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物理课件(热门17篇)

作者:edditor12023-03-20 19:00:02182

在我们的物理学习中,公式是至关重要的。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物理课件,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物理课件 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密度的初步概念、单位、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以物质本质特征来定义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自制幻灯片、天平、石块、木块、水、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新课教学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克/厘米3)

木块15100.5

木块210200.5

石块11042.5

石块22082.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

4.巩固练习:幻灯片出示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密度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

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

03kg/m3

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物理课件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软木塞、水、酒精、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录像。(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学生活动: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大家提到了一个新词“浮力”。“浮力”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第五节浮力)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生活中的浮力录像、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浮力,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

二、探求新知

过渡语: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投影)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软木塞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软木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板书: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设计说明:用一个小乒乓球放在量筒中,及在手中的对比,对浮力较实际的探究,创造情景和条件,以学生参与为基础,很容易使学生领会浮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投影)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等效转换法。投影多名学生的结论,评价、鼓励学生。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板书:2.大小F浮=G-F)

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物体在液体中确实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寻求测量物体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投影:实验报告的格式)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完毕,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设计说明: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快乐游戏”和“快乐体验”两个实验,不断的思维,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因素归类,分成各个独立的可能因素让各小组认领课题。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进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辨、质疑和完善。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演示验证:利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设计说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让学生分别来探究其中的一个因素与浮力的关系。由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到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要经历一个思索、推导的过程。教师做好引导,这样才符合认知过程。

三、智力快车道:(投影展示)

1.小发明: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能直接测浮力的测力计。

2.智多星:完成课本上的例题。

设计说明:通过小发明制作和智多星,学生间进行知识的运用,把枯燥的练习融入到生动的活动中,增强了学习兴趣,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收获平台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

设计说明: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设置下节课应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讨和研究。

物理课件 第3篇

教材分析:

本节对功的概念,以及功的计算方法做了阐述,并使学生理解怎样才算是做了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

●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铁块,小车,细绳。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1。诊断补偿:(1)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如何

2。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分别拉铁块和小车,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两次用力铁块静止不动而小车运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次用力的成效是否一样由此导入本节内容。

3。探究释疑,交流合作:

学生阅读本节课本第一,二自然段,参看课本插图,提问并由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里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物体做了功。

分析课本插图做功的实例:货物,铁塔,火箭和原木在什么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重点让学生知道力的方向)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图例:货物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向什么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的铁塔,火箭又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货物,铁塔,火箭在竖直向上力的作用下,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叉车,直升飞机,燃烧气体分别对货物,铁塔,火箭做了功。原木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前进了一段距离,马的拉力对原木做了功。

根据对图例的引导分析:让学生思考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3) 教师小结并板书:

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着重指出:“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即如果物体仍然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结合课本图15-2,分析两个小朋友做功等于零的道理。如果物体靠惯性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结合"在极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的冰球"一例,说明没有什么力对冰球做功。

(4)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力与距离,功的大小与力与距离有关,功的大小如何计算教师提出问题:在拉力F作用下,通过的距离为S;在拉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的距离为2S;请同学比较这两次做功的大小。通过相同的距离S,一次拉力为F,一次为2F,比较这两次做功的大小。通过分析比较,让同学们懂得用力越大,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多,做功越多。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物理课件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

三、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四、教学器材

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瓶口上部)、蚊香、火柴、激光灯、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引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在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哪些镜子?

生: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不同的镜子呢?

生: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

师: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与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有什么不同呢?生甲:形状不同

生乙:对光的作用不同。

……

教师演示:将光照分别射到平面镜和放大镜、近视眼镜上,观察现象。

师生总结:平面镜——会发射光;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会透光。

会透光的镜子叫透镜。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透镜的知识。

板书课题:3.1 透镜

方法意图:

由生活中的镜子引入,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从对比中了解什么是透镜。

新课教学:

探究一:认识透镜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两个任务:

①将透镜分类;

②说出出它们的特征。

提醒学生:我们桌子上是实验用的是透镜,可以用手摸。但实际光学仪器镜头一定不能用手直接去摸!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生甲: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生乙: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

师生总结:

1、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 lens),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 lens)。(板书)

师: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生:①③⑤是凸透镜,②④⑥是凹透镜。

学生活动: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让学生鉴别它们是什么透镜?

