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当你品味一部作品之后,你肯定有许多经验可以与人分享,那就坐下,把读后感写出来。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读完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用的》这本书,深深为作者对教育的思考、追寻所感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多少观念期待进步和更新,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和教育的进步。
林格老师在书中写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全面依靠学生这个道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自己也为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如何调动学生自学的能力困惑过,读完这章文字,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凭感觉,更应该科学的深入思考。这一点就是和时下很热的郭思乐老师倡导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
在以前的思品教学中,总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能力,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打开。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总结分析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在自己刚踏入教师行业,初为人师接手了初二年级,因为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刚当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讲课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相信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就是纪律是学好习的保障。所以维持好纪律的同时就不得不对学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应的减少自主学习,担心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集中精力、破坏秩序就相应的减少讨论,担心问题太难学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过多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后来在对我的听课中,热心、负责的同事们也真诚的提出了对我这个问题的建议,于是我茅塞顿开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课堂!如果老师越俎代庖,把该做的做了,把该属于学生的也做了,那么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怎么会主动的探究,没有了探究这样的学习何谈高效。
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等于教学了。很简单的例子,却告诉了我们在课堂上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思考才是有效地教学,这就是为何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时间,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吧。
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和能力吧,把属于学生快乐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充分的给以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我们在以前学到的对老师的歌颂中经常听到这么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却看到了格林老师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说:教师要做"火柴",不做"蜡烛"。长期以来,我么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实际上这个自喻表明了教育着内心的虚弱与执拗,最根本的原因教育是一种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对象的完善,当教育者满怀深情的歌咏自己的时候,他已经把教育的目标遗忘了。所以教是为了不教,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做引导者,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实现不教而教非教育家的专利,只要你愿意凝神静心,回归心灵的深处,品位教育的真味,普通人也可以实现,如果天下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实现不教而教,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实现不教而教,关键在于"自我概念"者四个字,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就可以自己教自己。而协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前提是了解人的需求,关于需求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并满足孩子的层次需求,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本线索。
在这里我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尊重每一个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渴望孩子不用我们一遍遍的唠叨就能很好的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表现优异。可事实并非这样,往往就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于是作为教师,我们就一遍遍的苦口婆心的劝导,从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好处、家长老师的期望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他应该努力地去付出,可效果怎么样?我相信对一些学生是管用的,对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也是有效果的,反而有一些成了我们教师叮咛的常客。
是我们说的还不够打动他们吗?是这些学生太麻木了吗?他们没有动力,最跟本的不就是没建立起自我概念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达到什么目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校园里,看到别人学习就看点书,没有了暂时的激励就不学习了。没有长远的持久的动力,没有坚定地奋斗和追求,就想没有航行目标的船,整日在大海游荡而到达不了梦想的彼岸。那么学生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管了吗?不,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我概念,去给他们的人生导航,为他们梦想的小船扬起风帆,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坚定地信念和努力的目标,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需扬鞭自奋蹄了!
我们的一生都将与教学为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假期里我读了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所获颇多。
(一)学习贵在引导
大家应该都读了孩子扔石头的故事。孩子们一开始无论如何都不肯停止扔石头,结果后来主动让他们扔,甚至花钱让他们扔,他们反倒因为钱少不扔了。这事说来好笑,但深思起来又令我们反思。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外力来逼迫学生读书,那么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时间久了,他们总会腻。无奈之下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面对那些无论如何也不肯学习的孩子感到无可奈何,孰不知,他们的心里也是无可奈何。学习对他们来说难于登天,他们没有尝过学习的半点乐趣,这种情况下还要做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来,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学习,还要让他们能够品尝学习的快乐。就像林格老师说的: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都会有偶尔进步的时候,如果这时,我们对他进行适当的表扬,他们的学习劲头会比以往足。这样就有可能创造第二个进步,再次进行表扬,如此学生的心里就会始终洋溢着自豪感,成绩也就慢慢好了。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到底又转化了几个这样的学生?
