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浅谈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文言文教学有两种倾向,一种只重字词教学,一种偏重整体感悟,前者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课堂气氛沉闷;后者教师架空分析,学生茫无头绪,课后一无所获。二者的实质都是满堂灌,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确立,教学效益低下,甚至是无效。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既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能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授之以渔,掌握规律。
学生对文言文之所以感到生涩难懂,最主要是因为字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古今差异。因此,字词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教学环节。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教法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不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直接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排斥、抵触、逆反的心理障碍。文言文字词教学究竟该如何进行?笔者以为,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精要好懂、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探究规律、主动建构的原则,三是新旧联系、古为今用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法。
1、古今联系,互为印证。这是指教师讲解教材中的某个字词时可以引用现在常用的含有该词的成语、俗语来佐证,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新知的作用。如讲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等句中“名”、“临”、“息”三个词语的意思时分别联系学生熟知的成语“莫名其妙”、“兵临城下”、“川流不息”作为印证。又如讲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句的倒装句式可举出“时不我待”这一成语加以说明。如此,学生学得轻松、易懂,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2、归类整理,制作卡片。文言文字词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回环往复、长期坚持的过程。对此教师不能越俎代疱,而要引导学生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要对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活用现象等采用前后联系、内(课内)引外(课外)联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形成规律性认识。如给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制作知识卡片:
类别: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
出处
谓
太守谓谁
是
《醉翁亭记》
予谓莲,花之君子者也
认为
《爱莲说》
此之谓失其本心
叫做
《鱼我所欲也》
类别: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痛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十分憎恨
《出
师表》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
见识浅陋
品质恶劣
布衣
臣本布衣
平民百姓
用布料做的衣服
涕
临表涕零
眼泪
鼻涕
3、积累词汇,学以致用。文言文教学要与现代文教学联系起来,为现代文教学服务。古文中有许多美词雅句,言简意丰,表达生动,至今仍然广为使用。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搜集整理的习惯,必然会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古文中的四字词语特别丰富:《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怡然自乐”、“豁然开朗”,《醉翁亭记》中的“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前(者)呼后(者)应”、“山肴野蔌”、“苍颜白发”,《岳阳楼记》中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春和景明”、“皓月千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德隆望尊”、“援疑质理”、“朱缨宝饰”、“深山巨谷”……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如从构词方式看,有并列式、主谓式、动宾式等;从语意的角度看,有写景的、状物的、论人的。在解读与积累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古汉语的一些构词规律,感悟到了古汉语用词凝练、生动、准确的特色,增强了对词汇的敏感性,而学习的过程也必须充满了快乐与激情。
二、诵读感悟,审美熏陶。
诵读是我国上千年来传统的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的语言思维活动。新课标把文言文的诵读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如在《教书用书》中不断强调要“反复朗读”、“诵读感悟”,并将它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和一项主要的教学活动贯穿在每一篇文言诗词的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可见诵读文言诗文,好处是多方面。一是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二是可以感受文言文节奏鲜明、音韵优美的特点,进而感悟作品的语言艺术;三是通过朗读,加深理解,从而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与作者意气相通,感情交融,受到美情美意的熏陶。如《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的佳作,全文多用四字对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非朗读无以体会其语言美,非朗读无以体会其情趣美、意境美。
开展诵读教学,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强烈朗读欲望,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达到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好停顿,读出语气来,以形成“语感”;第二层境界要读懂文意,领悟技巧,读出文气来,以形成“文感”;最后一层境界要读出感情来,读出精神来,要与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展开“对话”,达到“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的极致。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最后要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共鸣,心念一致,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开展诵读教学,方法要因文而异,灵活多样。根据教学目的不同和课文难易程度的差异可范读,可自读;可个读,可齐读,可领读,可提名读;还可以与其它方法优化组合,做到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以议加强读,实现朗读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范读一定要准备充分,声情并茂,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与示范。如《岳阳楼记》和《出师表》两篇课文篇幅较长,为了鼓舞学生背诵的信心,教读时,笔者一气呵成,充满激情地当堂背诵了这两篇课文,学生听完之后深受感染,自发鼓掌喝彩。然后教师对文章的思路稍加点拨,学生便很自觉地投入到朗读的状态当中,自然地熟读成诵。