学生鉴别后回答: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师:关于透镜,有两个名词必须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它们是进一步研究透镜的基础。

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师:透镜是会透光的镜子。那么,透镜对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探究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一: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实验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自制的平行激光垂直射入烟室,然后在中间分别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的路径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让同学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光路图画出来 。课件展示,师生总结:

1、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透镜的焦点

新课教学:

强调:透镜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焦点。

师:我们研究了透镜对光的作用。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我们重点研究凸透镜,凹透镜只要知道它的会聚作用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就对凸透镜作进一步研究。

师: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程度是不是一样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演示实验:用烟室来展示出平行光分别通过凹凸程度不同的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经迹,比较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大小。

师生总结,多媒体展示:

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越凸,焦距越小,会聚光的能力越强。

师:凸透镜的焦距非常重要,凸透镜的型号以及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都与焦距有光。下面我们就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师: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测量方法:将凸透镜上正对太阳光(或手电筒的光),调节光屏(白纸)的位置,使上面的光斑最亮、最小,再用刻度尺测出这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换另一各凸透镜,重做上面实验。

师:由于时间原因,这一实验请同学们带回家完成。事后大家交流。

方法意图:

动手,体验,观察,讨论,分析,概括,应用,巩固,过渡。借助多媒体教学。过渡。实验。

改进实验,使现象更加明显。

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

过渡,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自然过渡。

把活动带下课堂,培养实践能力和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小结: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些什么收获?

1、了解了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通过实验,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其次,我们更进一步体验了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知识反馈:

(一)完成光路图。(见课件)

强调:

①会聚与发散的含义;

②折射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③3条特殊光线。

(二)物理、生活与社会

(1)为什么不能把剩有液体的饮料瓶扔在森林里?

(2)是谁惹得祸?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后习题,并将3、4、5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2、收集你周围有哪些透镜;查阅资料,了解透镜的多种用途。

物理课件 第5篇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理解欧姆定律。

2.学情分析:

(1)欧姆定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电学定律,而初三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基本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欧姆定律是不难的。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简单的电学计算,但有初二的力学计算思维,在对知识的分析理解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进行电学计算中的规范要求。

(2)学生虽然已经练习了一定的电路识别,在欧姆定律的计算中时常会联系简单串、并联电路及电路故障等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构建例题,使学生思维随教师的引导而逐步提高。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格式要求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答电学计算题的良好的习惯。通过对公式R=U/I的计算,知道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电阻的常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分析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学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4.教学重难点:

(1)欧姆定律的得出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对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公式的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5.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结论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本节课主要应达到让学生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计算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因此,本节课授课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上一节的实验结论基础进一步探究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介绍该定律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二是利用欧姆定律做简单计算,并强调解题的规范要求;三是说明欧姆定律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以及运用定律要注意的问题。

6.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分析归纳法等。

7.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现在来回顾收集的实验数据、图象。(利用多媒体投影上一节的数据记录表和根据数据所得到的图象。)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的数据和图象给我们大家回忆一下实验的结论。

(1)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新课教学

1.欧姆定律

(1)下面请同学根据你们在数学中所学习到的函数知识来确定一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的比例系数是多少?(给学生一点时间找出此种情况下的比例系数。)

(2)指导学生再仔细观察一下,该比例系数与导体的电阻值有什么样的关系?

(3)观察不同实验小组的情况,由学生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且该常数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值大小相等。可以把它们三个的关系写作:R=U/I(教师同时把该式子写到黑板上。)

(4)把R=U/I变形后写成:I=U/R

从式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5)在欧姆定律中:

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2.欧姆定律简单运用

在运用欧姆定律(I=U/R)进行计算的时候,各个量一定要用它们各自的主单位,如果不是安培、伏特、欧姆,则在计算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单位换算统一成主单位。

下面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几个问题。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教师说明要求并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

(3)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跟随老师画出图,标好各个量。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通过灯丝的电流为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4A

例题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为∴

答:电阻的阻值为20Ω。

3.欧姆定律各个物理量的关系以及运用定律注意事项

从两道例题可以看出,当在一个用电器上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的两个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

下面再来思考一下,这几个物理量相互之间还有什么关系,以及欧姆定律使用时还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以讨论解答的形式完成)

例3.关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D.对同一导体来说,其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到原来的3倍

分析:因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共同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因此讨论电流大小的时候不能单一的讨论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选择答案“D”。

例4、某同学认为:“由变形可得”,这表明,“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分析:不对。因为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例5.电路中有甲、乙两个电阻串联,甲的电压为2V,乙的电阻为10Ω。能用“2V除以10Ω”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吗?为什么?

