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有理数课件(通用5篇)

作者:edditor12023-06-07 08:41:29504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规律,并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操作,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有理数》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理数课件,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有理数课件 第1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符号的改变。

电脑、投影仪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1)(-2.6)+(-3.1);(2)(-2)+3;(3)8+(-3);(4)(-6.9)+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1)-(-6);(2)-(+8);(3)+(-7);(4)+(+4);(5)-(-9);(6)-(+3).

3.填空:(1)____+6=20;      (2)20+____=17;(3)____+(-2)=-20;           (4)(-20)+___=-6.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 数减法法则

问题1  (1)4-(-3)=______ ;(2)4+(+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4-(-3)= 4+(+3).

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

问题2  (1)(+10)-(-3)=______ ;(2)(+10)+(+3)=______.

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2)的结果是多少?于是,(+10)-(-3)=(+10)+(+3).

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运用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1)9 -(-5);  (2)0-8.(3)(-3)-1;(4)(-5)-0(5)(-3)-[6-(-2)];(6)15-(6-9)

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例3  P63例3

例4  15℃比5℃高多少? 15℃比-5℃高多少?

练一练: P63. 1题  P64-65数学理解1、问题解决1、联系拓广1、2题.

补充:1.计算:(1)-8-8; (2)(-8)-(-8);(3)8-(-8);(4)8-8;

(5)0-6;  (6)6-0;    (7)0-(-6); (8)(-6)-0.

2.计算:(1)16-47;    (2)28-(-74);   (3)(-37)-(-85);    (4)(-54)-14;

(5)123-190;  (6)(-112)-98;  (7)(-131)-(-129);   (8)341-249.

3.计算:(1)(3-10)-2;  (2)3-(10-2); (3)(2-7)-(3-9);

4.当a=11,b=-5,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c; (2) b-c; (3)a-b-c ; (4)c-a-b.

四、反思小结

1.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习题2.6知识技能1、3、4题。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有理数课件 第2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理数乘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发展观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会观察,选择适当的、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用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二、难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预习导学

通过看课本§1.4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回答问题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注: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引导、辅导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2.(1)若ab=1,则a、b的关系为()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②如果=-

1,那么a是非负数若若⑤(c≠0)⑥()⑦1的倒数等于本身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它们的商不变( )

A两数相等B两数互为相反数

C两数互为倒数D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有理数课件 第3篇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

2.掌握有 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学习重点:和 的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学法指导:

在探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问题时,利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使加法运算简便。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导引:

1. 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

2. 比较 大小:2 -3,-5 - 7,4

3. 已知a=-5,b=+ 3, 则︱a +︱ b︱=

(二)课堂学习导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 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 们的和叫做 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

(1)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

(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1+(-1)的结果呢?

现在让我们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某人从一点出 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请同学们用数学式子表示

①先向东走了5米 ,再向东走3米 ,结果怎样?可以 表示为

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可以表示为:

③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⑤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从以上几个算式中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 的加数 的 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例1 计算(能完成吗,先自己动动手吧!)

(-3)+( -9) (2)(-4.7)+3.9

例2 足球循环赛中,

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 各队的 净胜球数。

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 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三场比赛中,

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 )= ;

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 (4

蓝队共进( )球,失( )球, 净胜球数为 = 。

(三)课堂检测导引:

(1)(-3)+(-5)= ; (2)3+(-5)= ;

(3)5+(-3)= ; (4)7+(-7)= ;

(5)8+(-1)= ; (6)(-8)+1 = ;

(7)(-6)+0 = ; (8)0+(-2) = ;

(四)课堂学习小结

1.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有理数加法比较难掌握的是哪里?

(五)学后拓延导引

1.计算:

(1)(-13)+(-18);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 )+(- ); (6)1 +(-1.5 );

(7)(-3.04)+ 6 ; (8) +(- ).

2.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 )

(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 )

(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 )

3.当a = -1.6,b = 2.4时,求a+b和a+(-b)的值.

有理数课件 第4篇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一、情境诱导

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

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填完了吗?

(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填完了吗?

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点题并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附:自学提纲:

1.xxxxxxxxxxx、xxxx、xxxxxxx统称为整数,

2.xxxxxxx和xxxxxxxxx统称为分数

3.xxxxxxxxxx统称为有理数,

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分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整数可分为:xxxxx、xxxxxx和xxxxxxx,分数可分为:xxxxxxx和xxxxxxxxx.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xxxxxxx和xxxxxxxx.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

(2)0.3不是有理数.

(3)0不是有理数.

(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杨桂花: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正整数

B.0是最小的有理数

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有理数课件 第5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推导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授导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同号、异号两数相加的计算。

二、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其思维已经明显地具备了逻辑思维性,并且学生已经在我的要求下,学会了预习、初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逐渐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只要我们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的指引、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和交流,是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3、让学生通过研讨、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要求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把所有的内容用电子的白板展示出来。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知

通过对小学加法及数轴知识的应用的复习,让学生既巩固了原来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引出新课。

2、出示问题情境、解决新知

在解决新知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题目提示,运用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并且由各个小组进行展示答案。

3、探索发现,归纳新知

利用学生展示的答案,学生分组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有理数运算法则。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交流合作的好习惯。,通过展示成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4、展示例题、应用新知

此环节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且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体会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达标训练,巩固新知

本环节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互动回答是采用哪个小组举手多、举得早,让哪个小组来回答;让学生养成一种竞争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6、规律总结,升华新知

本环节着重总结有关有理数加法法则,让学生进行小结,逐步养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随时总结规律的习惯,并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和巩固。

7、作业和运用,拓展新知

通过作业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挑战自我来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的认识。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有理数课件(通用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幼儿园亲子活动主持词4班班级口号4s店总经理述职报告产品推广策划方案模板暑假作息表拜年祝福语猪年医师个人简历一年级亲子阅读心得体会七夕祝福语大全,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