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必备20篇)

作者:edditor12023-11-05 19:00:08516

《朝花夕拾》并非专为孩子们而作,但它所描写的都是孩子们的事情,读来令人愉快,当我们长大后,读来也会有别样的滋味。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篇

鲁迅的笔就像一把大匕首,笔下的文字如根根利刃直接刺入那些“名人名教授”及“正人君子”的胸口,将他们抨击的体无完肤。但这部回忆性散文集中,鲁迅的笔一改其犀利锋锐的特点,开始走温柔路线。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充满童真的散文,温馨有趣中透着对封建教育的不满。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也不例外,但它另一大特点是经常使用明暗交织的手法。

《藤野先生》这一篇便是如此,明线是对藤野先生的景仰与怀念,暗线则是对国人麻木不仁的灵魂强烈的谴责与批判。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2篇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十分关心,在他的多篇文章中多有涉及。无论是对当时封建教育的讽刺还是批判,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下一代教育的深深关切。

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时鲁迅吃的是福橘,橘子本应是酸甜可口的水果,而在鲁迅常来只是有点冰冷。在后文写道“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在鲁迅先生看来,这些礼仪十分麻烦,并不喜欢,更不赞同,并把其视为“磨难”。在旧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被封建思想所毒害,孩子们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一代代传承下去。有些礼节习俗是好的,但那些如《二十四孝图》中“把肉麻当情趣”的虚伪封建孝道是需要改变的。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3篇

朝花夕拾这本书,共有十篇散文小说,每一篇小说都很好。这部散文集中写的是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的事情。

在鲁迅的一生中,有很多的困苦,但是鲁迅都一一克服了,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一切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改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他,鲁迅先生,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读起来让人感觉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我们要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鲁迅先生。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4篇

鲁迅的童年趣事:在读完了《朝花夕拾》后,我对鲁迅的童年生活颇为感兴趣。鲁迅的童年是多彩的。他小时候住在百花丛生的百草园中生活,傍晚时分,便在院子内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每天生活非常惬意,可鲁迅的童年也是黑暗的,当他想去看五猖会时,却被父亲禁锢在了家中读书,压制摧残了鲁迅孩子的天性。

在鲁迅儿时还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先生有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这是鲁迅在书中讲到的,正是这位老师,使鲁迅才华横溢。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5篇

经过这几天的阅读,我们读完了《朝花夕拾》这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有10章,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快乐回忆,以及遇到的人。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后来又改为了《朝花夕拾》。题目中的朝与夕指的是早晨与晚上,其意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朝花夕拾》中描绘了封建社会的场景和对它的强烈憎恶,又写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记述了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亲朋师友的挚诚怀念,寄予了对现实的思考。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6篇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书主要讲了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回忆保母阿长的善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和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日子;《琐记》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在南京读书的经历;《藤野先生》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怀念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写了作者弃医投文的经过。

鲁迅先生热爱并向往童年时期的'生活,向往自由,向往大自然。

《朝花夕拾》写出了对逝去日子的回忆,对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

这本书会使我们跟着鲁迅先生去回忆童年的日子。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7篇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主要通过他童年时受的教育来表现。如《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封建孝道进行了批判与斥责,认为像老莱娱亲、卧冰求鲤、郭臣埋儿等类似事件非但不会教育好孩子,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以儿童的视角、口吻进行反驳:如卧冰求鲤。这里表现了鲁迅认为儿童不应学习封建时期所谓的孝道。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则是通过百草园中的欢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来对这种限制儿童自由、天性地行为表达不满。鲁迅认为应给予儿童自由,而不是每日在私塾中读书成为书呆子,使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沉闷、无趣。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8篇

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看完了《朝花夕拾》这本书。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含了鲁迅所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十篇文章中既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如《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写出鲁迅小时候和他的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写出了阿长的善良,以及鲁迅对她的怀念。

理性批判的文章有很多,如《狗猫鼠》,《五猖会》等等,《朝花夕拾》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也为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9篇

在读完《朝花夕拾》之后,我感受到鲁迅小时的天真童趣,长妈妈的善良淳朴,古代封建孝道的麻木不仁,教育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扼杀,无常的可爱善良,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三味书屋的枯燥,父亲的严厉与温柔,衍太太的可恶,藤野先生的大爱与范爱农先生的拳拳报国之心。

