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实用16篇)

作者:edditor12023-07-25 10:01:13359

制度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篇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贴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务必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务必在理解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务必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职责区内生物安全基本状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理解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资料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职责

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务必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4、制度要求

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贴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务必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使用者务必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务必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务必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务必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务必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务必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持续良好状态。

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

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

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务必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务必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务必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持续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个性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三、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1目的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4、制度要求

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务必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不贴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状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状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是可先行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留。

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应思考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状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检验科应制定年度免疫接种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检验科组织实施。免疫接种状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资料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状况、废物处置状况等。

2、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检查资料包括: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状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状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状况、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状况、防护物资的储备状况。

3、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资料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状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状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透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培训资料: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5、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6、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7、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8、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带给依据。

9、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10、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资料的培训和考核。

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目的: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

范围: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

职责:

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

步骤:

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状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状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能够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评估暴露级别

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内含HIV的状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状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状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推荐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

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状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取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意外受伤后务必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务必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推荐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个性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务必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超多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四、标本污染

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XX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持续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仪器污染应思考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八、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为了做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职责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应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相适应。

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4、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清单和领用、销毁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状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消防器材位于固定位置并能正常使用。

6、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并定期进行火灾紧急事件处置的培训和演练。

7、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8、定期对实验室电气安全、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9、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常用工具。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2篇

一、中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订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二、中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应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三、中学实验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四、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五、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六、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七、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验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

八、经任课都是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

九、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3篇

一、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

二、进入实验室后按编位就座,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仪器和试剂。

三、保持实验室内肃静、整洁,注意通风换气。不准打闹喧哗,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四、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有特殊情况应立即报告教师处理。

六、自己动手,亲自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

七、仪器设备不得滥用和损坏,因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设备者照价赔偿。

八、室内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室外,损坏丢失仪器应立即报告教师。如有不报者,一经查出损坏加倍赔偿。

九、离开实验室前,关好门窗并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纸等杂物放到实验室前的垃圾箱内或者带走。

十、实验完毕,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做好清洁工作,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教室。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4篇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

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宝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生物安全实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六、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七、医疗废弃物管理和处理程序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

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 病理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穿戴好防护服(白大褂)的情况下方能进入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工作。但当身体出现较大的开放性损伤和处于较重的疾病感染状态或中毒疲劳状态不得进入。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实施。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外单位人来参观学习,进入实验室工作要经过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一、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三、职责:检验科人员负责检查和维护仪器。

四、制度要求

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贴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务必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使用者务必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务必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务必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务必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务必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务必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持续良好状态。

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 限用、禁用标志。

9、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务必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务必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务必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12、科内检验工作人员负责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持续设备清洁干燥。

13、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一、目的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二、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制度要求

1、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务必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不贴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状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因情况工作。

3、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应思考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状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院领导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资料包括:样本、试剂的保存、使用、销毁状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状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状况。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状况、废物处置状况等。

3、科室人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资料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状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状况、科室人员要及时及时发现自我操作是否规范、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每年组织检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3、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4、建立并保存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5、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带给依据。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资料的培训和考核。

8、 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5篇

目的:确保实验人员生物安全,样品质量不受影响,环境不受污染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人员准入条件

1、实验室人员务必在身体状况良好、穿戴好防护服(白大衣)的状况下,方能进入实验室的污染区域工作。但当身体出现较大的开放性损伤、处于较重的疾病感染状态或呈重度疲劳状态时不得进入。

2、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外来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殊要求,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

3、外来参观人员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实验室。

4、未成年人、孕妇和有免疫缺陷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处于易受感染状态或感染后果严重的额人员也不得进入实验室。

二、生物安全日常管理:

(一)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立刻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务必要戴上适宜的手套,脱手套后务必洗手。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3、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4、严格禁止用嘴操作实验器材,包括吸液、吹酒精灯等。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5、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破损的玻璃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操作,务必用机械方法清除,如刷子、夹子、镊子等。破裂的玻璃器具和比例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6、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构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构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务必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7、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资料物到达三分之二前置换。

8、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务必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9、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使其到达生物学安全。

10、实验室应持续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务必擦拭、消毒。

11、每日工作完毕,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员需关好水、电、门、窗。

(二)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白大衣)。大白衣应定期清洗、更换,清洗时应使用具有杀菌消毒的洗液或其他相应方法。

3、操作感染性物质、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镜、面罩或护目镜。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4、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务必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5、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6、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7、不得涉及呼吸道传播疾病样品室,要佩戴贴合要求的防护口罩。