(二)学习习惯是养成的
德国人的整洁习惯是出了名的。在那里,即使是一个醉鬼,在头脑不清的情况下,他也会记得将手中的酒瓶扔进垃圾桶,不能不令我们惊叹。可见,好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林格老师说过: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就连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毫不犹豫地认为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也不能指望学生带着好习惯而来,那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水饺,当然也想学,可是当我第一次把水饺包出来放到面板上时,妈妈就说:"你看你包的,馅太少,形状太难看,还是别包了,去一边玩去。"下一次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我到现在还是那样包。可见,我们学习一件新事物时,第一次非常关键。用到教学上,也就是说,新课是最重要的,新课学得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设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到底,坚持到底最重要。长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可能学生第一天觉得新鲜,能够做到;第二天还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们身上的种种浮躁之气。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有时候,我们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如果不善始善终,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坚持。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书中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绳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农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农民插秧后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并没有因此而增产。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随意地抛向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且实现了增产增收。
“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
原来,抛秧是一种比插秧更科学、更有效地方法。看来,抛秧不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仔细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们的老师、家长如农民,我们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却更像是“插秧”,那么多的规矩,人为控制孩子的生长,结果老师和家长累得苦不堪言,而我们的孩子也“长势不良”、“产量低”。不是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训练人。而我们的学校总有许多的校纪班规,要求学生“不准这样”“禁止那样”,甚至连上课时学生的坐姿也有统一的要求。而至于学生的学习,学校早已经牵好了一根绳索,那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沿着这根绳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考取更好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学习这样,学习那样,要怎么怎么吃饭,该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设计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经牵好的绳索按部就班地长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终的结果是苦了老师和家长,害了孩子。学生完全为提高成绩而学习,夜以继日地做着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时间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没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变化,机械地围绕一本书、一支笔、一张课桌度过天真的青春。
时代要求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他们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及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创新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去实践、去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我们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安排时间,以真正达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唤抛秧式!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孩子的生命终将长得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最近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我们在以前学到的对老师的歌颂中经常听到这么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却看到了格林老师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说:教师要做"火柴",不做"蜡烛"。长期以来,我么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实际上这个自喻表明了教育着内心的虚弱与执拗,最根本的原因教育是一种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对象的完善,当教育者满怀深情的歌咏自己的时候,他已经把教育的目标遗忘了。所以教是为了不教,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做引导者,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实现不教而教非教育家的专利,只要你愿意凝神静心,回归心灵的深处,品位教育的真味,普通人也可以实现,如果天下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实现不教而教,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实现不教而教,关键在于"自我概念"者四个字,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就可以自己教自己。而协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前提是了解人的需求,关于需求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并满足孩子的层次需求,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本线索。
在这里我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尊重每一个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渴望孩子不用我们一遍遍的唠叨就能很好的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表现优异。可事实并非这样,往往就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于是作为教师,我们就一遍遍的苦口婆心的劝导,从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好处、家长老师的期望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他应该努力地去付出,可效果怎么样?我相信对一些学生是管用的,对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也是有效果的,反而有一些成了我们教师叮咛的常客。是我们说的还不够打动他们吗?是这些学生太麻木了吗?他们没有动力,最跟本的不就是没建立起自我概念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达到什么目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校园里,看到别人学习就看点书,没有了暂时的激励就不学习了。没有长远的持久的动力,没有坚定地奋斗和追求,就想没有航行目标的船,整日在大海游荡而到达不了梦想的彼岸。那么学生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管了吗?不,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我概念,去给他们的人生导航,为他们梦想的小船扬起风帆,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坚定地信念和努力的目标,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需扬鞭自奋蹄了!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从书中找到的这一句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释,其实他所倡导的就是让我们老师、家长改变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教育的本质。
书的开头就说“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的身上。”儿子刚上一年级,适应这个由幼儿走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很重要,他适应的很慢,说的白一点,就是不自觉,从不积极主动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吃完晚饭后,由我们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书包不想整理,铅笔不想削,老依赖我们帮助他,有时他干脆就说:“妈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很强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头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客家故事吧!就是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虽然开始它挣扎过,因为力气小,后来它也就认命了,牛长大了,也没有去拔过这木桩,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我现在也是用这样错误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觉得累,,儿子也觉得累,寒假期间,叫他写写字,虽然他会写,可嘴巴也会嘀咕一声:“生活怎么这么不美好?”
