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汇总7篇)

作者:edditor12023-02-24 14:21:38575

本文为大家分享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幻灯片、玩具小熊、水杯,长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 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从家里带来一个盒子,孩子们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师:老师需要三名同学上台来帮老师一个忙,谁愿意?

学生活动:将长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让三名学生分别站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观察到的盒子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师:(吃惊状),咦?这三名同学观察的都是老师带来的这一个盒子,为什么画出来的形状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抛出疑问,引发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生:因为刚刚三名同学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

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小熊的( )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上下 认识上面、下面 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出示图片)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小熊、数学书,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四、 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五、书本练习,课堂作业本练习做,反馈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工具:

三个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物体。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故事。(电脑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情节)你们知道路旁的人为什么笑吗?

生:盲人摸到的分别是大象的牙齿、耳朵、腿和尾巴。 (他们摸到的是大象的一个部分。 )

师:对,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二、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师: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除了用摸,还有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看的方法。 生:可以用观察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

生:我看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头。(该生拿起小汽车指着说)

师:其余小组也是看到小汽车车头的同学请站起来。(生一一站起来)

生:我看到的是车尾。 生:我看到的是车的左侧面。 生:我看到的是车门。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屏幕显示三个小朋友在不同位置观察小汽车的情境,并给出三幅不同形状的图形),小刚他们也在观察小汽车,他们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小刚在车的前面看到车头,是第一幅图;小红看到的是车的侧面,是第三幅图;小强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是第二幅图。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相同吗?看到小汽车的形状一样吗?

生: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师:小红想到高处去看看小汽车,于是她乘热气球飞上天空。(屏幕显示小红乘热气球飞上天空的情境和三幅不同形状的图形)她现在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小汽车的?

生:小红是从上面观察小汽车的。

师:她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请选择正确的图形。

生:(独立思考后,全体学生举手示意)小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

师:第二幅图中的大、小长方形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汽车实物)小长方形是车顶,大长方形是车的身子。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

生:可以从下面观察小汽车。

师:请拿起小汽车,从下面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活动观察)

生:我看到了车轮。 生:我看到了车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

生: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去观察。 生: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都知道了怎样去观察物体,那么请你们来认一认(屏幕显示物体其中的一个侧面),这是什么物体? 生:这是一架飞机。

师:同学们判断得真准确。你们看到的是飞机的什么面? 生:是飞机的前面。

师:(将飞机转动一个角度)这又是飞机的哪个面? 生:这是飞机的后面。

师:那你们知道飞机的左翼和右翼在哪里吗?请你们用小手来表示。 (生把左、右手举起来表示飞机的左翼和右翼)

师:同学们都知道飞机的左右翼了,那你们来观察(继续转动飞机),这又是飞机的哪个面?

生:这是飞机的右面。

师:对。那这是飞机的哪个面(继续转动飞机)? 生:(全体回答)这是飞机的左面。

师:同学们都说对了。(屏幕显示另一个物体的侧面)这又是什么物体? 生:这是洗衣机。师:你们都同意吗? (全体学生点头示意)

师:这又是什么物体呢?(屏幕里显示一个动物的背面图)生:这是一只鸭子。 生:是一只鹅。

师:我们来认一认,这到底是什么动物。(把动物换个角度) 生:(观察后)原来是一只鸭子。

师:我们再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屏幕显示手提电脑的背面图)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这是沙发。 生:这是黑板。 ……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想出什么好方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吗? 生:(沉默一会儿)转转物体。

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转动物体,出现不同角度) 生:是手提电脑。

师: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只看一个面。 生:要从不同位置去观察。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刚说的观察方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桌面上的茶壶,把看到的形状用动作表示出来。

(生分小组进行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演示给小组的其他同学看,教师巡视,组织、指导学生)

师:有4个小朋友也在观察茶壶。(屏幕出现4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并在旁边画有4幅不同形状的图形)他们看到的是哪幅图,请同学们边小组讨论边连线。

生:戴头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生:短头发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图。

师:还可以怎样观察? 生:从上面和下面观察。

师: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 生:(分小组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茶壶盖、茶壶嘴和壶把,从下面看到的是壶底。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出示一座小房子实物)请大家观察这座小房子,把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房子的形状画下来。

(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绘画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展示学生画得好的作品)

四、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3篇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位置和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从不角度观察恐龙的各种活动,从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太零散,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表象。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创设多种观察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并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②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建构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在创设情境、观察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

