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6篇)

作者:edditor12023-03-24 15:00:26159

本文为大家分享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篇

按照整体原则,沿着由篇章、段落到句子、词语的路子进行。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使飞机能安全夜航。教会学生每接触一篇文章,通读后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什么的方法。

理解“怎么写”。在教学中简单介绍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写法,引导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叙述方法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来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的段落中往往有一个主句,而其余的文字则围绕这个主句进行叙述。本教学设计,以教会学生找一段话的主句(即抓基本要点),然后让学生去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主句进行分析、推理、概括的。这一主线是贯穿于始终。做到了以教示法,使学生在学中悟法,掌握一般说明文的规律。突出常识性课文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2篇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课件展示1)

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3、过渡:同学们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风景更美!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评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桂林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桂林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3篇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课前准备

名人名言投影片。

教学过程

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一一门捷列夫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一一罗曼·罗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一爱迪生

1、出示名言,请同学仔细渎并提出疑问。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一一—茨威格

3、带着问题读书,并把问题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检查识字,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记,多笔画字可辨形认读。(如,邀挚痴锁)

以自读为重点,读出全神贯注

1、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2、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以诵读为重点,感受全神贯注

1、同一段落比赛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体会得深刻,读得动情。

(如,第一自然段,通过罗丹语言中的“偏了点儿.等一等”等词.说明在朋友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能找到瑕疵.并“立刻”修改,表明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读时应能领会到这一点。

第二自然段作为重点段落,要读出罗丹动作神态的变化,读出I作的时间长和如痴如醉的状态,读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情景。可通过多名学生比赛读、教师范读、看插图翅象情境读等多种形式,将这一段读充分,在评读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

2、再次出示最后——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淡感受,加深对“全冲贯注”一词的理解。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1、再次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2、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4篇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诗人、画家张志和。词中描绘了一片画意诗情。色彩明丽,画面清新,加上斜风细雨,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学生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词,对词的特点不熟悉,这首词内容浅显,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背诵《渔歌子》。

2.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词中有画,词中有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资料卡、彩笔。

教学过程:

一、班级诗词大会

1.诗词比赛:老师说前一句,学生答后一句。

2.图中有诗:根据图片回答诗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渔歌子》和《江雪》。学生根据课本注音读一读,找找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词的特点。

2.介绍词和作者: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词,又叫长短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可以歌唱,每一首词根据格律,都有一个曲调名,成为词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就是词的题目,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渔歌子》。

张志和:唐代诗人、画家,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3.自学

(1)根据注音自读两遍,读准字音。

(2)同桌检查读。

(3)齐读,欣赏配乐朗读,学生再读。

(4)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图片认识白鹭、鳜鱼、箬笠、蓑衣。

(5)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小组合作学习,不懂的可以讨论可以问老师。

(6)全班交流诗词大意。

(7)词讲究韵律,让我们一起双手击掌,打出节拍,随节拍读。

三、品味词中画,画中情

1.思考,词中介绍了几种景物?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的吗?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仅有景还有人,不仅有色彩还有声音,不仅有动态描写还有静态描写,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一写或画一画。

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体会出词中有画。

4.作者写的这些景物给你的印象怎么样?这色彩明丽的“画”在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哪位同学能把作者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出来呢?

5.面对垂钓者,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我们只有了解作者是在怎么样的心境中写下的这首词,才会对诗词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阅读资料,思考,指名学生说一说“不须归”还有什么含义。

6.作者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1)师生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2)志和啊,你为何不归?指学生回答。

(3)让我们一起读出张志和的心声吧。

四、有感情朗读、吟唱。

1.郁郁葱葱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同学们,让我们伴随优美的音乐,把作者悠闲愉悦的心情读出来吧!

2.一首优美的词也是一首优美的歌,这首传唱千年的词也改编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五、把这首词画成一幅画,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景美丽如画

不须归

人悠闲自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5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

2、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甘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试换小标题,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抓出重点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从徐帅教育子女的话中受到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和观看视频课件,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使少先队员增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研读《看门老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两个故事,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和体会三个小故事中蕴涵深意的词句,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等。

2、使学生体会到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质皆源于时时用“人民的公仆”来勉励自已,甘为人民的公仆是这一切品质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座右铭演示导入

1、师板书:人民的公仆。试问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确:同学们,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够严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2、师述;曾经有这样一位共和国的元帅,他亲笔书写了“人民的公仆”5个大字,并把这5个大字悬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时刻勉励自己。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3、(演示徐向前元帅头像)他就是我们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为此人民也亲切的称他为(生答预设:布衣元帅)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有关布衣元帅的几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的标题是什么?

2、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三个小故事,去感受一位共和国元帅的布衣情怀和公仆形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结合小标题说一说每个小故事写了件什么事?哪个故事最能体现题目说的“布衣元帅”?

(二)精读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

现在就让我们随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帅。

1、默读“看门老人”这个故事,看看新娘在去见徐帅时想到了什么?令她没想到的是什么?在想到和没想到之间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动笔画一画,做下标注。完成自学要求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1)不但新娘会这么想,我们每个人都会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没想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徐帅的住处、衣着、态度几方面去回答,并体会出朴实无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故事中写新娘用了几个没想到(令学生读读后师引读:新娘怎么也没想到,新娘做梦也没想到,体现引读)

3、换小标题“比普通人还普通呢!(敬爱的徐帅啊,您的朴实无华,您的生活俭朴,您的平易近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还普通的布衣情怀,难怪人们会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那么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也要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

(三)学生分角色读第一和第三故事(重点研读故事三)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一个故事《一块地毯》和第三个故事《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从徐帅和秘书,徐帅和女儿的对话中,你又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一心想着国家建设,弃小家,顾大家;对子女严格要求,如“告诫”“审问”“继续追问”“常常”“反复解释”)

3、换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在故事三的教学中教师相机点拨:

(1)引导体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能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出一片灿烂辉煌的成功来!同学们!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为别人,学会自立学会自强,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帅的这句话教育子女,教育身边的人,教育我们)

(2)“铺路”。(文中有: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3)引导体会“审问”分角色读审问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读的评价)教师换位与学生延续继续追问。(续审)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图享乐,心系国家的元帅,他认为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元帅,他比普通人还普通,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他告诫子女“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徐向前元帅,(同学们,老师不仅要问,你认为徐帅能做到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他的心里时刻牢记,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爱的徐帅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铭,我们现在可以高声的说,您堪称“人民的公仆”。

四、课件演示结束

同学们,徐帅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生前那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高大形象却始终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大家想看一下徐帅生前的音容笑貌吗?

课件《布衣元帅》

敬爱的徐帅,您一生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朴实无华,“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质的写照。敬爱的徐帅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请起立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徐帅啊!请接受少先队员最真挚的敬礼。(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标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1、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提出的问题。

2、放学以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她送回家。

3、第二天早晨,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

4、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如同滋润大地的绵绵细雨。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

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引导:“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

引导:为什么这么激动?

7、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学习第三段

1、补课后,天下起雨,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爱,以及达丽玛汇报老师的爱。

七、学习第四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质疑:雨点怎么会落在人的心里?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

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点是润物无声,老师对达丽玛的帮助,没有大声呵斥,是一种理解与尊重,这是润物无声;达丽玛对老师的感谢不是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也是润物无声。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

八、总结,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