“操千曲然后知音,观千剑然后识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诵读一定量的经典文言篇目,学生必然增强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对文言文的畏惧感自然慢慢消除。总之,加强诵读教学,是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三、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历史沉淀而保存下来的大多是精品,负载着我们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教材中的文言文又是经过精挑细选,更是文质兼美,其中有的蕴含着丰富的思相内容,有的塑造家喻户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挖掘这些文化遗产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找准时机挖掘写作素材,以阅读带动写作,再以写作促进阅读,就会使文言文教学形成一个读写结合的整体,定能收到一箭双雕、相得益彰的效果。
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读写结合首先要注意根据课文的内容主旨,找准读写结合的迁移点、切入点;其次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尽情展示写作个性形式;第三,作文形式不拘一格,可改写,可续写,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如对于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性强的课文《木兰诗》、《陌上桑》、《崂山道士》可布置学生改写成记叙文,让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既理清了文章的情节,又加强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性认识。《扁鹊见蔡桓公》,可要求学生发挥想像,以《桓侯的悔恨》为题写一篇短文。这种引申式的续写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大都乐于一试。而对于一些寓意深远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写评论、读后感,增强学生辨明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从而得到做人、修身的一些有益的启示。如学完《伤仲永》一文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这一道理,可以设计这样的写作要求:“假如你的家庭有类似‘伤仲永’的现象,请你写一封信与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又如学完《干将莫邪》一文后可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要求:“结合现代观念,谈谈如何理解评价古人的复仇观念和侠客的正义行为”。总之,文言文教学中适时适当的渗透写作训练,并注意引入时代的源头活水,定会增强文言文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主题探究,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文言文涉及我国古代文、史、哲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兼有时代背景、语言环境的隔阂,如果学生只孤立的一篇篇的阅读,而不会由此及彼,进行必要的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其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学生有一定量的文言文阅读积累的条件下,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逐渐摆脱过分依赖的心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习如何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教材中已在九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中安排了以“初识诸子百家”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如果教师能认真组织好此次活动,学生必然能从客观的角度对教材中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道家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还可以整合现有教材资源,选取一个比较小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月”、“柳”、“酒”等意象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整理与此有关的作品、语句,写成一篇赏析性的文章。如此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促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每一篇文言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一脉相承,大大消除对文言文的距离感、陌生感。当然,对初中生而言,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搜集资料,选好探究主题,做到选题角度要小、难度适中,那么学生就会乐于探究,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找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一句话,要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就必须将文言文基础知识与文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和读写方法的同时,陶冶情感,丰富美感,增强对文言文的领悟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的重难点之一,复习备考时,应着重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三方面进行积累归纳,其中最重要的是文言实词的积累与运用。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动态使用中去积累文言实词,并形成两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现陈述如下,以期助广大中考生一臂之力。
一、第一招——归类整理,轻松积累。
①指要:
文言词语浩如烟海,用法千变万化。我们怎样以不变应万变呢?第一招就是学会“归类整理,轻松积累”。
②举例:
“故”这个实词有哪些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故:1.因此,所以。
故曰。
故虽有名马。
2.原因,缘故。
扶苏以数谏故。
公问其故。
3、原来的,旧的。
温故而知新。
故人西辞黄鹤楼。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故意。
广故数言欲亡。
③操练:
下边句子中的“谓”有什么不同含义?
1.楚王谓左右曰(对……说)
2.太守谓谁(是)
3.太守自谓也(命名)
4.予谓莲(认为)
5.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
这些词的辨析,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词语的不同意思。
点拨:掌握了这些句子中“谓”的意思,“于是谓之曰”这句话中的“谓”怎么理解呢?
试试看:句中的“谓”怎么理解?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对……说)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义。(《公输盘》)(称为)
二、再看第二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①指要:
文言实词,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的现象我们也有一招应对,这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②例如:
短文中“愿闻其说。”这句话中的“闻”是个古今异义字。怎么理解?
怎么理解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古义:黄河;今义:河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3.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微,目光短浅;今义:言语、行为恶劣)
词的古今词义变化有这样几种情况:扩大,如“河”。词义缩小,如“妻子”。词义转移,如“涕”。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
试试看:句中的“走”指什么?现在指什么?句中的“颜色”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怎么知道的?课内见过吗?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守株待兔》)(古义:跑;今义:行走)
2.颜色不少变。(《张中丞传后序》)(古义:脸色;今义:色彩,厉害的手段)
录毕,走送之。
普颜色不变。
③再如:
短文中“愿闻其说。”这一句中的“说”,也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怎么理解?
下边这些句子中加点的实词都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怎么理解?