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大恐龙一只;课件一套;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在课室内四个方向围坐。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1、在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和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

3、本课的各教学环节都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学素材,意在让孩子感悟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4、在“课间小歇”环节中,播放恐龙的生活图片让学生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运用“拍手”、“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新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以观察恐龙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也不同,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练习时,创设了猜一猜和拍照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

2、注重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课堂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仅指向课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节课我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如:拍照、看照片猜同学、观察本校的教学楼、碉塑、钢琴照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4、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品行优秀的人。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为祖国作贡献。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并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充分挖掘它们的教育性。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教育。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学情分析: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复习观察物体,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而复习认识时间,让学生认识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第105页第10题中的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组织完成104页第9题

(二)观察物体(课件出示汽车观察图)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观察物体时,要多从几个方向观察。

2、 观察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3、 观察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4、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5页第11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一枚图钉的长约1()。

(3)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4)学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的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观察实践,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1、具体实物的观察

2、(1)观察、体验

师:每小组一只小猪储蓄罐,仔细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这只小猪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学生1: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前面,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条腿和一张嘴巴。

学生2: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后面,有两条腿、一条尾巴和两只耳朵。

学生3: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学生4: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把你们看到的小猪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画从正面、右侧面、左侧面、背面的小猪图片,画完后组内交流欣赏,看看不同角度的小猪的形状。有以下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得也很好。现在请你们根据这几幅图画商量一下,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讨论片刻后交流。

生1: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画出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生2:因为我们观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师:对,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进一步体验:每组学生围绕小猪一周,在正面、后面、侧面等各个位置停一下,体验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在活动中思维活跃,情感积极。】

(2)观察、想象

①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

(学生想了片刻之后,开始动手画形。其中有少数学生的想象是正确的。)

②验证:然后拿起储蓄罐从下往上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看谁的想象最接近。

【那几个想象正确的学生非常兴奋,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法指导:在观察之前,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它会是什么样子呢?然后再实际观察,验证自己的想象。这样做,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厉害。

③练习:

a.、课本67页: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b.b、每课一练49页第1题:下面6个杯子的形状,分别是哪6个小朋友看到的,知道吗? c.C、观察两幢房子。

【通过练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这些练习,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移位”,即假设自己在物体的哪一方,会看到哪个图形,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2、简单几何形体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把小猪放回盒子,然后观察储蓄罐的盒子,你发现这个盒子是什么立体图形?生:是长方体。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六个面。

师: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样看到两个面?学生观察活动,交流汇报:

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可以站在尖角的地方。从8个尖角可以看到三个面。

生:最少能看到一个面,可以正对着一个面。有6个位置可以看到一个面。

生:隔着一条边,就可以看到两个面。有12个位置可以看到两个面。

【这样观察,渗透了长方体的8个顶点、12条 棱的特点。为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感知。】

(三)想象:下图是一个从上往下看的物体的形状,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想象它是什么物体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举出:井沿、洗衣机、饮水机等等。

【师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其他物体,如砚台、各种产品、月饼、装有袋子的VCD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也不同。

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适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郑敏信教授也说过: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当第一张图片出示时,学生有的猜是白球,有的猜是月亮,有的猜是饭勺子,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接着出示第二张图片,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信息,这时,有部分学生猜测可能是灯炮,有一半学生还拿不准。当我出示第三张图片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这是灯炮。在这个图片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强烈地感受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整个情境的创设遵循”短、平、快”的引入原则,精炼,用时少,效果好,导向明确。

二、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欢的储蓄罐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讨论: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不难达成共识。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换位观察,围绕储蓄罐一周,观察正面、后面、侧面等不同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观察,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继续观察装储蓄罐的长方体盒子,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么看到两个面?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了长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比如,12条棱,8个顶点等知识点,但这些知识都在学生的观察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打下了良好的辅垫。

三、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如前所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好素材。为了发展学生的窨观念,本课教学安排两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一是让学生从正面、后面、侧面观察储蓄罐之后,我就让学生进行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然后拿起储蓄罐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二是在对简单形体的观察后,我出示一个外方内圆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根据已有有生活经验,联想它是什么物体从上往下看到的形状,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主动,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下课了,学生还沉浸在浮想联翩之中。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镜像对称的性质:照镜子时,物体与像的上下、前后相对位置相同,左右相对位置正好对换。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工具:

