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传统文化是由不同的文明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它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观念、文化和观念形态的综合体现。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10月17—21日,我有幸参加了新郑市政府组织的传统文化培训。四天的学习,倍觉时间短暂。感恩、感动、崇敬、赞叹……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总让人留恋与思念。学习培训班期间,我跟八十名同仁一起在聆听、感悟、震撼中尽情享受了巍巍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
从每日早6:30晨练、集体吟诵传统经典《弟子规》、《孝经》,在吟诵中体悟经典内涵;到本次培训班精选的讲座、报告,在聆听中感悟经典;再到晚上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学习心得,亲历四天的学习培训,我享受到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找到了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获得了可终身相伴的财富。感动之余,我还要感恩,感恩市政府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拓展眼界、增长智慧的机会。通过此次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我愿将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不广,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认为学这些也没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孝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心灵的震撼:在四天培训中,我们聆听了蔡礼旭老师到的《落实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家和万事兴》,肖陈颖的的《爱心伴孩子成长》,吕杰校长和王琦老师的《弟子规经验推广》,彭鑫博士的《仁义礼智信与内脏健康》、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胡小林总裁的《践行弟子规 实现幸福人生》课程。
吕杰校长和王琦老师的《弟子规经验推广》,让我倍受鼓舞。我们学校也在推广国学经典,我们只是让孩子熟读成诵,我们做得太肤浅,我们选取的内容太繁多,我们没有践行,教师参与率不高,我们取得的效果不大。王琦老师告诉我们:教育重在实质,不重形式,推广国学要专精结合,持之以恒,要活学活用,要正确引导,要循序渐进。
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让我印象非常深,整个讲座是在欢愉感动中度过的。我们随靳雅佳老师一起互动,随着靳雅佳老师的示范,我学会了让歌于演讲中演唱,于演唱中阅读,于阅读中一起赞美生命,歌唱祖国,感恩父母。很多学员与我一样,在靳雅佳讲感恩父母那一段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是什么让我们学会感动?是什么让我们学会感恩?是什么让我们学会彼此热爱?是那一曲《生命之河》,简单的旋律简单的歌词,竟然如此纯粹完美。
我醒悟最大的是彭鑫老师所讲的“仁义礼智信”。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诠释这与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前我对他们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对于道德的要求,总以为要是做到了“仁义礼智信”就是一个道德崇高的人。而今日的我,深刻认识到他们分别对我们的肝、肺、心脏、肾、脾胃有影响。要是真正做到“仁义礼智信”,我们身体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得病,而且疾病也会不断地减少。现在我才深刻认识,原来传统文化也可以养身,因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它。
我永远记住的一点是——再也不吃动物肝脏(鸡肝等)。在这四天的培训里,自从听了老师的“健康饮食”课,我才了解到原来动物肝脏是这么有毒的,因为动物所有毒素都集中于肝脏内。还是“素食”好,素食包含了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样一来不仅给人类带来健康的身体,而且对环境很健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同时,老师的讲解让我领悟了集家训、家规于一体的《弟子规》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是打开幸福人生的金钥匙,不愧为人生的第一规,感动之余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反思自我,认真对照圣贤的教诲,感觉自己的道德都归零了,只有输入新的血液,新的灵魂新的道德,才能完善自己的幸福人生。
三是努力的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五天来授课的老师至诚至真地分别向我们传授了修身、齐家、教育、饮食、管理、待人、处世之道,让我们充分地享受到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使我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和感动的状态,丰富多彩的上课内容和灵活多样的上课形式让我意犹未尽,兴趣盎然课堂上他们以幽默的谈笑拨动我们心弦,以智者的语言激发我们灵动思辩,字字句句直指我们的心灵讲座,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授课的老师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为我开启了一扇深入地了解、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大门,在他们的讲话中既有深层的道理,又有具体的做法;既有生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人生的理想,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乐趣。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静心沉思,老师们从无刻板的说教,更无哗众取宠的言语,有的只是一片真诚的心,字字句句无不是感同身受的善意,令我不能不为之动容,他们实实在在教我们从孝做起,从经典做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践行《弟子规》,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能自省便会开悟,圣贤的教导让我豁然开朗、迷雾顿消;“学贵力行”,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工作当中,我要把所学到的圣贤的教诲变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行,做为女儿、儿媳对父母,“孝”字为先,遵循孝道,时时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爱生如子,以宽容、平和、智慧去感化孩子;做好孩子的表率,我想只要心存善念胸怀仁慈,扎实工作,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尽心尽力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都应以《弟子规》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让所有的人都体会到圣贤教育带给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就学一堂课、就看一本书后就回去激动几天以后就淡忘了,必须持续学习并从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才能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6月6日,单位组织我们参加了传统文化与职业道德培训。一天的学习,倍觉时间短暂。感恩、感动、崇敬、赞叹……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总让人留恋与思念。学习培训班期间,我跟同事一起在聆听、感悟、震撼中尽情享受了巍巍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不广,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认为学这些也没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努力的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一天来授课老师至诚至真地分别向我们传授了修身、齐家、待人、处世之道,让我们充分地享受到了一场中
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使我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和感动的状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授课的老师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为我开启了一扇深入地了解、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大门,在他们的讲话中既有深层的道理,又有具体的做法;既有生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人生的理想,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乐趣。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实实在在教我们从孝做起,从经典做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践行《弟子规》,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工作当中,我要把所学到的圣贤的教诲变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行,做为女儿、儿媳对父母,“孝”字为先,遵循孝道,时时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好孩子的表率,我想只要心存善念胸怀仁慈,扎实工作,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心灵的震撼:在一天培训中,让我真正的了解了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总之,通过学习,要在今后工作当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一定要模范带头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实践工作生活中去,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在全园林系统职工队伍中形成见荣而为、遇耻而拒的良好风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的标准创一流的业绩,为驾校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20xx年10月17日,秋高气爽的北京,由中华书局举办的第一届传统文化图书业务培训班开班了。
这个培训班有别于我个人之前所参加的所有图书交流活动,它就是一个培训班,真正学习的地方。在培训班的课堂上我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古籍,古籍如何分类,经典的古籍有哪些等等问题。
说起来好笑,虽然我在书店工作,虽然我从小学开始学习诗词歌赋文言文,但是对于古籍的体系还真的一点都不了解,在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以及阅读引导也很少,所以在传统文化以及古典文学方面我一直有留白,打算到了差不多的年纪心境沉淀下来后再去涉猎。
这次的培训刚好给了我一个契机,它将传统文化图书的脉络梳理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其中的那条线,于是,我可以顺着这条线走下去,一点一点的加深自己的阅读层次。这大概就是俗话所说的缘分到了吧,老天帮我打开了传统文化图书的大门,我可以更深层次的学习其中的内容了。
说到传统文化图书,它其实覆盖的面很广,以前我们爱用国学、历史、传记这样的分类来表示,不过这些类别还是有些片面,传统文化应该是过去的流传下来的文化,它包含了当时社会思想的各个方面,我个人也觉得用传统文化图书这个名词来做这一类图书的总称要好些。不管是传统文化图书还是国学、历史等等这样的分类的图书,首先我们要知道它们是过去的'书,是古籍。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的书才属于古籍呢?
