刿论战》)
4、换
(替换法)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最常见的是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调换文言文的单音节词;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1)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尽了它的肉,才离去。(“断、喉、尽、去”均为一个字换为两个字)
5、调
(调整法)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生在我前面的人,他们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拜他为师。
②求可使报秦之人——寻找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
③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从扬州回家。
6、变
"变",就是变通。遇到活用词时,应灵活地译出该词的活用意义。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另外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见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①波澜不惊——(湖面)风平浪静。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二)按照这“六法”,学生细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资料独立疏通文意。
六、作业
独立思考,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文学常识导入。
二、检测作业完成情况
1.交流翻译心得。
2.小组内提出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难点,合作交流。
3.全班合作互助,翻译全文。
参考: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主要写的是哪种景物?
明确:
三峡的山、水。
两个。
一层:三峡的山。
二层:三峡的水。
2.第二个大层次又分成哪几个小层次?
明确:
夏季的三峡。
春冬的三峡。
秋季的三峡。
四、研读第一层次:三峡的山
1.作者集中写三峡的山的是哪一段?
明确:第一段
2.写出了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山高岭连,峡窄水长
3.作者是如何体现三峡山的特点的?
明确: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先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来写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再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势高大狭窄的特点。
4.本文是为《水经》作注,应该重点在写水,可是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才开始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因为山势造就水势,写山的特点,为写水作了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五、研读第二层次:三峡的水
研读:夏季的三峡
1.夏季的水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2.在写夏季三峡水是,作者运用哪些方法去体现三峡特点?
明确:
(1)王命急宣——侧面体现
(2)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对比。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
2.搜集关于三峡的神话传说。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并进行现代审视。
3、了解阅读文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并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的赞扬。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方的影响都甚大,后世流传着大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既生瑜,何生亮等。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成:达成,成就。
慢:懈怠,懒惰。
励:振奋。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淫:过度。
一、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1、总的要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修身方法: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3、求学方法:宁静求学,立志成学。
4、行为要求:切忌淫慢,防止险躁。
二、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2、本文的中心对你有何启示?
第二步,精读课文。
一、翻译课文。
抽同学翻译,教师点评梳理: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的人,(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二、理解课文,并加以背诵:
1、诸葛亮要求儿子应如何修身?
明确:要从澹泊和宁静狠下功夫。
2、诸葛亮认为澹泊和宁静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澹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3、诸葛亮认为应该怎样求学?
明确:要宁静,要有志向。
4、诸葛亮认为“淫慢”“险躁”将导致怎样的后果?
明确:淫慢不能振奋精神,险躁不能陶冶性情,将随年岁的流逝,造成精神日益萎靡,从而无用于世,悲守穷庐。
第三步,熟读课文,现代审视。
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赞成课文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2、学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拓展阅读
诫外甥书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shù)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xián)吝(lìn),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总结固趣
从这篇《诫子书》中,我们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也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我们要从中体会作者所阐述的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立志与学习的关系,理解宁静淡泊的重要,体会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并使之指导我们的立身行事。
学习这篇章课文,我们也应了解学习文言的基本方法,并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
布置作业:
预习《猫》,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②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③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2、出示课题,并析题:解释“什么是化石”。并播放化石图片,教师进行解说。
(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贝壳、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化石等。)
二、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好诗的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探究质疑: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由此赞颂科学的神奇。
2、学生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请找出有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
学生发言,明确:诗歌在结构上是“总一分一总”;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三、自主探究
1、学生齐读3—6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也可说说在读诗过程中碰到的困惑之处。
问题组例举: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2、写作方法探究:
⑴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⑵诗中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四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像与联想的阀门。)
⑶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⑷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3、学生再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四、反思拓展