因此要转变观念,一、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如儿子不喜欢阅读,、我就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儿子经常停留的几个地方,果然儿子发现了茶几上的《动物探秘》一书,主动翻看起来,遇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哥哥或请我帮忙读给他听,上面有拼音的话,他就自己拼读,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了此书、谜语书、还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一本书《笨狼一家》;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例如上面所说的整理书包,这种孩子该干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干。记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业后,仍是照老规矩,我帮他整理的书包,第二天上午,老师发短信和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儿子的听写本忘家了”。于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话,给他送过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说我怎么没帮他放好。我生气的说:“又不是我在读书,这原本就是他分内的事,让他自个儿吃个亏,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长记性了。”后来听说那次班内共有5~6个孩子都忘了带听写本,估计那天他们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后来儿子回家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又问:“那本听写本家里也没有,学校也没有,到底到哪儿去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书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说:“看,不是你自己整理的书包,你都不知道书本放在哪儿?下次你自己整理,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了。”儿子点点头,从这以后,他开始学着自己整理书包,第一、二次,我会检查,及时指导,后来就放手了。
好的习惯能改变人的命运,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还有作为父母还应懂得包容和谅解,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得成功。注重心情的教育,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保持好心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队”,不做“配跑者”;做“农夫”不做“园丁”,让孩子自由发展。
读完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用的》这本书,深深为作者对教育的思考、追寻所感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多少观念期待进步和更新,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和教育的进步。
林格老师在书中写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全面依靠学生这个道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自己也为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如何调动学生自学的能力困惑过,读完这章文字,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凭感觉,更应该科学的深入思考。这一点就是和时下很热的郭思乐老师倡导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
在以前的思品教学中,总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能力,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打开。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总结分析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在自己刚踏入教师行业,初为人师接手了初二年级,因为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刚当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讲课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相信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就是纪律是学好习的保障。所以维持好纪律的同时就不得不对学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应的减少自主学习,担心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集中精力、破坏秩序就相应的减少讨论,担心问题太难学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过多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后来在对我的听课中,热心、负责的同事们也真诚的提出了对我这个问题的建议,于是我茅塞顿开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课堂!如果老师越俎代庖,把该做的做了,把该属于学生的也做了,那么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怎么会主动的探究,没有了探究这样的学习何谈高效。
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等于教学了。很简单的例子,却告诉了我们在课堂上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思考才是有效地教学,这就是为何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时间,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吧。
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和能力吧,把属于学生快乐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充分的给以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从教到现在第一次听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于是,我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教育家林格的话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从另一种角度说就是: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这不仅让我们会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
第一章《教育之困》,作者就指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林格说,教育需要"抛秧"。传统的"教师苦教"就像是农民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在学习上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让他们充满成就感。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林格先生讲述的孩子仍石子的故事,我学会了如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红兴趣。孩子扔石子→叫警察,叫孩子父母等措施无效→每人一天一元钱→每人一天5角钱→每人一天一角钱,不扔了。一开始的时候,扔石子是出于内心动力的驱使,扔石子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老人越管,他们就是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扔石子的原因或者说是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子的行为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使,来付出努力和汗水绝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满足和快乐,所以,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我们的一生都将与教学为伍,《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假期里我读了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所获颇多。
(一)学习贵在引导
大家应该都读了孩子扔石头的故事。孩子们一开始无论如何都不肯停止扔石头,结果后来主动让他们扔,甚至花钱让他们扔,他们反倒因为钱少不扔了。这事说来好笑,但深思起来又令我们反思。如果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外力来逼迫学生读书,那么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时间久了,他们总会腻。无奈之下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面对那些无论如何也不肯学习的孩子感到无可奈何,孰不知,他们的心里也是无可奈何。学习对他们来说难于登天,他们没有尝过学习的半点乐趣,这种情况下还要做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来,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学习,还要让他们能够品尝学习的快乐,读后感《《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就像林格老师说的: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都会有偶尔进步的时候,如果这时,我们对他进行适当的表扬,他们的学习劲头会比以往足。这样就有可能创造第二个进步,再次进行表扬,如此学生的心里就会始终洋溢着自豪感,成绩也就慢慢好了。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到底又转化了几个这样的学生?