(三)监督与检查

1、涉及病原体的科室负责人要经常对各项实验的生物安全性进行检查和监督。

2、各实验项目主管人员要定期对所开展的实验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事件。

三、常见实验室废弃品处理

实验室废弃品按物理类型而言可分为固体废弃品、液体废弃品及气体废弃品,就危害类型而验分为化学毒性废品和病原性废品,由于废弃物品具有潜在的致病性、伤害性,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很大的人身危害、环境污染和社会危害。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品名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化学性和放射性废弃物等。

四、支持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守则》(WHO,第三版,20XX年)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XX)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改变9489-20XX)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培训卫生部规划教材,第2版)

《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6篇

(一)各种仪器、标本、模型都要分类、编号,要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配备目录》分类、编号、入帐,做到帐目、卡片、标签、实物的统一。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帐一次,做到物物有帐,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二)仪器设备应分科分类存,定位入柜陈列有序。按仪器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损坏的仪器要及时维修,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以完好状态。

(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要设专室、专橱或地窖保管,专人专锁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品管理使用制度。

(四)对于新添置的精密贵重仪器,要通过学习,弄清性能方可使用,并建立使用、维修跟踪记录卡,以备查。

(五)对仪器和标本要定期保养,及时维修。腊叶标本、剥制的鸟类,哺乳动物标本,每年放入适量的卫生球,以防虫蛀。浸制动植物标本,玻片标本,每年要检查封口,及时补充固定液。金属品定期涂凡士林。

(六)对不宜用湿布擦的生物模型,应用鸡毛掸拂试,拂试不到的深凹处用橡皮球吹去灰尘。

(七)一切仪器、药品、实验材料的领用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对于损坏丢失的仪器按有关规定处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长期使用。

(八)除教学活动外,教学仪器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借用应经校长审批,出据借条,定期归还。对私人一律不准外借。

(九)任何教师使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应提前一天与一周填交实验通知单,实验员应按时准备好实验器材、药品,并作必须检查,确保实验成功。

(十)按教材要求,开足实验。

(十一)实验人员如有变动,学校领导应当场监交,按帐点物,逐件交接,由三方签字才算交接完毕。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7篇

1、质量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及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制约和高效的机制,能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有机整体。

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的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作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包括:实验室准入,操作规范, 个人防护、 健康监护、 消毒效果评估, 菌毒种保管, 废弃物处理和意外处置、 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等各项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应编入单位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必须确定总负责人,明确管理部门,检测部门、 保障部门、部门职责、相互关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 要建立生物安全监督员和内审员队伍,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督促检查;要求各部门执行本单位编制的实验室质量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按文件规定的程序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维持体系的运行和改进。

2、人员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关键是人,实验室人员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将在各个环节产生暴露的风险。因此必须大力抓好实验室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人员准入生物安全微生物实验室要严把准入关,用制度保证所有实验人员尤其是客座人员和新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及实验室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潜在的危险等相关内容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在操作前签署生物安全《知情同意书》 ,并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能进入。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例如,身体受到开放性损伤、患发热性疾病以及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等。

人员培训所有实验人员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一次附加培训。培训方式可分为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又有管理和操作两类。重点在防止气溶胶产生的操作,锐器操作、生物安全柜的使用、防护用品穿戴、样本运输、意外事故处理、逃生演练等,以达到增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的目的。

健康监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测也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室的一个重要工作,实验室应充分了解每个病原的生物危害性,制定健康监护计划,储备预防性药物。针对致病力、传播力采取服药、打免疫针的手段,进行防范;对患病的实验人员要及时甄别,只要其临床体征和所从事的病原相关就要进行干预和医疗管理,提高预警能力。

3、菌(毒)种和阳性样本的管理

菌(毒)种和阳性样本在流转过程中既要保持生物的原始特性,还要考虑也是传染源,既要避免意外暴露还要防止恶意利用或生物恐怖袭击。

菌(毒)种和阳性样本的保存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一类或国家规定需上交国家菌(毒)种保藏单位的菌(毒)种应及时交送。对二、 三、 四类菌(毒)种和阳性样本要建立专门的、规范的保管室,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注意保存场所和设施应具备一定的防盗能力,人员进出能得到控制,备有消毒、急救和防护用品,建立检查、销毁和领用制度,疑似样本和菌毒种的管理应参照执行。

菌(毒)种和阳性样本的运输运送人员应熟悉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并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跨省运输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或样本时,还必须将申请材料报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递交上级相关机构,颁发准运证书后,方可运送。

4、环境与设备管理

按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XX)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行分级管理。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设备要求生物安全二级(BSL-II)实验室是使用最多、涉及最广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除满足生物安全一级(BSL-I)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外,还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洗眼设施,防止节肢、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有可自动关闭门及可视窗,防虫纱窗等。

