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创作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卫生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作者:2022-03-06 08:31:171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1


医院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院领导亲自参与帮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院1-11月,共计对贫困人口住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及“一站式”结算人次1605人次,完成困难群众大病专项救治阶段性治疗的贫困患者人数269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金额1947万元。接收困难群众门诊重大疾病357人次,医疗费用579538.87元,垫付政府救助31189.98元。门诊慢性疾病253人次,医疗费用122532.37元,垫付政府救助19445.34元。现将其他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亲自带队参与帮扶

2018年医院12位帮扶责任人继续深入35户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完善扶贫档卡资料,针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帮助他们落实各项行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五月份增派两名职工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活动。

我院经过多次协调**村完成项目立项的文化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协调争取到修路项目资金,修建入村道路2.6公里已建成通车;协调解决资金3万元用于党群活动中心建设;为大西营村捐书近500册,捐桌椅柜41套,送食品和日常用品计205件;第一书记资金10万元用于村内太阳能路灯安装,共计35盏;为实现村民早日用上自来水,多次与区水利局沟通,现村内自来水改造项目已审批,等待开工建设。六一儿童节期间医院安排专家,对全村100多名小学生进行健康筛查和体检。2018年经过村两委核实全村拟脱贫29户49人。在帮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荣获“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区直单位”称号,院领导**同志被评为“2017年度区直单位优秀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对接,继续做好对口支援

2018年度,医务科继续做好支援**医院及**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元月份我院对口支援医院支援人员进行了轮换,5名医护人员到**人民医院、5名医护人员到**人民医院。我院支援人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他(她)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基层医护人员举办了多场健康教育、医学专题讲座,讲解疑难问题,传授前沿知识。

2018年1-9月份,参与科室门诊、病房、会诊、手术等临床工作,帮助受援科室带教,共参与会诊29人次,住院诊疗162人次,手术11人次,教学示查房52次。不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培训,工作期间组织进行了“医疗法律法规”“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护理规范”等专业讲课32次,参加培训360余人次。2018年5月28日,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赴淅川县人民医院,在专家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后,对淅川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从临床需求出发 合理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培训,参加培训50余人次。2018年5月31日,医疗适宜技术推广巡讲活动”赴**医院,本次巡讲活动包含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专家授课等环节。巡讲团专家深入各临床科室,进行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并为淅川县近2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医疗技术授课,授课活动间隙,还由骨科专业技术骨干**医师为大家进行了一例骨科手术示教。

三、积极开展义诊活动,为百姓带去健康

医院经常组织年资高、业务精的专家团队开展义诊,院内义诊和院外义诊。如为稳步推及精准帮扶“无遗漏”,由医务科组织,医保办主任8带队到88镇开展医保宣讲、扶贫义诊活动,邀请**为群众讲解医保政策和知识。2018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再次组织医院专家,到西营村开展义诊活动。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900余份,免费义诊患者300余人次,义诊手术2台,疑难病例会诊2人,健康讲座2次。

为切实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医务科2018年2月9日组织心内四科、神经内三科医务人员庄镇卫生院义诊;4月23日组织心内二科、内分泌科、呼吸内二科、神经内一科医务人员赴英庄义诊;10月16日,组织内分泌科、心内一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外一科、呼吸一科、骨一科医务人员赴潦河镇义诊;先后组织心内二科、神经内四科、骨科、中医科专家分别赴潦河坡、车站街道办事处、光武社区等乡镇及社区进行健康巡讲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这些科室的科主任及骨干医师到基层卫生单位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专家授课等,形成有效的上下联动,力求实效,促进了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尽管高度重视健康扶贫相关工作,自2017年以来,卧龙区贫困人口持证入院治疗,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优惠政策,2017-2018年8月间,有18人次卧龙区贫困人员经一站式结算第五次报销后,仍有184630元的欠款,患者无力承担,请领导予以帮助解决,缓解医院的资金压力。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强化责任,全力推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使健康扶贫工作成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努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和健康扶贫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2