1、思考:同学们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2、根据你所知道的或能设计出的科学技术,谈谈让灭绝的物种重生的方法。
3、你学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有感》
2、熟读课文。
附板书: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叫更羸,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只受过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就来自这一故事,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首先写更羸先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没有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大雁果然从半空里掉了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了他是怎么知道只要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能掉下来的原因。更羸之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分析,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教学设想:
本课虽然的确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极好凭借,但它毕竟是语文教材,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学科本位任务一定不能淡化,于是研究的重点就落在了如何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合点上。教学中,我注重的是如何巧妙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创新;怎样通过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对新课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展开学习过程”“改变学习方式”等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阅读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成语故事接触的比较早,也比较感兴趣,读的主动性较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寓意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加强认识因果关系复句及朗读的训练,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
根据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先果后因”关系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本意,知道它的比喻意,通过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提高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关系的能力;
2、抓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分角色读、想象等手段,体验感悟文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受到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了解为什么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2、更羸说的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的一段话。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运用“引导——发现”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激疑—引导—探索—发现”的基本流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十课——《惊弓之鸟》,谁能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
1、理解“能手”及人物关系。
⑴理解“能手”。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①解释:
能手:是指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②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同学因为唱歌唱得很好,所以是唱歌能手。
③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中也有不少能手。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的句式说一句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④“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非常丰富。)
⑵故事的主要人物还有谁?他与更羸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引导学生认识更羸与魏王之间的君臣关系。学生如果不能概括,教师可用学生熟知的同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进行引导。)
2、品读更羸拉弓前和魏王的对话。
(1)这个故事是围绕魏王和更羸这对君臣的对话展开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更羸拉弓前他们君臣有着怎样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试着把它读出来。
(2)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同学们,你们相信吗?
(3)反馈:通过指读,引读,范读,渲染情绪引导学生读出更羸的自信和魏王的怀疑(品读1~3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3、品读更羸拉弓后他们君臣的对话。
⑴就在魏王满腹怀疑的时候,只见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掉落下来。这时他们君臣又有一段对话,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看应该怎样读?
⑵反馈。
理解“大吃一惊”一词。“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会是怎样的表情?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这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带着这种表情和想法读一读。
4、理解最后一段,体会前果后因式的因果关系句式和更羸的推理过程。
⑴小黑板出示“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①理解“孤单失群”孤单什么意思?“失”可以用这句话中哪个词来理解?“群”呢?
②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因果——先果后因
③读一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飞得慢——女: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男:叫得悲惨——女: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④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⑤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这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⑵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
小黑板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⑶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一……就……拼命)
⑷指名读,齐读。
⑸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会裂开,就会掉下来。)
⑹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5、这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三、揭示寓意。
1、学完课文,你认为这只大雁是更羸射下来的吗?它是怎样掉下来的?
2、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它来比喻怎样的人?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流传了20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
因为这个成语故事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所以才流传了千百年,像《惊弓之鸟》这么好听有趣又有意义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搜集来读一读,为我们的“成语故事会”做好准备。
五、课堂作业设计。
(一)、填上动物名,组成成语。
亡()羊补牢惊弓之()双()戏珠守株待()
画()添足老()识途对()弹琴盲人摸()
(二)、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再填空。
1、更赢一共说了()句话。第一句是更赢看到大雁(),听到大雁();第二句是更赢分析大雁()的原因。从这两句话看出更赢知道()。
