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夹竹桃教学设计(热门3篇)

作者:edditor12023-10-22 10:20:17436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们可能需要撰写教学设计,并利用这些设计来改进他们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夹竹桃教学设计,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夹竹桃教学设计 第1篇

一、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探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教材简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其中第四、第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和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是文章的重点,而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味语言文字,朗读感悟蕴涵在夹竹桃身上的嘹亮的生命之歌,带着学生在摇曳的夹竹桃下张开想象的翅膀,流连于幻想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

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文,质疑

出示首尾两段。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质疑: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2)夹竹桃有怎样的韧性?

(3)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

【直入中心,引导学生探索读书方法,有滋有味地读书,有情有趣地读书,品味着语言,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二)自主读文,晰“路”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试着初步解决刚才提出的疑问。

2、全班交流:你知道作者写了夹竹桃的哪些方面吗?(花的颜色,花的韧性,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的幻想)文章除了写夹竹桃之外,还写了什么?(院子里的花)

【以读促读,深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使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深深注入学生的心田。】

(三)品读韧性,悟“情”

1、个体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再细细地品读自己画出的句子,用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自己独特的发现和体会。

2、师生共同探讨夹竹桃的韧性,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去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首先,抓住“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几句话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到夹竹桃不管季节更替,还是气候变化,它总是始终如一的开。花期之长、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赞叹。

其次,结合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和《我爱文竹》,引导学生品味夹竹桃的花品个性:生命之花开的不张不扬,弄得洋洋洒洒,弄得锲而不舍,任凭风吹雨打,悄悄地一声不响、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面对纷争它默默不语,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谦虚朴实,心境坦然。

接着,研读第三自然段“院子里的花”。指名分季节朗读课文,配乐播放一年三季院子里万紫千红的图片资料,引发学生对其它花的赞美之情。接着反问:作者为什么单单钟情于那一声不响、悄然绽放的夹竹桃呢?文章明明写的是夹竹桃,为什么还要写院子里的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的繁华盛世,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的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自强不息,它的默默奉献,让我们陷入了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联想到了哪些具有夹竹桃一样品性的人或物呢?学生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开始了与他人心灵的交流。有的同学想到了顽强的仙人掌,有的同学联到了“岁寒三友”松竹梅,有的想到了立志学画的徐悲鸿,还有的想到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

最后,引导学生个性化朗读第四自然段。

【在教师巧妙地引导下,学生经历了自读品悟的情感体验学习了课文语言,体悟了文章情感,领会了作者的写法,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赏读幻想,入“境”

1、过渡: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去领略她月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2、师生围绕夹竹桃引起“我”的幻想图:“地图、荇藻、墨竹”三幅画面入情入境的朗读、品析。

(1)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2)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3)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夜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一幅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富有童趣而又如诗如画)你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神奇的境界吗?

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及时评价:听了你的读,我感觉到了夹竹桃与众不同的神韵;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的童心和宁静的心境;我也变成了一幅墨竹,和小鸟倾诉着自己的情怀呢;我已经徜徉在蓝色的大海,与小鱼儿嬉戏玩耍呢!……

3、如此令人神往的境界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朗读感悟“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1)指名朗读,教师在评读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听了你的读,我觉得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位浑身散发着香气的少女;你看不清它,觉得这一切充满了神秘感,就像从你身边飘然而过的姑娘,你见到的是一个俏丽的背影;我感到那花香好像荡漾起来似的;我觉得那花香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我觉得那花香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飘落下来……

(2)全班齐读:

同学们,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花香,你站在它下面,你是否早已醉倒在这花香中了,请你们带着这种沉醉,把心中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4、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想象写话

(播放动画画面:月光下的摇曳的夹竹桃,师深情地配乐朗诵)

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夹竹桃边,如水的月色疏密有致地通过茂密的枝叶,把梦幻般的阴影洒到柔软的地面上,微风轻拂,使得这带上神秘色彩的影子微微晃动。迷人的月色,婆娑的树影,浓烈的花香,阵阵地清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特美妙的世界。同学们,拿出你的神笔,插上想象的翅膀,和作者一起飞翔吧。请以《我幻想……》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语文学习有价值的不只是理性的认识,更多的应是感性的体悟,情感是内核,情感是血肉,情感是语文教学生生不息的脉搏。学生借助课文的描述,教师凭借课文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梦幻的世界。】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应善于运用相似的理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把课文的文字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作者的生活经历。要善于提醒、帮助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并借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师要用感悟式、点评式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或要求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或提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会和理解,或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中更要发挥语文学科的文本优势,凭借课文优美的文字,发挥语文教师语言的优势;凭借教师语言的魅力,发挥语文诵读的优势;凭借学生体悟性的朗读,从而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意境和氛围。这虽非直观,但学生往往能够由此生成和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感悟,这是语文教学苦心追求的境界。

