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当你品读了一本书之后,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可以与人分享的地方,而这个时候,你一定有必要写一个读后感 !读后感究竟应该怎么写?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开学来,有幸拜读了顾明远老先生写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一书,深有感触。书中精选了数十篇顾明远老先生的教育随笔,内容涵盖: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教师发展、童心与教育等方面。文章的选择也主要是基于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视角,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发人深思。
一、在教育理论
顾先生从宏观的角度解析了教育过去的弊端,今天的变革,未来的发展,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教育。说实话,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今天教育的弊端看得见,但总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中国的高考制度不改变,一切变革都是空谈,并且认为教育的变革是教育部的事,与教师关系不大,因此在学校轰轰烈烈的变革中是盲目的跟随,并且心理上是有所抗拒的。读了这本书,心中豁然开朗,头脑中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在书中我不仅看到了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们为改变教育的现状所做的努力,同时也明确了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应该为改变教育的现状做些什么。顾先生说:21世纪的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技能:
1、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
2、工作方式:沟通和合作能力;
3、工作工具: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4、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
那么作为教师,要成为为每个学生设计最好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成为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和处理信息的指导者,成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帮助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二、在素质教育
顾先生提出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以前我一直认为教育要公平,顾先生却提出了教育既要公平也要差异,有了差异才能真正达到公平,他提出的口号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或者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差异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所以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要达到教育的公平,教师就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最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不同的信息,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经得起挫折的品德。
再次:在教书育人篇里,顾先生把道德自觉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既具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不需要别人监督。他提出道德教育对学生来说首先是养成一种习惯,另外就是让他们在活动中明辨是非。道德教育就是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在活动过程当中,通过一些矛盾,通过一些斗争,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一个提升,矛盾解决了,他们的`道德水平就会提高一步。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体现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对自己行为负责、和同伴的交往等能力。
另外:在教师发展篇里,顾先生要求教师走出知识越多越好的误区,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知识不等于智慧,书读得多但不思考,不与实际相联系,就变成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书呆子。知识要变成智慧,需要活学活用,在知识运用过程中产生疑问和矛盾,在解决疑惑过程中产生智慧。因此要多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来激发他的思维,提高他的兴趣。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们为了节省时间,用最少的时间灌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通常是不组织或很少组织学生活动的,这样做的结果看似省时高效,但实际上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把现存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记住了这些结论就算掌握了知识,实际上学生不知道知识产生的过程,不思考知识未来的发展,学生没有活动,思维就无法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兴趣。而活动能启发学生思维,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增长智慧。
总之,读了顾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一书,我茅塞顿开,它不仅让我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了解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有哪些偏差,并及时作出调整。我会把从顾先生那里学到的教育理论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近日有幸拜读了顾明远先生写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一书,深有感触。书中精选了数十篇顾先生的教育随笔,内容涵盖: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教师发展、童心与教育等方面,读后感触颇深。今天,我想重点谈谈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读过顾老先生的文章后,我深深地进行了自我反思:在我所从事的这份教育事业中,我究竟投入了多少真爱?我是真的爱我的学生吗?我所做的教学活动是否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呢?沉思后,我发现,在教育教学中,只有真正爱学生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
