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中国超越读后感(集锦10篇)

作者:edditor12023-02-09 16:00:46215

《超越中国》是张维为教授在访问了一百多个国家之后,对中国模式的反思与研究的第三本书。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超越读后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1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 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 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

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超越的思路与经验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2篇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3篇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4篇

按照咨询公司《中共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委员会 关于开展“读好书 强素质 促发展”读书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认真精读了《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这是作者张维为走访百国后的第三本思考型著作,在《中国触动》和《中国 震撼》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包括在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领域的超越。作者从“追赶”到“超越”,从“神话”到“实话”,从“制度超越”到“话语超越”,从“颜色 革命失败”到“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地影响世界未来的格局和秩序。

一、读完此书,在对于中国的巨变深受鼓舞的同时,直面的第一感受也不禁让人思考:国家的强大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三季里来自哈佛肯尼迪学院的中国留学生许吉如的演讲《国强则少年强》中提到,一位叙利亚留学生告诉她:“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以下是她在演讲中的内容“同学的话让她意识到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的做一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二、在这样一种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取得骄傲的成绩,正如书中提到:“中国在火电、水电、核电、特高压电网、地铁、高铁、造船、装备制造、预警飞机、海底勘探、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都‘赶上’甚至‘超越’了西方,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以下列举几个电力兄弟单位取得的振奋人心的实例:

(1)国电泰州电厂二期工程是由中电工程华东院公司设计的世界首个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项目,同时也是国家能源局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示范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依托工程。该工程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之路,使我国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方面彻底摆脱国外知识产权的束缚。

6月3日,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展览馆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国电集团展台,习近平总记参观了解了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的知识产权情况,机组排放水平、推广情况等,并了解到该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优于天然气机组排放的限值水平,且优于欧盟、日本、美国最好排放水平,是世界最环保高效的火电机组。

(2)7月3日上午10时许,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洼地,由中电工程华北院参与设计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这个“观天巨眼”的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3)作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已投产项目中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位于张家口张北、尚义两县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由于其显著的规模效应以及“四位一体”能源建设的示范效应,再次聚焦世界目光。

作为该项目一期参与设计单位以及二期工程的设计总协调单位,华北院始终致力于张家口全球能源互联网“样板间”建设、为“绿色奥运、低碳奥运”持续提供创新设计支持和综合服务保障。

(4)迪拜哈翔(HASSYAN)4×600MW洁净燃煤电厂项目是根据《迪拜整体能源战略规划2030》,为满足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的用电需求,规划建设的洁净燃煤发电厂,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的第一个洁净燃煤电厂,也将成为该地区规模最大、各项指标最先进的燃煤电厂。同时,该电厂是东北院公司在中东地区开展的首个燃煤发电项目,也是中国电力企业在阿联酋的首个电力项目,是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高端电力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迪拜哈翔项目初步设计阶段,东北院开展了“全专业、全空间、全项目”范围的三维设计,共完成P&ID设计图纸81张,PDMS布置图纸152张,建立了全厂建筑和设备模型,成功搭建起国际高端工程数字化电厂“样板间”。

三、既作为电力行业的一名员工又作为一名党员同志,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幸运的成为21世纪中国崛起的中坚力量,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和梦想的重大责任!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和追求卓越,一起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5篇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腐败、环境、产业发展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完成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一书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等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阱;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书中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和西方模式。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理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6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

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超越的思路与经验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7篇

近日,通过阅读张维为撰写的《中国超越》一书,使本人感悟颇深!作者从“追赶” 到“超越”,从“神话” 到“实话”,从“制度超越”到“话语超越”,从“颜色 革命失败”到“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书中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地影响世界未来的格局和秩序。

读完此书,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让我对我们这一代能幸运的成为21世纪中国崛起的中坚力量,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一、 坚定对中国制度的信心在我看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突变,中国始终不变地在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用更加科学的社会主义制度去完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经验,通过长达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一套“实践理性、政治定力、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混合经济、对外开放”的中国模式。

让我清楚的看到,正因为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之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也让我更加清楚的看到,过去30多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就的总和,也超过了其他转型经济国家成就的总和。如此之大的成功,难道不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好诠释吗?