1.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2.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4.君将哀而生之乎?(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5.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6.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8.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即“认为……美”。)
“犬“王”是名词的活用。“奔”是动词的活用。“险”“亲,远“凄寒”“美”是形容词的活用。这都是常见的实词活用,我们可以分别归类整理。
试试看:下边句子中的“奇”和“饮”怎么理解?怎么知道的?
1.柳开奇之,曰:公辅才也。(《李迪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赏识。)
2.黔敖左捧食,右执饮。(《不食嗟来之食》)(动词作名词,汤水。)
④又如: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大家看这一组句子,看里面有哪些通假字?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
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
4.固以怪之矣。(“以”通“已”)
这四个字代表了通假字的四种类型。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中的“坐”通“座”。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食之不能尽其材”一句中的“材”通“才”。
3.同声旁的字相互替代。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一句中的“適”通“谪”。
4.音同或音近字相互替代。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一句中的“指”通“直”。
试试看:这两个句子中,通假字分别是哪个?怎么知道的?课内见过吗?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已”通“以”)
2.张良出,要项伯饮。(《项羽本纪》)(“要”通“邀”)
三、小结:
大家会发现我们所熟悉的很多词语虽然是出现在新的语境当中,但我们都可以从课内找到它的根所在。即“题在课外”,但“根在课内”。
四、实战演练
掌握了解题技巧,知道了怎样有针对性的复习,打一场胜仗的希望就大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实战演练吧。
不学无术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②,谓其僚属③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⑤供帐⑥,大为具待⑦。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⑧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亡⑨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入相:被拜为宰相。③僚属:同事及下属官员。④出陕:出任陕西地方官。⑤严:敬重。⑥供帐:供设帷帐。⑦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⑧《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之语。⑨亡:通“无”,没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谓其僚属曰( ) ⑵寇公奇材( )
⑶及准出陕( ) ⑷咏适自成都罢还( )
⑸咏将去( ) ⑹准莫谕其意( )
⑺咏徐曰( ) ⑻此张公谓我矣( )
①首先要读懂材料。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字。
②纠正读音及停顿。
③大家一齐朗读一遍。
④再请谁来说一下短文的大概意思。
当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被拜为宰相,(就)对他的同僚们说:“寇准是个奇材,(只)可惜他古书名著读得还不多,处理事情的经验也还不太丰富啊。”等到寇准出任陕西地方官,张咏(也)正好被罢官从成都还乡,寇准非常敬重地供设帷帐,并准备了盛大的接待仪式。张将要离去,寇准送他到市郊,问道:“(先生)有什么话要教导寇准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你不可不读啊。”寇准并不明白他的用意,回来以后,拿出那《霍光传》读它,到“不学无术”一句,笑着说:“这是张公教导我啊。”
⑤寇准,堂堂一个宰相,怎是“不学无术”之徒!霍光是汉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之弟,担任过大司马、大将军等要职,功高权大,可身方死而家随以灭。寇准同张咏是至交,张咏教寇准读《霍光传》,恐怕是在以霍光为鉴,告诫寇准,不能重蹈霍光覆辙。而寇准翻书之后,竟以“不学无术”一笑遮掩过去,免遭私议朝廷之罪名,这正是“学而有术”,举重若轻。
⑥怎么解答?