2、第三,四句写大雁()。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更赢知道只需()不需()就能()
3、更赢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是因为他善于()善于(),说明更赢的确是个射箭()。
(三)、造句。
能手
因为……所以……
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主旨。
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少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作品的介绍: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自读指导
1.一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轻声朗读,圈点注音生字,读准课文。学生大概圈点注音以下生字:
2.二读课文,小声朗读,自读自译,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难理解的词语。学生可能框出以下词语:
3.三读课文,放声朗读,直至读顺: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绊、不读破句。
4.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5.译文指导
文言文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信”就是翻译准确,合乎原文,“达”就是翻译通畅,“雅”就是翻译得美,要有文采。翻译方法不外乎:“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
学生小组翻译,互相质疑。
6.四读情景。《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
四、复述故事
1.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创造性复述。
提示:①注意小说的情节结构:屠户遇狼(开端)、屠户惧狼(发展)、屠户御狼(发展)、屠户杀狼(高潮、结局)。
②学生可展开想象,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A设置环境。B添加动静。C加上声色。D安排远近。E配上衬景。F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学生小组合作,互为补充。
3、教师点评。
五、欣赏体味本文精彩描写
每位同学认真地选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欣赏其妙。
老师先举个例子,如“一屠晚归”中“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晚”渲染出当时的时间及恐怖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一个小小的“晚”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体现你的理解和点评。
学生独立进行语言赏析,全班交流。
重点落实文章第3、4段内容,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运用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狼的狡诈。
“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
六、主旨探究
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多方面谈感受。
师提示:狼代表了坏人,代表了恶势力,代表了困难。
明确: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文章中的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新鲜词语: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
2、了解化石展现的奇幻生物世界。
(二)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课文类型:
讲读课文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骸骨 乌有 裹藏 葱茏 幽雅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2、朗读
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想高级发展;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明确:诗歌的第3、4、5、6节都是化石说的话。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有特色的图片,并作简要的解释。
五、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600字以上。
六、教学后记:
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1、引领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语言品析,把握文章指向。
3、对学生进行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重点:
1、品析语言,把握主旨。
2、教育学生孝敬老人。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
由简洁明快,迅速拉近师生距离的导语导入。
二、 检查预习夯基础
学生一条龙认字写词,解释词语,教师针对具体情况纠错并帮助学生强化理解记忆。
1、 注意字音字形。
nèn( )芽 霎( )时 拆散( )
水波línlín ( )( ) 分qí( ) 咕( )咕
2、 理解词语含义。
分歧 拆散 各得其所 委屈
明确: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评价,诱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 初读课文理思路
征求学生意愿,师生合作读课文。他生听读课文,关注六要素,自由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初读课文,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四、 个性品读悟真情
师语:对大家的感受老师先不与评价,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品析文本,看看谁的领悟距离作者的本意最近?
着眼于红色字体部分,师生共品下列语句:
1、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① 你从这个“本”字中读出了几层意思?
② 母亲身体虚弱,走不动。但是我却说,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多走走啊”,“我”是怎么想的?
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儿子。
品读贴士一:读文时一定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多层含义”。
2、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作者为什么写春天,他仅仅是在写春天吗?
总结:第一句,表面写春天实则写母亲,写母亲受苦太多,太多。
第二句,表面写那些老人坚持苦撑没能阻止生命的结束,实写母亲,写母亲挺得艰难,写生命延续地来之不易。
第三句,“总算”是漫长等待以后的姗姗来迟,让“我”紧张的心稍稍落地,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熬”是苦苦支撑后的曙光乍现,有母亲终于脱离病魔的开心,但更主要的是对母亲饱受病痛的疼惜。
品读贴士二:除了关注关键词语外,还要善于联想,关注重点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
3、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看着这样的初春的景色,你感受到什么?作者感受到什么?
预设:初春的景色充满生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内心充满希望,十分愉悦。
质疑:“大块小块”,“有的浓,有的淡”;既然是写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写随意而非肆意,为什么冬水而非春水,为什么写联想到“生命”而非“生命的活力”?
总结:乍暖还寒,虽春犹冬;
挺过熬过,虽喜仍忧。
品读贴士三:关注细节,巧用“对比法”“替换法”辨析、揣摩文字背后的丰富含义。
4、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设问:
①既然想“两全”,为什么又不愿意“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②前文说母亲很听我的话,“就如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向听话的母亲为什么改走小路?
探究原因:“我”以母亲意愿为第一着眼点,不愿意分散家人,让母亲不快;母亲有涵养,体谅儿子,疼爱孙子,不愿儿子、孙子不开心。有分歧、无争执、更无矛盾。
品读贴士四:关注文意中的矛盾点,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靠近作者的本意。
③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效果?
皆因以敬老为前提来解决问题,才形成了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和谐效果!
5、就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启发学生关注矛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为什么母亲和儿子“不算重、也轻”但我和妻子却感觉背起了“整个世界”?是否矛盾?
②既然这么轻,为什么“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里强调的是怎样一种态度?