分析:不行。因为欧姆定律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每个用电器上的电流、电压、电阻都只能针对改用电器而不能互相之间混用,否则三个物理量就对应的不对得出的结果也就相应是错误的。所以不能用甲的电压和乙的电阻来求解电流,这两个量并不针对同一用电器。

例6.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时,它的电阻是多少?能用“6V除以0.2A”来计算电阻吗?为什么?

分析:R=U/I=4V/0.2A=20Ω。

不能。首先,因为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不会随电压、电流等等非导体自身原因发生变化,因此在第一状态中就能够求解电阻。其次,通过导体的电流受到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影响,所以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一旦发生变化则通过它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当电压由4V变为6V时,电流就已经不是0.2A了。

4.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成立条件:I与U和R的关系是有条件的,不能只单一的讨论电流和其中之一的关系。

(2)同一性:定律中的“通过”的电流I,“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是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时习惯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角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R1、U1、I1”。

(3)同时性: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动,都会引起电路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所以公式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时间而言。

5.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且能够利用欧姆定律对这三个量进行适当的计算。同时,定律在使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针对的是同一个用电器在同一个确定状态下,一旦用电器的状态或者针对的对象不统一则不能使用定律来计算。

我们再来回看例题2,在本题中我们通过利用欧姆定律求解了电阻R的阻值,因此我们就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测量出该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量电阻,在下一节我们会学习到。

6.板书设计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在欧姆定律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公式I=U/R表示的物理意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R=U/I表示的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三、教学反思

1.在得出欧姆定律表达式I=U/R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所取得的实验数据,要求各小组利用多次的实验数据求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发现该比值是一个常数,然后把该比值与导体的电阻大小进行比较,发现导体的电阻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等,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普遍规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较容易一些。

2.对于公式I=U/R和R=U/I来说,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学生通常会把公式R=U/I理解成: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这是受公式I=U/R的引导而形成错误的知识迁移。

3.在指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时,要注意该定律的成立条件、同一性和同时性等特点。

物理课件 第6篇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二、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 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在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中,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自动导入到本节第二个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学习。

(三) 关于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我打算请学生上讲台来完成书本上138页的“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一个学生上台实验过程中,其它学生仔细观察,如发现台上学生操作有误,即可举手取而代之。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台上学生得到了动手的机会;其二、台下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由于有了驱动力,就不仅仅只是看“热闹”,而转为聚精会神看“门道”了,这样即使他们没有上台,但对这个实验也绝对印象深刻;其三、实验是同学动手做的,而不是老师包办的,故而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其四、实验装置只须一套,对实验器材简陋的部分学校,这个方案应该是可取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着从旁引导的作用。一开始提出问题:如果要测一个力,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什么力的?(拉力);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二力平衡知识)。这时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这一实验,然后再点一位同学上台操作实验。完成书本138至139的实验后,再让同学开动脑筋想想:如果想通过实验知道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谁大谁小,可以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谁想到谁就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 第三个环节是“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我打算由身边事例进而总结得出理论。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脱离。

接着顺带提问:我们观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都装有轮子,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摩擦?而现在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是没有轮子的,但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径来减小摩擦的呢?

(五) 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一些课堂反馈题:

1. 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双手为什么先要擦上镁粉?而当他想要做回环动作时,双手又不能抓得太紧,为什么?

2. 某乡亲想清除黄豆中的砂粒,他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砂粒比黄豆体积小 C.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大 D. 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小

3.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4.下列事例各是哪种类型的摩擦: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摩擦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行驶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六) 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面小文章,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物理课件 第7篇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本节课从观看录像引出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浮力现象入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现浮力的存在。然后在老师指导下的进行了一系列学生实验进行有关浮力存在和浮力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为随后学习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做必要的知识铺垫。

2.进行科学探究:每4人一组,用教材中所展示的操作为主辅以发挥学生富有创意性的实验设想进行实验。本环节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确定测量的物理量、具体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交流等七个环节。其中教师需要在设计实验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学生一起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共同形成统一的探究步骤。

3.采用形象具体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水到渠成的理论讲解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作用。

4.最后师生共同做一个简短的小结。

5.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

教学媒体设计

1. 利用网上资源录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板书结论小结等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1、观看录像: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想一想,为什么?