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使用实验室设备和消耗材料应确保质量,制定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规范操作。高浓度的感染材料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操作,高压灭菌器要考虑放置地点,锐器的使用和存放也应合乎要求,消防器具不但在品种上要满足实验室的特殊要求,而且要在保质期内使用。

5、废弃物安全

管理废弃物安全管理是防止生物安全事件的重要一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物、储存物、 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必须以安全为目的, 首先应就地消毒灭菌, 进行无害化处理, 利器还必须置于坚固、 防漏、 有盖的容器,密闭后运出实验室销毁。实验室不但要制定消毒制度,储备消毒剂, 而且要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性并对消毒效果进行判定。

6、个人防护和应急预案

不同的防护等级要求不同的防护用品及管理要求。在生物安全二级(BSL -Ⅱ)实验室至少应有一套防护用品,包括头部、面部、身体、手部、足部防护等。实验室常用的防护手套,防护服应制定一定的保有量和保质期检查制度,避免到用时才发现没有防护用品或使用过期防护用品的情况。当发生实验室意外时,应执行应急预案,服从现场指挥官的调度。在物资储备上做好准备, 主要是应急照明、报警、维护、急救和消毒几个方面,不仅要备好照明灯、报警电话号码、工具箱、急救箱、洗眼器、紧急喷淋器、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等物品,并且在程序上还要对火警、盗抢、水险、设备故障、样本泄露和人员暴露或感染等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规定。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性取决于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实验室设施的建设,防护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体系的完善。领导重视,建立管理队伍,明确职能分工和部门职责,加强培训和交流,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8篇

一、目的

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

范围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2、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

3、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

四、步骤

(一)实验室发生职业暴路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企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 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情况实验室生物安全委 员会实验室负责人和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 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4、评估暴露级别

5、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 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 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6、根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

7、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 、人员、 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 ,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二) 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 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 ,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 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1、化学污染

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部位。

②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的用药。

③在发生事件后的48 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

2、针刺伤

①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②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③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 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报告,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④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⑤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 HCV 抗体检查。

3、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①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②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4、灼伤

①碱类灼伤

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 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②酸类灼伤

- -般酸灼伤

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

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浓硫酸灼伤

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 去浓硫酸然后 再用清水冲洗。

强酸灼伤

强酸溅入眼内用眼喷淋 器冲洗时应冲洗时 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 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5、标本污染

①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 有效氯500mg/1的消毒液浸泡30- -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②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 -20XX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 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 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③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日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9篇

为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特制定本条例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

根据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应在相应的生物安全标准级别中进行。

实验室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在实验区禁止吸烟、吃、喝,生活区设在清洁区。

生物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垃圾根据医疗废品处理标准由医院来统一处理。

有潜在生物危险的标本应带盖离心,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防止泄露和气溶胶产生。

血液、组织液、组织标本使用后严禁随意丢弃,应放置在医疗垃圾袋中,统一处理。

实验动物应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

实验动物尸体不得随意丢弃,需及时处理。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0篇

一、分子生物实验室主要进行与分子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实验,其它实验应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相关实验室进行。

二、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制度,记录仪器运行状况、使用时间及使用人员等。发现仪器有故障,须立即向管理教师报告,严禁擅自处理、拆卸、调整仪器主要部件,凡自行拆卸者一经发现将给予严重处罚。仪器用后切断电源,各种按钮回到原位,并做好清洁工作。

三、实验区域按实验内容相对固定,严禁随意更换实验区域。实验室公用物品用完之后按原样放回,不得擅自借出或带出到其它实验室。不得私自配制实验室各房门、抽屉、柜子钥匙,不得私自在实验室内安装其它设备。

四、实验人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穿着实验服,无特殊原因不允许穿着凉鞋,短裤或短裙。

五、如无特殊实验要求,除接触有毒、有害的试剂、样品以外,勿佩带实验手套,以防交叉污染。禁止用接触过有毒有害试剂或样品的手套触摸实验室内公共区域的一切物品。

六、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试剂有些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应特别注意实验人员自身安全和避免污染环境。所有物品再利用或丢弃前均须确保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无毒害性。

七、实验后请自觉整理好实验物品,清洁台面,随时保持实验区域的整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并脱下实验服。离室前检查电源、水源是否关好,严防差错事故。

八、实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食,听音乐等可能对实验研究及仪器性能造成影响或与实验无关的一切活动。

九、所有实验人员须遵守实验室卫生值日的安排,定期值日,保证实验室卫生,发现任何安全隐患请及时联系管理教师。

十、实验室、仪器及药品的其他使用规定请参照相关规定。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1篇

