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质量课件(推荐8篇)

作者:edditor12023-05-27 14:21:26400

作为人民教师,专门给别人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制作课件是非常必要的,利用课件可以使教学活动更有条理。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质量课件,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质量课件 第1篇

一、考试中较好项目的原因

1,第一题,听力题,内容很简单,用√选出老师读的词语。

2,第2题,多音字。由于这些数量词都出现在课文,学生熟悉,因此得分率高。

3,第3、4小题,数笔画数和把两个熟字组成新字写下来,这些题型都比较简单,所以失分率较低。

4,第9小题,用圆圈圈出反义词,也比较简单。

二、考试中较差项目的原因

1、第二题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比较多人错的是(想念)和(收放)。

2、第6小题,组词,有个别学生写错字,或者写得不规范,导致扣分。

3、第8题,写数量词。一( )椅子,有学生写成一(个)椅子。

4、第10小题,连词成句。正确答案是“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5、第三大题第一小题:默写古诗,也有同学写错字,造成扣分。

6、第三大题的阅读题,有学生不理解文章内容,或者选错题号的,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重视词语的积累,从本次考试来看,词语配对占很多分,要重视积累。

2,加强对题目理解的训练,评讲试卷的时候要重视指导学生理解题目,同时要教一些做题的技巧,比如阅读题,数段落就可以在上面标一标,也要培养学生审题的技巧,比如注意重点的字词:还有,另外等这些词的意思。

3,多给学生练习一字组多词的训练。

4,多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训练。

质量课件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正式开始前,我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一块儿重要的知识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同样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观察、想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多动手,多操作,多观察,多思考,也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与机会,学生发表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见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学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其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探究实验法、,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思考、归纳、总结,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结合新课程标准及以上的分析,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

1. 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我会列举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例如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水电解生成氢气氧气,然后抛出问题,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然后告诉同学们,关于这个问题拉瓦锡做了一个实验:HgO分解成汞和氧气,这个实验的结果是HgO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汞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再提出问题,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相等是一个巧合还是规律?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板书)。

在本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本节课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我会指导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探究试验一(磷和氧气燃烧试验),试验二(CuSO4和Fe的反应),在试验开始前我会通过PPT展示试验步骤,同时讲解试验如何进行和注意事项,并做好试验记录,填写PPT上的这个表格。然后同学们进行试验,我会进行巡视和点拨。试验结束后,由小组派代表填写他们的试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参加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

在本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探讨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提高

我们说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接下来的巩固提高环节,我讲引领学生用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会引导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轻,为什么?由此来引发学生思考运用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之所以轻是因为有机物燃烧生成了CO2,而CO2是空气,所以燃烧后灰烬比纸轻。以此来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个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4. 小结作业

接下来的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在本环节,我会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我们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点,然后找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回顾之后,让学生思考实验一为什么要用气球?实验二为什么要铁钉为什么要打磨,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质量课件 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以及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并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言]一天,福尔摩斯像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他的助手华声问道“敬爱的神探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请同学们来回答神探助理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并板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展示]多媒体展示本专题考情分析以及中考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课前回顾]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板书“一、基础回顾”),对相关问题加以强调,如:对内容中“参加”一词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应于化学变化;只是质量守恒,不能扩大到其他物理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有气体或沉淀参与的化学反应。

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知识延伸]引导学生回顾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的变量,不变量,以及可能变量。即从微观角度理解并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2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 解释生活或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4. 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5.化学计量数的待定

6.表格数据分析

多媒体展示例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问题的一般方法。

[板书]三.直通中考

分析近五年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考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倾听并思考,举手回答解决引言中问题的方法。

观看

思考,并积极配合老师,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回顾思考

积极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解决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

小结归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复习目标,准确把握中考动向,做到有的放矢。

使相关基础知识条理、系统化,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实现宏观到微观的跨越,更加透彻的认识并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明确相关知识考题类型,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中考动向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质量课件 第4篇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5章第一节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定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很多有关化学变化的例子,掌握了常见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来。还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并了解到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粒解释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在学生积累一定的定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一气呵成,促成了学生对物质从定性到定量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知道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艺规律。教材的这种处理方法,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实验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也是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较多,应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收益会更大一些。

各实验小组所测定的化学反应各不相同,但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必然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讲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从定性认识要定量认识模型的构筑,今后学习化学方程式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观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b、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C、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的设计,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b、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让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享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b、通过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使学生产生“自己的研究与科学家的研究相似”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树立“将来我也能成为科学家”的信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运用所学物质微粒构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标的核心,这是我确定本课重点的依据:根据学生以往的练习反馈,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微观世界缺乏感性认识,这是我确定本课难点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中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力,能力等方面分析。