近年来,我委始终把健康脱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中央的脱贫攻坚任务,结合行业职能,制定健康脱贫等配套措施并加以落实,相继制定并落实“351、180综合医保政策”,实施健康脱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两卡制”,制定健康脱贫“秋季攻势”实施意见,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和开展基本医疗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大排查等工作,近期结合疫情和灾情,又出台并落实“贫困地区防汛救灾与健康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等。

对于以上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我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措施;加强部门联动,统筹全面推进;采取“四不两直”,狠检查督导,强化问题整改;突出服务举措,做好医疗保障,多举措将健康脱贫任务落地见效。在综合医保和家庭医生签约健康脱贫服务政策落实中,惠及全区30个行政村,1244人。

一是持续推进巡视问题整改落实。针对中央和省巡视反馈的健康扶贫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我委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行定期调度制度,明确职能科室任务,对标对表对责,整改工作于2019年基本完成。2020年3三月开展又一轮“回头看”整改工作,采取四不两直”对3个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卫生室进行调研暗访,目前我区3家有扶贫任务的卫生院均有合格医师;辖区行政村均有一名及以上合格乡村医生,为健康脱贫提供最现实的基本医疗保障。

二是持续实施健康脱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实行分类救治,建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动态跟踪管理救治过程。针对大病患者,遴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等34种大病作为救治病种,实行专项救治,确定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救治工作,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针对慢病患者,已办理慢性病证612份。

三是持续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全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做到“应签尽签”,由家庭医生逐户走访和摸排,在“两卡制”试点基础上,在全区全面推进“两卡制”,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7人,家庭医生群,重点加强对已签约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全区有3个乡镇共计12个村卫生室为贫困慢性病患者开展送药上门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是持续实施公共卫生项目。目前规范管理贫人口高血压384人、Ⅱ型糖尿病102人、严重精神障碍73人、脑卒中规范管理80人;;我区贫困地区安全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点40个,每年检测两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今年已经完成上半年检测工作;贫困人口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全覆盖。

五是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任务。我委对全区有扶贫任务的3个乡镇卫生院及30个有贫困人口的卫生室开展全面排查,实现卫生院、卫生室复查100%覆盖。针对存在部分村卫生室未能做到四室分离、医疗设备不全、村卫生室开门不及时、功能室标识牌缺损残破问题,全部督促各乡镇卫生院牵头整改,已全面整改到位。

六是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健康扶贫工作。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委安排乡村医务人员在开展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及时了解掌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重点指导贫困人口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对辖区贫困人口采取电话、微信等线上和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按照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的要求,有序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工作。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3


2018年,我部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扶贫移民开发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抓党建促扶贫、强纪律谋发展,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扶贫工作,我部年初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组,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一年来,管理部领导深入帮扶村调研18人次,召开扶贫专题会5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10次。

二、选优派强干部

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我部选派1名干部进驻百家山村开展扶贫工作,选派干部吃住在村,严格执行驻村考勤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每月驻村在22天以上,并严格按要求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和工作情况月报。

三、落实干部包户

百家山村有16个村民组,353户1392人。共有党员36名,村两委成员5人,驻村工作队3人。通过2016年度精准核查后,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148人,2016年度脱贫10户31人,死亡1户2人;2017年脱贫25户64人,死亡1户2人,清退1人;2018年脱贫15户33人,死亡1人;计划2019年脱贫11户11人;2018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10.68%将至1%以下。

我部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干部包户情况,我部共结对帮扶7户19人,该7户在2017年全部脱贫,确保已脱贫户一季度走访不低于1次,帮扶干部每次走访时认真填写扶贫手册,按规范填写,确保每户都有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