1、生物教师、实验员是学生进行各类生物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2、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落实指导措施。 如果教师未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一旦出现意外,由教师承担;如果学生违反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一旦出现意外,责任由学生承担。

3、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在使用刀、剪等利刃器械时,教师务必嘱咐学生正确使用器械的方法,告诫学生不要相互争抢或动作粗鲁,以防被利刃扎伤、划伤。一旦出现意外,轻者速送医务室进行诊疗包扎,重者速送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并视其情节作出处理决定。

4、在使用乙醇时,教师应严格控制剂量和告诫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过敏或被麻醉的事故,一旦发生意外,教师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5、在使用乙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控制乙醇的浓度和数量,防止高浓度乙醇的丢失。一旦发现丢失,应立即追查,避免误饮造成中毒事故。

6、在观看各类标本时,对易碎、有毒等有碍学生身体健康的标本,教师务必反复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

7、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关好总电源,嘱咐学生关好窗户,最后由教师锁好大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2篇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热爱实验与仪器管理工作,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面向教学,面向师生。

二、实验必须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对所做实验必须向学生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讲清实验要领、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提前一周准备好课堂演示和实验分组实验。

四、学生实验要分好实验小组,固定座位,由实验小组长收发实验器材,组织本组实验。

五、要爱护国家财产,教师未讲之前严禁随便动用仪器、药品和工具。实验过程中,一切实验设备不得无故损坏。危险剧毒药品严加控制,计量使用,不得私自带出室外。

六、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七、保持实验室整洁,做完实验将仪器、药品放回规定地方,并认真进行清扫。

生物实验室安全规则

一、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切记一只手斜提,以免目镜和反光镜等零件脱落。镜头如有灰尘,不能用手指乱抹,只能用拭镜纸擦拭。

二、动植物标本模型,只能用眼观察,不许随便动手乱摸,以防损坏变形。

三、凡实验用的药品试剂不准混合,不准撕毁标签,实验过程中不饮食,以免发生差错或意外事故。实验结束必须洗手。

四、实验用的解剖器械和切片刀,不许在人体上比试,只能在实验材料上按操作规程进行,用完擦洗干净,装入盒内。

五、使用甲醛、乙醚、水银等有毒药品均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事故的发生。

六、实验结束后,组长检查水、电开关是否关好。

生物实验室实验教师的基本职责

一、实验教师在主管校长和教务主任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面向教学,面向师生。

三、熟悉各项实验内容和目的要求,所需器材以及实验的方法步骤。接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准备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四、做到四懂:懂所作实验的操作规程;懂仪器性能用途和正确操作方法;懂药品试剂的含量和配制;懂器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五、具有独立上实验课的能力,协助任课教师指导课外小组活动。

六、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编制仪器,药品采购计划,及时送交各项报表和填写实验室日志。

七、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更新和提高业务技能并要学习推广先进技术,改进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生物实验室实验员的基本职责

一、实验员在主管校长和教务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熟悉本学科各年级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各年级教学进度,汇总编制各年级实验总计划,按进度提前一周准备好课堂演示和实验室分组实验。

三、努力钻研业务,做到两全、三勤、四化;

“两全”是,缺添少补器材全;计划实验项目全。

“三勤”是,器械药剂勤检查;存放归类整理;与任课教师勤联系。

“四化”是,管理科学化;保养经常化;摆放规格化;室内设备整洁化。

四、整个工作,要有长计划,短安排。采购防积压,使用不浪费。严格出入库手续。

五、严格借用手续,认真填写借用卡片,贯彻执行赔偿和审批报损制度。

六、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好实验,对学生进行操作辅导,为教学当好参谋和助手。

七、按一类仓库管理标准要求,做到帐、卡、物、资金四相符。

八、注意安全,对易燃、易爆、易挥发药品要隔离保管;对剧毒药品要专柜存放,使用计量登记;离开实验室要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实验室和库房钥匙未经领导同意,不得转手他人。防止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物实验室学生实验须知

一、学生实验课应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室,按计划安排进行。

二、实验前必须预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三、爱护实验仪器,药品和工具,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各项实验。

四、实验要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由组长清点仪器,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室。

五、格遵守实验纪律,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串组,乱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药品、或带出室外。否则取消实验资格。

六、实验小组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规定的实验。无特殊情况不再给予补做。

七、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结束后将凳子放回原处,认真做好清扫。

八、凡属非实验自然性的一切破损事故均由责任者照价赔偿。如故意或不听指导,违犯操作规程而损坏者,要加倍赔偿。

生物实验室仪器药品借还制度

一、课堂演示和实验室分组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等要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室,以便做好准备。