1、学生现有的基础

学生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物质的构成微粒,化学式和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有一定的认识,在上节中对燃烧有了一定了解,这对学习本节有较好的基础,有助于本节的`理解。但本节比较系统地开展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首次接触,学生没有明确的思路,还有些学生对前面物质的构成微粒还缺乏确切的理解,这给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一难点带来一定的困难。

2、学习动力、能力

初中生好奇,对亲身参与活动感兴趣,但受年龄特征及基础知识限制,实验操作技能不高,观察,分析能力不强,语言表达,归纳概括能力较低,这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三、教法分析

我用多媒体flash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思考,提出问题。在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分别从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加、减少、不变”三个方面设计出实验方案。对学生设计出的实验,组织同学们进行互相评论,休整错误,改进设计,从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操作。在实验探究时,我采用实验一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结论。通过练习,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前面引入时的例子,这就扩展了学生有关该概念的思路,加深理解,并回应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在处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一难点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模拟展示,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四、学法分析

1、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活动的全过程,是教师指导与辅导的全过程,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我个人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动手作、动脑想、大胆猜、严格证”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其科学的学习精神的学习方法。

2、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得出的,实验分为“质量增加、质量减少、质量不变”三个方案实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五个环节完成我的教学:

分别为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反馈练习,四、归纳总结,五、布置作业。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重还是变轻了?

2、酒精燃烧,到最后为什么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3、为什么铁生锈后质量变重了?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活动1、探究性学习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发现和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呈现的问题情景中思考,发现并提出“如何确定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科学素养。)

3、提出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提出对“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的假设,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减少,不变三种假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思考,大胆猜想良好的思维方式。)

4、设计实验

我启发学生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事先查阅的有关资料,设计出验证的实验方案。

组织学生在班级里交流实验方案,讨论评议。从学生的实验方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供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5、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1、蜡烛的燃烧(用于验证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假设)

实验2、铁粉在空气中与氧气的反应(用于验证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假设)

实验3、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用于验证反应后质量不变的假设)

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侧重观察实验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的变化,还有及时鼓励正确操作的学生,同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些同学没有获得成功,或没有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结论。这是老师要结合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告诉大家,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与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不要气镁,仔细查找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组织学生课后修正实验方案重新实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交流与评价

组织学生交流,每一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结果。针对学生可能得到的不同结论,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是不是没有规律?

(2)、得到不同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否存在差异?

(3)、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教师综合分析学生的意见和实验装置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验得到不同结论的原因,使学生形成“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认识。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7、形成结论

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的结论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指出:用与上述相似的方法,对许多化学反应进行研究,都可以得到一条基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请以金属镁和氧气的反应为例,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针对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缺乏直观的印象,从而造成他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理解困难,为突破难点,我采用启发式和多媒体模拟结合的方法,启示学生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再展示其模拟过程,这样会给学生直观的现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三)反馈练习

1、比较下列物质质量大小,用“>”“”<“=”填写空白。

(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 )原木材的质量。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 )原铜丝的质量。

(3)、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 )原高锰酸钾的质量。

2、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设计意图:这些题目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

1、让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注意的问题。

2、由学生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11本章作业第8题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实验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严谨思维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为指导思想,通过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微观解释,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性活动

1、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1)减小

(2)增加

(3)不变

2、设计实验

3、实验探究

4、交流与评价

5、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镁 + 氧气 → 氧化镁

2Mg O2 2MgO

原子数: 氧原子:2 氧原子:2

镁原子:2 镁原子:2

相对质量:24×2+16×2=80 2×(24+16)=80

在化学变化中: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质量守恒

质量课件 第5篇

知识目标:

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生—生: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生一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生—生:(讨论、归纳)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生:(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供给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质量课件 第6篇

一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质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同时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更关键的是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生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实验,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五、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策略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分析,不但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从感性到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酸 碱 盐》奠定了基础。

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多媒体课件:动画

九、教学流程:

总结

演示

十、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演示实验】展示一瓶变质的牛奶

提问:这是什么?

解释:但这瓶牛奶已变质,不能再饮用。

追问: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引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化学反应提出问题呢?