2、演示:把石块、木块投入盛水的水槽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那么石块受到浮力吗?

教学设计说明:在教师引导下,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大量浮力现象并提出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投影)板书:第五节 浮力

二、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投影)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投影)(板书: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投影)二、浮力大小的测量

演示:在弹簧测计的下面悬挂一个石块,把石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1)明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计划,明确以下问题:

(2)明确探究所需的材料用具,如弹簧测力计、烧杯 等。

(3)明确如何测定浮力的大小。

(4)确定整个实验是否设置对照组及设置方法,是否需要重复及次数。

(5)选择实验记录表格。

三、小结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

教学设计说明: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设置下节课应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讨和研究。

物理课件 第8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 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

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

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发声体 现象 结论

声带 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直尺 发声时直尺在振动 发声的直尺在振动

水 水发声时在振动 发声的水在振动

橡皮筋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音叉 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手感觉发麻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桌面 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桌面 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导解决:

1、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介质 现象 结论

空气 听到闹铃声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无 听不到闹铃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水 听到闹铃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水 听到石头敲击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课桌 听到敲击(嘀嗒)声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15℃时,V声=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物理课件 第9篇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

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

一、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

①压力F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______、接触面的______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1。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5.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受力物体上。

问题: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2.压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请举例说明。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吗?

三、静摩擦力

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

跟滑动摩擦力条件的区别是:

3.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

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没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

A.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

B.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

C.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D.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一一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5.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受力物体上。

【例一】下述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

D

【例二】用水平推力F把重为G的黑板擦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力,当把推力增加到2F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原来的几倍?

摩擦力没变,一直等于重力.

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比较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符号及单位

产生原因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摩擦力用f表示

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大小f=μN始终与外力沿着接触面的分量相等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问题:1.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

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吗?

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吗?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D.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

B.由μ=f/N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3.如图所示,一个重G=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B.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C.大小是20N,方向向左.D.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4.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答案:1.ABC2.ABCD3.D4.B

阅读材料: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

在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空间间隔(长度)S、时间t和质量m这三个物理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一根尺静止时这样长,当它运动时还是这样长;一只钟不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快慢保持不变;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与它运动时的质量一样。这就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到了十九世纪末,面对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经典力学遇到了困难。在新事物面前,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发表了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创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指出:长度、时间和质量都是随运动速度变化的。长度、时间和质量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来表示:,(通称“尺缩效应”)、(通称“钟慢效应”)、(通称“质—速关系”)

上列各式里的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l0和l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沿速度v的方向测得的物体长度;t0和t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测得的时间;m0和m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测得的物体质量。

但是,当宏观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v<

继狭义相对论之后,1915年爱因斯坦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体的分布,使人类对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统称为相对论。

物理课件 第10篇

教学目标

a.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cm(t-t0)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cm(t0-t)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2kg,Δt=5℃,

Q=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物理课件 第11篇

一、引入

用摄像机将现场的学生的活动画面投入到大屏幕上。

师:“什么仪器将大家搬上了屏幕”?

生:摄像机

教师指出摄像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透镜,生活中有很多透镜,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的透镜的例子。——引出课题

二、建构本课知识框架

通过学生的回答的生活中的透镜,加上教师补充的用图片呈现生活中的透镜的例子,范围涉及到尽量多的方面,生活、军事、科技、自然等。

师:这些透镜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成像,我们根据成像的不同特点选择三典型的代表学习。我们将共同探究他们成像的特点,分析成像的原理。(简单介绍加上板书,勾勒出本课的学习的框架结构,让学生清晰的知道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填补,完善板书)

板书呈现:

成像的特点 成像的原理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三、新知识学习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从内容上看三者是并列关系,内容上都包括成像的特点和成像的原理,按照教材呈现的顺序可以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照相机是学生做熟悉的,教学素材的来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从照相机进入比较容易。通过照相机的学习,打开学习思路,形成实验、观察、描述、质疑的方法,那么后面的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学习就顺利了。

(一)照相机

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于“成像的特点”的理解可能仅仅局限于“像的特点”,因此在照相机的教学中,需要迁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框架。既要探究出像和物的关系,又要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需要教师在此处有学法的指导。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布置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自然而的形成学习思路方法。为后续两个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活动如下:

活动内容:利用照相机模型观察景物

将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直到磨砂玻璃上出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比较像和物有什么不同?此时像距和物距有什么关系?(有明确的操作指示和观察的内容,学生能写出来,回答语言不会偏离太多)

将凸透镜从对着远景改到对着近景(窗台上花盆,明天弄两盆摆上),纸筒不动,观察磨砂玻璃有什么现象?如果想在磨砂玻璃上看到近景清晰的像向哪个方向调节纸筒?