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立足“精准”、坚持走访、确保走访质量。2018年,管理部立足“精准”,确保并及时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与驻村工作队实行轮流交叉的入户走访,要求做到勤联系、多入户、不扰民、帮实事。给每户贫困户家中发放帮扶联系卡,注有帮扶人的联系方式和单位名称,方便贫困户及时与帮扶联系人沟通对接。在走访的过程中及时了解贫困户状况,把贫困户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来解决,这样既增进了与贫困户的感情,又能在与贫困户沟通的过程中掌握到最准确的实际情况。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确保贫困户在发展产业、健康医疗、教育扶贫、务工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知晓率。①在通过不断的走访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贫困户产业补助政策以及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激励贫困户多发展产业。②加大对健康扶贫 “351、180、210”政策的宣传,杜绝贫困户因病返贫的现场发生。③对于有在校学生的贫困户,再次对教育扶贫的资助政策、以及助学贷款加以宣传,除此之外还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申报“雨露计划”,确保每个贫困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学。④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鼓励他们参加技能培训,通过务工就业来增加家庭收入,以此来摆脱目前的贫困现状。⑤针对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贫困户,我部及时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摸排,帮有危房改造需求的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

五、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2018年,结合百家山村实际,按照脱贫攻坚规划,完成百家山村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和群众收入增长既定目标。(1)确立群众致富主导产业。以“茶叶主导、旅游带动、养殖业、中药材为辅”。2018年全村茶园低改155.1亩,新栽茶园20.9亩,天麻7960㎡,茯苓530㎡,养鸡556只,养猪32头。当年贫困户共获产业补助108990元。(2)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享受到了健康脱贫政策。为贫困人口办理并发放了健康医疗服务证,2018年全村享受“351”政策6户6人、“180”政策16户18人,“210”政策46户74人,全村贫困户共145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并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100%。(3)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方面,①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度实施7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于百家山安置点。搬迁建设过程中我村严格执行人均25㎡的政策红线,对家庭人口、建房面积、附属房等数据实施了精准把控。确保搬迁后促进务工就业或发展产业,收入稳定有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②危房改造:2017年该村危房改造8户,均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改造改建,现已搬迁入住,2018年全村危房改造11户,现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4)教育扶贫方面:2018年春秋两季分别有12户13人、10户11人享受各类教育贫困资助,资助范围包含贫困幼儿补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及免除学杂费、中职教育雨露计划补助、高职教育雨露计划补助、大学新生资助以及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等。(5)就业方面:截止目前,共实现22户22人务工就业,就业岗位多为镇内及县城务工,均收入稳定,能够顺利脱贫。(6)扶贫资金使用情况,2018年以来,该村共实施扶贫项目10个,投入扶贫资金143.099万元(其中到村扶贫项目4个,扶贫资金132.2万元;到户扶贫项目6个,扶贫资金10.899万元),其他部门投入财政资金399万元,用于村部广场、基本农田改造、民宿、移动基站及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并建立了扶贫项目库,严格落实“户申请、村申报、镇审核、县审批”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7)扶贫小额信贷方面,百家山村2016年实施发放小额贷款3户3.5万元;2017年实施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1户99.9万元;2018年实施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户42.5万元。模式均为户贷户用,用于发展产业,每笔贷款均履行贫困户申请程序。(8)村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是村组道路全面升级。近四年来,共计投资329.5万元,实施百小路、百金路、上东冲路、阴苏路、阴排路等9村民组的道路硬化工程,计8.15公里;投入资金117.5万元,修复百金路、大苍路的水毁修复工程;二是积极争取移动基站建设,通过到省、市争取,积极努力,市、县移动公司投入近百万元为我村兴建移动基站一处,9月底投入使用;三是通过包村单位的积极争取,大力宣传,百家山村被列为省旅游创建示范村,积极争取资金148万元新建大沟一号露营地和民宿建设项目;四是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一座,8月上旬已开工建设,现已完工即可投入使用。五是按照县委组织部“2141”规范化要求,争取资金50万元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目前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六是新建村级图书阅览室,总面积达80平方米,目前图书室设有管理理一名,图书总量达1000余册,内容涉及文化、科学、教育、农作物种养植实用技术等各方面。长期向本村群众开放,供群众借阅;七是百家山村小学座落在村部旁边,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教学楼共二层,现有小学部和幼儿园,2018年投入资金10万元对村小学进行重新修缮。八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在中心村范围内拆除旱厕,2017年改厕11户、2018年改厕9户,全村共有环卫工人4名,全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立垃圾回收处理系统,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六、脱贫攻坚目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困难和问题:(一)脱贫能力不高。就主导产业而言,虽然全村的茶叶、天麻、茯苓等规模较大,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产业效益并不理想,如茶园老化、科学管护水平不高等。对贫困群众自身来说,除了掌握基本种田、养殖技术以外,缺乏对现代科技的了解,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谋生技能,特别是缺乏有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很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加上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还比较薄弱,家庭一旦出现病残,很容易出现返贫现象,导致一些贫困户“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