书写或刻印于1912年以前的书籍称为古籍。1912年之前有多少年的历史我不清楚,我只知道1912年前的书拿到我面前我未必能读下去,因为这些书的行文以及书写方式未必符合现在人的阅读习惯。于是为了使这些古籍便于阅读和利用,就出现了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做了什么?
按我的理解,现在的古籍整理由各个出版社的编辑承担。他们通过点校、注释、今译、影印、索引、汇编、书目这几种方式对古籍做一整理,让现代人能通过标点、注释等理解古代人的意思。
能做古籍整理的人定是通读诗书、满腹锦纶的。给我们授课的编辑老师也讲述了很多关于标点、校勘、注释、笺疏、用字等方面的小故事,真是不对比不知道,一些例子说出来,我们可能不太理解其中差错在哪,可是在真正懂行的人眼中就是笑话了。
所以读书并不一定看所有的书,选择合适的版本以及编者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一点,阅读图书首先看出版社/公司,好的出版社/公司才有高质量的编辑或者翻译认真对待文字,才有高质量的校对认真对待文稿。(关于校对我也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主要是看了日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有感,这个放在以后再说)其次才看作者,不过一般有实力的作者选择的出版社也是实力强劲的,这就是强强联合吧。
粗略了解了出版社所做的古籍整理工作后,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些整理过的古籍的分类。
古籍的分类有哪些?
古籍分类有七分法、四分法。
七分法出自刘歆写的《七略》,《七略》将图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大类,即“六略”,再加上“辑略”(即“六篇之总最”),合称七略。(以上来自百度)是古代最早的图书分类方法。
四分法分经、史、子、集四部。将六艺归为经部,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归为子部,史就是史,诗赋归为集部。
经部是经典、权威的代表。经过漫长的演化后的核心就是《十三经》。包括了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基本上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指导武器,因而地位高尚。
史部就是历史,看历史剧能见到古代有史官这一职位,就是负责记载历史告知后人的。
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其实挺超前的,毕竟人活不到百年而历史可以永存,皇帝做的事情以后的人通过史书都会知道,这是不是变相的永垂不朽?巧合的时,当下,做一件可以留存很久的事情让你死后还有人记得你——这个概念也在慢慢得流行开来……大家都是有野心的人。
回到正题,史部的代表就是二十四史,加新元史为二十五史,加清史稿为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以上来自百度)
子部专列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等书。细分众多,有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二十二子。具体内容都可以百度。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著作。看成一个类型文章的合集吧。
学习了古籍分类后我才理解了金克木老先生的读完十三经“书读也就完了”的意思。十三经和二十四史可以看作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必备读物,有了它们,在古代文化的学习中我们不至于迷路。但是真给你一本周易、给一本史记,你也未必能读懂。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文字,其中的理解还是需要功夫的。
怎样由浅入深呢?