书记说过,“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是成功的制度体系,为什么还要改革呢?坚定制度自信,当然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而持久。

只有看到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看到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甚至某些方面制约着发展和稳定,我们才能有决心改革创新,有勇气攻坚克难,最终才能在适应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因此,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不是要走别的什么路,而是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定对中国力量的信心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政治走向,其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如果说“阿拉伯之春”寄托着一些西方势力扳倒中国的希望,那么“颜 色革命”则更是西方势力企图颠覆中国政体的样板,只不过西方势力打错了算盘,“颜色 革命”很快失败了,这让很多西方人感到脸上无光。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法律事务顾问瑞纳·穆勒森教授曾经比较了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的差别,他认为:“戈尔巴乔夫只是一个天真的政客,而邓小平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对对西方国家的`了解,远在戈尔巴乔夫之上”。

他认为这个差别是中国改革成功和苏联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无疑,中国有了邓小平是幸运的,中国的政治、社会、资本力量的结构,决定了中国可以避免“阿拉伯之春”和“颜色 革命”的局面。成功的中国模式已经证明它在许多方面确实比西方模式做的好,可以给国人乃至世界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利益。这些优势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国力量的信心。 现在的世界经济既有复苏迹象,也面临着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的问题。因此,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成长,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8篇

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文明型国家有八个特征,简称为四特四超: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身后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其中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

为了读懂中国崛起,建议从三个视角来审视中国:

采用板块及板块互动概念。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口与美国相当的“准发达国家”板块和一个更大的“新兴经济体板块”,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的良性互动。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所在。

采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它比官方汇率计算法更接近真实的中国。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当在一至五年内超过美国。

用包括房产在内的家庭净资产来衡量中国人的财富,从这个角度看,多数中国人的财富上了一个大台阶,而多数美国人的财富不增反减。

在不少方面,我们的成就超过了西方国家。我们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腐 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但我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并得出一些审慎和全面的结论,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说清楚,最终也都有解。

中国模式在狭义上指中国自己一整套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广义上与中国道路的概念相通,指的是中国一整套做法经验理念和制度的安排。

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中国的制度安排,概括为一国四方。即中国式一个文明型国家。政党制度方面,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民主制度方面,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内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方面,中国是选贤任能制度;经济制度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混合经济。

中国崛起背后的八个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和选贤任能、兼收并蓄和推陈出新、和谐中道和而不同。

中国超越西方的四条思路与经验: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9篇

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文明型国家有八个特征,简称为四特四超: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身后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其中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

为了读懂中国崛起,建议从三个视角来审视中国:

采用板块及板块互动概念。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口与美国相当的“准发达国家”板块和一个更大的“新兴经济体板块”,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的良性互动。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所在。

采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它比官方汇率计算法更接近真实的中国。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当在一至五年内超过美国。

用包括房产在内的家庭净资产来衡量中国人的财富,从这个角度看,多数中国人的财富上了一个大台阶,而多数美国人的财富不增反减。

在不少方面,我们的成就超过了西方国家。我们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但我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并得出一些审慎和全面的结论,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说清楚,最终也都有解。

中国模式在狭义上指中国自己一整套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广义上与中国道路的概念相通,指的是中国一整套做法经验理念和制度的安排。

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中国的制度安排,概括为一国四方。即中国式一个文明型国家。政党制度方面,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民主制度方面,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内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方面,中国是选贤任能制度;经济制度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混合经济。

中国崛起背后的八个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和选贤任能、兼收并蓄和推陈出新、和谐中道和而不同。

中国超越西方的四条思路与经验: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中国超越读后感 第10篇

很早以前就被推荐过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这次党校培训期间,党校老师播放了张教授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又被他的演讲和个人经历勾起了读一读这几本书的兴趣。张维为教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现在是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长期生活在外国,游历了100多个国家,接触到过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我期盼通过他的著作来解疑答惑:外国人怎么评价中国?中国的问题外国有没有?怎么样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于是在党校学习期间,我首先读了“中国三部曲”的总结篇《中国超越》,对自己的疑问有了部分解答。

一、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超越”

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完全为西方话语捕获,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经济崩溃的世纪浩劫。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是一种建立在在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的与众不同的华夏大国的国情分析和当前历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的必然结论。“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张维为教授在书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和西方模式的不同。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入手,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中国超越的实现路径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期盼能再从张维为教授《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两本书中得到更好地教育和启发。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中国超越读后感(集锦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