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汇总5篇)

作者:edditor12022-12-13 20:40:51162

在一次有意思的活动之后,我们将会获得一些相关的经历,你对此有何感想?那么,如何写好活动总结,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 第1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家才能走向发展高峰。要深耕科技人才成长沃土,营造敬才重才尚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大力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让科学技术造福人民、引领发展。

精心培育,锻造爱国奉献精神。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奉献精神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中不断传承发扬。培育、引进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赋予他们“精神属性”。要在科技人才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向科技要问题、要方法、要答案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定科技报国、科技为民志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学技术成果用到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中来。要做到精准识才、精准选才、精准育才,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掘培养顶尖人才,提升科学素养和攻坚能力,练就“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切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搭建舞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撑,也需要搭建起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要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体系,给科技人才描画一个德才表现的“全景像”,制定一张精准使用的“说明书”,切实把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量”出来,把潜能挖掘出来,贴上“实用”标签,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结合地方科技发展水平,为科技人才队伍提供科研攻关的技术保障,不断深化科研院所同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创”合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在地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实践基地,推动地方建立科技人才“智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指导。要结合实际建设科研基地和产业园,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科技人才把“金点子”转变为实实在在科研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从弱到强的突破,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丰厚成果。

优化服务,涵养尚贤爱才风气。“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崇尚科技、发展科技要从尊重科技人才开始。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心相待,科技工作者们自然会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付出。要大力营造敬才爱才、崇尚贤才的浓厚氛围,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为科技人才“松绑解缚”,畅通申报审批“绿色通道”,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住,让科技人才把精力都用在事业上。要强化科技人才激励关怀、服务保障,针对科技人才开展精准服务,经常性开展科技人才交流、疗养、慰问,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切实增强科技人才在心灵上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创新创造是关键。要引导广大科技人才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奋斗历程,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一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 第2篇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20__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科学家精神做出了全面概括。

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学界宝贵的精神财富。过往70余年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中国的崭新面貌。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今天的科技人员又当如何传承并弘扬这些精神呢?

为什么是这12字?

“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被归纳总结为12个字,6个词。“爱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要义,而与之密不可分的,是“奉献”精神。

“爱国与奉献,就是让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回答‘做什么人’‘立什么目标’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瑜对《中国科学报》说——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是钱学森在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的首届学生。

“你做科研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还是只为个人和小家庭优越的物质生活?不同的答案,注定会有不同的人生方向、人生高度和厚度。”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则强调了“创新”和“求实”的意义。“所谓‘求实’,就是追求真理、尊重规律,不被权威束缚,不向功利折腰。这是科学研究最本质的动力。”他说,“‘创新’则更不必说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必须打破传统的、惯性的思维,要有创造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开拓人类的认知边界。”

“对今天的科学家来说,‘协同’的意义尤为凸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当今时代,除了纯数学等极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研究领域都需要广泛深入的合作。如果说过去的研究是一条线,今天的研究则是更加庞大复杂的综合体系。你没有协同的精神、合作的艺术,就很难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工作。”

“同样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一点,是‘育人’。”张瑜说,“一个科学家只知道做好自己的课题,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那远远不够。只有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做得成功,学界才能后浪辈出,我国科技工作才能‘可持续’的发展。钱学森先生‘科学家办教育’,着力培养科技后备力量的光辉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

不薄今人尊古人

一提起“科学家精神”,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之下,那些奋战在当前科研一线的,正当年的科技工作者们,则较少被谈及。

这是为什么呢?

“这并非我们只歌颂老一辈,不歌颂新一代,不存在‘厚古薄今’的问题。”张瑜说,“老一辈科学家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人为定义、刻意宣扬的,更不仅仅是因为资历老、地位高,而是他们确实为新中国科技建设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重大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说,如果把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前辈称作“第一代老科学家”,他们从无到有地开辟了两弹一星、中国航天等伟大事业。如今八十岁上下高龄的一批科学家,“或可称为‘第二代’”,他们继承了前辈科学家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体力行和引领下,推进了像北斗、空间站、天眼、高铁等重大的科技突破。

“老一辈科学家固然可敬,我们今天的科技中坚力量和后备力量也都很出色,堪当大任,令人欣慰。”张瑜说。但他也看到,与老一辈科学家对改变国家面貌、造福民族同胞的迫切相作文吧比,部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对爱国和奉献的体会则没有那么深刻。

“他们没有经受过解放前国家的苦楚,没有经历过百废待兴的年代。因此我们应该负起宣传、教育和培养的责任,让年青一代更好地承担起国家重任。”

李家洋认为:“时代赋予老一辈科学家人生的传奇色彩和典型意义,让他们的故事更加动人,更有传播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身边千千万万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们。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但也都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中国的科技人员非常勤奋。就我所见所闻,从研究生到研究员,很多人都没有节假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就是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李家洋说,“如果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能从每一天的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起,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