少儿可以选择图画版本、故事版本、诵读版本的相关图书;大众作为入门的话可以选择说讲类、知识类、传记故事类的普及读物;专业点的可以直接读原著;更专业的可以读无注释版本。
更专业的介绍可以私信咨询我,我不会的还有出版社的老师,学文学问,我们不仅要勤学还得勤提问题,多思考。
传统文化知识是我们的宝库,尽管现在没有以前的学习环境,尽管在各种方面都有阻碍,尽管我们已经退步到连简化字都未必能读出写出,但是作为图书发行的从业人员,我觉得有必要将推荐传统文化图书这一目标作为自己以后的工作重点,多读书、多写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予了我这次培训的机会,也感谢南京居美馨的各位老师、学长,苏园的霍总及其他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因为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让传统文化的培训首次在苏园拉开了序幕,并圆满地告一段落。
五天的培训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这些都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所能学到的,学习涉及到的面较为广泛,有蔡礼旭老师的《家和万事兴》、《百事孝为先》,周永杉老师的《新世纪健康饮食》,刘芳老师的《生为女人如何经营好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事业》等精典课程。另外还分享了大片《暖春》,这些课程围绕的主题都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以此来提醒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之后如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再兼顾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中提到,“百事孝为先”,教导我们要行孝,孝敬自己的父母,他们赋予了我们新的生命,他们辛勤哺育了我们,让我们长大成人,就像老师所讲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孝敬之心也没有了,那么他又如何会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朋友、同事呢?看到父母鬓髻银发时,想想他们一生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青春与劳力,此刻,正是儿女回馈孝敬之时,哪怕只是轻轻的一声问候与关怀,都是父母最大的欢喜与欣慰,若能在茶余饭后,让儿孙围膝他们左右,那又将是他们最难得的天伦之乐。我很惭愧,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不是很好,特别是自己心情不好时,还会对家人发发小脾气,但家人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自己,没有过多的斥责与报复举措,同样会时时刻刻地关心呵护着我们。也许行为更能胜过千言万语,家人用行动告诉我,“暴躁不能解决问题,不会控制情绪的'人,无法经营好自己的未来。”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很朴实、勤俭,也很善良,但对我和妹妹方面却比对待自己要大方得多。每当过年过节时,或者平时做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时候,都是我和妹妹各持一份,不会偏向于任何一方,对母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听外婆说,我妈妈因为我和妹妹曾受了很多委屈,但即使我和妹妹长大成人了,她也从不放在嘴上说,总是埋藏在心里,妈妈只希望我们能够和她分享快乐,不想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让我们也跟着受影响。妈妈为了我曾经被铁钉扎伤过。
记得那年我二十岁,因为家庭方面的需要,我到了福州的表哥家长住过一段时间,那也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妈妈,也许是因为血溶于水的亲情,也许是因为长期的思念,妈妈让妹妹寄住在小姨家,与姑妈一起来到福州看望我,出于姑妈的好意,经与表哥商量后,让我妈在表哥的食堂内帮忙,虽然也付工资,但说实话,我妈做事责任心很强,就把那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努力,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干着,一天凌晨两三点的样子,妈妈做早饭的时候,不小心被灶堂口木柴上的铁钉给扎了,据现场工作人员讲,当时流了很多鲜血,但还是忍住疼痛,还不停地说“没事,小伤”。如果不是那些好心人的帮助,我妈也不一定会去打疫苗针,如真是那样,结果将不堪设想。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哭了,那种感觉很酸楚。随着时间的流逝,妈妈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胃药、感冒药、消炎药等不停地交替服用着,今年又患上了医学界被称为的“富贵病”,也称“消渴病”。那种病如果控制不好,结果会很严重,会失眠、脑中风、心脑血管病、有的还要截肢等,真可怕,而且现在得这种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这需要我们平时就要合理的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来加以预防。但妈妈却还是坚持每天起早贪黑地骑单车去单位上班,单程约五十分钟左右,风雨无阻。我和妹妹看到妈妈疲惫的身影时,劝阻妈妈休息下来,不要去上班了,每个月由我们补贴生活费,但妈妈却说“我已习惯了,上班可以充实生活,没关系的。”接下来也不会说太多解释类的言语,但我和妹妹能够深刻体会到妈妈的别有用心,是不想给我们太大的负担与压力。除此之外,妈妈看到家里水果不多了,会经常买些苹果、桔子、香蕉类的水果。了解糖尿病症状的人,应该知道,他们这类人群是不可以吃带有甜份的水果的,会影响血糖的升高。但妈妈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难道真是为了解馋吗?如果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之前,听说苹果能减肥,桔子能补充维C,香蕉能触进肠胃蠕动,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平时,我会吃得多一点。这些小小的细节,全都被妈妈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孩子啊。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而我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与妈妈在一起,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幸亏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鞭策提醒了我,我会坚持学习弟子规,并将一言一行落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而在于我们珍惜了多少,不要等到失去机会时,再去珍惜,那就为时过晚了。
幸福的家庭演绎着同样的一个故事,而不幸的家庭却演绎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如何经营好幸福美满的家庭,贵在一个“和”字。所谓“家和万事兴”。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但真正能够深刻体会,并付诸于行动的人却较少。培训过后,容易犯的一个课后综合症就是:上课激动,想想感动,回去后一动不动。在一个家庭中,我们扮演着一个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体现出一种道德规范。平时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自己的丈夫、婆婆或者其他人怎么怎么的不好,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一点过错吗?夫妻之间相处,总有一个磨合期,这需要我们用包容、宽恕、谦让、忍让、礼让、仁爱去经营。如果总以为自己做得好的人,往往是只看到对方缺点的人,那关系又怎么能处好呢?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不但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还有幸于知道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艺术性。发生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处理,那才是问题的根本与关键。与朋友相处也是如此,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于你。也许不能立即得到回报,但相信,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因为努力,所以回报。当别人对我们不好时,是否也曾想过我也曾欺负、刻薄于人,同样的道理,在面对委屈、受侮之时,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从中体悟出宽恕、包容的伟大。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家庭事业的基础,没有了健康,一切皆为零。正如周永杉老师所说的“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现在的疑难杂症却越来越多,这和我们的健康饮食密切相关。比较庆幸,一直以来我都是以素食为主,但偶尔也吃些小荤,所以戒荤食素,对我的困难会小些,我会努力的,并且有一种让素食从我家起航的想法。很多人都担心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对待一些特殊人群,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恰恰相反,反而坚持吃素的人更容易拥有健康,据一些资料显示长寿者均是吃素者。身边有很多案例,原来饮食杂乱的人,各种指标都不合格,且体重也超标,但通过坚持吃素,这些症状都没了,变得更健康了。我自己也深有感触,平时小毛小病不多,且很多人都说我皮肤很好,由于工作的需要,以前,包括现在经常要在外风吹日晒,羡慕之时,并询问我是怎么保养皮肤的,其实我也没刻意地去美容院做护理,和一些人一样,也只是用些适合自己的化妆品而已。我想也许是因为我吃素的原因吧,不过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态也很重要哦。所以吃素不再是一种宗教行为,而是一种超越,一种高尚生活的表现。要谈的感受不是仅局限于一些文字篇幅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弟子规》、《中国传统方化》将成为我人生的一堂必修课,相信精典就是生活。并且会把这份享受带给我的家人、朋友们,也让他们也一起学习精典。只要人人心中充满爱,哪个人不可爱?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予了我这次培训的机会,也感谢南京居美馨的各位老师、学长,苏园的霍总及其他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因为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让传统文化的培训首次在苏园拉开了序幕,并圆满地告一段落。