夹竹桃教学设计 第2篇

教材分析:

《夹竹桃》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状物散文,作者季羡林以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的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文章中对比手法,双重否定、反问等句式的灵活运用,是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示范性材料。

学情分析:

夹竹桃是平日学生常见的一种植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这种十分常见,甚至平凡的夹竹桃,为什么却成为作者最为喜爱的花呢?这是孩子的情感激发点,也是疑问点。

纵观文本,篇幅短,语言质朴,学生理解并不难。尤其文章结构,结尾点题的中心句,初读课文学生就能找到,并形成自己的理解。但是作者是怎样写出夹竹桃“韧性可贵”“引发幻想”这两个典型特点的呢?在表达上,学生还需要教师的提炼和引导,尤其是“韧性可贵”部分,关于两个双重否定句的理解以及运用有难度。

其二,从方法上讲,学生通过3—5年级的训练,对“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关键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阅读方法掌握较为熟练,课堂可以充分放手给孩子,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会的,我们坚决不浪费时间教。

第三,反思我们平日的教学,与学生协商,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方面的训练还是不够的,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由不会提问,等着老师来教,转变为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主动学习,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鼓励、引导、落实。争取在40分钟内,让学生在学习的状态上有所变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并能读懂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

2.理解课文,重点感受夹竹桃“可贵韧性”的特点,体会对比和双重否定的表达效果,学习夹竹桃的精神。(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重点感受夹竹桃“可贵韧性”的特点,体会对比和双重否定的表达效果,学习夹竹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盆花,请看大屏幕,这两盆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大家讨论一下,人们为什么叫它“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得名。)

3、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老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专门为夹竹桃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4.板书:夹(jiā)竹桃

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二、抓住重点,整体感知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许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

2、学生汇报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它却是我最喜爱的花。

3、“我”为什么最喜爱夹竹桃?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三、精读品味,读中感悟

(一)自读自悟——感受“韧性”的可贵

1、过度:“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四、五自然段)

2、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的句子。

3、在理解的过程中,指导朗读。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课件出示;

(A)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B)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

(C)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1)这两句主要讲了什么?谈体会

这两句主要讲了夹竹桃生命力顽强、花期长。

(2)体味“无……不……”和“无不”的作用。

(3)练习用“无……不……”和“无不”造句。

(4)指导朗读:你想怎样读这两句话?

(5)师生合作引读:

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盛夏的暴雨里,夹竹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

夹竹桃花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院子里的其它花?(第四自然段)

(1)课文重点写了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

(2)同学读读第4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

过度: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

(3)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

(4)补充有关季羡林老先生的一段资料,体会人与花的相通之处——有韧性

教师充满感情地诵读以上资料,读后学生谈感受

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资料

(5)过度:夹竹桃的韧性一如季羡林的生命韧性,季羡林老先生之所以如此喜爱夹竹桃,可能也是因为人与花有相同之处吧,

5、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反问句,明确反衬的作用。

(1)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加强语气)

课件出示: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请大家再读这句话,读出反问的语气。

(2)小结:作者通过描写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6、我们感受到了夹竹桃顽强的韧性,谁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

通过指名读、评价读、赛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一步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二)自主学习——品味“幻想”的乐趣。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是引发了作者许多的幻想。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想象和幻想?(第三、六自然段)。

2、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1)现在我们一齐推开季羡林老师的家门,领略一下季老师家夹竹桃的丰姿。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夹竹桃。

(2)听了老师的朗读,闭上眼睛听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是啊,这燃烧着热情的红和那冰清玉洁的白,融洽地开在一起,这景象让作者感到奇妙、有趣。

3、作者对夹竹桃的想象不止于此,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引起了作者的哪些幻想?

(1)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多么美妙的夜晚!请你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好吗?

(3)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袭人,作者顿时陶醉了,产生了许多幻想。(课件出示)

齐读。

看哪些同学进入了情境。

(4)月光下的夹竹桃你觉得还会像些什么呢?请你仿照文中的句式,也来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

(5)出示: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

我幻想它是------,我眼前------。

我幻想它是------,我就真看到------。

学生交流。

(6)师引导朗读:月光下的夹竹桃的黑影虽是平淡无奇,但在作者的奇思妙想下变得意趣盎然了。这么美的语言要不要再来读读?