短文中有两个“谓”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材”怎么理解?怎么知道的?(食之不能尽其材)
“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怎么判定的呢?——先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联系课内我们所学过的“及”意思来理解;再把这个意思带到句子里理解,验证是否讲得通。(及郡下)(及反,市罢)(及其日中则如探汤)]
“适”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怎么解答的呢?这个字作“恰逢”讲,在课内没有接触过,但是,我们可以联系学过的“会天大雨”和“会宾客大宴”两句话思考,句中的“会”和这里的“适”是同义词。
“去”在这里什么意思?根据什么判定的呢?(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狼径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谕”什么意思?根据什么判定的呢?“谕”和“喻”在古代通用,都有明白、了解的意思。(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引喻失义)
“徐”怎么讲?哪里见过?(徐喷以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大家看,把握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再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文言文材料的解答中去,就能顺利解答了。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好句,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词好句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古诗词好句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2
古诗词好句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古诗词好句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古诗词好句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思路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文言诗文的理解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咬文嚼字不是一味的钻牛角尖,要有合理的思维路线,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思路一、以规律解文
这里的规律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材料和规则,也包括言语运用的具体规律。文言诗文特殊的语法规范、修辞手法,遣词用语、炼句炼意方面的独特规律,都是我们理解文言作品的切实有效的工具,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从规律出发来解读作品,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比如辞赋一类的作品,上下句多采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处在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这一特点来推断词意,可以避免望文生义的错误。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一个对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对“游泳”二字,教材没有注解,而译文多是“游来游去”“穿来穿去”之类。其实这是不确切的。上句“翔集”既为两个不同的动作,下句的“游泳”与之相对,也应是两个不同的动作。原来“游”和“泳”是有区别的,“泳”不是一般的游,而是指潜行水底。这样,上句译为“沙滩上的鸥鸟一会儿展翅飞翔,一会儿栖止聚集”;下句译为“五色的鱼儿一会儿浮上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正好对应。这不仅涉及到一个词的理解,也涉及到是否真的领悟到作者所描绘的境界。
文言文行文简洁,省略很多。从成分上说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定语、省宾语、省兼语、省介词等;从省略方式上说有承前省和蒙后省。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到底省略了什么。如199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题,“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中的“货”“市”词意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卖出”B、都是“买入”C、卖出、买入D、买入、卖出。
要答好此题,关键是弄清“辄货市粟麦”是一个省略句,应是“月俸得白米,辄货(之)市粟麦”,这样一来句子意思就清楚了,是卖出白米,买入粟麦,应选C。
文言文中经常使用通假字,如果对这一特点有所认识并形成阅读意识,解读时就会时时提醒自己,少犯错误。如《汉书李广苏建传》中关于苏武的一节,其中有一句“单于招会武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教材把“前以”注解为“以前因为”,翻译过来就成了“以前因为投降(匈奴)以及死亡,跟随苏武回到汉朝的共九人”,这在文理上根本不通,如果通假的意识强一点,判断或查明“前”同“翦”,即“除去”的意思,那么译文就是“除去投降(匈奴)以及死亡的,跟随苏武回到汉朝的共九人”,如此便可文通字顺。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词句作出分析判断。一个词,一个句子只有联系它所处的语境才能产生实际的意义,如果将它们从中孤立起来,就有可能不知所云或发生误解。因此,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意义就成了古诗文解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白居易《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里的“弟”和“阿姨”,指的是谁,他们与琵琶女是什么关系?对此教材并没有作出注解,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句与上下文的连贯情况来推断其在文中的所指对象。琵琶女在自述身世遭遇时,只说了自己的籍贯和住处,没有涉及家世,所述内容全是教坊里的欢乐奢华和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看不出同家人有何来往。从“十三学得琵琶成,名数教坊第一部”一句可知,琵琶女自幼就来到教坊,早已失去了和家人的联系,可见“弟”和“阿姨”是她的亲属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也就不可能翻译成“弟弟”和“姨妈”。查唐代《教坊记》中的记载:“坊中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由此可知“弟”应当是指琵琶女在教坊中气类相似的诸姐妹。从琵琶女自幼生活在教坊的事实可知,“阿姨”所指应当是教坊中歌伎娼女的养母(即鸨母)。据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同教坊的姐妹们,前去从军服役(充当营妓),教坊的鸨母也离开了人世,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容貌也已衰老。”这等于教坊散伙,琵琶女无以为生了。迫于生计,不得不嫁给商人。这样的解释,与琵琶女年轻时欢乐奢华的生活叙述以及她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叙述恰好一脉相承。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用于习惯不假思索将“弟”和“阿姨”解释为“弟弟”和“姨妈”,就会造成前后内容难以贯通。