(二)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在当前实际的扶贫工作中,贫困农户自身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一是下冷上热,群众参与热情低;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产业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等领域中,由于贫困农户劳动致富的意愿不强、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出现了干部“热”、群众“冷”的怪象,帮扶工作经常出现结对干部跑断腿,帮扶农户撇撇嘴,实际效果却经不住检验的问题。二是装穷装病,坐等吃政策饭;随着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帮扶等各类扶贫政策的落实,部分“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尝到政策甜头后,,坐等“帮扶”、“慰问”送上门。三是贫困户之间相互攀比,我村共有七家帮扶单部,并且每个帮扶干部的能力不同,部分贫困户不理解,看到其他贫困户有送米送油的,就直接向村里或者帮扶干部索要。

七、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一)完成全村已脱贫和未脱贫贫困户在经济收入上的提升巩固。确保在2019年所有贫困户在经济指标上全面巩固提升。

(二)加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乡村公路建设进度和入户便民路的建设,为贫困户后继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行脱贫攻坚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大教育脱贫攻坚力度,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掌握生产技术,提高贫困户的创业能力,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

(六)继续落实好“雨露计划”。义务阶段在校生免簿本费、免一教一辅、本科在校生助学补贴等教育脱贫攻坚政策和小额信贷、意外伤害保险、实用技术培训等其他脱贫攻坚政策。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4


今年以来,卫健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履行卫生职责,发挥医疗保障作用,提升政治站位,以“三化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抓手,明确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有序有效的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

梁园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94户,7128人。其中因病致贫1363户,2718人,占贫困户的38%。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认真开展精准核查,实施大病、慢病精准救治。依托河南省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以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采取数据对比,入户确认等方式,共核实患有慢性病人员2097人,大病患者21人。所有患病人员均根据病因、病情分类建卡、建档,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卡,分类救治,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对于救治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定点救治。对于能够一次性治愈,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救治,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县级人民医院实施救治;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施策,并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工作,建立上门随访制度,将因病致贫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随访、指导、康复等个性化帮扶服务,使贫困患病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健康扶贫的深度。

1、夯实基层卫生网底,实施“基础建设工程”。

加速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梁园区原有18个贫困村,已建设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8所。疾控中心已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并进行内部装修;梁园区中医院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梁园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改建结束,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的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369”人才工程。

通过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设岗位、369人才工程、基层骨干医师培训计划、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学历提升计划等7项行动计划。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大大提升了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贫困乡医疗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利用“三项活动”契机,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力争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达到国家标准,截止目前特招医学院毕业生314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33名,住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280名。

3、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帮扶力度。

区卫健局一直在实施二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帮扶、人才帮扶计划,通过业务以上带下,人才培训、进修等措施,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把多方面力量集中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解决看病就医问题,多方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让群众看病就医放心,安心。

(三)落实便民措施,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1、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2018年度,全区家庭医生签约223267人,占总人口35.2%。贫困人口签约7128人,签约覆盖率100%。自今年国家卫健委指导、组织、开发,运营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平台,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截止目前通过“家庭医生平台”签约25577人。

2、严格执行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对贫困人员开展优质服务,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保障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也为贫困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报销程序,使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无压力、无负担。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共设立贫困患者专用窗口33个、“爱心病房”专用床位50余张。截止目前“一站式”即时结算3468人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 1826人次,免收押金金额522万元。

3、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应救尽救。区财政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每人每年交120元购买住院医疗再补充保险,筹措200万启动资金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兜底医疗救助 。