“科学家精神”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在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时代被先行者们小心翼翼地点燃。自此以来,无论坎坷,不惧风雨,一路被传递着、保护着,被作为火种传播着、扩散着。

林建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工作者能保持纯粹,初心不改。

“作为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国家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就更有义务去心无旁骛地奉献科学事业。而且正因为物质条件变好了,科学家更需要对名与利的诱惑保持清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洁身自好地做学问,不要辜负时代的幸运和国家的厚望。”

李家洋曾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中国农科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卸下这些行政职务的他,今天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事实上,我从未离开过科研。即便在做行政工作的那十几年,绝大多数的晚上与周末我都在实验室。”他说。因为从事科研,了解科研,所以作为管理者能更好地指导科研工作;因为做过管理者,所以能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来开展科学研究——这就是李家洋从自身做起,对科学家精神最朴素的坚守。

张瑜已经81岁了,过去十年来,他走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遍访228所高校、一些科研单位及中学名校,以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钱学森的故事,传播他的科学家精神。

“在各高校进行讲座的时候,每次到学生互动环节,我都很受感动,他们听报告的时候非常聚精会神,积极提问,跟我讨论自己的心里话,展现出乐观积极、独立思考、求知欲强的特点。”张瑜说。

看着他们,张瑜仿佛看到科学家精神的火种,正在一颗颗年轻的心里萌芽,星星之火,生机勃勃。

“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 第3篇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长期以来,内蒙古广大科技工作者怀着对北疆大地的热爱,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用科技改变生活,创造幸福。

看,如今的北疆大地处处涌动着创新的热潮。行走其间,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的强劲脉搏。

走进伊利集团产品研发中心,井然有序的研发场景“科技范儿”十足。

“不创新,无未来。”这正是伊利的发展理念。“研发费用投入达亿元,拥有科技人员2827人。截至目前,伊利累计专利授权量为3109项,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列世界乳业第三,成为引领奶业振兴的创新高地。” 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博士介绍,“目前,伊利集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已超过业务总额的49%。”

强大的创新能力为伊利集团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目前,集团已拥有“伊利”母品牌及20余个子品牌,其中安慕希、伊利纯牛奶年销售收入在200亿元以上,金典、优酸乳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有10个子品牌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

在距锡林浩特市40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同样成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为草业种植提供精准、科学、全方位的服务;开通饲草料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全国联网交易;建立智慧仓储物流系统和草牧追溯系统,让卖出的每一捆草,都有一张包含牧草追溯信息和指标的“身份证”……

一项项高科技的运用,让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有了质的飞跃。如今,公司已经从最初简单的饲草料储存、调运成长为数字化的农牧业科技型企业。

作为一家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使命的生态种业科技企业,蒙草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驯化一方乡土植物修复一方生态,先数据、后科研、再修复的“蒙草”模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北疆的绿水青山做出贡献。

多年来,蒙草集团将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践倡导“草种业+大数据”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科研项目265项;承担161项国家、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科技创新的背后,是万千科技工作者的高效协作。作为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创新和传播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自治区各级科协为帮助企业完善市场经济和科技走向的研究开发机制,让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助力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科协组织当起“红娘”,定期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来企业授课,为企业培养了众多创新型科技人才。

“公司现在已有科技成果5项、取得知识产权20项、编制自治区地方技术标准8项,‘草业大宗电子商务平台及产业化’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心雅说:“如今,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和科技力量,让广大农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卖牧草。”

“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智力密集、学科齐全、联系广泛等优势,厘清企业需求,组建专家库、搭建服务平台,推动各项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 内蒙古科协学会部部长刘卫江介绍,目前,科协已经组织19家区直学会对接服务40多家科技企业,做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工作。

作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吸纳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推动科技资源下沉,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基层科协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

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为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在科协的组织下,蒙草集团不仅注重自身的科技创新,而且一直以来也特别重视青少年的科学普及工作。我们免费向社会开放自然生态研究基地,同时开设科学课堂,为青少年讲解有关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 蒙草集团种质资源与检化中心副主任兼科协副主席郑丽娜说:“作为基层科协组织的一员就应该发挥科协作用,为大家传授普及更多科技知识,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

5月的北疆,繁花锦簇、绿意盎然。在一片勃勃生机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内蒙古科技创新阔步前行的铿锵足音,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时代交响。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 第4篇

5月30日是第5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长期以来,内蒙古广大科技工作者怀着对北疆大地的热爱,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用科技改变生活,创造幸福。

看,如今的北疆大地处处涌动着创新的热潮。行走其间,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的强劲脉搏。