在为期五天的培训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这些都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所能学到的,学习涉及到的面较为广泛,有蔡礼旭老师的《家和万事兴》、《百事孝为先》,周永杉老师的《新世纪健康饮食》,刘芳老师的《生为女人如何经营好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事业》等精典课程。另外还分享了大片《暖春》,这些课程围绕的主题都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以此来提醒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之后如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再兼顾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中提到,“百事孝为先”,教导我们要行孝,孝敬自己的父母,他们赋予了我们新的生命,他们辛勤哺育了我们,让我们长大成人,就像老师所讲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孝敬之心也没有了,那么他又如何会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朋友、同事呢?看到父母鬓髻银发时,想想他们一生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青春与劳力,此刻,正是儿女回馈孝敬之时,哪怕只是轻轻的一声问候与关怀,都是父母最大的欢喜与欣慰,若能在茶余饭后,让儿孙围膝他们左右,那又将是他们最难得的天伦之乐。我很惭愧,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不是很好,特别是自己心情不好时,还会对家人发发小脾气,但家人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自己,没有过多的斥责与报复举措,同样会时时刻刻地关心呵护着我们。也许行为更能胜过千言万语,家人用行动告诉我,“暴躁不能解决问题,不会控制情绪的人,无法经营好自己的未来。”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很朴实、勤俭,也很善良,但对我和妹妹方面却比对待自己要大方得多。每当过年过节时,或者平时做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时候,都是我和妹妹各持一份,不会偏向于任何一方,对母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听外婆说,我妈妈因为我和妹妹曾受了很多委屈,但即使我和妹妹长大成人了,她也从不放在嘴上说,总是埋藏在心里,妈妈只希望我们能够和她分享快乐,不想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让我们也跟着受影响。妈妈为了我曾经被铁钉扎伤过。
记得那年我二十岁,因为家庭方面的需要,我到了福州的表哥家长住过一段时间,那也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妈妈,也许是因为血溶于水的亲情,也许是因为长期的思念,妈妈让妹妹寄住在小姨家,与姑妈一起来到福州看望我,出于姑妈的好意,经与表哥商量后,让我妈在表哥的食堂内帮忙,虽然也付工资,但说实话,我妈做事责任心很强,就把那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努力,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干着,一天凌晨两三点的样子,妈妈做早饭的时候,不小心被灶堂口木柴上的铁钉给扎了,据现场工作人员讲,当时流了很多鲜血,但还是忍住疼痛,还不停地说“没事,小伤”。如果不是那些好心人的帮助,我妈也不一定会去打疫苗针,如真是那样,结果将不堪设想。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哭了,那种感觉很酸楚。随着时间的流逝,妈妈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胃药、感冒药、消炎药等不停地交替服用着,今年又患上了医学界被称为的“富贵病”,也称“消渴病”。那种病如果控制不好,结果会很严重,会失眠、脑中风、心脑血管病、有的还要截肢等,真可怕,而且现在得这种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所以这需要我们平时就要合理的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来加以预防。但妈妈却还是坚持每天起早贪黑地骑单车去单位上班,单程约五十分钟左右,风雨无阻。我和妹妹看到妈妈疲惫的身影时,劝阻妈妈休息下来,不要去上班了,每个月由我们补贴生活费,但妈妈却说“我已习惯了,上班可以充实生活,没关系的。”接下来也不会说太多解释类的言语,但我和妹妹能够深刻体会到妈妈的别有用心,是不想给我们太大的负担与压力。
除此之外,妈妈看到家里水果不多了,会经常买些苹果、桔子、香蕉类的水果。了解糖尿病症状的人,应该知道,他们这类人群是不可以吃带有甜份的水果的,会影响血糖的升高。但妈妈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难道真是为了解馋吗?如果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之前,听说苹果能减肥,桔子能补充维C,香蕉能触进肠胃蠕动,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平时,我会吃得多一点。这些小小的细节,全都被妈妈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孩子啊。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而我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与妈妈在一起,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幸亏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鞭策提醒了我,我会坚持学习弟子规,并将一言一行落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而在于我们珍惜了多少,不要等到失去机会时,再去珍惜,那就为时过晚了。
幸福的家庭演绎着同样的一个故事,而不幸的家庭却演绎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如何经营好幸福美满的家庭,贵在一个“和”字。所谓“家和万事兴”。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但真正能够深刻体会,并付诸于行动的人却较少。培训过后,容易犯的一个课后综合症就是:上课激动,想想感动,回去后一动不动。在一个家庭中,我们扮演着一个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体现出一种道德规范。平时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自己的丈夫、婆婆或者其他人怎么怎么的不好,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一点过错吗?夫妻之间相处,总有一个磨合期,这需要我们用包容、宽恕、谦让、忍让、礼让、仁爱去经营。如果总以为自己做得好的人,往往是只看到对方缺点的人,那关系又怎么能处好呢?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不但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还有幸于知道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艺术性。发生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处理,那才是问题的根本与关键。与朋友相处也是如此,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于你。也许不能立即得到回报,但相信,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因为努力,所以回报。当别人对我们不好时,是否也曾想过我也曾欺负、刻薄于人,同样的道理,在面对委屈、受侮之时,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从中体悟出宽恕、包容的伟大。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家庭事业的基础,没有了健康,一切皆为零。正如周永杉老师所说的“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现在的疑难杂症却越来越多,这和我们的健康饮食密切相关。比较庆幸,一直以来我都是以素食为主,但偶尔也吃些小荤,所以戒荤食素,对我的困难会小些,我会努力的,并且有一种让素食从我家起航的想法。很多人都担心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对待一些特殊人群,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恰恰相反,反而坚持吃素的人更容易拥有健康,据一些资料显示长寿者均是吃素者。身边有很多案例,原来饮食杂乱的人,各种指标都不合格,且体重也超标,但通过坚持吃素,这些症状都没了,变得更健康了。我自己也深有感触,平时小毛小病不多,且很多人都说我皮肤很好,由于工作的需要,以前,包括现在经常要在外风吹日晒,羡慕之时,并询问我是怎么保养皮肤的,其实我也没刻意地去美容院做护理,和一些人一样,也只是用些适合自己的化妆品而已。我想也许是因为我吃素的原因吧,不过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态也很重要哦。所以吃素不再是一种宗教行为,而是一种超越,一种高尚生活的表现。
要谈的感受不是仅局限于一些文字篇幅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弟子规》、《中国传统方化》将成为我人生的一堂必修课,相信精典就是生活。并且会把这份享受带给我的家人、朋友们,也让他们也一起学习精典。只要人人心中充满爱,哪个人不可爱?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
3月16日,联合中心学习组组织了第二次集中学习,邀请我区社会科学首席专家XX教授作《认祖归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这次学习从深层次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训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从认识上加深了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
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
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