4、全面开展送医下乡,进行义诊活动。 全区各医疗机构积极组织下乡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热情地为当地村民量血压、测血糖、把脉问诊、开具处方,耐心解答就诊村民咨询的健康问题,并根据病情及时制定出诊疗方案,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提高他们的预防保健意识。让广大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熟悉了解贫困户应该享受的医疗保障救助各项政策。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进行入户诊查。

5、配置爱心保健箱,情暖贫困群众。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统一免费配备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总计3048个,每个箱内配备价值80元左右的常用药品。免费发放健康扶贫服务卡、就诊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

6、积极开展全区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卫健局组织全区乡卫生院院长进行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要求8个乡镇卫生院院长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清贫困人员看病报销等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面对面与贫困人员进行沟通,做到了因户而异、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通过健康扶贫大走访,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精准制定\"一人一策\"健康帮扶计划,切实解决每一个家庭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实际难题,增进了群众感情,为促进全民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7、加大督导力度,确保“问题清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制定了一年四次督导方案,卫健局分成四个督导组,分片包干负责健康扶贫工作督导,认真开展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取得实效。针对在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切实增强健康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盯问题整改,针对督导发现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全面做好“问题清零”工作。

8、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将健康扶贫政策归纳整理,在全市率先开展“健康扶贫政策系统解读”专题培训,并印制了“一本通”小册子10000本、印制宣传海报10000张,宣传单20000 份,在每个村委会和贫困户家中进行张贴,动员全区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已开展义务巡诊300余次,免费发送药物价值约10万元,免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政策解答手册2万册。有效的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

(四)强力推进“三化建设”,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为统筹推进我区健康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建立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健康扶贫长效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精准健康扶贫新模式,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服务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的提升。规范制作家庭签约医生联系牌约3000个,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栏50多个。

(五)多措并举开展“两筛”“两癌”工作,保障妇幼健康。

为做好妇幼民生实事,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多种举措,保障了“两筛”“两癌”工作扎实开展。截止12月底,我区彩超检查4769人,完成比率45.45%;血清学筛查人数6454人,完成比率61.5%,新生儿两病筛查人数10365人,完成比率为97.34%,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10184人,完成比率为95.64%,乳腺癌筛查人数2015人,完成比率100.3%。宫颈癌筛查人数5015人,完成比率100.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扶贫档案管理不到位。个别健康档案不能全面反映患病人员疾病状况,实际有多种慢性病,而档案仅记录一种或两种。体检手段单一,不能根据疾病有针对性的检查。

(二)对患9种大病和30种慢病人员的随访不能全部做到及时记录和更新,没有系统的管理随访记录台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0种慢性病不能完全做到管理和随访,只有公共卫生管理的四种慢性病纳入随访管理。

(三)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措施落实困难,尤其是医保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沟通不畅、落实困难,虽然与区人社部门反映,但效果不好。

(四)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给贫困人员的政策宣传过程中只重视知晓率而忽略了特殊群众的需要,比如:老年群体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人员不能完全知晓政策的普惠性。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

(一)规范医疗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在床位设置,诊疗服务建设,人员配备,医疗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依据梁园区脱贫攻坚小组实施方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兜底保险和特殊救助资金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将农村贫困门诊大病,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全省标准之内。

(三)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强化履约,确保高质量服务。

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签约医生和团队的技能培训工作,完善签约服务团队人员组成,协议书规范化,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提质增效上来,力争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坐实一家,满意一家。强化履约责任和履约质量,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中国家医平台”,向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层级化团队服务,同时将服务人数,履约质量纳入专项考核,对家庭医生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四)积极推进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管理,爱心保健箱管理工作。  为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根据《转发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省民政厅 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商卫医【2018】40号)文件精神,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由原来9种大病增加至21种大病患者逐户、逐人、逐病进行调查核实,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建立台账和管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救治,就诊疗路径,流程和救治方案进一步优化,对爱心保健箱加强常用药品及时更换管理。