鲁迅先生对小时候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与封建社会的不满,在十篇文章中透露着。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这也使鲁迅先生成为了一个斗士,一个爱国的斗士!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0篇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布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忽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重,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

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1篇

鲁迅先生笔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十分有趣,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到青年的生活。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回忆保姆阿长的善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和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日子;《琐记》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在南京读书的经历;《藤野先生》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怀念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写了作者弃医投文的经过。

鲁迅先生热爱并向往童年时期的生活,向往自由,向往大自然。《朝花夕拾》写出了鲁迅先生对逝去日子的回忆和对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伤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2篇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写出了鲁迅许多的教育观念。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里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关于孝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指斥了这些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的不合理,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事实。鲁迅还在《五猖会》这篇课文中写到了自己对那些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父母的无奈和烦厌,也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鲁迅认为应该给予儿童自由,让他们接触大自然,让孩子们恢复原本的活泼可爱。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3篇

读完《朝花夕拾》这本书,我对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就百草园,“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

与三味书屋各种的规矩和严厉的先生作出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孩子们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在《五猖会》中,作者被父亲强行要求背诵一字不懂的《鉴略》,虽然我如梦似的背出来了,最终去了五猖会,但先前兴趣盎然的心情却悄然而去了。对五猖会的内容早已忘却,可背诵过程却一清二楚。这两篇文章都反映了鲁迅“孩子的天性不可压抑”的教育理念。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4篇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十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使用了大量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面写的百草园很好的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5篇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主要写了鲁迅幼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

在鲁迅幼年到青年的时期中,主要写了阿长给我买来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参加五猖会时父亲却让我背书,去日本求学时结交的藤野先生与范爱农等几件事情。这本书中的人物也写得栩栩如生,其中有没文化、粗俗而有封建但又很善良的长妈妈,有让孩子看些不良东西的衍太太,还有出国留学后关心自己的藤野先生,以及在国外留学的朋友范爱农等几个人物。

这本书中除了这些,还写出了鲁迅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以及讽刺,同时也对封建社会的腐败做出了批判。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6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共计10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阿长与〈山海经〉》——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7篇

《父亲的病》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看标题时内心本以为是只写出鲁迅对他父亲的悔恨,可鲁迅写的“病”不只是对于他的父亲更是对这一整个封建社会的迷信。

文中最后的‘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写出鲁迅为下文的懊悔埋下了更深的伏笔,但若少年时的鲁迅没有叫唤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拥有片刻的宁静的话也会改变鲁迅的一生。

再来看看“名医”陈莲河,他只用抓住人们心中的一丝希望和人们心中的不死渴念,便会开始无限的利用。一开始他是以一个出诊的方式来无限的诈取金钱,再一来不知不沉中又将误命的事倒扣在少年时的鲁迅的头上,又唤来了一个衍太太来误导少年时的鲁迅。这一来误会了全部。

用我的语言来说就是:陈莲河只用抓信人们的'心里和思维就可以干出一场“完美的‘犯罪’”。

鲁迅知所以要写出《父亲的病》是为让人走出迷信,不再让陷入‘犯罪’了让人们清醒,让社会清醒。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8篇

在朝花夕拾里面我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拌,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里,虽然有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的心中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动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一些暂时的回忆,倒不如读下朝花夕拾感受下童年的鲁迅美好童年。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19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进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路程和一些童年趣事。

《朝花夕拾》全文一共10篇,里面有写景的:《五猖会》描写了举办五猖会时的热闹场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小时候的乐园和学堂。

也有写人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质朴的长妈妈,《五猖会》和《父亲的病》中的严格的父亲,《琐记》中自私自利的衍太太,我的老师藤野先生和我的朋友范爱农。在《朝花夕拾》中,作者用童真的口吻写出儿时的快乐,并且批评了旧社会的风气。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 第20篇

读过鲁迅写的文学大作,《朝花夕拾》后我深有感受,《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通过本书,我了解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落后,写的虽然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私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等。

人生都是一个从幼年到青年,再到老年直至病死的过程,而大文学家鲁迅也是这样的,从小的天真无邪,到长大后与旧社会做斗争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必备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