走进伊利集团产品研发中心,井然有序的研发场景“科技范儿”十足。

“不创新,无未来。”这正是伊利的发展理念。“年研发费用投入达4。87亿元,拥有科技人员2827人。截至目前,伊利累计专利授权量为3109项,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列世界乳业第三,成为引领奶业振兴的创新高地。”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博士介绍,“目前,伊利集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已超过业务总额的49%。”

强大的创新能力为伊利集团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目前,集团已拥有“伊利”母品牌及20余个子品牌,其中安慕希、伊利纯牛奶年销售收入在200亿元以上,金典、优酸乳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有10个子品牌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

在距锡林浩特市40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同样成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为草业种植提供精准、科学、全方位的服务;开通饲草料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全国联网交易;建立智慧仓储物流系统和草牧追溯系统,让卖出的每一捆草,都有一张包含牧草追溯信息和指标的“身份证”……

一项项高科技的运用,让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有了质的飞跃。如今,公司已经从最初简单的饲草料储存、调运成长为数字化的农牧业科技型企业。

作为一家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使命的生态种业科技企业,蒙草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驯化一方乡土植物修复一方生态,先数据、后科研、再修复的“蒙草”模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北疆的绿水青山做出贡献。

多年来,蒙草集团将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践倡导“草种业+大数据”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科研项目265项;承担161项国家、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科技创新的背后,是万千科技工作者的高效协作。作为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创新和传播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自治区各级科协为帮助企业完善市场经济和科技走向的研究开发机制,让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助力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科协组织当起“红娘”,定期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来企业授课,为企业培养了众多创新型科技人才。

“公司现在已有科技成果5项、取得知识产权20项、编制自治区地方技术标准8项,‘草业大宗电子商务平台及产业化’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心雅说:“如今,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和科技力量,让广大农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卖牧草。”

“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智力密集、学科齐全、联系广泛等优势,厘清企业需求,组建专家库、搭建服务平台,推动各项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内蒙古科协学会部部长刘卫江介绍,目前,科协已经组织19家区直学会对接服务40多家科技企业,做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工作。

作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吸纳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推动科技资源下沉,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基层科协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

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为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在科协的组织下,蒙草集团不仅注重自身的科技创新,而且一直以来也特别重视青少年的科学普及工作。我们免费向社会开放自然生态研究基地,同时开设科学课堂,为青少年讲解有关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蒙草集团种质资源与检化中心副主任兼科协副主席郑丽娜说:“作为基层科协组织的一员就应该发挥科协作用,为大家传授普及更多科技知识,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

5月的北疆,繁花锦簇、绿意盎然。在一片勃勃生机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内蒙古科技创新阔步前行的铿锵足音,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时代交响。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 第5篇

当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我心中是那么的慌张与无助。教科书上的人物不幸陨落,举国悲痛欲绝。我的心沉到了谷底,久久不能平静。

这几天我接连看到,许多关于袁隆平院士的报导和怀念,复杂的心情涌上心头,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从回忆里挖掘,我似乎并没有确切的记忆有关于第一次认识袁隆平院士,好像他就刻到了我骨子里似的,好像我生来就应该知道似的,他就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脑海里。我心里始终认为像他这样健壮的身材能够支撑他完成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能活过一百岁,真的!到那时候举国欢庆,他也完成了人生中又一个壮举。

袁隆平院士的丰功伟业是一种言语叙述不出来的事物,他离我们很近,在我们的一粥一饭之间,他离我们又似乎很远,我只是在书中遇见过他。他一生朴实无华,没有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我很遗憾没有能够更早的接触他,认识他,了解他……他把一辈子献给了水稻,他扎到水稻丛中,希望着幼苗生根发芽,就像他的精神扎根到人民群众当中,期待它开花结果。

在众多热搜与新闻的冲撞之中,让我不能忘记的是袁老在20__年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中曾提到过:“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夕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袁隆平院士的母亲给予了他一生的支持与希望。她的英语启蒙,她的执着鼓励,她的精神传承……她给袁隆平院士幼年时期种下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饥饿的种子。“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永远不会忘记灯塔。”在农业种植的路上永远又一个闪烁的名字,他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的方向。他闪烁着零星火光,却足以燎原。

太多的话想对袁老倾诉,却一时语塞。这个奇迹的故事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我始终相信会有更多像袁老一样坚守在岗位上,将青春甚至生命奉献在农业的人才。他们经历他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与挫折,终在来年顶峰相会,与祖国共进步!

他们到底跋涉过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负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让清晰的脚印指向遥远的未来,迈向我们美好的新时代!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总结(汇总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篮球运球说课稿五年级班级安全工作计划法制建设年工作总结2022脱贫攻坚宣传标语行政中心工作总结集资修路倡议书小小建筑师教案协警工作总结信仰观后感心得体会营养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