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时钟,一面大镜子

2、学生准备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舞蹈房上数学课,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不过,听完老师的一个故事以后,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到舞蹈房来上课。

故事: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大老虎,他可凶了,见着小动物就要吃他们。有一天,一头小羊在森林里迷路了,他走啊走啊,谁知道遇到了这只大老虎。老虎恶狠狠的对小羊说:“我要吃了你!” 这时,小羊急中生智,对老虎说:“老虎先生,您不能吃我,因为我正要到另一头老虎先生的家里去,他也要吃我。“老虎一听,气坏了:“什么?你带我去找他,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 小羊把老虎带到了一条河边,指着河里的“老虎”说:“你看,他就在哪儿呢!”老虎一听,朝河里看去,果然有一只大老虎在“恶狠狠”的盯着他,老虎“啊呜”一声扑过去,掉进河里,被活活的淹死了。

二、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老虎看到的究竟是什么?生:是他自己的倒影。

师: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就可以看见这种现象,看到“一模一样”的自己,你能举个例子吗?生:走在街上,橱窗里;镜子里;擦的很亮的家具里;河里;玻璃窗里……

师:大家说的都对,现在请大家看前面的这一面大镜子,你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老师;……

师:现在请注意看镜子里的老师,老师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老师”怎么样?

生:也向前走一步。

师:我向后退一步呢?生:镜子里的老师也向后退一步。

师:现在我左手拿笔,右手拿纸,镜子里的老师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

生:两种意见:

①左手拿笔,右手拿纸

②右手拿笔,左手拿纸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那么好,我请出两个同学作为两种意见的代表,来玩一个游戏,一个做自己,另一个做镜子里的人。

(游戏结束后)

师:现在我们在来判断一下,镜子里的老师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

生:左手拿纸,右手拿笔

师:所以,镜子里面的和镜子外面的前后—(相同)左右—(相反)那么上下呢?(相同)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反馈纠正

2.看镜子说数字

1) 上一个同学,看着镜子报数字:1,5,7,2,8,0,9,4,3,6

2) 位数:23,45,25,87,47,16,90,57,58

3.完成练习十五看镜子写数字

4.看镜子写时间,反馈

四、布置作业:

玩镜面游戏;随堂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

2、通过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剪刀,蜡光纸。

2、学生准备剪刀,蜡光纸,各种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同桌合一套),小树、衣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蝴蝶、红心、书、树叶、剪刀、天平。

2、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征吗?

(2)教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或者上下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二、揭示课题:

1、教师: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对称图形。同时出示课题:对称图形。

2、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对称图形。

三、认识对称图形:

1、发现特征:

(1)教师:松树图和衣服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们是怎么想的?

(2)学生交流,并及时揭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A这两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可以通过对折来验证。

B对折后发现折痕两侧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并且完全重合。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概念,并由电脑显示: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3、举例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和物体:

(1)教师: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对称的,你能举例说说吗?

(2)进行交流,学生可能说到的有:人体表面、脸、衣服、鞋子、黑板的表面、讲台、课桌、窗、门、汽车、飞机等等。

四、认识对称轴:

1、教师提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看它对折后能不能完全重合)

2、教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很重要的,因此人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对称轴”。

3、找出对称轴:

(1)指一指小树图和衣服图中的对称轴各是哪一条?

(2)指出第一部分中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由电脑显示。

五、判断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

1、平面图形:

(1)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平面图形,大家一起来找找“做一做”中的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对称的?

(2)是对称图形的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2、练习:

教师: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数字0、1、2、3、4、5、6、7、8、9,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的,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判断,然后再进行交流验证。

六、创作轴对称图形:

1、练习十五第3题

你能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

2、即兴创作:

教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轴对称的,刚才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了,我想大家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像设计师一样,用灵巧的双手来创造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来,是吗?

(1)教师示范创作:将事先准备的彩纸拿出,对折后剪“雪人”。

教师:大家可以像老师一样剪;更可以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作其它的作品。老师相信同学们的作品会比老师的更美、更漂亮。

(2)教师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学生进行创作。

(3)优秀作品展览。

七、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大家创作的图形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名称呢?你能说说对称图形都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吗?你还有什么要向大家说的吗?

教师:轴对称图形真的很美丽,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等各方面的设计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在新年来临之际,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我们环境布置更美丽!

八、布置作业:课后四人小组合作,创作对称图形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汇总7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