二、贵重仪器、药品(剧毒)须经学校领导批准方可借用或使用。

三、借用仪器、药品要认真填写借单,用完及时归还。继续使用时要再行办理借用手续。

四、对借用的仪器、设备要保持清洁,玻璃仪器用后清洗干净,试剂瓶上一定要有标签,防止装混。

五、仪器、药品只对本学科教师借用。外单位借用仪器、药品须领导批准方可借用,管理人员不得私自借出。

六、还回仪器与原规格不符,管理人员拒绝接收,特殊情况与主管领导研究后酌情处理。

生物实验室赔偿制度

一、不按操作规程,违犯实验管理制度而损坏仪器,必须照价赔偿。

二、由于技术原因造成损坏,经查证属实可酌情处理。

三、凡借出仪器,在办公室要加强保管,不得丢失或损坏,否则要照价赔偿。

四、玻璃仪器,如烧杯,试管在使用时由于质量差或无意损坏,经查证属实,可填写报损单。

五、实验用的器械、药品如发现私自拿走或有意破坏者,除追回原物或罚款外,并酌情给予纪律处分。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3篇

一、管理制度:包括

1)检验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2)样品采集、保管、检验处理制度

3)计量仪器、设备、器皿使用规程

4)标准试剂配制及管理制度

5)检测记录填写、检查、保管制度

6)精密仪器使用维护制度

7)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8)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

二、微生物室管理

1、实验室内物品要摆放整齐,试剂要有明晰的标签。

2、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和会客。

3、做好检样的登记、编号、明确检验目的,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必要时应重新采样。

4、无菌室操作前用消毒液擦试,桌面及工作台面,开紫外灯消毒30~60分钟,开启超净台紫外线灯。

5、进无菌室操作前洗手。

6、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操作时关紫外线灯,开日光灯p风门及点燃酒精灯或煤气,并用75%酒精棉球拭手。

8、工作结束,关风门、电源、酒精灯、处理污物、台面,将超净台内物品摆放整齐。

9、定期检查温箱、水浴箱、冰箱及低温冰箱等的性能。

10、各种玻璃容器量杯、烧杯、量筒、刻度吸管等应校正后使用,细菌接种环直径3~5mm,长6~8cm,接种针6~8cm。

11、试剂的质控应要求按照实验要求分别选用(AR)、(GR)等级,所用溶液应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2、定期对实验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洗。

三、微生物实验室卫生与安全管理规定

1、实验室所有工作场所均需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工作。

2、实验室人员每天工作前后要做好实验室清洁工作。定期对超净工作台和无菌室用适宜的消毒液清洗,以保证其洁净度符合要求。

3、实验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维护工作场所环境整洁。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场所环境卫生整洁。

4、实验室人员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检查工作场所的水、电、门、窗的安全情况。

5、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防火用具,如灭火器等。

6、要在实验室安放废液、废弃物的回收装置,测试人员要把废液、废弃物放入回收装置,污染的废液和废弃物,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方可处置。按《废弃物品处理规定》处理废液和废弃物。

7、实验室人员要定期检查实验室卫生安全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实验室人员要对环境条件进行定期的监测、控制,并做好记录。

9、与检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因特殊情况需要进入实验室时,必须穿工作服、带鞋套,离开时将工作服放在指定的位置,鞋套放在指定的存放容器内。

10、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风机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11、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子、口罩。

12、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5%的来苏儿溶液等等。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4篇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

资料载入中

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持续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状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状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状况进行检查。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5篇

一.着装: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务必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带给洗手用的替代品。

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理解的替代方式。

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务必要戴上适宜的手套,脱手套后务必洗手。

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务必进行“六步法”洗手。

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务必擦拭、消毒。

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第16篇

1、未经实验教师允许,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要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嬉笑,不乱动仪器和其它设施,在指定实验台进行实验,爱护仪器,节约用品。

3、实验开始前,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按照实验要求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及时报告实验教师;实验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遵守操作规程。

4、 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不随地吐痰,实验室中的废纸等垃圾必须放在指定容器中。

5、 爱护实验室的一切公物,注意节约用水用物,若损坏了仪器药品,必须及时报告教师,说明原因,并按照实验室规定酌情赔偿。

6、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安全规则,腐蚀性药品、有毒药品要小心使用。

7、实验完毕后按要求把实验物品分类放到指定位置,把器皿洗刷干净后放回原处,关闭电源,经老师检查验收后,得到批准方可离开实验室。

8、根据实验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上述规则必须严格遵守,若有违反,视情节严重,给予校纪处理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实用1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