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
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身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
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夷陵区建设发展、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就学一堂课、就看一本书后就回去激动几天以后就淡忘了,必须持续学习并从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才能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4月21日——24日,济宁市第一期国学经典教育导师培训,在济宁教育学院举行。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受益匪浅。
在紧张的两天半的培训中,共听报告五场,深深被精当的讲解折服。尽管我有很多的内容听得一字半解,但是讲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励并鼓舞着我。给我们授课的这五位教师,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但是他们的讲解是那样的激情四射,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接现实,他们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讲课,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诠释着传统经典文化。他们尽管年龄都很大,但是他们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铄,神采飞扬。中央民族大学的牟钟鉴教授和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的骆承彬教授不仅自己年龄大,而且还有一个高寿的母亲。说来话巧,一个102岁,一个106岁,都是在去年的时候“寿终正寝”,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话。
我们培训的是传统文化,我在想,或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滋养,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中国的传统文化难道有这么强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训场合,我也听说91岁的老教授讲课的讲义是用小楷字体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课的现场侃侃而谈,这就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寿,我不知道长寿的秘诀在哪里?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内心平静。人内心平静了,达到了一种体内外的平衡,人就会心情愉悦,充实乐观。我想,在社会发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扬传统文化,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却需要,只有通过这种深入中国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才能够够拯救中国的现实,达到一种理性的和谐!
回想专家的授课,犹如响彻在两耳的阵阵东风,又犹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给人以无尽的精神洗礼。面对现实,又感觉差距甚远。也许这种从骨子里拯救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要从娃娃入手,从中国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会抓出收获?期待花朵明天的辉煌与明艳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之于企业则寓意着“基业长青”。如何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基业长青?只有靠文化。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文化。在当今世界逐渐趋向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技术、服务、品质等都将走向国际化,唯独公司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不会被同化。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并走向繁荣,首先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准则。
企业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如果把公司的企业文化比作一颗大树,则精神文化就是大树之根,制度文化就是大树的树干,行为文化就是大树的树枝,物质文化就是大树的树叶,而大树结出的硕果则是公司的业绩。企业文化从本质上体现出公司领导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归宿,它包含核心理念(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公司精神、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二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公司愿景指明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使命指出了公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公司精神展现了职员工做事做人的心理模式,公司核心价值观规范了职员工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经营理念表明了公司在未来三、五年的经营战略、经营思路、业务模式等,管理理念向全体职员工昭示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关于人才、领导、团队、制度、沟通、员工成长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这些对公司的长远稳定与发展非常重要。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造与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道、释(佛)三家的思想与文化体系,三家的道德观都以“孝悌”、“忠恕”为理论中心和精神旨归,从而延伸出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基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因为它们都是从基本的人性出发去考虑与解决问题,所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管理艺术、价值理念体系、管控适度的制度体系、团队绩效、心智模式、用人标准、管理思维与境界等的建设、改善与提高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对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与管理境界具有现实意义,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是公司管理成功的关键,他们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司适格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影响公司的业绩。“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比如一个思想与心胸狭隘的管理者是很难培养出知识、技能与心态俱佳的部属,更不可能在选人、用人、育人与留人方面培养与使用“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团队、部门和公司的业绩。因为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的人才如果不能给其用武之地就会流失并成为竞争对手。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境界方面提供了借鉴,如其主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等思想与主张,都要求管理者须以身作则,成为部门人员的导师以“包容万物”的良性心态去教化和感化员工使之成为公司需要的人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备把顽劣之徒变成优秀人才的信心、耐心、能力和勇气。同时,优秀的管理者也必须是有信仰的,要把对公司的责任、信念与追求成功的渴望变成自己的信仰,向员工灌输与宣导公司发展与成功的信心、理念与价值观,要对全体职员工进行彻底的“洗脸、洗手”,“洗脸”要求管理者身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带头带领员工维护公司的荣誉与形象;“”要求管理者必须带头带领员工接受、融入、遵循并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洗手”要求管理者必须坚持并做到两袖清风、先公后私,不因私废公。这样,才能团结并引领全体职员工成为对公司忠诚、负责、奉献的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引起公司各级管理者的重视,计划针对公司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员工开展培训,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门培训课程,主要培训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与管理水平;对基层人员主要加强《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以上,就是我在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后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重庆城市改造过程中有一位震惊全国的搬迁“钉子户”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就是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钉子户。在赴南京居美馨之前,我心里暗想花那么多钱去学习传统文化值得吗?带着这样的疑虑踏上了行程。来到南京居美馨看到墙上贴着地五天学习课程。更觉得此次南京之行收获会慎微——因为这些课程在学校就已经学过,但经过五天的学习我发现原先的想法错了,此次收获颇丰。总结如下:
一、居美馨志愿者的爱心深打动了我
1月13日晚上九点多,我们一行十人来到居美馨,一踏进大门,几位志愿者满面笑容的迎上来,拎箱的拎箱,问候的问候,热情的接待,然后马上安排就餐,住宿,吃完饭,洗完漱以后已经十点多了该就寝了,打开被褥准备睡觉,一个热水袋把被褥暖热,此时的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片敬佩之情,感激之情,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各组辅导老师挨个叫醒各组学员,第一天的学习开始了,来到操场,辅导老师组织各组学员有序进场,会议厅的大门一侧一排志愿者恭恭敬敬的向各位学员行鞠躬礼,问好。来到会议厅,各组有序就座,一排排,一张张木座椅上都套上毛绒绒的坐垫,课间休息时主持人温馨提示各位学员打开水杯,志愿者会为你加开水,课间休息时,还为学员安排茶点,水果,辅导老师还带领学员一起做健美操一件件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之所在,可以说第一天学习中,处处打动这我,志愿者热情的服务温暖着我。
二、高崇人格震撼着我
在赴南京居美馨学习传统问好的五天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震撼了我。特别是观看《天下父母》时。田秀英大姐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因大火灾致残的儿子,帮助儿子建立信心,将儿子培养成国家的优秀人才的这一份伟大母爱深深震撼我,刘苏老大姐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身边的人,从义务献血到献血小板,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带来生的希望,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又一次深深震撼着我。还有王希海大哥为了照顾因病瘫痪的父亲,放弃出国工作的好机会,后来甚至放弃了家庭,只身一人十几年照料父亲,直到父亲离开人世间,从一个二十几岁的帅小伙变成四十七岁的中年男子,可以想他是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自己的父亲,以上三位大爱、至孝的榜样让我一颗冷漠之心在悄然发生变化,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三、传统文化的魔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
在南京居美馨娥五天学习中,让我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前在学校也在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天天在学蔡老师的光碟,但在南京学习时,虽然内容相同,因为营造的气氛,学习的环境有所不同,学习的效果也大不一样,通过学习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王琦老师的《只要心中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刘芳老师的等。让我一边学习,一边静下心来思考,重新审视自己四十年来的所作及失败人生,我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我和妻子结婚已经七年了,在家中我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像洗衣服、做饭之类的'家务很少主动承担,认为这就是女人应该做的,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体育类比赛,只要一有空,我就霸占着家里的电视体育台,从不考虑妻子的感受,而她对体育节目一点兴趣也没有,一般都是看上几分钟就去睡觉或是找本书看,打发一下自己的时间,有了孩子后,照顾孩子方面都是妻子在做,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外遇到不开心的事我总是拿妻子当出气筒,而她总是让着我,如今想:要是换了其她性格刚强些的女子,我们的婚姻生活可能早就结束了,在工作中,同事们的眼里也是一样,我来海口已经五六年了,和关主任,王立兴等老师都是多年的同事,由于性格急躁,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和领导同事发生争吵,通过学习《弟子规》及传统文化后想法变了,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能在一所学校共事,应该是干年修来的缘分,应好好珍惜,这次南京学习让我认识到在以后的家庭经营中和工作中要善待家人,要尊重妻子,尊重同事,作为一个男人,应将自己修炼为心胸宽广的人,俗话说的好,将军背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相长,以身作则是最重要,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关注孩子道德的培养,多给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一些关怀,让孩子们再人格上得到同等的尊重,我不敢说今后会做的有多好,但通过接纳了传统文化,我相信传统文化会改变我的一生。
以上就是我此次赴南京学习的一点浅显体会,最后借用任登教授的话,作为此次学习真切感受,传统文化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到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只要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学习实践传统文化,被污染的人性一定会恢复本善之性的。
3月16日,联合中心学习组组织了第二次集中学习,邀请我区社会科学首席专家XX教授作《认祖归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这次学习从深层次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从认识上加深了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身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夷陵区建设发展、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就学一堂课、就看一本书后就回去激动几天以后就淡忘了,必须持续学习并从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才能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之于企业则寓意着“基业长青”。如何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基业长青?只有靠文化。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文化。在当今世界逐渐趋向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技术、服务、品质等都将走向国际化,唯独公司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不会被同化。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并走向繁荣,首先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准则。
企业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如果把公司的企业文化比作一颗大树,则精神文化就是大树之根,制度文化就是大树的树干,行为文化就是大树的树枝,物质文化就是大树的树叶,而大树结出的硕果则是公司的'业绩。企业文化从本质上体现出公司领导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归宿,它包含核心理念(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公司精神、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二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公司愿景指明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使命指出了公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公司精神展现了职员工做事做人的心理模式,公司核心价值观规范了职员工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经营理念表明了公司在未来三、五年的经营战略、经营思路、业务模式等,管理理念向全体职员工昭示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关于人才、领导、团队、制度、沟通、员工成长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这些对公司的长远稳定与发展非常重要。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造与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道、释(佛)三家的思想与文化体系,三家的道德观都以“孝悌”、“忠恕”为理论中心和精神旨归,从而延伸出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基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因为它们都是从基本的人性出发去考虑与解决问题,所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管理艺术、价值理念体系、管控适度的制度体系、团队绩效、心智模式、用人标准、管理思维与境界等的建设、改善与提高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对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与管理境界具有现实意义,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是公司管理成功的关键,他们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司适格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影响公司的业绩。“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比如一个思想与心胸狭隘的管理者是很难培养出知识、技能与心态俱佳的部属,更不可能在选人、用人、育人与留人方面培养与使用“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团队、部门和公司的业绩。因为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的人才如果不能给其用武之地就会流失并成为竞争对手。