(五)着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专项活动,提升健康素养。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户及 “三减三健”活动 (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名医名家走基层”、“健康普及爱心行”等系列健康教育促进活动。通过义诊、健康咨询、专家健康讲座等形式,促进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整体提升,组建健康科普专家队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定期健康巡讲活动。围绕贫困人口总体健康水平、健康影响因素、健康服务与保障总体能力,明确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实施有效健康干预行动,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5


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为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我院深入贯彻中央、省、州、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十五部委文件要求,结合市卫生计生局2016—2020年健康扶贫工程及行业扶贫实施方案与元堡镇扶贫工作实际,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实施好健康扶贫工程,一年来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明确分工

院领导对健康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召开院委会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党支书记、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院委会成员和科主任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院长覃艳同志主管健康扶贫工作及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动员,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召开健康扶贫工作动员会,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是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实践。全体干部职工决心以实际行动完成扶贫工作任务。

三、完善工作制度、严明工作纪律

制定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严谨,无违纪违章行为,为完成健康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工作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一)签约服务:

2018年已进行了全名签约,贫困人口签约率100%,附:《2018年元堡乡签约服务统计表》

(二) 贫困人口健康体检:

1.进村全面体检:我院从8月20日启动健康扶贫体检,截止11月6日共到了26个村,为1127人做了体检,体检项目成人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儿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和B超。

2.进校学生体检:我院从12月5日开始进入元堡乡各小学及中学为贫困学生进行健康扶贫体检,截止12月16日共为554名贫困学生做了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

3.因各种原因部分贫困人口没能参加我们卫生院提的全面体检,在2018年度里由各村医还为794名贫困人口提供了一般体格检查。

2018年度,我乡贫困人口外出1408人,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共为2475名贫困人口做了健康体检,体检率64%。为在家及2018年里曾经在家的全部贫困户均建了健康档案,贫困人口建档率100%。

附:《2018年元堡乡健康扶贫体检登记表》

(三)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新增了群发微信短信健康教育内容, 1~12月共更新宣传栏175次;发放健康教育折页21568份,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6358张;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共20种340天;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人数共17459人;开展咨询活动10次,参加人次数2906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152次,参加人次数4465人次。健康小屋工作继续有序开展。继续巩固完善了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展板、宣传单和影像播放等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四) 慢性病管理:

我乡贫困人口高血压患者管理567人,规范管理555人,糖尿病患者78人,规范管理73人,结核病患者8人,规范管理8人,精神病患者90人,规范管理87人,未规范管理的均为外出人员。

(五) 贫困人口医疗救治:

1.2018年本院贫困人口住院总人次约2620余人次,住院总金额约608.2万余元,统筹支出金额约525.8万余元,大病保险报销4394元,健康扶贫支出金额约68万余元,医院救助金额约4002元(政策内救助金额4002元,民政救助约13.9万余元。

第二次补偿已到位,所有救治信息平台均录入完整。

2.门诊特殊慢病申报:2018年底由尖刀班及村卫生室摸底并搜集资料,卫生院初筛并整理资料,已为本辖区121名贫困户特殊慢性病患者申报门诊费用报销待遇,2019年3月医保局将公示申报成功者名单。附《元堡乡卫生院初审登记表》

(六)村卫生室建设

2018年我乡拟建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截止年底6个已完成,1个正在进行。参加州级骨干培训3期,共3人。全体村医参加市级培训一次。

五、存在的问题

1、居民健康意识不强,对扶贫体检认识不够,不配合,不愿接受服务,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2、管理不够,积极性不高,村医工作强度大,资料完善难按时,上级考核排名不够理想。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整改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加强规范管理。在巩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模与数量的基础上,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注重服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学习培训指导

培训工作常态化,每月10日定期培训与下乡及对资料的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公共卫生科人员学习常态化,请进送出等学习相结合,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推动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健康意识,把工作做得更细致和完善,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基础,力争让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

(五)切实落实问题的整改。

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按照清单逐一销号整改到位,确保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xx市xx乡卫生院

2018年12月28号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健康扶贫工作总结(卫生健康扶贫工作总结)》,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班主任工作计划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环保作文1500字玫瑰作文1500字我的母亲优秀作文1500字我的家乡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