三、以事解文
以事解文就是根据相关的种种事实去解析文意,其中包括与诗文有关的事实、作者的经历、创作的动机和目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包括可以作为参照的相关文章。作者写诗著文,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相关的事都说得明明白白,有很多意思是蕴含在相关的事实之中的。读者从作品中能解读出多少信息,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作品,永远和这相伴随的事实有关。
《木兰辞》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于诗中的“思”“忆”一般都作“想”“考虑”来理解。我们知道木兰在织布时是怀着满腹的心事的,下文木兰也向母亲说明了自己的心事就是想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她为什么还要向母亲表白自己“无所思,无所忆”呢?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其实这里的“思”“忆”并不能当泛指的“想”“考虑”来讲,而是有着特定的意义和内涵的。与《木兰辞》同时代的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有这样几句诗“
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里的“何所思”、“何所忆”分明的道出一个多情的女子,希望与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因母亲的阻挠而不得如愿的幽怨和愁闷。同样《西洲曲》中的“忆梅下西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汉乐府民歌中的《有所思》等,“思”和“忆”都是表达女子的爱情之思,相思之忆的。根据民歌的这一传统再来看《木兰辞》中的诗句,原来是母亲听到女儿的叹息声,便敏感到已长大成人的木兰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想出嫁了?木兰的回答是对母亲猜想的否定。母亲问中含有关切,木兰答中带着斩截。这样一个不为儿女情长所困,勇敢地站出来为父分忧,报效国家的女英雄形象便清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不了解这些背景,则解读不出这些诗句中的丰富内涵,对木兰形象的认识也会受到局限。
四、以理解文
所谓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据事实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据生活的逻辑、事理常情来创作诗文的,这就给我们解读诗文提供一种参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义有悖于常理,不合逻辑,就需要回过头来再作仔细的推敲。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但教材对其中“借书满架”的“借”字向来不注,而译文则是“借来的……”。有人著文说:“所谓借书满架,也是散人闲趣;未必都是借来的。”看到“未必都是借来的”,说明已注意到了事之常理,对“借”的解释产生了怀疑,但所谓的“散人闲趣”之论,却未免牵强附会。归有光当时所读何书?那又是怎样的家庭?为什么要“借书”?何况,即使真需要“借”,哪有“满架”之理?这样以理推究,问题就来了,。因此就需要查阅,《康熙字典》上就有:借,音积义同。原来“借”就是“积”,即使堆叠,码放。于是文意便豁然贯通。在“借书满架”之后,接的一句就是“偃仰啸歌”。教材注为:“偃仰:安居,休息。指生活悠然自得。啸歌:长啸或吟唱。这是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借”来满架的书,这个归有光还不好好念,“生活悠然自得”还不算,还要显示什么“豪放自若”。如果真如此,他的满腹经纶从哪里来的?他真的那么懒散或者豪放吗?特别是为什么要在“借书满架”之后紧接“偃仰啸歌”一句?这些事“理”、文“理”,使我们对上述注释大惑不解。其实,偃仰者,头之低昂也;啸歌者,吟诵诗文也。原来这是在描写他自己非常投入地读书的情景。真是读书不讲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五、以情解文
以情解文的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诗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则是作品中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和艺术情景。只有从这些思想情感、生活情景、艺术境界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追寻诗文的准确含义。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作者思想感情的指向决定了诗文语句的意义归属。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一首七律诗“惯于长夜过春时”,该诗的颔联“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中的“慈母泪”,一般都认为是和文中“不几天,即听到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相照应。如果单从这两句来印证理解的话,“慈母泪”显然是指作者的母亲因担忧作者当时的险恶处境而落泪,这样的理解固然有道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失之浮浅了。这首诗在课文的第四部分,是鲁迅得知柔石等人遇害,在极度压抑悲愤中所作的。鲁迅在与朋友的信中也明确指明了这是一首“悼念柔石的诗”。诗的其它几联尽管都曲折的表达了对柔石的悼念,但显然都不及“梦里依稀慈母泪”更恰切更深刻的浓缩了对柔石的深深怀念。文章在引了这首诗后,紧接着有一段对柔石母亲的叙述,这段文字实际上就是对“慈母泪”的照应和具体解释。文中说,“我知道这失明母亲的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作者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纪念文章而不能,只得选了一幅一个母亲悲哀的献出自己的儿子取得名曰《牺牲》的木刻,算是只有作者一个人心里知道的关于柔石的纪念。木刻中这位悲哀的母亲不正是现实中柔石母亲的形象化身吗?作者知道柔石失明的母亲眷眷的心,是因为自己也有一位挚爱着自己的母亲;作者知道柔石那拳拳的心,是因为自己也和柔石一样一往情深的关爱着老母亲。这是基于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心灵才会产生强烈的震颤:自己的老母亲在异地听到自己被捕的传言时已经是“饮泣”而至于生病了,那么由己推人,柔石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呢?如果他得知自己挚爱的儿子被杀害的消息后将会怎么样呢?“梦里依稀慈母泪”正是这种假想情景的艺术概括,“慈母泪”也就成了巧妙融会作者悲与愤两种情感的鲜明意象。它既是对柔石的最深沉的纪念,又是对反动派暴行的无声胜有声的血泪控诉。照此说来,“慈母泪”除了写自己的母亲外,更重要的是写柔石的母亲,因为作者写自己是为了更好的写柔石,写自己的母亲,恰恰是为了衬托写柔石的母亲。把握住了诗中作者情感的脉络,才会对诗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写作用意有更深刻的领会。
高三语文怎么备考一、基础知识积累期(一个月)