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境界方面提供了借鉴,如其主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等思想与主张,都要求管理者须以身作则,成为部门人员的导师以“包容万物”的良性心态去教化和感化员工使之成为公司需要的人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备把顽劣之徒变成优秀人才的信心、耐心、能力和勇气。同时,优秀的管理者也必须是有信仰的,要把对公司的责任、信念与追求成功的渴望变成自己的信仰,向员工灌输与宣导公司发展与成功的信心、理念与价值观,要对全体职员工进行彻底的“洗脸、、洗手”,“洗脸”要求管理者身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带头带领员工维护公司的荣誉与形象;“”要求管理者必须带头带领员工接受、融入、遵循并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洗手”要求管理者必须坚持并做到两袖清风、先公后私,不因私废公。这样,才能团结并引领全体职员工成为对公司忠诚、负责、奉献的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引起公司各级管理者的重视,计划针对公司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员工开展培训,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门培训课程,主要培训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与管理水平;对基层人员主要加强《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以上,就是我在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后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是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是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扮演的就是和学生一样大的孩子,希望更贴近他们的思维,从而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教他们一些知识,下课时我也总在反思,学生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校本课程的最大好处就是,教师可以发挥一些主观能动性在一定范围内去选择一些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时而改变一些授课方向,所以,在领同学们读了一些绘本之后,我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去了解学生,我布置下去小任务,下一节校本阅读课可以自己带喜欢的书来,介绍给大家,然后自己阅读。
我充满期待和担心,期待着孩子们的表现,通过一节课去更了解现在孩子们的喜好,但又担心孩子们会在一周后把这个小任务忘掉,但结果还是好的。
一周后,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开始挥舞手中的书,脸上满是骄傲和开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让我知道他们的喜好,我也充满期待的一一了解,走过半个班,我看到的几乎都是漫画说,不得不承认现在孩子们的选择确实很多,比我们小时候的书精美,我们小时候流行的也就那么几款,现在却在一个班找不出相同的两本书来,我先是感叹,后是担心。
我转过全班,只有一本科学类的书、一本介绍恐龙的书、还有一本忘记带书的同学拿出来了一本三字经,这样的结果我不知该怎么收拾自己的心情,我以为会出现名著,我以为孩子们会很骄傲的跟我说“老师,我知道四大名著”,我以为孩子们会喜欢一些可能难住我的外国作者,但都没有,我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我没有规定题材就是想看看孩子们到底平时都在看什么,结果却真的让我意外了。
回想一次课上,我给同学们放《夏洛特烦恼》夏洛回到学生时代1997年的片段,班里竟有同学脱口而出“我的天,穿越到古代了”。虽然是句玩笑话,但说的也是事实,香港回归离他们都那么远了,更何况那些名著出世的时代。他们对于历史、地理、政治的理解都局限与热点,热点问题也许会有同学听说或者了解,但排除掉热点,很少同学会因为兴趣爱好而去探索、研究和发现。
也许是因为课外班太多,有限的课余时间也被眼花缭乱的漫画吸引,也许是因为考试并没有涉及那么广泛,不在备考范围内的遥远的、过去的事不想去了解,也许就是引导不到位。
名著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就不是课外书,因为图片少,内容不搞笑,我小时候也这么认为,可是真的读了,读进去了,会发现另一个世界,我很急切的把这个规律告诉孩子们。
在课上剩余的十几分钟里,我带着同学们一起看了西游记,大部分都被吸引,我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由此看来名著也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当时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也可以学到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更可以知道只要有信心、有毅力终会达到目标。我的目的不是给孩子们灌输心灵鸡汤,而是想让孩子们对名著感兴趣,从而主动的去阅读名著,之后引发自己的思考,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与我相同也好,不同更好,重要的是读过这些经典,有了自己的思考,那本书才真正变成了“自己的”。
在发扬经典国学的今天,不仅是把经典加进课本,更是让孩子们爱上国学,向经典致敬!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之于企业则寓意着“基业长青”。如何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基业长青?只有靠文化。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文化。在当今世界逐渐趋向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技术、服务、品质等都将走向国际化,唯独公司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不会被同化。
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并走向繁荣,首先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准则。
企业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如果把公司的企业文化比作一颗大树,则精神文化就是大树之根,制度文化就是大树的树干,行为文化就是大树的树枝,物质文化就是大树的树叶,而大树结出的硕果则是公司的业绩。企业文化从本质上体现出公司领导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归宿,它包含核心理念(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公司精神、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二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公司愿景指明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使命指出了公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公司精神展现了职员工做事做人的心理模式,公司核心价值观规范了职员工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经营理念表明了公司在未来三、五年的经营战略、经营思路、业务模式等,管理理念向全体职员工昭示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关于人才、领导、团队、制度、沟通、员工成长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这些对公司的长远稳定与发展非常重要。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造与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道、释(佛)三家的思想与文化体系,三家的道德观都以“孝悌”、“忠恕”为理论中心和精神旨归,从而延伸出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基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因为它们都是从基本的人性出发去考虑与解决问题,所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管理艺术、价值理念体系、管控适度的制度体系、团队绩效、心智模式、用人标准、管理思维与境界等的建设、改善与提高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对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与管理境界具有现实意义,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是公司管理成功的关键,他们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司适格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影响公司的业绩。“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比如一个思想与心胸狭隘的管理者是很难培养出知识、技能与心态俱佳的部属,更不可能在选人、用人、育人与留人方面培养与使用“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团队、部门和公司的业绩。因为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的人才如果不能给其用武之地就会流失并成为竞争对手。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境界方面提供了借鉴,如其主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等思想与主张,都要求管理者须以身作则,成为部门人员的导师以“包容万物”的良性心态去教化和感化员工使之成为公司需要的人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备把顽劣之徒变成优秀人才的信心、耐心、能力和勇气。同时,优秀的管理者也必须是有信仰的,要把对公司的责任、信念与追求成功的渴望变成自己的信仰,向员工灌输与宣导公司发展与成功的信心、理念与价值观,要对全体职员工进行彻底的“洗脸、、洗手”,“洗脸”要求管理者身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带头带领员工维护公司的荣誉与形象;“”要求管理者必须带头带领员工接受、融入、遵循并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洗手”要求管理者必须坚持并做到两袖清风、先公后私,不因私废公。