(二)学习习惯是养成的
德国人的整洁习惯是出了名的。在那里,即使是一个醉鬼,在头脑不清的情况下,他也会记得将手中的酒瓶扔进垃圾桶,不能不令我们惊叹。可见,好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林格老师说过: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就连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毫不犹豫地认为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也不能指望学生带着好习惯而来,那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水饺,当然也想学,可是当我第一次把水饺包出来放到面板上时,妈妈就说:"你看你包的,馅太少,形状太难看,还是别包了,去一边玩去。"下一次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我到现在还是那样包。可见,我们学习一件新事物时,第一次非常关键。用到教学上,也就是说,新课是最重要的,新课学得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设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到底,坚持到底最重要。长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可能学生第一天觉得新鲜,能够做到;第二天还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们身上的种种浮躁之气。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有时候,我们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如果不善始善终,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坚持。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让我的假期文化生活丰富了起来,因为此书作者林格先生大气的语言,富有哲理性的思维,使我对于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我是被书的题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没有用的》,我们做教育的如此辛苦工作,难道都做了些无用的功夫吗?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并非像题目所说的那样,其实书中许多观点是值得深思的。下面我就把读书的些许感想和大家共享。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让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那么,只能选择打造适合脚的鞋子。
然而,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并没有尊重过孩子们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孩子的脚上硬套吗?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珍视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了解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孩子"脚"的"鞋"。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读后感《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这才能是真正的教育。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最初看到这本书,不免为这个书名所惊讶:教育是没有用的,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学校干什么?仔细阅读之后明白了,林格先生所说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并不是真的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而是说包管一切、剥夺学生思考、思维主动性的过多的“教育” 是没有用的。林先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主张,而设计了这个相对来说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题目。因此本书的正式题目,就其内容来看实际上更应是“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呢?我觉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仔细研究林先生的这本著作。
林格先生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因而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林格先生对于这方面的论述特别精细。他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学的内容学生都看懂了,而老师老是出于不放心或者是习惯的原因,仍然会消耗时间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强调。不放心学生,不敢对学生放手,虽然可能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可能会高些,但是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的精神却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并不需要自己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老师早就把一切问题都准备好了,自己没有思考问题的需要。因此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火苗就熄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只剩下为了考试而进行的应付。而这些对于教学是极其有害的。
感谢林格先生的著作对于我们的提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我的课堂上回归教育的本质!
从教到现在第一次听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于是,我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教育家林格的话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从另一种角度说就是: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这不仅让我们会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
第一章《教育之困》,作者就指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林格说,教育需要"抛秧"。传统的"教师苦教"就像是农民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在学习上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让他们充满成就感。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林格先生讲述的孩子仍石子的故事,我学会了如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红兴趣。孩子扔石子→叫警察,叫孩子父母等措施无效→每人一天一元钱→每人一天5角钱→每人一天一角钱,不扔了。一开始的时候,扔石子是出于内心动力的驱使,扔石子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老人越管,他们就是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扔石子的原因或者说是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子的行为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使,来付出努力和汗水绝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满足和快乐,所以,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汇总1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 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哪吒闹海教案, 施工安全警示标语, 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 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 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 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环境综合整治标语, 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