多做几次实验,总结照相机成像时有什么特点?(像和物比较,相距和物距比较,学生能否从上面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出去出来?不知道的话需要提示迁移平面镜)

设计说明:

1、2是有指向的实验操作——培养有目的的观察,且1和2是有梯度的。

1是为了完成教学规定的知识内容“像的特点”“相机和物距”的关系,在具体的实物上熟悉像距和物距,明确其确切含义。明白像的特点是和物体的比较的结果。

2是扩展实验操作,重点突出在过程。这一步的操作不需要得出“往哪儿移”的结果,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实验体验物距变化,光屏不移动想就不清晰,知道像距的确定是由清晰的像的位置而确定的,体验物距变化时,像和像距都会变化。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操作,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具体的实物说出实验中是怎样调节的即可。

3、是总结概括——训练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形成教学内容结论,板书。

教学操作说明:

分段完成。防止活动时间太长学生的目的性不强,贻误教师教学指导的时机。

先完成1大约用2-3分钟,将本课主要内容完成。明确像、物、像距、物距,通过描述像和物不同这个实验事实,回归结论得出的过程是依据实验事实。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指导。

在完成2、3,大约是2-3分钟。

此活动环节设计学生小组研究汇报展示,将尽量多的小组到台前展示,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二)投影仪

投影仪的教学采用教师和学生共演示的形式。用实物投影仪,将幻灯片投影到天花板上,观察像,容易得出像的特点和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清晰的指导“倒立”的含义,指的是像与物比较方向颠倒,演示的时候通过纵向的横向的颠倒让学生体会加深对“倒立”的理解。

改变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位置、调节透镜等操作,体会投影仪中透镜成像与物距有关。

(三)放大镜

仿照照相机教学环节,再次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教学重点突出“虚像”,这是与前面两种成像不同的地方,是新的教学点。

(四)实像和虚像

前面对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为什会成像?成像的原理是什么?这就上升到理性思考,学生的学习的程序体现出来了。通过光路图显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完善知识结构。

在通过成像原理光路图,自然的得出实像和虚像的成因。对于三种典型的成像像与物居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也就自然的生成了。

四、学习小结

板书完善知识框架,在画出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图。

总结知识、方法。

五、作业

本课的知识点的学习,只要学生经历了上面学习的过程,对于三种典型的成像的特点恐怕想忘都很困难,所以布置实践操作的,巩固学生实验观察,持续学习兴趣。

物理课件 第1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一)提问引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讲解: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②怎样安装插座板?

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探究活动

【课题】

探究生活用电中的接地方法

【组织形式】

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三相插座如何接地

地线的接地方法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物理课件 第13篇

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1 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 表达式:a=△v/△t=(vt-v0)/t(vt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 3 单位:m/s2  或 m.s-2

4 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

5  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

比较速度v、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v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

1 匀加速直线运动和 ○2 匀减速直线运动 2 分为:○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

1vt>v0,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

2vt<v0,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 =  a△t (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 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物体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即物体加速度不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斜率的正负判断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 如果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某时刻的切线斜率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大小

物理课件 第14篇

季节总是如期而至,雏鹰总要凌空翱翔。你们已经步入紧张而充实的毕业班生活。九年级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它又是三年学习中终期的一个代名词。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关键的往往却只有几步,而九年级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我们只有迈好这一步,才能顺利通往人生的顶点。所以在这一年,我们应加倍努力,努力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

刚刚步入初三,你们会茫然会失措,会迷失自我。作为过来人,作为你们的老师、班主任,在开学之初,送上几句心理话,也许会帮你揭开初三那神秘面纱。也就让这作为我们第一堂课送给你们的见面礼吧!