四、回归整体,感悟赞美

1、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让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的韧性,记住它带给我们的美好幻想。下面,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句话。(出示: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2、同学们,你们爱上夹竹桃了吗?你有什么感受?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其实,不仅季先生喜欢夹竹桃,古时候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夹竹桃,还写诗赞美过它呢?出示:

夹竹桃

花似红桃春犹在,

质如碧玉色常新。

不负声名桃夹竹,

全凭颜色白兼红。

六、作业超市:

1、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美的震撼的植物,请选择一种植物,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绘。

附:板书设计

花色

4、夹竹桃 花期

花影

夹竹桃教学设计 第3篇

一、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探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教材简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其中第四、第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和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是文章的重点,而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味语言文字,朗读感悟蕴涵在夹竹桃身上的嘹亮的生命之歌,带着学生在摇曳的夹竹桃下张开想象的翅膀,流连于幻想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

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文,质疑

出示首尾两段。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质疑: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2)夹竹桃有怎样的韧性?

(3)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

【直入中心,引导学生探索读书方法,有滋有味地读书,有情有趣地读书,品味着语言,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二)自主读文,晰“路”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试着初步解决刚才提出的疑问。

2、全班交流:你知道作者写了夹竹桃的哪些方面吗?(花的颜色,花的韧性,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的幻想)文章除了写夹竹桃之外,还写了什么?(院子里的花)

【以读促读,深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使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深深注入学生的心田。】

(三)品读韧性,悟“情”

1、个体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再细细地品读自己画出的句子,用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自己独特的发现和体会。

2、师生共同探讨夹竹桃的韧性,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去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首先,抓住“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几句话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到夹竹桃不管季节更替,还是气候变化,它总是始终如一的开。花期之长、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赞叹。

其次,结合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和《我爱文竹》,引导学生品味夹竹桃的花品个性:生命之花开的不张不扬,弄得洋洋洒洒,弄得锲而不舍,任凭风吹雨打,悄悄地一声不响、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面对纷争它默默不语,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谦虚朴实,心境坦然。

接着,研读第三自然段“院子里的花”。指名分季节朗读课文,配乐播放一年三季院子里万紫千红的图片资料,引发学生对其它花的赞美之情。接着反问:作者为什么单单钟情于那一声不响、悄然绽放的夹竹桃呢?文章明明写的是夹竹桃,为什么还要写院子里的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的繁华盛世,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的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自强不息,它的默默奉献,让我们陷入了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联想到了哪些具有夹竹桃一样品性的人或物呢?学生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开始了与他人心灵的交流。有的同学想到了顽强的仙人掌,有的同学联到了“岁寒三友”松竹梅,有的想到了立志学画的徐悲鸿,还有的想到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

最后,引导学生个性化朗读第四自然段。

【在教师巧妙地引导下,学生经历了自读品悟的情感体验学习了课文语言,体悟了文章情感,领会了作者的写法,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赏读幻想,入“境”

1、过渡: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去领略她月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2、师生围绕夹竹桃引起“我”的幻想图:“地图、荇藻、墨竹”三幅画面入情入境的朗读、品析。

(1)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2)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3)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夜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一幅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富有童趣而又如诗如画)你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神奇的境界吗?

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及时评价:听了你的读,我感觉到了夹竹桃与众不同的神韵;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的童心和宁静的心境;我也变成了一幅墨竹,和小鸟倾诉着自己的情怀呢;我已经徜徉在蓝色的大海,与小鱼儿嬉戏玩耍呢!……

3、如此令人神往的境界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朗读感悟“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1)指名朗读,教师在评读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听了你的读,我觉得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位浑身散发着香气的少女;你看不清它,觉得这一切充满了神秘感,就像从你身边飘然而过的姑娘,你见到的是一个俏丽的背影;我感到那花香好像荡漾起来似的;我觉得那花香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我觉得那花香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飘落下来……

(2)全班齐读:

同学们,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花香,你站在它下面,你是否早已醉倒在这花香中了,请你们带着这种沉醉,把心中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4、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想象写话

(播放动画画面:月光下的摇曳的夹竹桃,师深情地配乐朗诵)

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夹竹桃边,如水的月色疏密有致地透过茂密的枝叶,把梦幻般的阴影洒到柔软的地面上,微风轻拂,使得这带上神秘色彩的影子微微晃动。迷人的月色,婆娑的树影,浓烈的花香,阵阵地清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特美妙的世界。同学们,拿出你的神笔,插上想象的翅膀,和作者一起飞翔吧。请以《我幻想……》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语文学习有价值的不只是理性的认识,更多的应是感性的体悟,情感是内核,情感是血肉,情感是语文教学生生不息的脉搏。学生借助课文的描述,教师凭借课文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梦幻的世界。】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应善于运用相似的理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把课文的文字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作者的生活经历。要善于提醒、帮助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并借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师要用感悟式、点评式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或要求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或提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会和理解,或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中更要发挥语文学科的文本优势,凭借课文优美的文字,发挥语文教师语言的优势;凭借教师语言的魅力,发挥语文诵读的优势;凭借学生体悟性的朗读,从而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意境和氛围。这虽非直观,但学生往往能够由此生成和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感悟,这是语文教学苦心追求的境界。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夹竹桃教学设计(热门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