③让我们这么认真小心谨慎的背负的`重分量的东西,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指实体的母亲和儿子吗?
明确整个世界的含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在家的世界里,一个都不能少。
五、 合作探究明主旨
学生品析过程自由谈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教师总结莫怀戚先生写作的本意,并联系莫怀戚创作初衷加以验证。
同时,师总结:文章写的是过去,但是指向却是当下。进而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号召全体同学接过“孝”的接力棒,将这份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七、读写结合巧应用
设问:散步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大路小路的分歧”这个情节,效果怎样?(平淡乏味,主题不突出。)
教师指出我们写作亲情作文不吸引人的原因,对学生提出写作要求,并布置作业。
八、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一节课的相处,你们的善良、聪慧和可爱都在老师的心中扎根,也希望老师的微笑、身影、指引能在你心中留痕。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插叙的记叙顺序;
2.分角色表演,学会品析文中关于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3.联系日常生活,深刻领会文中所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坦诚且与父母沟通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
2.分角色朗读,学会品析文中关于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教学难点:联系日常生活,深刻领会文中所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坦诚且与父母沟通的态度。
三、教学课时
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疏通文章脉络,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学会插叙的记叙顺序,完成教学重点;第二课时以辩论赛为主,结合文本,帮助学生突破本文难点。
四、教学媒体
幻灯片、关于父爱母爱的图片、法律资料、背景音乐《最美女儿心》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有最要好的朋友吗?你们互赠过礼物吗?我们都明白拥有友情是幸福美好的,而浓郁的亲情则更是令人醉心的生活财福,可是现实生活中偶尔的分歧、冲突,使得纯真、美好的友情承受无助、无奈的伤害,这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又会思考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去学习文中的记叙顺序,感受故事中“我”的无奈伤心甚至眼泪,学会与人坦诚沟通的人生态度。
2.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及重点字词
抹、攥、怦怦、树杈、寒战、犄角、逮捕等
(2)介绍作者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是我国九十年代以来国内最具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题王》《空箱子》《羚羊木雕》,电影《霹雳贝贝》《疯狂的兔子》。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宋庆龄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优秀作家奖、国际安徒生提名奖。
(3)找出文中共有几个人物?又围绕什么事物发生了什么事件?理清文章脉络并了解插叙的作用。
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以羚羊木雕为中心,以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和我不愿要回羚羊木雕为矛盾冲突,最终让我们明白沟通的重要性。
插叙:万芳与“我”之间的友情。作用:这样写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情节内容集中紧凑,波澜起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也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友,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感情的行为。
3.分析人物形象
分别找出文中对每一个人物进行描写的句子,包括语言、心理活动等,分析每一个人物,感受他们的性格特点?
4.布置作业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对独立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与父母之间的裂痕也逐渐加深,通过本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深有体会,希望大家认真研读课文,想想这次关于羚羊木雕的危险究竟是谁的错?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来?明确自己的立场,从文中找出符合自己观点的证据,为我们下节课的辩论赛做出准备。
(二)第二课时
1.播放关于父母爱的图片及文章,扩展法律知识,形成观点。
(1)播放父母爱的图片;
(2)文章《妈妈的爱》;
(3)补充法律知识: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明确规定。《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参加这次的辩论赛。
3.双方展开辩论,提出观点材料。
论题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羚羊木雕该要回来
反方:羚羊木雕不该要回来
要求:
(1)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自由讨论,每组派代表出席辩论赛。(注意:如果自己小组代表无法提出有力观点驳斥对方,可由小组成员帮忙。)
(2)结合课本内容,融合自己的观点阐述论题。
(3)按照辩论流程有序的进行,不得大声喧哗。
小结:这次的辩论十分精彩,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我认为羚羊木雕不该要回来,因为朋友之间的情谊是无价的。同学们也该学会珍惜友谊。
4.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总结词: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尤其是这节课开展的辩论,让大家都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吧!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都长大了,做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已经开始成了“小大人”,但是父母始终还是我们最忠实的监护人,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父母想想,想想他们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共处,学会生活。
作业:将本课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和父母一起想想如果你们之间发生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并探讨沟通的重要性,然后写成一篇小作文,字数不限。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一、导语激趣,引入课题
1.课间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教师:同学们,刚才那首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苏轼的这首词,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兄弟间的浓浓情意之外,也勾起了我们对月亮的想象。其实我们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的故事,就直接代表了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当然,嫦娥奔月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并没有奔上月亮,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今天,我们先看一个短片,简单了解一下人类对月球探索的历程。
二、词语积累
1.在同桌的词语抄写本上写出自己认为要掌握的词语,并设计成小测题,同桌互测互改。
2.建议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畅谈: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三、学法指导(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1.写什么?――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2.怎么写:――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既然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写的,那么请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教师提供时间线索,指名复述,要求其他同学不看书填表。)
时间与事情的进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3.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②升空(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10—14)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15一18)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4.根据这些时间的变化,画一张人类首次登月全过程的示意图,并作简要解说。
5.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
四、延伸拓展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1.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五、想象