【提出问题】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观察并回答--牛奶

化学变化

同学经过思考后提出一些问题。

倾听

思考、产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兴趣

停顿,期待。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

精心设疑,激发求知欲。

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

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活动

过渡: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下面用实验来探究。

学生活动

聆听 教学意图

过程 【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1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演示实验2】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 克。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初步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呢? 思考 激疑、探索

【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反应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后

质量和 结论

BaCl2+Na2SO4

CuSO4+NaOH

NaOH+FeCl3

分组:把学生分成三组

1:设计方案

2:实验探究

3:汇报结果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带着上述问题做实验,并记录本组实验测定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实验2)。

1: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能积极分工、协作、观察并记录。

3: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

4: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事实,试着总结规律。

1: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操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3:体现合作精神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质量课件 第7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采用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3、 通过巩固练习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模式:

猜想→探究→得出结论→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3、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探究式、交流讨论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白磷、锥形瓶、托盘天平、硫酸铜溶液、铁丝、蜡烛、镁带、酒精灯、烧杯、滤纸、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磷在氧气中燃烧;

(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引言: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变的,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猜想:可能变大、可能变小、可能不变。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与猜想是否相同。)

[过渡]刚才是老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结论,那么是不是一切的化学反应都存在相同的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运用桌面上的仪器及药品探究一下“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探究]分组活动。探究、讨论、交流、记录、发言、分析、总结。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反馈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些简单的计算。

[问题思考]为什么一切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讨论得出原因。

[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从微观上进行分析。

[过渡]那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下面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将怎样变化?

[探究实验]蜡烛的燃烧和镁带的燃烧。

(由学生探究后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原因)

[提出问题]如何改进实验?

[反馈练习]见投影

[小结]学生叙述他们个人的收获。

[作业]《百分达标》相关的练习。

质量课件 第8篇

201x-201x学年度圆满结束,7月1日上午中心校下发期末各校综合排序、班级成绩具体数据至群共享。成绩是学生、老师、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是一位老师工作成效最硬性的部分,是一学年工作努力程度的直接呈现,我于第一时间下载查看,梳理分析如下:

本次测试我校取得三个第一名,分别为三年级英语、五年级英语、六年级数学;三个第二名,分别为四年级英语、五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一个第三名,为六年级英语,学校综合排序第二,完成了我和校长既定目标,达到了稳中有升。成绩的取得与老师们平时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为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所鼓舞!我校11名教职工,3名教师怀有身孕,但无一人请假;郑宝福老师54岁,身患多种疾病,长年耳鸣,硬是与新老师一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取得了中上游的成绩;董志丹老师不负众望,将基础很差的三四年级英语成绩抬至第一、二名;赵金友校长日理万机,仍非常注重学生兴趣与习惯,取得第一名,且将平均分升至90多分……感想如下:

1、我觉得,我们收获最多的是信心,我们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去年开学,人员的调动一度使老师们情绪低落,加之优异的班级学生毕业,置换而来的新生基础差,成绩的取得带给老师们的影响是令人振奋的!尤其是董老师的三年级英语,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差生通过努力也一样会取得好成绩!

2、老师们静下心来思考的习惯。多年来,老师们都是重课堂而轻反思的,以往的试卷分析有很多人都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改数据,或从互联网下载后修改,而从本次的试卷分析中我可以看出,大家分析的非常认真,这体现出一种变化,一种思想的变化,而这正是进步的开始!

拨开成绩,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摆在眼前,而亟待解决。本次测试二年级语文、数学均居第8名;四年级语文第8名,成绩较以往虽小有提升,但仍很低。三年级语文全镇第9名,三年级数学全镇第11名,成绩差,不能说老师平时付出的少,赵老师是很努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诸多问题,思考如下:

1、学生的课堂习惯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开放性的课堂是建立在“亲其师、信其道”的基础上,如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收放自如。通过几轮听课发现,很多班级老师课备的很充分,讲的很累,但学生听的不认真,没有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

2、课堂作业的题量、题型设置与检查力度上,需要思考。几年里,我校个别班级中总有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完成作业,这种情况,在6月25日学校研讨中有的老师提出过此类问题。我认为,一是学生基础差,他根本完不成,不会做;二是作业多,想做做不完;三是懒惰的习惯。实际上,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少布置作业、做代表性题型、注重反馈,对懒惰学生也抓典型给以恰当惩罚。

3、尖子生的培养。通过将各年级数据排序,很多学科平均分不低,但高分不多,排在全镇前几十名的学生寥寥无几,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予以重视,查找原因。

4、注重班级凝聚力、学习状态的培养,也就是班风、学风。好的学习状态是一个老师个人魅力的展示,能带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愉悦之中,积极主动之中。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质量课件(推荐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乡镇新农合工作总结中国功夫教案聪明笨笨猪读后感领养协议书六年级语文教学方案小学运动会口号报社实习报告小班家长开放日总结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水浒传读后感300字左右,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