这样,才能团结并引领全体职员工成为对公司忠诚、负责、奉献的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引起公司各级管理者的重视,计划针对公司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员工开展培训,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门培训课程,主要培训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与管理水平;对基层人员主要加强《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以上,就是我在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后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6月6日,单位组织我们参加了传统文化与职业道德培训。一天的学习,倍觉时间短暂。感恩、感动、崇敬、赞叹……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总让人留恋与思念。学习培训班期间,我跟同事一起在聆听、感悟、震撼中尽情享受了巍巍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不广,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认为学这些也没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努力的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一天来授课老师至诚至真地分别向我们传授了修身、齐家、待人、处世之道,让我们充分地享受到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使我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和感动的状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授课的老师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为我开启了一扇深入地了解、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大门,在他们的讲话中既有深层的道理,又有具体的做法;既有生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人生的理想,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乐趣。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他们实实在在教我们从孝做起,从经典做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践行《弟子规》,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工作当中,我要把所学到的圣贤的教诲变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行,做为女儿、儿媳对父母,“孝”字为先,遵循孝道,时时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好孩子的表率,我想只要心存善念胸怀仁慈,扎实工作,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心灵的震撼:在一天培训中,让我真正的了解了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总之,通过学习,要在今后工作当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一定要模范带头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实践工作生活中去,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在全园林系统职工队伍中形成见荣而为、遇耻而拒的良好风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的标准创一流的业绩,为驾校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重庆城市改造过程中有一位震惊全国的搬迁“钉子户”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就是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钉子户。在赴南京居美馨之前,我心里暗想花那么多钱去学习传统文化值得吗?带着这样的疑虑踏上了行程。来到南京居美馨看到墙上贴着地五天学习课程。更觉得此次南京之行收获会慎微——因为这些课程在学校就已经学过,但经过五天的学习我发现原先的想法错了,此次收获颇丰。总结如下:
一、居美馨志愿者的爱心深打动了我
1月13日晚上九点多,我们一行十人来到居美馨,一踏进大门,几位志愿者满面笑容的迎上来,拎箱的拎箱,问候的问候,热情的接待,然后马上安排就餐,住宿,吃完饭,洗完漱以后已经十点多了该就寝了,打开被褥准备睡觉,一个热水袋把被褥暖热,此时的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片敬佩之情,感激之情,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各组辅导老师挨个叫醒各组学员,第一天的学习开始了,来到操场,辅导老师组织各组学员有序进场,会议厅的大门一侧一排志愿者恭恭敬敬的向各位学员行鞠躬礼,问好。来到会议厅,各组有序就座,一排排,一张张木座椅上都套上毛绒绒的坐垫,课间休息时主持人温馨提示各位学员打开水杯,志愿者会为你加开水,课间休息时,还为学员安排茶点,水果,辅导老师还带领学员一起做健美操一件件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之所在,可以说第一天学习中,处处打动这我,志愿者热情的服务温暖着我。
二、高崇人格震撼着我
在赴南京居美馨学习传统问好的五天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震撼了我。特别是观看《天下父母》时。田秀英大姐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因大火灾致残的儿子,帮助儿子建立信心,将儿子培养成国家的优秀人才的这一份伟大母爱深深震撼我,刘苏老大姐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身边的人,从义务献血到献血小板,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带来生的希望,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又一次深深震撼着我。还有王希海大哥为了照顾因病瘫痪的父亲,放弃出国工作的好机会,后来甚至放弃了家庭,只身一人十几年照料父亲,直到父亲离开人世间,从一个二十几岁的帅小伙变成四十七岁的中年男子,可以想他是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自己的父亲,以上三位大爱、至孝的榜样让我一颗冷漠之心在悄然发生变化,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三、传统文化的魔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
在南京居美馨娥五天学习中,让我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前在学校也在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天天在学蔡老师的光碟,但在南京学习时,虽然内容相同,因为营造的气氛,学习的环境有所不同,学习的效果也大不一样,通过学习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王琦老师的《只要心中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刘芳老师的等。让我一边学习,一边静下心来思考,重新审视自己四十年来的所作及失败人生,我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我和妻子结婚已经七年了,在家中我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像洗衣服、做饭之类的家务很少主动承担,认为这就是女人应该做的,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体育类比赛,只要一有空,我就霸占着家里的电视体育台,从不考虑妻子的感受,而她对体育节目一点兴趣也没有,一般都是看上几分钟就去睡觉或是找本书看,打发一下自己的时间,有了孩子后,照顾孩子方面都是妻子在做,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外遇到不开心的事我总是拿妻子当出气筒,而她总是让着我,如今想:要是换了其她性格刚强些的女子,我们的婚姻生活可能早就结束了,在工作中,同事们的眼里也是一样,我来海口已经五六年了,和关主任,王立兴等老师都是多年的同事,由于性格急躁,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和领导同事发生争吵,通过学习《弟子规》及传统文化后想法变了,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能在一所学校共事,应该是干年修来的缘分,应好好珍惜,这次南京学习让我认识到在以后的家庭经营中和工作中要善待家人,要尊重妻子,尊重同事,作为一个男人,应将自己修炼为心胸宽广的人,俗话说的好,将军背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相长,以身作则是最重要,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关注孩子道德的培养,多给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一些关怀,让孩子们再人格上得到同等的尊重,我不敢说今后会做的有多好,但通过接纳了传统文化,我相信传统文化会改变我的一生。
以上就是我此次赴南京学习的一点浅显体会,最后借用任登教授的话,作为此次学习真切感受,传统文化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到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只要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学习实践传统文化,被污染的人性一定会恢复本善之性的。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推荐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篮球运球说课稿, 五年级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法制建设年工作总结, 2022脱贫攻坚宣传标语, 行政中心工作总结, 集资修路倡议书, 小小建筑师教案, 协警工作总结, 信仰观后感心得体会, 营养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