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2.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六、小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七、作业: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月球的奥秘(举行知识比赛)
利用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宇宙探索》《自然与科技》《科学24小时》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想象,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秋之三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想象三峡之秋的美景,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观察与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三峡风光图片、朗读配乐。
教学方法:情境朗读,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
1、学生欣赏三峡风光图片。
2、你知道这是哪里的美景吗?你对三峡还有哪些了解?
(1)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39千米。)
(2)描写三峡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思考: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美景的?
三、自主探究,重点研读。
1、出示学习要求:
读课文2—6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圈画出来。
2、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师板书,指导朗读。
早晨——橘柚树——明丽
中午——长江——热烈
下午——长江、雾——平静
夜晚——长江、月——宁静
3、思考: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4、问: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你最喜欢哪一段,能有感情的读一读吗?(配乐)
五、总结。
六、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篇习作或片段:参考题目《校园之春》,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板书:
三峡之秋
早晨——明丽
中午——热烈
下午——平静
夜晚——宁静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3)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带领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导读导议。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2.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让学生查找作者的一些经历、创作,加强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写出这样的评价。
课件展示图片和板书标题、作者。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读书,并设计相关问题:
1.师生同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形似字。
教师出示整理好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2.生生自读讨论: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
3.分组讨论:围绕着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文章结构脉络。
赞誉了“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
第一部分(1段)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好的诗文当以朗读为主,尤其是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师生读,生生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文本中理解、解决问题。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预习中查找到的资料。
3.第二部分具体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1.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济南的暖;伦敦的暗,济南的明;热带的热,济南的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教师点拨: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6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几个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相互交流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景物的特点。
(四)语言运用与品味
1.教师导入并设计问题,请学生展示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品析课文,思考问题。
语言是情感思想的载体。细细地品味语言,才能更好领会文章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子,再细细体会句中词语的意味。
(1)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我认为 是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在 。
2.教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贴切。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重点分析:被风儿吹动;害了羞。
(2)词语选用上十分讲究。
举例: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设计意图】1.通过品味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了解品赏语言的角度。2.通过评析语言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五)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仿写。
2.说说自己家乡冬天的特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体会表达效果。
2.小写作《校园的冬天》,400字左右,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效果。2.课堂知识的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五、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抓住“看花”线索,进一步体会母爱。(重点)
2、体会标题内涵,理解重要语句。
3、拓展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特色。(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最易让人产生怀念之情,尤其是当秋菊怒放时。今天,让我们继续陪同作者去看菊怀人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线索,体会情感
1、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看花
“我”的态度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
明确: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
3、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明确:“我可活什么劲儿”(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4、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明确: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懊悔。
目标导学二:分析细节,理解标题
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2、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明确: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你的路还长着呢。
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压倒,要笑看人生。
她要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好好儿活。
3、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明确:《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目标导学三:拓展理解
几十年后,回忆起母亲,史铁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请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作者完全理解母亲了……
三、板书设计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汇编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 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哪吒闹海教案, 施工安全警示标语, 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 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 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 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环境综合整治标语, 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