在这一时期,我复习语文的主要方向就是基础知识。或许大家会问:语文有什么基础知识啊,不就是几个字的读音,几篇文言文背诵,还有一些诗句的默写吗?难道这也需要花时间去复习吗?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些最不起眼的基础知识,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所以,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文言文篇章,一定要集中起来复习,而且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背诵过后要默写,默写完之后一定要记得对照课本检查。千万别嫌麻烦,有时候,就是我们不怎么注重的东西到头来成为我们成功的推动力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希望大家沉下心来,认真去做。
二、专项突破期(三个月)
这一时期,我开始主攻考试的各个专题,比如语音、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整个备考过程中复习压力比较大的一个时期。我的做法是选择了一本比较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按专题分类的)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每个专题的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自己哪些地方薄弱,就应该在那些地方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三、冲刺补充期(三个月)
这一时期,我们就到了冲刺阶段,在经历了基础知识积累和专项训练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高考真题的训练了,我是坚持每两天做一套高考真题(包括作文)。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参考答案的重要性。在做完一份高考试卷后,我们要养成一个对答案的习惯,而且着重关注自己出错的题目和一些在答题过程中表述不当的地方。想想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是自己思维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四、总结反思期(一个月)
这一时期,我的做法是每三天做一套高考真题,这个阶段的真题练习需要限时。并且我建议大家在这一阶段再一次回归基础知识,结合自己在专项突破期和冲刺补充期的总结,对自己的应试能力和状态做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这个时期很特殊,因为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段集中的复习时间了,很多同学会产生焦虑、烦躁、闷闷不乐等情绪,建议大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按照之前的复习节奏和作息就好,不过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要在最后阶段泄了气。
高三语文怎么复习1.研读考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2.回归课本。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尤其是容易得分的背诵默写部分。3.背诵名篇名句整理高考在即,熟练掌握以上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要求和方面,经常对照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做好高考语文复习工作的总结,是你考成优异的高考成绩的必备因素。
4.做真题。
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5.看纠错本。
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文言文苏轼方山子传知识内容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方山子传这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文言文苏轼方山子传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山子传原文宋代: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
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县。黄州,今湖北黄冈。
隐人:隐士。
朱家、郭解:西汉时著名游侠,见《史记·游侠列传》。
.闾里:乡里。
侠:侠义之士。
宗之:崇拜他,以他为首。宗,尊奉。
折节: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长乃折节好古学。”
“驰骋”句:在当代施展才学抱负。
遁:遁世隐居。
岐亭:宋时黄州的镇名,在今湖北麻城县西南。
岂:其意为“(这)难道不是······”。
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
遗象:犹遗制。
“余谪居”三句:苏轼《岐亭五首叙》:“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歧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恤季常也。为留五日,斌诗一篇而去。”谪,降职。
矍(jué)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环堵”一句: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萦然,不蔽风日”成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使酒:喝醉酒后爱发脾气,任性而行。
余在岐山:宋仁宗嘉祐七年,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陈糙之父-亮知凤翔府。苏轼这时始与陈糙相识订交。岐山,指凤翔。凤翔有岐山。
怒马:奋马。
“一发”一句:一箭射中它。
“精悍”一句:精明英武的神情气度。精悍,精明强干。
“然方山子”二句:苏轼《陈公弼传》:-亮(公弼)“当荫补子弟,辄先其族人,卒不及其子糙。”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属世袭门阀。
穷山中:荒僻的山中。“此岂”一句:难道没有独特的造诣修养能够作到这一点吗?
异人:指特立独行的隐沦之士。
佯狂:装疯。
垢污:言行不屑循常蹈故,被人们认为是德行上的垢污。
傥:或者。
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奋力地鞭马独自冲出去,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赏析重点写隐居时的生活和思想态度(随物赋形)。主旨:说明方山子为弃显闻富乐,独来穷山中的异人。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传记:他传);内容为记叙文。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受感情.写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
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薄贫贱,借他人之酒解自己胸中之不快.方山子实乃自悲不遇(暗示手法)。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文言文自我介绍(文言文自我介绍范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班主任工作计划, 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 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 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 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 环保作文1500字, 玫瑰作文1500字, 我的母亲优秀作文1500字, 我的家乡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