一、确立目标是前提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目标是引领你前行的,那是你人生路上永不熄灭的明灯。正如巨匠爱迪生所言:“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你很可能走不到你想去的地方,而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所以老师希望,希望你们在开学之初为自己订下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这样,在这一年中我们才会勇往直前地向前走,看准目标奋力出击。刻苦学习将不再是父母唠叨的希望,更不是老师给予的被动接受。在目标的指引下,学习将是快乐的事情和积极进取的事情。

二、刻苦学习是关键

任何理想的都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所以在初三这一年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应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老师的统一安排下,重视基础、重视课本,做好基本题,练好基本功,打好坚实基础。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计划走。我们的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要一意孤行,对老师有怨气,不信任老师,更不要用自己的前途做赌注。我希望我们班的学风是勤学、善问、多思、扎实,更希望你们在学习中更能体现这种风格。

三、自信心态是保证

俗话说:中考七分靠水平、三分靠心理。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她是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较量。成功固然令人喜悦,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呢?在初三一年我们有喜有忧。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圆满的结局,也不是每一份付出都有收获的欢喜,但是,只要你用心做过,你就会拥有一个无怨无悔的青春;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也不是每一段路都铺满鲜花;但是,请你不要忘记,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要学会用微笑迎接每一天升起的太阳。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时,请你对自己说:“我真行”当你遇到挫折时,请你暗示自己“不要紧”,当你精力不够充沛时,请你握紧拳头鼓励自己“嗨,加把劲”有位哲学家说过,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我希望同学们在这一年,不管遇到挫折还是失败,要始终如一的对自己充满信心,那我们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把握自己的每一天,无悔于自己的每一天。

四、老师支持是后盾

我们师生是并肩作战的勇士,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在此,我代表咱班所有老师向你们郑重承诺:有你们的地方、有你们的时刻,定会有老师们的身影。风雨中我们师生同行。你们深夜苦读,我们就是那支永不燃尽的蜡烛;你们迎风破浪,我们就是保驾护航的风帆;你们汲取知识的营养,我们就是知识的粮仓。在教学中我们几位老师会想实招、动真情,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奉献,努力帮你们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我想有我们师生的通力合作,有我们的支持,我们的面前将没有难题。我们的中考也定将创造新的辉煌。

我想,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初三的每一天,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我想明年中考榜上,我们班会独居榜首。我相信,我们会成功。

物理课件 第15篇

功和功率是中学重要的物理量,在学习时要了解功的定义及功的影响因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知道常用的功的单位及其换算,运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解决实际问题。功和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常用单位:kW,且1 kW=103W。能够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常见考法

在中考试卷中,功和功率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功的计算可以与浮力、压强、简单机械等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功率也是主要考点。在中考命题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

1. 功和功率的概念、单位。

2.功和功率的计算。

3.探究功率及估测功率。

在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均出现。

误区提醒

判断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要看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缺一,则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常有以下三种: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典型例题】

例析1:在下图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

这是一道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题目。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关键要看是否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选项A中,水桶受到提水桶的力向上,移动的距离方向是向前,力的方向与移动距离的方向垂直,因此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所以A错;选项B中,属于“有力没距离”的情况,举力对杠铃没有做功,所以B错;选项C中,人虽然用力搬石头,但是没有距离,所以C错;选项D中,人推车,推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前,车又沿推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因此推力做功。因此D是正确的。

答案:D

例析2:小明体重600N,小强体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小明跑上五楼用30s,小强跑上五楼用24s.则______做功较多,______的功率较大。

解析:这是一道功率的测量和计算的题目。由功率公式P=W/t可知,要比较登楼时功率的大小,必须知道人登楼过程中所做的功和时间。这里的功就是人克服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由 可知,只要测得人的质量和楼高,就能算出人做功的大小。

物理课件 第16篇

初三电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35%~45%),如果没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把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条主线,二个规律,三串公式…,一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

“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二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详细说明:(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掌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电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记忆,电压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记忆,滑动变阻器可用“串联接在电路中,接线一上加一下。AC、AD接线柱,P左R小反则大。BC、BD接线柱,P左R大反则小。AB接线阻值定,CD接线阻值无。”加以记忆(其中各符号如课本P88 图7—11所表示)。(二)对7个物理量要求掌握定义(意义)、物理量符号、单位(国际、常用)、公式(导出式)、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 (1)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用符号“I”表示。(2)公式:I=Q/t (定义式)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4)测量:电流表。(5)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 I1=I2=I3=…=I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I总=I1+I2+…+In

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符号“U”表示。

(2)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3)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几种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伏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U≤36伏)(5)测量:电压表。(6)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U1=U2=…=Un

4、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欧)(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