我的一个学生——小明(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隐去他的真名)是一个来自香港的小男孩,他父母的情况较一般家庭比较特殊,他妈妈是大陆人,他爸爸是香港人,而且常年在港工作很忙,他妈妈为了让他能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说好普通话和简化汉字就带着孩子来了北京,而且小明的父母都属于年龄较大才有的这个孩子,所以用他妈妈的话来说,那真是从小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百依百顺。因此这也养成了他极强的个性,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批评,哪怕是善意的提醒或劝告,这一点也正是他妈妈与我交流时最担心的。开学不久,有一次上英语课小明因为玩文具、表现不佳,英语周老师提醒了他几句,他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冲周老师大喊:“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这样的孩子如何教育,成了一个摆在老师和父母面前的难题,我给他的妈妈打电话沟通孩子的情况,他妈妈也对此非常忧虑,后悔不该从小太惯着他,以致孩子现在个性这么强,并表示非常愿意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有一次周日晚返校,小明的妈妈走了以后,我发现他情绪不佳,嘴里老在嘟嘟囔囔,就关切地询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告诉我由于他嘴部干裂,妈妈答应给他买香梨带来学校,吃香梨可以去火还可以补充营养,他最爱吃香梨,可是这周来学校时因为匆忙妈妈忘了给他买了,所以他才不高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安慰他:“江老师帮你买,明天一早就给你拿过来,放心!”他听完很开心,告诉我:“买四个就够了,我一天吃一个,正好星期五就回家了!”多可爱呀,到底还是个孩子!晚上八点下了晚自习,我就赶快往学校附近的水果店跑,生怕去晚了关门了没有香梨了,那就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了。真幸运,总算赶在水果店关门前买到了!考虑到他的嘴部干裂,我又给他多买了几个。买完香梨后,我给小明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已经给孩子买好香梨了。她听后非常感动,告诉我孩子因为老舔嘴唇,嘴巴周围一圈的皮肤已经红肿干裂,周末带他去医院,医生给开了抹的药膏并叮嘱多吃水果,孩子爱吃香梨,她就答应孩子给他买香梨带到学校吃,结果周末一忙就给忘了!我告诉她这周我会每天给孩子洗好香梨让他吃,请她放心!第二天一大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小明清洗好他爱吃的香梨,并且用果盘摆好放到了他的桌上,看到桌上的香梨,小明欣喜万分,他高兴地跑过来,大声地对我说:“谢谢!谢谢江老师!”我从他那双满含谢意的大眼睛里分明看到了对我的爱和信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要想让孩子听从你的教导,那么你就要让他亲近你,让他深切地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这样他才能够信任你,才会愿意接受你对他的教导。小明很爱吃我给他买的香梨,一天能吃两个,每天我都坚持课间给他抹药,边给他抹药边与他谈心,我们俩聊学校和宿舍的趣事,聊他的开心与不开心。我微笑着问他为什么要冲英语老师大喊大叫,他说他就是不喜欢别人批评他,尤其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他更是不能忍受,他喜欢别人表扬他。在家里的时候妈妈批评他,他也不高兴,妈妈往往等他平静了再跟他讲道理,他还是听的。我暗想,看来这还是一个很要面子的孩子,要面子从某方面来说就是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了解到这一情况,我再次跟他妈妈打电话沟通,他妈妈介绍了他在家的表现,证实他说的话确实如此,我们又详细商议了如何在校在家采取一致措施,帮助他改掉不能正确接受别人意见的不良习惯,学会友善待人,他妈妈表示非常愿意配合学校和老师采取措施。同时,我也跟各科老师们沟通小明的情况,商量对他采取批评、建议的方式和方法,老师们在他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了很好的共识。每天我给他洗香梨、抹药膏,我们俩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渐渐地他的嘴好了,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也不再那么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批评了,他变得越来越懂事、明事理了。
孩子的心就像一块透明的水晶宝石,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再透明的水晶也会蒙上灰尘,但老师的爱就像绵绵春雨,为蒙上灰尘的宝石洗涤污渍、浸润心田,让它焕发光彩,熠熠生辉!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说:“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方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也不会有丰硕的教育成果。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更要学会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去洞察,去交流。当你带着这种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时候,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假期里,有幸拜读了顾明远老先生写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一书,感触颇深。书中精选了数十篇顾明远老先生的教育随笔,内容涵盖: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教师发展、童心与教育等方面。看完之后,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书中谈到顾先生在参加成都市“减轻课业负担”的座谈会上,一位小学生发言说到,希望国家定一天“无作业日”,就像“无烟日”“无车日”一样,另一位小学生说到,作业还是要的,但希望老师不要布置那种枯燥的、反复练习的作业。顾先生谈到,这是学生微弱的声音,要求并不高,我们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社会上炒得热闹的、媒体反映的,往往是教育者的声音、家长的声音,都是大人的声音。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大人们一概不知、一概不理,只要他们抬头做练习,考出好分数,考上所谓的好学校。这样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吗?能培养人才吗?
看到这里,回想我们的教育,我们总是想着用我们想当然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总是以长者的身份对他们说,老师(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们好,我们的经验比你们多,你们就得听我们的,这样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等等诸类的话语。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在我们的殷殷期盼的目光中背着沉重的包袱进行学、学、学……
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就像前面提到的,也许就是不写那种枯燥反复的作业而已。我们为孩子们安排好的道路,也是不是他们想走的,太过一帆风顺的人生就会失去生命中本该有的五彩斑斓。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真正成长起来,而我们的家长、老师就是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不是进行大包大揽。不管我们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在我们以后的教育中,我们要学会多倾听、少说教、善引领,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们真正的心声,才会引导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总之,读了顾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一书,我茅塞顿开,它不仅让我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了解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有哪些偏差,并及时作出调整。我会把从顾先生那里学到的教育理论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精选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精准扶贫心得体会范文, 半年销售总结报告, 审计年度总结, 个人工作自评报告, 开票工作总结, 职业规划书模板, 厨师工作计划, 社区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 年园林绿化工作总结, 消毒供应室个人工作总结,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