5、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其它单位——千瓦时(kwh),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4)公式:定义式——W=UIt=Pt 导出式——W=I2Rt W=(U2/R)t W=UQ (Q在这指电量)(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应掌握它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

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 “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6)电功特点:a.电功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总=W1+W2b.串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意义: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

(3)公式:定义式——P=W/t 决定式—P=UI (因为W=UIt=Pt) 导出式——P=U2/R=I2R (因为P=UI、I=U/R、U=IR)(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另也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标的通常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某灯上标有“PZ220—60”、“220V 60W”等,要懂得从当中求出R(因为P=U2/R所以R=U2/P),也可以从中求出该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因为P=UI所以I=P/U)。灯的亮暗决定于它的实际功率。(6)电功率特点: a.电功率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总=P1+P2b.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电热:(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电热。即电流的热效应。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3)公式:定义式——Q=I2Rt (焦耳定律) 导出式——Q=W=UIt Q=(U2/R)t 这两个导出式成立的前提是,电路为纯电阻电路,也就是这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

(4)电热器的发热体——电阻率大、熔点高。 保险丝——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丝。

(5)电热特点:

a.电热特点: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总=Q1+Q2b.串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对2个基本电路联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电路图的画法、实物电路图的连接、电流特点、电压特点、等效电阻、电功特点、电功率特点、电热特点。

(四)对1个重要电学实验——伏安法,应掌握在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的具体实验中的常规处理方法,包括它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电路图、操作方法等。

物理课件 第17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质点、概念的建立。

2。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质点模型的条件判断。

2。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物体和质点

教师演示1: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羽毛举高后释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羽毛的运动情景。

提出问题:羽毛在下落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一方面有自转;一方面整体下落。  教师演示2:将漂亮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竹蜻蜓便飞到同学们中间。

提出问题:竹蜻蜓的运动跟羽毛的运动一样吗?它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合作讨论:既有向前的飞行,又有自身的转动。

课件展示:通过大屏幕播放各种各样的物体的运动: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火车在田野里高速行驶,刘翔箭一般冲向终点线??

结论归纳:详细描述的困难在于物体有自己的大小和形状。

讨论交流:是不是我们研究的所有问题,大小和形状都起关

键作用而不可忽略呢?

创设情景(PPT展示)

情景一:地球绕太阳公转(flash动画模拟)

情景二:远洋航行的轮船,指挥部要确定它在海洋中的位置

情景三: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情景四:火车在从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比以上所看到的物体的各种运动,并作对比,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即探究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教师设疑:哪些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总结:

视野拓展:课件展示阅读材料:  《质点与理想化模型》  内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

方法指导: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训练

有人说:“当一列客车从芜湖开往北京

时,如图所示,就可以把这列车看成质

点。”这种说法正确吗?当研究这列火车经

过芜湖长江大桥时,火车能看做质点吗?

二、参考系

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甲,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乙是其运动的轨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的运动轨迹是C,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却是B。(不计阻力)

同样的苹果落地,为什么会观察到不同的轨迹呢?

学生分组积极思考讨论:是因为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即观察角度不同。

师生活动:找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面,站好不动。教师从讲台一侧走向另一侧,同时问该同学:“我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该同学回答:“老师是运动的。”第二次与该同学并排同速走动,再次询问:“我是运动的吗?”该生回答:“我没有看到老师运动。”但是坐在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说老师运动了,为什么?  教师设疑:为什么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状态,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不一样呢?

学生合作讨论:是因为观察的角度即所选参考系不同。  总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又具有相对性。因此,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课堂交流:下述物理过程中选择什么为参考系较恰当?  课件展示问题:

1。“嫦娥一号”从地球表面向月球发射的过程中,若要研究“嫦娥一号”的运动情况,各应选择什么为参考系?

参考答案:都可以。但描述不同。一般的说,发射时一地球为参考系,被月球捕获后,一月球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学习了参考系后,我们就能定性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军事中对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有更详细的要求。

问题: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

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说法较多,如B点在A点南面50 m处、C在A的东南方向等。

教师点评:学生的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简单表明意思的,但严格地说是不准确的。对于上述问题有下面的解决方式:  可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则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

总结归纳:一般说来,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在坐标轴上,刻度应均匀分布。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物理课件(热门17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红海行动观后感字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哪吒闹海教案施工安全警示标语2022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22年街道工作总结面试客服自我介绍范文小班班级工作计划环境综合整治标语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